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这几个词我们耳熟能详。而这“一带一路”的源头就是出自于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是想往西寻找同盟国,把骚扰中原多年的匈奴合力消灭。并不是我们想当然认为的,是去和西域各国打通贸易之路,共同发展经济。在派张骞往西之前,汉武帝对于西域各国的具体情况一无所知。
打通丝绸之路,和西域各国互通有无,这纯属“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而张骞的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历尽千辛万苦,差点有去无回。和后来的明朝永乐大帝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楚汉相争的时候,被秦始皇打退了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趁机开始壮大,重新占领了河套地区,不断骚扰中原。
到了西汉初年,匈奴发展到鼎盛时期。他们占领了西域地区,向附近的各个国家征收赋税,把西域变成了他们军事和经济的据点。
以下这张地图就是西汉初年,匈奴、西域和汉朝的关系图。匈奴对西域的把控严重阻碍着汉朝和西部诸国的交流。
西汉从汉高祖开始就想打跑匈奴,然而很难打赢,只能采用和亲政策。匈奴这个游牧民族不讲信用,和亲之余,仍然不断骚扰中原地区。
年轻的汉武帝即位后,国力日盛。他想完全解决匈奴的问题,联络西域的国家,对匈奴来一个夹击,把这个讨厌的邻居赶跑。
汉武帝从匈奴的俘虏那里了解到,在西域被匈奴占领的国家里,有一个大月氏国也是相当地仇恨匈奴。汉武帝想联络上这个大月氏国,共谋攻击匈奴之事。
公元前139年,也是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虽说当时年轻的汉武帝被窦太后掌权,但是在派人出使西域这一件事情,也得到了窦太后的认同。
汉武帝就把当时二十出头的张骞,以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带领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去寻找大月氏国。
张骞这一次出使西域完全是探险,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没走多久,就被匈奴骑兵俘获了。
匈奴单于问他们:“你们想往西边去干什么?”张骞顾左右而言他,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匈奴单于也不傻,他看得出来张骞是想去联络西域的其他国家,他当然不会答应。所以,张骞他们一行人就被软禁了起来。这一软禁,可就是十年的时间啊!
匈奴单于想把张骞留下来为他效力,还给他配了妻子。张骞没办法,只能先安顿下来,但是他却一刻也没有放松逃跑的决心。
终于,十年之后,匈奴对他们已经麻痹大意,张骞他们趁机逃了出来。张骞不甘心就这样回汉朝,还是想去寻找大月氏国,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
当时,他们也大概知道,大月氏国因为被匈奴一再侵扰,已经西迁,并且征服了大夏国,在伊犁河附近,建立了新的国家。
张骞一行人就往新的大月氏国方向摸索式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