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发善心救下一罪犯,司马懿篡权他挺身而出,与司马懿同归于尽

曹操发善心救下一罪犯,司马懿篡权他挺身而出,与司马懿同归于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脑袋大历史 访问量:3895 更新时间:2024/2/12 13:44:10

《道德经》有云:“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每当国家到了最黑暗的时刻,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匡扶道义。东汉末年,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他挟持天子,控制朝政,屠杀百姓,一手酿成了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而司徒王允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成功策反了吕布,最终将董卓杀死。

然而王允却敌不过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的反扑,不幸身死。而他的家族成员也遭到了株连和屠戮,“宗族十余人皆见诛害”。可以说,王允是东汉王朝最后的守墓人。但是谁也没想到,他的儿子王凌步他的后尘,成为了曹魏的守墓人。

在李傕郭汜之乱中,王允的儿子王凌在府内听到了乱兵的声音,连夜翻墙逃跑,成功躲过了仇敌的诛杀。在兵荒马乱之中,王凌逃到了太原。在故交好友司马朗(司马懿的哥哥)和贾逵的帮助下,王凌得以举孝廉,出任发干县(今山东冠县)县令。

但王凌在职期间,却因公犯法,被判处髡刑,还要服五年的劳役。就这样,作为士人的王凌可谓是颜面扫地,每天拿着个大扫把,当街扫除,狼狈不堪。

根据《三国志·王凌传》注引《魏略》记载。一年,兖州刺史曹操带兵巡查,发现街头扫地的官奴看起来非常眼熟。于是曹操前去询问,发现这位灰头土脸的清洁工正是王允的儿子——王凌。作为“反董卓联盟”的干将,曹操自然非常佩服王允的忠义和勇气,而让王允儿子当官奴,确实不妥。

于是曹操当场赦免了王凌,并将他任命为骁骑将军主薄之职。其后,王凌又出任中山太守,颇有治绩。因此,曹操将之任命为丞相掾属,随时跟在自己身边。

曹丕代汉登基后,王凌被拜为散骑常侍,其后又出为兖州刺史。在与吴国的作战中,王凌与张辽一同前往广陵讨伐孙权。当夜也是运气好,吴将吕范的战船被风吹到了岸边,王凌发现后立即率兵逆击,大破敌军,缴获了不少战功。因为这个战功,王凌被封为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

在三国时期,王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谓是能文能武。在地方,他布政施教,赏罚分明,百姓对他赞不绝口。在军事上,王凌曾在夹石之战中为曹休解围,让魏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命运。曹休死后,王凌被封为征东将军,镇守于扬州,与吴国对峙。在当地,王凌屡次立功,而他也被魏明帝加封为南乡侯,升迁为车骑将军,可谓是位极人臣。

就在王凌春风得意之时,太傅司马懿却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曹魏政权完全落入司马氏父子的手中。王凌受曹操、曹丕、曹睿三代皇帝的知遇之恩,对于司马懿的窜逆行为,王凌自然非常不满。因此,王凌与外甥令狐愚密谋,决定另立楚王曹彪为天子, 废黜懦弱无能的魏帝曹芳

然而令狐愚的僚属杨康却因惧怕被诛,将王凌谋反之事告知了坐镇中央的司马懿。对于王凌的谋反行为,司马懿大为吃惊。但是由于王凌反形未具,因此司马懿像往常一样,选择了后发制人。而对于杨康告密之事,王凌却一无所知。谁成想,自己的一举一动,实际都在司马懿掌握之中。

公元251年,孙权病重,他害怕魏军趁吴国国丧入寇,于是在涂水增兵。王凌见此机会,立即向中央求取虎符,说是要带领王师教训吴国。但是司马懿清楚的知道,王凌要虎符,实际就是为了造反。因此,拒绝了王凌的请求。

王凌见朝廷不给虎符,便知道司马懿或许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预谋。于是他派亲信杨弘联络兖州刺史黄华一同起事。谁知司马懿早就收买了杨弘和黄华,两人碰头后,立即将王凌的反状告知了司马懿。随后,司马懿立即亲率数万兵马,讨伐王凌。

没有虎符,自然不能调动兵马,无兵无将的王凌自然不是司马懿对手(即使有兵有将也未必是)。为了保全寿春百姓性命,王凌主动向司马懿投降。王凌向司马懿喊道:“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呢?”司马懿回答说:“君非折简之客啊!”王凌喊道:“太傅对不起我。”司马懿说:“我宁可对不起你,也不能对不起陛下!”即令军士押下王凌。

随后,司马懿派六百士兵,将王凌一行押送至洛阳。路上,王凌向看押自己的将领索要钉棺材的长钉。队长请示司马懿后,果然给了铁钉。王凌知道,司马懿是铁了心要杀他。在途径好友贾逵的家庙时,王凌大喊:

“贾梁道,只有你才知道王凌是大魏忠臣啊!”

当夜,王凌招来了自己的旧部,对大家说:“我快80了,竟如此身败名裂啊!”于是王凌拿出怀中的毒药,一饮而尽。为了警示其他反叛者,司马懿将王凌暴尸三日,还将参与反叛之人皆诛灭三族。

但根据《晋书》记载,王凌却在冥冥之中害死了司马懿:

“帝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时年七十三。”

原来,司马懿在睡梦中看到王凌和贾逵向自己索命。不久后,司马懿便在忧惧之中去世了。可以说,作为大魏忠臣的王凌,刺激了已经堕落为乱臣贼子的司马懿的最后良心,两人可以说是同归于尽。

正所谓“士为知者死”,王允选择为大汉而死。而他的儿子也殊途同归,为了报答曹操的恩情,为魏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标签: 曹操司马懿王允董卓孙权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最忌惮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此人,他在,司马懿只能深埋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刘备,曹洪,三国,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司马懿最忌惮的人是谁?有朋友说是诸葛亮,诚然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堪称第一军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说别的,就他给赵云的三个锦囊,生生的将刘备从灭亡的边缘拉回,小兔子看后,也是叹为观止,可是他虽然厉害,却还不是司马懿最忌惮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所处的蜀国太弱了,夷陵大败已经让蜀国没有再与魏国争锋的可能

  • 司马懿为什么敢发动高平陵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魏明帝,曹操,司马师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及其诸兄弟陪皇帝曹芳去高平陵扫墓的时机发动政变,夺取都城洛阳,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爽集团,最终将曹爽及其亲信骨干全部诛灭并夷三族。这场政变从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开始,到丙午大赦天下,司马懿一共只用了十三天的时间。至此曹魏政权开始进入了倒计时,司马氏集团逐步掌握了政

  • 曹操与司马懿聊天,司马懿无意间回头,让曹操大惊:日后必生异心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曹操,司马懿,曹丕,马超

    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孙权评价司马懿自古英雄出于乱世,在战火纷飞割据混战的时代,有满腔报复力崇高理想且腹有良谋胸怀大志的人,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司马懿则是不得不提到的人物,他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却懂得隐忍以待厚积薄发,他经历被贬和重用,却宠辱

  • 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毛主席指出: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还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司马懿,毛主席,曹操,刘备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曹操生性多疑,下手又狠,好些聪明有才之士都被曹操找借口杀了。但曹操手下的司马懿,却安稳地活了下来,不仅帮曹家夺了权,建立了曹魏政权,还笑到了最后,又反夺了曹魏的政权。曹操老谋深算了一辈子,没想到在死后,他辛辛苦苦建立的王国,会给司马家做了嫁衣裳。毛主席在1958年去郑州

  •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交手,其实只有2次,诸葛亮1胜1平!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张郃,郭淮,曹魏,三国,汉朝,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下,似乎诸葛亮北伐一直是在和司马懿斗法,“空城计”、“上方谷”、“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然而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只有两次直接交手。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第一次公元228年,曹魏方面是曹真、张郃迎战,张郃击败马谡,马谡失街亭,第一次北伐结束;第二次是公元228

  •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坐在一起谈理想,谁跟曹操有共同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曹操手下

    周公是篡还是摄,史学界有争论,但王莽却是实实在在地以新代汉,史学家不承认其开国之君的历史地位,却把他当做了如假包换的篡汉乱贼。周公王莽尚且如此难以盖棺定论,三国三大枭雄以及诸葛亮司马懿就更难以评价了,我们或许只能从他们儿时的志向和毕生理想中去管中窥豹了。今天,咱们就把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请到一起

  • 为何曹操不杀司马懿?司马懿为何怕一个沉迷酒色的曹叡?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曹叡,曹丕,三国,曹魏,司马懿,曹操手下

    为何曹操不杀司马懿?司马懿为何怕一个沉迷酒色的曹叡?曹丕也很强的,虽然文采一般,但是君王不要求文采,必须要有权术,还要有自控力,这些方面曹丕虽然不顶尖,但是也不差,很多朝代要是继承人都有曹丕的能力,也不至于300一轮回曹睿在世时,司马懿是真的害怕,害怕哪一天自己会被砍了。对于司马懿,曹操是用他,司马

  • 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她却熬死了司马懿,揭秘司马懿最怕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笔墨史书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张春华,曹操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特别能的人,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可以说得上他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影帝,特别能装疯卖傻,而且辅佐过四代魏国天子(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并且是西晋帝国的奠基人。司马懿一生忽悠过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曹操,曹操当年招仲达出仕的时候,他就是装中风硬是躲过一劫,后来曹爽权倾朝野派人调查司马懿,

  • 司马懿为什么能笑到最后?毛主席指出: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还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司马懿,毛主席,曹操,刘备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曹操生性多疑,下手又狠,好些聪明有才之士都被曹操找借口杀了。但曹操手下的司马懿,却安稳地活了下来,不仅帮曹家夺了权,建立了曹魏政权,还笑到了最后,又反夺了曹魏的政权。曹操老谋深算了一辈子,没想到在死后,他辛辛苦苦建立的王国,会给司马家做了嫁衣裳。毛主席在1958年去郑州

  • 三国谋士分为五档,司马懿位列第三档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刘备,袁绍,沮授,董卓,汉朝,司马懿,诸葛亮,三国谋士,曹操手下

    第五档:许攸、徐庶、李儒、逢纪、田丰许攸与袁绍、曹操都是发小。官渡之战时,许攸建议袁绍分出一部分兵力,直接偷袭许昌!许攸信手拈来的一个计策,几乎让曹操遭到灭顶之灾,其战术眼光之敏锐狠辣,可见一斑!徐庶之所以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就是因为他以前是诸葛亮的好朋友,而且还跟刘备混过一段日子,并在跳槽离开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