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悲剧英雄李广,“李广难封”是他一生写照,司马迁著书为他鸣不平

悲剧英雄李广,“李广难封”是他一生写照,司马迁著书为他鸣不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4946 更新时间:2024/2/17 13:50:01

在卫青、霍去病纵横漠北的时候,李广,很不幸地成了他们两人的背景。李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将李广一生写得悲壮激越,脍炙人口,李广因此成了一位传奇式的悲剧英雄。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赞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维的《老将行》感叹:“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李广在汉武帝时期被世人所熟知,但是早在汉景帝时期,李广就“小荷才露尖尖角”了。李广的先祖是秦国的名将李信,可谓是将门出身,曾率秦军追逐燕太子丹直到辽东。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用自己独创的“不入流”的治军方法,将部队训练得简单、灵活机动、善于应变,非常适合塞外作战。

李广作战英勇,汉文帝很看好他。九年后,汉景帝即位,李广升为骑郎将,成为景帝身边的禁卫骑兵将军。七国之乱时,李广以骁骑都尉官职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征平叛,在昌邑城下夺得叛军军旗,立下显赫战功。在跟随周亚夫平息吴王叛乱胜利后,李广接受了梁王刘武的赏赐和印信。按照汉朝的法律,作为一名汉朝的将领,接受诸侯王的赏赐就代表对汉朝不忠。可是,李广却接受了。汉景帝知道后很生气,但念在他平息叛乱有功,便没有降罪于他,就算他功过相抵。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调往上谷、上郡、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西北边陲做太守,抗击匈奴的入侵。

一次,匈奴进攻上郡,景帝派了一名亲随到李广军中,这名亲随带了几十骑卫士出游,路上遭遇三名匈奴骑士。结果,卫士们全被射杀,亲随本人也中箭逃回。李广闻讯,即率百名骑兵追击,亲自射杀其中两人,生擒一人。刚把俘虏缚上马,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等人,以为是汉军诱敌之兵,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准备作战。李广带领的骑兵见状立马要逃。李广大怒:“我们远离大军数十里,逃跑只有死路一条!不逃,匈奴也不一定敢攻击我们。”遂带领兵士向匈奴骑兵迎去。离匈奴阵前二里之遥,李广令士兵下马解鞍,匈奴搞不清他们的意图,果然不敢贸然出击,只派一名士兵来阵试探,李广飞马抢到阵前,将他射落马下,然后从容归队。到夜半时,匈奴因为担心有埋伏,遂引兵而去。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调李广为未央卫尉,与老同事程不识一同上任。程不识和李广都曾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两人一块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无严格队列、阵势,靠近水源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比较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程不识与李广相反,他对队伍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要求很严格,对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毫不含糊。程不识曾说:“李广治军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就无法阻挡了。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命。我的军队虽军务繁忙,但敌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时,李广、程不识都是汉朝边郡名将,但显然李广的名气更大一些,士兵也大多愿跟随李广。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听从王恢之言,在马邑伏重兵意图围歼匈奴,但因单于生疑退兵而作罢。李广马邑之战时是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因此无功而返。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和卫青四人率四万大军分别从雁门、云中、代郡、上谷四个方面同时出击入侵的匈奴军。名声在外的李广得到了匈奴的重兵接待,结果倒霉的李广靠装死捡回一条命。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被判了一个斩首。最后李广拿出身家财产赎罪,才免去死罪被削职为民。之后,李广在家闲居数年,与灌强一起隐居蓝田,常到南山打猎,曾在一天夜里带着一名骑马随从外出,和别人在田间饮酒。归来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声呵斥禁止他们通行。李广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但是今非昔比,成为普通人的李广报名号不好使了,廷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于是汉武帝重新用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提了个要求,让霸陵尉一起赴任,然后找机会把这个当年冒犯过自己的人给杀了。李广驻守右北平后,匈奴人敬畏李广的威名,几年内没有骚扰辽西地区。没过多久,石建去世,于是皇上召李广接替石建任郎中令。公元前123年,李广又受任后将军,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出塞,征伐匈奴,许多将领因斩敌首级符合定额以战功被封侯,而李广的军队却没有战功。

公元前120年,李广率四千骑兵出右北平,配合张骞出征匈奴。兵进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包围,汉兵死伤过半,箭矢也快用完了。李广令士兵们引弓不发,他自己以大黄弓连续射杀匈奴裨将多人。匈奴兵将大为惊恐,纷纷被李广的神勇所镇住而不敢妄动,直到第二日,汉军主力赶到,李广军得以解出重围。李广的最后一次出征是在公元前119年,也就是漠北之战的这一年,在这里,戎马一生的李广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出征时,卫青任将军,李广以六十多岁的高龄任前将军职。出塞后,李广跟卫青提意见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大将军却命令我从东路出兵,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至今才得到与匈奴对阵的一次机会,我愿做前锋,先与单于决战。”然而汉武帝在出发之前交代过卫青,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让他与单于对阵。于是卫青没有答应李广的请求,李广心中郁闷地前往军部,领兵与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由于当时缺乏高科技工具,也没有向导领路,结果李广一行就迷路了,等卫青与单于交战收兵后,才遇到李广与赵食其。

标签: 李广司马迁匈奴卫青刘彻周亚夫

更多文章

  • 李广这人,没法说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李广,卫青,匈奴,刘彻,张骞,霍去病

    李广这人,没法说子玉史院2022-05-2912:02陕西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文/子玉有些人,尊重领导,关爱下级,但却很难与自己同一级别的人相处。这是职场上的常态。李广至死未被封侯,一辈子都不顺遂的原因可能就藏在这一职场镜像中。首先,李广是一位好领导,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作为同事并与李家交好的司马迁对

  • 十九载致力破解“无声证言” 东营公安法医李广锋柳叶刀下“雕刻”刑警本色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东营标签:翻译,破案,王超,尸体,李广锋,东营市,刑警本色,无声证言,东营公安法医

    他穿梭于案发现场与实验室之间,血淋淋的凶杀现场,高度腐败蛆虫涌动的尸体……这些常人避之不及的场景是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勘验过各类重大案事件现场900余起,经手法医检材9000余份,出具鉴定书4000余份,通过法医技术直接破案达300余起,提供线索和证据破案近1500起,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刑警本色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亦唐历史标签:李广,飞将军,匈奴,李陵,霍去病,司马迁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史记》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史书之一,他的作者司马迁更是被称为史圣,然而西汉却有一人,能够让遍览群雄的史圣为其撰写了诸多赞美之词,更是为维护其的声誉甘受宫刑。此人就是西汉时期的飞将军李广,他的一生历经

  • 卫青、霍去病舅甥都宽容豁达,为何会害死了李广父子?

    历史解密编辑:先生柳眉标签:卫青,李广,刘彻,李敢,汉朝,霍去病,汉高祖刘邦

    宽容?豁达?谁告诉你的?慈不掌兵!带兵打仗的人,怎么可能“宽容豁达”?古往今来,真正“豁达”的人我只知道一个,被流放到不毛之地,还念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这才是真正的豁达。卫青不是豁达,是低调,是谨慎。这不难理解,他本来是骑奴,姐姐是舞姬,都是人下人。偶然际遇了汉武帝,从此进宫的进宫

  • 李广死后,其子竟然打伤了大将军卫青,卫青的反应却令人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广,卫青,大将军,霍去病,刘彻

    公元前119年,大汉朝的三朝老将李广在漠北之战后横刀自刎,孔武之躯轰然倒在塞外军营。李广爱兵如子,其麾下将士无不痛哭失声。消息传开,汉朝百姓不论是否知道李广,男女老少也都为之落泪,人人都可怜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将军。汉武帝发动的漠北之战取得辉煌胜利,匈奴元气大伤。此战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功劳最高,

  • 霍去病为啥射死李广的儿子李敢?付出什么代价?真实原因让人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霍去病,李广,李敢,匈奴,卫青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外出狩猎,霍去病一箭射向了关内侯李敢,李敢应声而亡,汉武帝震怒之余,立刻宣布:李敢被鹿撞死了!不久后,霍去病暴卒,死因不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说起李敢,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要说起他的父亲和侄子,我想鲜有人不知道的。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第三个儿子,李广的大儿子李当户(李陵的父亲

  • 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扒皮标签:霍去病,李广,李敢,卫青,匈奴

    霍去病,大汉帝国第一战神,带领将士勇猛杀敌,屡建奇功,是历史上响当当的民族英雄。他曾断然拒绝豪华府邸,铿锵有力地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豪言,他的英雄事迹成为多少文人墨客的素材,作出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赞颂他的功德,他的精神也让后世之人感到由衷的钦佩。但少年将军年轻气盛,气血上头,竟在汉武帝的

  • 为什么说“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为何“难封”?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李广,匈奴,卫青,刘彻,汉朝,飞将军,霍去病,汉高祖刘邦

    王勃在滕王阁上,写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时候,他一定满怀怀才不遇的同情。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命运弄人”的故事。“飞将军”李广赫赫有名,但是始终没被封侯,封侯的却是卫青、霍去病这些外戚。这样的情况,怎么不叫出身高贵的正直人士扼腕叹息、拍案而起?但是,李广没有封侯,并不是因为卫青等人的陷

  • 李广最硬一仗,四千汉军硬撼四万匈奴铁骑,匈奴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叫我大黑熊标签:李广,汉军,张骞,李敢,汉朝,匈奴人

    这是李广打的最硬的一场仗。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两路军队进攻匈奴,一路是霍去病跟公孙敖,从北地郡出塞,目的是进攻匈奴的河西走廊。而另一路是李广跟张骞从右北平出塞,当时的李广带着4000骑兵,张骞带着1万骑兵,而李广跟张骞出塞走了一段时间以后,不知道是李广的行军速度太快,还是张骞走的太慢,双方的军队

  • 卫青龙城大胜,李广全军覆没,最后出名的却为何是李广?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卫青,李广,匈奴,匈奴人,刘彻

    炽热的强汉(17)主笔:闲乐生朱晖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侵入上谷郡,杀掠吏民。消息传到长安,朝野哗然,民情激愤,汉武帝刘彻遂决定趁此机会实施他宏大抗匈战略计划的第一步:培养新人,打造将星,试探反击。故此次战役,武帝决定启用一些带兵经验不多但精善骑射的勇猛之士。这样似乎是在冒险,不过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