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武牧羊是中国历史上最深沉的爱国和最坚决的守望

苏武牧羊是中国历史上最深沉的爱国和最坚决的守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704 更新时间:2024/2/11 15:59:18

西汉建立之初,除高祖刘邦对匈奴短暂的用兵之后,一直到“文景之治”结束,整个国家一直都处于战略守势中。

到汉武帝刘彻即位时,西汉的国力已经在长期的与民休息中基本恢复。加之,刘彻本人的雄心勃勃,因而决定彻底结束对匈奴的长期战略守势,结束屈辱的“和亲”政策,推行积极的主动军事攻势。

公元前133年,以“马邑之围”作为标志,西汉主动拉开了汉匈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大规模军事对抗的序幕。汉武帝凭借国力和意志,先后派出了卫青、霍去病等人多次征伐匈奴,彻底解除了匈奴人对国家的威胁。

期间,双方虽然主要以军事手段为主,但也不乏间歇性的一些外交妥协。接下来,文史不假要提到的“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公元前100年,汉匈关系出现了缓和的迹象,且鞮侯单于上任后,主动派出使者向汉朝求和。为了积极回应匈奴的和平之举,汉武帝派出了以中郎将苏武为正使、副中郎将张胜为副使的上百人使团出使匈奴。

苏武一行人员在抵达匈奴王庭后,传达了汉武帝的旨意,并且宣布停止对匈奴的军事征伐,恢复双方的边界贸易,同时还附赠了不少的礼物。本来,外交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可惜在这节骨眼儿上还是出了差池。

使团的副使张胜一贯自以为是,他背着苏武与之前投降匈奴的汉人进行合谋,准备乘匈奴大单于外出狩猎之际,劫持大单于的母亲阏氏太后,并以此要挟匈奴彻底投降汉朝。借此机会,实现为自己加官进爵的美梦。

作为促和的外交使团,暗地扰乱敌方政局是极为不妥的,也是不明智的。而且,他们谋划得并不周密,很快就被匈奴大单于知悉,张胜等人一同被捕获。而贪生怕死的张胜,竟然没羞没臊的投降了匈奴。最要命的是,他直接连累了整个汉朝的使团。

虽然苏武在事前毫不知情,但作为使团的正使,他还是难逃干系,被匈奴人下狱囚禁了。期间,匈奴大单于多次对他进行威逼利诱,但苏武矢志不渝,始终拒绝投降匈奴,并正义凛然地持节要求匈奴释放使团回归。

且鞮侯大单于敬佩苏武视死如归的气节,不忍心杀他;同时,在与汉朝关系稍见缓和的情况下,也不敢和汉朝贸然翻脸,担心再次引起双方的战争。

对于这个既不能杀,也不能放的苏武,匈奴人显得一时不知所措,只好将其关进大窖并断绝了他的饮食。单于认为,对苏武这样的汉臣,稍加磨难必能使其降服,据《汉书·苏武传》记载: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凭着这样的意志,苏武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为了能够继续囚禁苏武,磨灭他的意志,匈奴对外声称苏武已经在饥病交加之下死亡,秘密将其转移到了远离汉境的北海。据《汉书》记载: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啥意思?就是说,匈奴将苏武流放到了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并给了他几十只公羊在此放牧,扬言只要公羊能产下小羊,就立即同意释放他返回汉朝。

当时的贝加尔湖,还属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生存区域。其实,直到满清的前期,贝加尔湖都属于中国的领土,在康熙和雍正时期,随着《尼布楚条约》、《布边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的签订,才落入了沙俄之手。

现如今,贝加尔湖被称为“西伯利亚明眸”,周边环境优越,景色宜人,资源丰富。但在两千年前,却远远不是这样,苏武生活得十分艰辛,就连基本的食物和饮水都无法保证,甚至还要挖掘鼠洞以充饥。即便如此,苏武依然坚持每天手持汉节,面南叩拜自己的祖国。

几年后,单于的弟弟于靬王来到北海地区进行狩猎,顺带前来游说苏武。自然,苏武依旧不为所动,不过,他却帮助于靬王撒网捕鱼和校正弓弩,两人竟建立了和睦的私人关系。

于靬王在之后的几年间,经常帮助苏武并提供衣服和食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苏武的生活。可惜,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年就结束了,因为于靬王因病亡故后,他的兵众和族人也纷纷撤离了北海。

于是,苏武的生活又回到了之前的惨兮兮,但却继续在这里固执的坚守自己的信念。文史不假特别想引用王菲在《彼岸花》中的一句歌词——“彼岸没有灯塔,我依然张望着……”。

其实,就在苏武牧羊的同时,虽然他的祖国并不知道他还在世,但也没有闲着。因为匈奴扣押汉朝使团,再一次激怒了汉武帝,使得稍微缓和的汉匈关系又骤然间紧张起来。

公元前99年,也就是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尽管长期的战争已经严重拖累了西汉王朝,但固执的汉武帝还是派遣李广利为主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为副将,又一次出击匈奴。

李陵所部在浚稽山与匈奴的骑兵主力遭遇后,恶战数日并歼敌过万,但是,终因寡不敌众缺乏补给而兵败被俘。匈奴单于非常爱惜李陵的军事才能,更敬重他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就把女儿嫁给了李陵,并册封他为匈奴的右校王。

消息传回到汉朝时,举国哗然,汉武帝在盛怒之下夷灭了李陵的三族,甚至就连为他求情的司马迁也一并下狱,在施以宫刑后才释放。

而就在苏武北海牧羊期间,李陵也曾多次前来探望和劝降,皆被苏武一口予以回绝。不过,他却从李陵口中得知了自己家庭的惨况,简直到了生无可恋的地步。

就在苏武被困北海牧羊的十九年间,汉朝上下皆以为他已死在匈奴。而家中也是祸事连连,先是兄长苏嘉因小事触怒汉武帝,被以大不敬治罪身亡;接着,弟弟苏贤因为追捕逃犯不力,因惶恐治罪而服毒自尽;母亲难以接受三个儿子的离去,悲痛欲绝而过世;妻子生活难以为继,只得无奈改嫁他人。苏家只剩下了两个妹妹和苏武的儿子苏元在世。

正当苏武以为自己要老死在北海之时,终于传来消息,汉武帝驾崩了。在霍光的辅政下,汉昭帝刘弗陵即位,汉匈两家的关系又一次得到了缓和。

为了表示自己求和的诚意,匈奴同意释放扣押的所有汉朝使臣和百姓。但是,由于十几年前就已声称苏武已死,因而匈奴人并不打算释放苏武回国。幸亏,当年一同被扣押的使团成员中有人知道苏武尚在人间,并立即告知前来接洽的汉朝使者,才迫使匈奴终于同意释放苏武。

公元前81年,在离开自己祖国十九年后,苏武终于回到了梦回牵绕无数次的长安。当初出使匈奴时,他还是正当壮年,如今历经了十九年的炼狱磨难,已成了鬓毛斑白的风烛老人。

苏武在回国后,朝廷对他大肆表彰,加封他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院一座。本来,苦尽甘来的苏武终于能享受一段平静的生活了。可惜,仅仅一年后就横遭变故,还被牵扯进了严重的谋反大案中。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汉武帝临终前,安排大将军霍光和左将军上官辅佐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但是,上官桀对于霍光长期大权独揽却非常不满,于是暗中联合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希望先扳倒霍光夺权,进而再废除汉昭帝,改立燕王刘旦为新帝。

他们先暗中收集了霍光的大量罪证,其中的一条罪证就是苏武有大功于朝廷,仅被授予典属国之职,而霍光的属下并无功劳,却被升任搜粟都尉,这样明显就是霍光在以权谋私。而苏武的儿子苏元,也认为朝廷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非常不公。所以,在被人鼓动后,就稀里糊涂地参合了他们的谋反。

最终结果,霍光出手很快就平息了这场叛乱。在燕王刘旦、上官桀等主犯被处死后,苏元等参与者也被朝廷问罪处决。受此牵连,苏武不仅老来丧子,而且还被罢官夺职,由倍受万民景仰的英雄,沦为了可恶的叛臣贼子。

在汉昭帝过世后,苏武因为参与拥立汉宣帝而被赐爵关内侯,重新担任了典属国的职务。

公元前60年,苏武在长安病故,历经数不清的大起大落之后,他走完了自己八十年的传奇人生,安葬于长安郊外,位于今天陕西省咸阳市武功镇的龙门村。

公元前51年,在苏武过世十年后,汉宣帝刘询为了表彰往昔对江山社稷的有功之臣,特命人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画像悬挂于麒麟阁内供后世瞻仰,史称“麒麟阁十一功臣”。他们分别是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刘德、魏相、丙吉杜延年萧望之、丘贺、苏武。

不可否认,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决心,不挠的斗争精神都是值得后世学习和借鉴的。同时,文史不假个人还认为,苏武那种在绝望中不放弃的意志,更让人肃然起敬。

“欢迎您关注,多谢支持!”

标签: 苏武匈奴李陵刘彻霍光匈奴人

更多文章

  • 苏武牧羊携带“神秘”包袱,他归国后将其打开,随行人员都感动了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匈奴,刘彻,李陵,汉昭帝,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的故事,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可是苏武从匈奴处回来,曾经带回来一个包袱,当他来到长安城外,打开了包袱,接苏武回来的汉朝使臣们看到包袱里的东西,他们全都被感动了。您想要知道包袱里装着什么东西,那就让小编给您从头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苏武被救回汉朝时,带回一个小随从,日后竟成为了匈奴人的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居居同学标签:苏武,龟兹,大军,乌孙,汉朝,匈奴人,汉宣帝,张骞出使西域

    同样是被匈奴囚禁19年,苏武持节不屈的英雄事迹流传千古。而当时跟随苏武一起被囚禁的一个默默无闻的随从,回到汉朝之后,竟发展成为了匈奴的噩梦!他就是西汉外交家常惠。当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带了一个100多人的使团,而年轻的常惠就是其中之一。常惠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人,贫苦出生的他希望能在这次出使过程中能够有

  • 苏武在北海牧羊19年,天寒地冻,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爱哭的晓一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刘彻,张胜,李广利

    汉武帝在位54年,与匈奴交战四十四年,当时武帝为了刺探匈奴的动向,多次派使者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扣押起来,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汉匈交战,战败的汉将投降匈奴的不在少数,比如李陵,李广利,除此之外投降匈奴的使者也不在少数,然而苏武却是个例外。匈奴单于为了逼他投降,把他放逐于北海,让他自生自灭,非常奇妙的是

  • 历史上,苏武牧羊过的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苏武,苏武牧羊,匈奴,匈奴人

    匈奴人不是要弄死苏武,是想通过艰苦的生活迫使苏武变节。很多人不知道,苏武其实有一个匈奴的老婆,还生了孩子。都有了老婆孩子,可见日常生活还是可以维持的,只是非常艰苦罢了。其实,单于最初确实对待苏武很恶劣:单于越发想使他投降,就囚禁苏武,置于大地窖内,不供给吃喝。碰到下雪天,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苏武镇:乡村美了村民富了

    历史解密编辑:大美民勤标签:苏武镇,现代农业,养殖业,苏武,乡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武镇积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打造了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新局面,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村美民富成为现实。一大早,家住苏武镇西茨村的李玉得便开始打扫自家房前屋后和门口街巷的卫生,这是他每天的固定“动作”。农家小院里,漂亮的砖瓦房、明净的窗户

  • 苏武回国时,为何不效仿张骞,而是狠心抛弃了自己的匈奴妻儿?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苏武,张骞,匈奴,匈奴人,李陵,皇帝

    “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班固《汉书·苏武传》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人(今属陕西西安),是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政治外交家和民族英雄。在年少求学时,想必大家都对《苏武牧羊》这篇课文印象深刻,他那面临匈奴刁难却忠贞不屈,不惧强权,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形象

  • 明台为什么非逼着明楼唱“苏武牧羊”?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自留地标签:明楼,苏武,李陵,刘彻,匈奴,明台

    除夕夜,正是一家欢乐的时候,明台突然说他想听戏,并且要大哥明楼唱戏给大家听。大姐明镜虽然不赞成,但是为了让明台高兴,就与明楼商量,唱一小段,明楼不想除夕夜一家人不愉快,就同意了。架势摆好,明诚拉二胡,明楼准备开唱《状元媒》,可是明台突然又提要求,他想听“苏武牧羊”,并且在大姐迁就地劝说大过年的,唱一

  • 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是苏武牧羊吗?蚂蚁庄园鸿雁传书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逗逼小胖杂谈标签:苏武,刘彻,蚂蚁,庄园,苏武牧羊

    蚂蚁庄园: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是昭君出塞还是苏武牧羊?这是蚂蚁庄园的题目,关于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的答案,选项中有两个选择,分别是:昭君出塞或者苏武牧羊。还不清楚,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正确答案的同学,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蚂蚁庄园题目: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

  • 苏武饿得吃野菜,为何却不吃羊活命呢?匈奴人:你吃一个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苏武,匈奴,匈奴人,刘彻,张胜,北海,野菜

    苏武牧羊想必在现在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它充分地表现了汉朝当时的使节,即便是被人所俘虏,也并没有因此背弃国家的伟大民族气节。而故事的主人公苏武,更是在历史当中享有盛名,他作为汉朝使节前往匈奴,被匈奴俘虏后拒绝投降。那么,苏武饿得吃野菜,为何却不吃羊活命呢?因此被匈奴放逐在北海牧羊,没有任何的粮食补给

  • 苏武在北海放了19年羊,匈奴人不给吃不给喝,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张胜,张骞,北海

    冬至,冬天到了最寒冷的时节,用什么抗寒最有功效呢? 热澡、暖炕、暖炉……总不如寒松凌风负雪的自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早有传名!松树古来拥有百木长的桂冠,千岁材的美称。 《太平御览天部十二》引《瑞应图》说:“王者德至于天,和气感则甘露降于松柏 。”就是说帝王至德能感动天,使得甘露降于松柏,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