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说司马懿一看就懂了?四位扫街老人露了马脚

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说司马懿一看就懂了?四位扫街老人露了马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壹线故事汇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4/2/12 17:19:53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这样的一个经典镜头,这个镜头就是空城计。

之前的时候有很多历史学家对于空城计做了很多很多的过分解读,那些所谓的过分解读,更多的是一些个人臆测或者说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

但是针对于这一点,大家似乎也有个见谅,毕竟也在情理之中,千余年前的事情,谁又能够说得清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讲一个小细节,这个小细节就是4位老人在城门外扫大街。

有人曾经说过,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有人说司马懿并没有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但整体而言,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的可能性还要大一些。

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其一:当时司马懿率领的部队有很多很多。这个时候的司马懿,按照常规来说,前方突然出现了某些无法预估的事情,自己即便不敢冒险,也可以让自己身边的随便一个人率领着一小股部队前去试探一番。

可是司马懿并没有前去试探,也没有让自己身边的手下人前去试探。这中间似乎蕴藏着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猫腻,也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懿慢慢的被曹魏所猜疑。

其二:诸葛亮死亡对司马懿没有任何好处。大家也都知道司马懿能够顺利掌握所有权力,最主要的一点原因,是因为从未遇到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如果不处理好的话,整个曹魏可能就烟消云散了。

咱们都能知道的事情,司马懿自然而然的也都知道,这个时候司马懿并不希望诸葛亮出现某些意外,因为诸葛亮出现了某些意外,自己可能也就会出现某些意外。

其三:司马懿虽然小心谨慎,但没有多疑症。其实纵观司马懿的整个发展过程,就不会难发现司马懿的脾气秉性和曹操的脾气秉性,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司马懿尽管小心谨慎,但是这些小心谨慎,都在一个常理的可控范围之内。换句话来说,司马懿并不是正儿八经的多疑症患者,也正因为如此,司马懿在面对如此多破绽的空城计的时候,自然而然的能够猜出一部分可能来。

二、四位扫街老人露了马脚。

其实关于空城计这样一个计谋,对于诸葛亮来说,几乎已经达到了一个天才的顶端机制。

毕竟绝大多数的主帅或者绝大多数的将军他们在短期之内根本无法想象出如此高明的计谋。

但是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高手对决碰到了对手。表面上看起来诸葛亮这个计谋非常不错,应用在其他的大将军身上肯定是屡试不爽的,但是运用在司马懿的身上多多少少有些变了味。

也就是说司马懿在最开始的时候的确有可能看出了诸葛亮的空城计,那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诸葛亮的表现过了火。

诸葛亮为了向司马懿证明这个城里面没有人,与此同时又不想让司马懿疑惑,把城门开着,这个时候其实诸葛亮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诸葛亮又多添了一个步骤,那就是让4个老人在门外面去扫街。

这4个老人在哪儿卖去扫街就有一点点画蛇添足的意味,明明整条蛇都已经化完了,再把脚丫子给画上,多少会让人察觉的。

就仿佛一个人明显做了一件错事,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怀疑他,而这个时候他却极力的辩驳说自己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样。辩驳的次数多了,就给人一种感觉,为什么他会如此紧张?

但整体而言,司马懿即便察觉到了某些猫腻,也依然没有命令大军前往,因为这个时候的司马懿早已经把命运牢牢的绑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诸葛亮和司马懿就如同相互寄生的两个人一样,诸葛亮希望打败司马懿,而司马懿却希望诸葛亮能够长寿,当真是一对欢喜冤家。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诸葛亮摆空城计这件事情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持续分享有趣的历史冷知识。

更多文章

  • 曹丕为何不听曹操警告,坚持重用司马懿?是他不了解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曹丕,汉朝,诗人,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司马懿作为整部三国历史中最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角色,最终为其子孙后代奠定了一统江山的伟大基础,这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司马懿活跃的主要时期是在228-234年,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也对曹魏的军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曹操去世前,再三叮嘱曹丕要提防司马懿,可魏文帝曹丕对司马懿

  • 司马懿:所有的捷径,都是绕远路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曹操,曹爽,曹丕,董卓,杨修,曹植,汉朝,三国,司马懿

    作者:洞见·瑾山月世人神机却无路,聪明反被聪明误。东汉建安六年,曹操派专人前往河内温县,郑重向司马府二公子授官。但这位二公子,并非社会名流,而是刚满23岁的司马懿。司马懿涉世未深,之所以深得器重,与其父司马防对曹操的知遇之恩不无关系。既然有父亲这层关系,司马懿本应顺着这条仕途捷径,迅速往上爬。然而,

  • 某为的历史地位,可比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信息时代标签:孙权,曹爽,魏国,李靖,某为,汉朝,三国,司马懿,魏明帝

    早期的中国,虽然经常出现激烈的权力斗争,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大程度上遵守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则的。但是到了司马宣王,一切都变了。从他开始,皇帝很难相信自己的托孤大臣了,怎么看都是一个老好人的司马宣王,怎么就把曹家给灭了呢?还有谁看起来比司马宣王还忠心吗?而且最主要的,司马宣王基本上把所有

  • 诸葛亮死后,用雕像吓走司马懿大军,司马懿得知真相后崩溃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大军,刘备,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云长孔明在何方?千古美谈传万家。关羽头断威尚在,所走曹操命不差。诸葛锦囊妙计多,纵死优能退司马。忠义贤德彪史册,古今将相谁不夸!”这首流传于世的诗篇中讲到了曹操看到关羽的头颅被吓得昏厥过去,另一个则是诸葛亮去世后,将领仿造他的模样做成的木雕也能吓退司马懿的军队。虽说《三国演义》“三分实七分虚”,但

  • 司马懿:明处忍,暗处狠,大事成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曹爽,曹操,孙权,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司马昭,司马师

    作者:洞见·瑾山月光而不耀,静水深流。司马懿有言:智者务其实,愚者争其名。不当头、不争名、韬光养晦,是司马懿的处世之道。作为三国乱世的终结者,他是“藏器”的高手。明处忍,暗处狠,于不动声色中攻城掠地,成就霸业。《鬼谷子》有言: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藏器于身方可待时

  •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再攻打蜀国?司马懿其实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蜀国,魏国,姜维,古蜀,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中原不幸病逝,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居然没有趁机灭蜀,这让后人非常疑惑,为何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没有举兵攻打蜀国呢?要知道当时的蜀国君主刘禅非常的昏庸,并且魏国的势力远高于当时的蜀国。在诸葛亮临死前,他把后事交给了他的徒弟姜维,但是这个徒弟跟司马懿相比,还是差的远了点。当时的姜维

  • 鹰顾狼视的狠角色司马懿,为何会惧怕一个沉迷酒色的君主曹叡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曹叡,君主,曹操,皇帝,汉朝,曹魏,三国,司马懿,魏明帝

    魏明帝曹叡是曹操的孙子,曹魏的第二任皇帝。他是个沉迷酒色的君主。司马懿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战争以及政治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与诸葛亮的对决,称得上是神仙之战。可是沉迷声色的君主却让鹰顾狼视的狠角色司马懿非常惧怕,这究竟是为何呢?曹叡的母亲甄宓是位绝世美女,曹叡也继承

  • 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个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马谡,书童,三国,汉朝,司马懿,空城计,诸葛亮,五虎上将

    在中国历史上,司马懿是一个备受尊敬的智谋之士,他在三国时期为魏国效力,是曹操的得力助手,也是一位有着卓越才能和机智头脑的谋士。他的谋略和决策让魏国一次次战胜敌人,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信任。在一次防御战中,司马懿率领的魏军遭遇了敌军的猛攻。看到形势不利,司马懿决定撤退,但在撤退的过程中,他却发现了一些奇

  • 司马懿为何晚年如此厌恶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司马懿,张春华,司马昭,曹操,司马师,曹爽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早年非常尊重妻子,晚年却性格突变,当众折辱她。如果没有2个儿子誓死护母,他甚至早就杀了她。司马懿的妻子,名叫张春华,是他生命里非常特殊的存在。在电视剧《军师联盟》里,他们堪称模范夫妻。剧中,司马懿是出了名的怕老婆,却也对张春华特别痴情。为了张春华,他几次拒绝御赐的妾室柏夫人。他们

  • 难怪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或许才是整场空城计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曹魏,蜀国,蜀军,汉朝,司马懿,空城计,史说三国

    在中国历史上,空城计是一种常见且高效的战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中。而在三国时期,曹魏的丞相司马懿便以其智谋和谋略而闻名于世。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司马懿在一次与蜀国的战争中选择撤退,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经过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或许是整场空城计的关键。这次战争发生在司马懿执掌曹魏政权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