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丝绸,揭开一段尘封千年的历史;一条商路,承载一段中外文化的相融。驼铃阵阵,微风习习,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满载各式货物的商贾驼队缓缓走过,他们的脚步走过连绵广布的冰川雪山,漫过浩瀚无边的沙漠动土,驰过广袤孤绝的万亩草原,穿过如星辰般散落的古城遗址,他们风尘仆仆,一路从中原到中亚再到罗马,从大汉到盛唐再到今朝,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载而归的喜悦。
立于驼队最前方的男子,一脸坚毅望向前方,暗暗低吟:泱泱华夏,浩气千云,大汉神佑,民族复兴!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功勋卓著,“凿空”西域大道,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张骞!
战功赫赫
一代名臣“凿空”西域
2000多年前,27岁的张骞,载满中原的美酒、丝绸带着汉武帝刘彻的殷切所托,义无反顾地踏上西去的探索征程。出发时,张骞一定知道,西去的路上必定充满艰辛和不测。但他无法知道的是,当他转身的那一刻,这次起伏跌宕、险象环生的出行就将注定被载入史册。
张骞出使西域行程图
十三年间,他几经匈奴俘虏,受尽苦难,他于数次翻越帕米尔高原,终于在公元前126年,时隔13年再次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长安城。张骞此行回归之后,将西域诸国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俗,以及山川地貌,向汉武帝和众大臣做了详细汇报,并由史官司马迁收录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成为后人了解西域最宝贵的资料。张骞也因为此行的重大贡献,被司马迁称赞为有“凿空”西域之功。
不仅如此,在此行三年后的二月到四月,张骞还利用他熟悉匈奴军队特点、具有沙漠行军经验和丰富地理知识的优势,为汉朝军队做向导,指点行军路线和扎营布阵的方案。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张骞“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这是张骞之行在汉朝军事贡献上最好的佐证。也正是因为此,战后论功行赏,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
古丝绸之路路线
再至后来,因为张骞的方向指引和对于西域各部族的了解,由此让大汉军队全面战胜了匈奴大军,由此取得了“河西走廊”地区,至此打通了西汉与西域之间的通道,从而使得汉室王朝威震西域,扬名四海,也为大汉的和平稳定打下了基础。其后数年,张骞的“凿空”之功,也使得横贯中西的丝绸之路正式成为中西方人文交流的最大通道。
清冽甘醇
一代名酒古今飘香
丝绸之路的开通,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美酒、茶叶、瓷器、丝绸传入西域,也将西域特有的胡琴、葡萄、辣椒、胡萝卜、海棠第一次带入到中原沃土。此时的大汉帝国繁荣且强盛,充足的粮食储备,使得前线作战的将士们毫无供给后顾之忧,除了充足的兵马粮草,汉武帝还把秦酒(柳林酒)赐给卫青、霍去病等大将,以此鼓舞士气,犒赏三军!
古代丝绸之路贸易
而随着西域地区日趋稳定,丝绸之路沿途的商务往来也日渐繁荣,柳林酒作为朝廷馈赠友邦的礼品,也起到增进国家感情的外交作用。往返于丝绸之路的商贾驼队,也是将柳林酒奉为上品,以买卖、馈赠、畅饮柳林酒为荣。
至此,柳林酒不仅在中原地区名声大噪,更是在中亚、西亚、欧亚各国闻名遐迩!柳林酒也成了中国历史上走出国门的第一款外交酒!
柳林醉酒荣获第106届美国巴拿马
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
两千多年前,柳林酒作为第一款外交用酒,用品质和独特风味征服西域各国的皇室贵族;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柳林酒同样不负众望,多次用荣誉和奖牌证明什么是国之御酒。清宣统二年(1910年),凤翔柳林烧酒荣获南洋劝业赛会金质奖;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1928年获中华国货展览会金质奖;1988年,柳林酒获得中国酒文化节授予的“中国文化名酒”称号;2021年柳林醉酒荣获第106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及大器凤香酒(艺术版)荣获ISGC国际烈酒(中国)大奖赛金奖……凡此种种,既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激励!
作为有着三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名酒,柳林酒在酿酒工艺上始终传承古法酿造技艺,坚持采用老五甑续楂混蒸混烧法的传统生产工艺,用土暗窖发酵,用酒海深藏,独创“19985123”酿造工艺,多粮制曲,多曲共酵,最终确保每一杯柳林美酒的地道纯正。
未来,相信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共同加持下,柳林酒终将实现“为世界酿一杯好酒”的使命远景,让我们共同期待,柳林美酒大器凤香再次荣耀世界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