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巅峰时期刘备为何选择成都作为治所?除成都,刘备还有哪些选择?

巅峰时期刘备为何选择成都作为治所?除成都,刘备还有哪些选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农民小阿蟹 访问量:1089 更新时间:2024/1/22 17:38:13

刘备的巅峰时期应该是在公元219年,在这一年内刘备与曹操于战略要地汉中进行了一场大战,即汉中之战,并打的曹操大败,之后拿下了汉中全境。然后刘备乘着曹操新败,派遣刘封孟达占领上庸等地,之后刘备进位为汉中王。

而与此同时,关羽乘着孙权攻打曹操合肥之地,襄樊之地空虚,立马率军北伐,之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樊城,威震华夏,逼得曹操差点迁都以避关羽锋芒。

这个时候的刘备对曹操的作战几乎是没有败绩,打的曹操都产生心理阴影了,这相比之前被曹操打的到处跑,转换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这时刘备的地盘应该是拥有汉中、益州全境,加上荆州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全郡、南阳郡的一部分。

有得就会有失,没有人会看着你一直做大。这个时候的刘备虽然强盛,但也已经失去了以前的荆州大部分地区了。早在当初,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就按当时的约定索要荆州,但被刘备拒绝。孙权在大怒之下,派吕蒙袭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刘备看到荆州有失,当时立马率五万大军回荆州协助关羽夺回失地。而因为听到当时的曹操已经拿下了汉中,益州可能有失,这才作罢,最终选择与孙权议和,两人划湘水为界,自己得荆州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当然还得到了南阳郡一部分,南阳郡的一部分是刘备在汉中大胜后,派孟达、刘封乘机取了上庸等地,加上关羽前期北伐打下来的一点。

那巅峰时期的刘备足有汉中、益州全境,加上荆州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全郡、南阳郡的一部分地盘,为何要选择成都作为治所呢?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底蕴好,最早在春秋时期的古蜀国之时,就已经是定都城于成都了,西汉以后的蜀中政权公孙述也是于成都定都的,并且经过之前秦汉时期的开发,成都早已取代关中成为新的“天府”,加上城高墙厚、深居内陆,是最有利于继续当作都城的。

刘备之前的上任老大刘璋也是将成都作为治所,而当时的刘璋是主动投降的,成都城几乎没有受到战火的侵扰,相当完整。刘备可以继承成都原有的一切,比如城府什么的,选择成都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而且刘备属于外来政权,他自己几乎一半的臣子都是从刘璋那投降过来,如果刘备选择在其他地方,势必要将他们在成都家室也一起迁移,触动他们的利益。刘备刚拿下益州,对于当地豪强、臣子只能拉拢,不能什么都任由自己,即便刘备不愿意、不喜欢成都,他也得考虑一下成都。

那除了成都,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让刘备考虑建都的呢?首先应该是绵竹了。古人最重视天意,而在东汉末年就开始传闻益州有天子之气,这也是刘璋父亲刘焉放弃交州,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的原因。益州因天子气加上符合诸葛亮隆中对之中刘备坐镇益州这一想法是最适合建都的,而益州除了成都,就不得不考虑一下绵竹了。

绵竹和成都离的近,它们都有一样的特征,那就是特别安全、稳定。其实刘焉最开始的时候就是选择的绵竹作为治所的,只不过后来因为绵竹发生大火,刘焉的城府被焚烧,刘焉才不得已迁到成都。不过到了刘备这个时候绵竹的城府也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考虑再次作为治所。

接着就是汉中郡的治所南郑了。南郑历来都是汉中郡治所,汉高祖刘邦当汉王之时,就是以南郑为都城发迹的。刘备想模仿高祖刘邦那样起家的模式,按照他的方式定都也是可以考虑的。而且刘备号称的是汉中王,定都于汉中的南郑,名号上也是说的过的。

况且汉中南郑通过张鲁在此地的经营,粮草军械都是十分充足。除此之外,汉中是当时的战略要地,是与曹操抗衡的前线,如果刘备能将治所建在这里,那就颇有天子守国门的味道了,这样能让大敌曹操忌惮,时刻忧心自己这个心腹大患。而且刘备自己守在这,未来北伐起来也估摸着方便不少。

其实老大守在战略要地,刘备在后来也是干过的,效果很不错。比如在夷陵之战战败后,刘备就一直呆在白帝城,之后改白帝城为永安,常驻于此,不回成都了。刘备为的是啥?就是为了震慑孙权。果然孙权得知刘备还没有远离吴蜀边界,十分恐惧,立马派遣使者前去求和,达到了自己要的效果。所以南郑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地方,不过建都在南郑也得承担风险。

当然在荆州也是有地方可以考虑的,比如荆州的首府江陵。江陵也是有底蕴的,是古都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就做过楚国的都城。而在此之后它也一直是东南重镇”,毕竟江陵这个位置,是江汉平原的中心,西控巴蜀,北接襄汉,更是中原与岭南相连的要冲,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而且荆州江陵和汉中南郑有一样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是战略要地。如此重要的位置刘备自己来守,有时往往作用会更好,或许刘备当初没走,荆州就不会丢了,也就没有之后的那些事了。而且在刘备未拥有益州、汉中之时,就曾拿这里当过治所,若是取完益州后,回到自己势力刚兴起的荆州、回到江陵,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也就违背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方针了。

所以除了成都外,还有三个地方可以让刘备考虑,那就是绵竹、南郑、江陵。若没有成都那么多优势,或许绵竹将会是第一选择。而南郑、江陵虽也不错,但都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系数,所以只能是在考虑之列。

标签: 刘备曹操孙权关羽益州

更多文章

  • 曹操南下,刘备撤退,沿途十多万百姓和士人跟随,其意味不同寻常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刘备,刘表,孙权,蜀汉,曹魏,诗人,诸葛亮,曹操手下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基本统一了北方后,亲率大军南征荆州,试图完成江山一统,其时,荆州之主刘表去世不到一年,暂时还没有一个能像刘表一样整合荆州力量抗曹的人。且荆州还面临内部分裂(刘琦和刘琮之争),故无法组织力量抵抗曹军,刘琮甚至在刘备不知情的情况下投降了曹操,因此,为荆州守御北部边界,却

  • 益州土著为何如此仇视刘备?不是蜀人的蜀汉,就灭亡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刘备,益州,蜀汉,刘璋,蒋琬,关羽,汉朝,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刘备称帝公元219年,刘备赢下了汉中之战,并在当年进位汉中王,221年一鼓作气登基称帝。公元263年,以复兴汉室为口号的蜀国最先灭亡。蜀亡以降,人们多对其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大概有三,一是黄皓专权,二是蜀汉无人,三是姜维多次出兵无果,耗费了大量的国力。以上三条原因说法没错,但文史君认为,蜀国之所

  • 刘备只顾寻找诸葛亮,最终错失了3位将才,最后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刘备,孙权,刘表,陈群,蜀汉,三国,汉朝,诸葛亮,太史慈,曹操手下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被视为最为动荡的时代之一,其间的争斗和纷争引发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便是刘备,他是一个英雄豪杰,充满了仁义之心,一心想要重振汉室,平定天下。在那个时代,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而刘备的兴起也离不开他对人才的重视。他明白,只有拥有了出色的谋略家和勇猛

  • “子龙不可重用!”刘备究竟为何如此不喜赵子龙?

    历史解密编辑:家里的小懒猪标签:刘备,关羽,孙权,赵云,三国,蜀汉,汉朝,赵子龙,“子龙,五虎上将

    “子龙不可重用!”公元223年4月,刘备弥留之际,费尽全力也要给诸葛亮和刘禅留下这句遗言。刘备究竟为何如此不喜赵子龙?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与关羽、张飞桃源三结义,亲如兄弟。但对和他一见如故,追随他南征北战近30年,直至建立蜀汉政权的赵云,却极为不公。刘备以“贤德仁义”著称于世,张飞因其“

  • 赵云这句话激怒了刘备,原来赵云真正忠心并不是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动物世界大乱斗标签:赵子龙,刘备,关羽,曹操

    文:历史茶馆儿【欢迎关注茶馆儿,喝上一壶茶,品读历史】说起三国那段历史,我们一定能说出几个名人的名字,毕竟,在中国众多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比较有名的,从古至今,有些人就非常热衷于给三国时期这些将军排名,说起这些人,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赵子龙。赵子龙是忠勇的典范,他的军事武力值很高,在很多情况下,当刘备非

  • 刘备窃取曹操五万精兵,为啥无人叛变?背后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刘备,吕布,袁术,关羽,陶谦,蜀汉,曹魏,汉朝,曹操手下

    在乱世中,刘备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他没有名气,也没有领地,甚至没有自己的军队。但他却有一颗不服输的心,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一天,刘备听说曹操正打算攻打徐州。他知道如果徐州失陷,自己的机会就彻底没了。于是,他决定去向曹操求援。可曹操对刘备并不熟悉,他只知道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所以

  • 关羽死后,若刘备隐而不发,坚持北上伐魏,曹魏能被击败吗?

    历史解密编辑:威言晓史标签:关羽,刘备,曹魏,魏国,东吴,吴国,汉朝,蜀汉,三国,曹操手下

    大汉王朝立国四百余年,历经二十九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如今不少人都对汉王朝没能延续而感到遗憾,那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刘备没有夷陵之败,或者他压根没有讨伐东吴,而是暂时隐忍选择北伐曹魏,历史是否会改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分析刘备这个人,然后再看看当时天下局势。白手起家,有帝王之资刘备

  •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却错失一位绝世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丙润老师标签:刘备,袁绍,出山,徐庶,袁术,三国,蜀汉,诸葛亮,三顾茅庐,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与史料更接近的三国志,都会发现刘备的一生有三个得力助手,分别是自己的二弟三弟和诸葛亮。关于诸葛亮和刘备也有一段美谈,那就是刘备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诸葛亮。可是谁也不知道的是刘备虽然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可祸兮福所倚也,正因如此错失了一位绝世高人。01刘备与崔州平的初次相遇崔州平究

  • 关羽信任尊重的两位将军在西川赋闲,刘备为何不派他们协防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关羽,刘备,孙权,荆州,蜀汉,三国,汉朝,赵子龙,诸葛亮,曹操手下

    关羽失荆州,跟大意无关,他事先已经对东吴做好了防范工作,沿江构筑了很多烽火台,并派了足够的兵力防守,但是很遗憾,负责警戒的潘濬一向与关羽不和,这才疏于防范,被吕蒙钻了空子。关羽败亡于荆州的过程,《三国演义》的描述与《三国志》的记载大同小异:关云长刮骨疗毒确有其事,谁动的手术不详;庞德箭射关羽也是真的

  • 刘备一生犯了两个大错,漏杀一奸臣错杀一忠臣,否则蜀汉可能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刘备,蜀汉,李严,关羽,刘封,庞统,汉朝,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刘备一生犯了两个大错,漏杀一奸臣错杀一忠臣,否则蜀汉可能一统,在世人眼中,刘备无疑是一位英勇善良,深得民心的人物。他的身世本是曾经辉煌的汉朝的贵族后代,然而家境的败落使他失去了所有贵族的尊荣和权利,甚至在生计艰难之下,不得不为了生存而选择卖草鞋以维生。然而,他并不因此而自怨自艾,反而深入民间,亲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