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发现一个汉代头颅,考古专家就推断说是张骞的,不是乱扣帽子吗?

发现一个汉代头颅,考古专家就推断说是张骞的,不是乱扣帽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白文章泽渊诗 访问量:3147 更新时间:2024/1/25 8:56:32

最近,河南南阳发现了一个头骨,还是一个盗墓贼画出了一个坟墓,考古队根据这个图找到了一个墓,发现了汉代头骨,经过鉴定,这个头骨的时间大概为公元前160年以上。

大汉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到三国曹丕篡位,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一共407年的历史,按照这个年代来看,头颅应该属于汉朝。

就这样一个褐色并且下颚留有牙齿的头颅,为被认为是张骞的呢?

检验鉴定人员通过各种分析和揣测,初步断定疑似张骞的头颅,就这个论断,还是经过讨论得出的,也算是专家组的综合意见,认为张骞两次出驶西域,长期饮用牛奶和肉食,所以头颅成褐色,听起来有模有样,但事实是咋样的呢?

张骞出使西域是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其出行是为了军事目标,后来联络了两地经济化方面的交流,张骞是中国丝绸之路上有卓越贡献的人,属于汉代的探险家和外交家,历史上赫赫有名,出生在古城西安的他后来被封为博望侯,可谓是第一个敢于走出去瞭望世界的人。

如今陕西固县城以西三千米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有张骞墓,可这个墓穴扑朔迷离,考古队也没有深入考察,至今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是不是张骞墓都无法确定,缺少有力证据和事实条件,现在已经改为张骞纪念馆,用来缅怀这位历史名人。

就这样,在河南同样出现了博望侯墓,有人说张骞就是河南信阳人,在这个墓穴中,发现了这个头骨,可这个墓穴是不是张骞的都不得而知,为何说头骨就疑似张骞的,听起来有些荒唐。

有人质疑,检测年代和判断是谁的头颅这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体,目前大多用C-14探年和DNA技术,当然也有用洛阳眼的,其实这个标准也存在一定的误差,也就是鉴定个大概时间,重点的判断还是墓穴中的文物和其它物件,追溯到历史渊源和史料记载等,做出最后权威的判定。

对于随便发现一个头颅就说是张骞的,确实难以让人信服。

博望侯墓确实出土了一些文物,可上面的字迹已经无法辨认,加上史料根本没有记载张骞的出生地,很难判断这就是张骞墓,属于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给了很多学者和考古人员猜想的空间,鉴定一座古墓需要很多因素,仅凭一个年代和几样物件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尤其是精准到一个人,更需要强有力的证据,当然考古也属于一种文化,文化需要畅想也在情理之中。

张骞是历史人物,对于头颅的鉴定不能信口开河,对于考古还是要严谨的。

标签: 张骞考古张骞墓头骨

更多文章

  • 张骞纵横西域,为何遇见李广就迷路?GPS都带偏、难封侯绝非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爱吃回忆的呀标签:张骞,李广,匈奴,卫青,匈奴人,霍去病

    李广一生未能封侯,是中国文人最大的意难平。少年天才王勃,就在《滕王阁序》中颇为惋惜地写道:“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除了王勃外,王昌龄、高适、杜甫、陆游、王安石等人,也都写诗赞扬过李广。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将“飞将军”李广的雄浑之气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么弯弓

  • 张骞载酒通西域 看柳林美酒如何通过丝绸之路走出国门

    历史解密编辑:网易陕西标签:刘彻,匈奴,柳林,中原,司马迁,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

    一匹丝绸,揭开一段尘封千年的历史;一条商路,承载一段中外文化的相融。驼铃阵阵,微风习习,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满载各式货物的商贾驼队缓缓走过,他们的脚步走过连绵广布的冰川雪山,漫过浩瀚无边的沙漠动土,驰过广袤孤绝的万亩草原,穿过如星辰般散落的古城遗址,他们风尘仆仆,一路从中原到中亚再到罗马,从大汉到盛

  • 从张骞出使到清朝与杜兰尼帝国决裂,古代中国与阿富汗的关系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张骞,王朝,清朝,阿富汗,帖木儿,古代中国,蒙古骑兵,杜兰尼帝国

    阿富汗虽然是中亚国家,但却与我国通过“瓦罕走廊”直接接壤,而“瓦罕走廊”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正是由于这种天然的地缘关系,使得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抵达阿富汗北部,到清朝与杜兰尼帝国彻底断绝往来,在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原王朝与阿富汗的关系虽然在不断变化,但却始终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那么,阿富

  •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3种水果,1种风靡世界2000年,我们至今仍在受惠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张骞,匈奴,刘彻,西域

    汉武帝时期,汉朝为了共同夹击匈奴,于是让张骞出使西域,途中虽经匈奴所掳在匈奴度过漫长的岁月,但是最终不负使命,有惊无险的抵达了大月氏,最后又经历一番坎坷,返回汉朝。他的出访虽然没有给汉朝达到原本的目的,却意外地为汉朝打开了新世界天地,在此之前,中原人一直将中原地区视为天下,周围不过是天涯海角。张骞的

  • 张骞出使西域,是一场几乎有去无回的探险;首次出使,就被俘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张骞,匈奴,刘彻,匈奴人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这几个词我们耳熟能详。而这“一带一路”的源头就是出自于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是想往西寻找同盟国,把骚扰中原多年的匈奴合力消灭。并不是我们想当然认为的,是去和西域各国打通贸易之路,共同发展经济。在派张骞往西之前,汉武帝对于西域各国的具体情况一

  • 2023张骞与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在城固县举办

    历史解密编辑:汉中头条标签:张骞,丝路,城固县,汉中市,丝绸之路,高峰论坛

    4月1日上午,以“追溯丝路之源·筑梦开放之城”为主题的“2023张骞与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在汉中市城固县成功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屈占权,陕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晓林,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城固县委书记胡新利,中国秦汉史研究会

  • 为什么2000年前的张骞,敢于出使西域,长年在塞外与大自然相处?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张骞,武帝,西域,大自然

    我们知道张骞他一生中,几乎长年在塞外与大自然相处过生活,在其中张骞所拥有的乐观、进取、冒险犯难的精神与坚定的意志力,是他深沉的精神力量,甚至是他整个的生命记忆了;而会有以上经历的人呢,我们在占星学的分析上,恐怕非是火象星座的族群莫属了。通常火相星座的人精力充沛,感情奔放激烈,具有十足的行动力,温暖或

  • 汉中“新时代的张骞”李强中东之行收获颇丰

    历史解密编辑:国普网法治标签:张骞,汉中,习近平,五星红旗,中东之行,李强(1959年)

    1月11日,由汉中市工商联(总商会)倡议的“卡塔尔汉商文化经贸商会”和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授权的“中国汉中驻卡塔尔国际文化旅游交流中心”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正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挂牌成立。去年底,举世瞩目的卡塔尔世界杯比赛期间,汉中市工商联副主席、市球迷协会会长李强带着汉中广大球迷的嘱托,在上级领导的大

  • 五一现丝绸之路,万人骆驼队太壮观,网友:起猛了,以为张骞带队

    历史解密编辑:会白话的涛标签:张骞,敦煌,长城,五一,骆驼队,红绿灯,丝绸之路

    五一假期去哪里玩都是人人人人人我人人人人人,有的人为了避免旅游高峰期,都避到珠穆朗玛峰这种挑战人类巅峰极限的景区旅游,不料在5500米的昆布,凌晨两点仍然出现堵人堵到一个小时的情况。上有珠穆朗玛峰堵人,路上有高速路口堵车,同样被堵的还有敦煌的骆驼,你能想象到在哪都能走到沙漠里,居然也会堵“车”,还堵

  • 何止是凿空西域,张骞还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多的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刘彻,汉书,司马迁,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先后共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此后,汉朝和西域各国经常互派使者,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其实张骞何止是凿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