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交手,其实只有2次,诸葛亮1胜1平!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交手,其实只有2次,诸葛亮1胜1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凡读史 访问量:321 更新时间:2024/2/12 16:35:13

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下,似乎诸葛亮北伐一直是在和司马懿斗法,“空城计”、“上方谷”、“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然而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只有两次直接交手。

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

第一次公元228年,曹魏方面是曹真、张郃迎战,张郃击败马谡,马谡失街亭,第一次北伐结束;

第二次是公元228年12月,诸葛亮领兵数万出兵陈仓道,包围陈仓。虽然陈仓此时只有千余士兵,但郝昭已筑好防备,郝昭靠千余士兵挡住了诸葛亮20多天的围攻。粮草不济,魏国援军到来,诸葛亮退兵;

第三次公元229年春天,诸葛亮遣陈式(一说陈戒)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军驻扎建威,牵制郭淮。魏军知道汉军主力到临,便紧急撤退,汉军顺利占领二郡。

前三次北伐,曹魏方面的将领都不是司马懿,从第四次开始,由于曹真、曹休等人相继病逝。魏明帝曹叡才开始派司马懿抵挡诸葛亮的进攻:

诸葛、司马第一次交手(诸葛亮胜)

231年春天,诸葛亮乘曹魏雍凉地区半年没有下雨,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堡,并在祁山堡东北修建卤城作为蜀军大营。诸葛亮又招揽鲜卑人轲比能,轲比能起兵到石城响应汉军。曹魏因大将曹真病重,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司马懿先派费曜、戴陵与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自己则率其他兵力随后前进。张郃则认为该分兵驻守雍、郿,但司马懿认为若分军不及合军有利,便向西推进。诸葛亮知道后,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祁山堡,自己率主力北上上邽。到达上邽附近麦田后,没有等待收割一个月就成熟的麦粮,只对麦田进行了芟除破坏。

司马懿进军卤城,但却登山掘营,与汉军对峙,不与交战。张郃认为蜀军长途来攻,“孤军食少”,必然想要速战速决。所以应该以大军屯于此处,然后分为奇兵,包抄蜀军,截断其后路。但司马懿不采纳。魏军将领数次请战,司马懿都不准,诸将十分不满,便讥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

对峙一段时间后,诸葛亮撤出对祁山的包围,将全部军队集中在卤城,司马懿派张郃打通了和祁山堡的联络,并命他攻卤城以南的的王平,由案中道进逼汉军。自己则率众进攻卤城以北的诸葛亮主力,力图以钳形攻势,击败诸葛亮。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大败魏军。斩获魏军的首级三千级,获得战利品玄铠五千、角弩三千一百张。

六月,诸葛亮眼见粮草接应不上,而又收到后主刘禅下令北伐军撤退的圣旨,诸葛亮只有引军退回。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汉军,张郃认为“围师必阙,归师勿遏”。眼见张郃不赞同追击未被打败而主动撤退的汉军,司马懿却强行坚持要张郃领兵追击,张郃无奈前往追击。最后于木门道,被埋伏于高处的汉军射中右膝,伤重病逝。

诸葛、司马第二次交手(打平)

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再率数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四月,汉军出斜谷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下营寨。

司马懿认为“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因此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汉军自行撤退。诸葛亮考虑到前几次北伐都因为运粮不继,导致功败垂成,于是开始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百姓亦相安无事,一切如常。而孙权也响应蜀汉,亲率十万大军北上攻魏,但被魏明帝曹睿亲自率军打败。魏、汉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想要利用激将法,激怒司马懿出军,来进攻自己布置好的阵势,司马懿坚决不肯出击。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情日益恶化,不久病逝五丈原。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经殒没,率军追击,姜维击鼓整军,做出击状,司马懿不敢进攻,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后来也被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

司马懿听闻蜀军在斜谷发丧后,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后,司马懿虽然不认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说他“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但视察蜀军遗留的营寨之后,叹服诸葛亮治戎布阵之才,曰:“亮真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与司马懿两次交手,第一次交手司马懿临危受命,准备不足,有魏军被大破的记录,而且一代名将张郃被射死,所以应该算诸葛亮更胜一筹;第二次交手,司马懿坚守不战,最终拖到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双方打平。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更多文章

  •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坐在一起谈理想,谁跟曹操有共同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曹操手下

    周公是篡还是摄,史学界有争论,但王莽却是实实在在地以新代汉,史学家不承认其开国之君的历史地位,却把他当做了如假包换的篡汉乱贼。周公王莽尚且如此难以盖棺定论,三国三大枭雄以及诸葛亮司马懿就更难以评价了,我们或许只能从他们儿时的志向和毕生理想中去管中窥豹了。今天,咱们就把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请到一起

  • 为何曹操不杀司马懿?司马懿为何怕一个沉迷酒色的曹叡?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曹叡,曹丕,三国,曹魏,司马懿,曹操手下

    为何曹操不杀司马懿?司马懿为何怕一个沉迷酒色的曹叡?曹丕也很强的,虽然文采一般,但是君王不要求文采,必须要有权术,还要有自控力,这些方面曹丕虽然不顶尖,但是也不差,很多朝代要是继承人都有曹丕的能力,也不至于300一轮回曹睿在世时,司马懿是真的害怕,害怕哪一天自己会被砍了。对于司马懿,曹操是用他,司马

  • 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她却熬死了司马懿,揭秘司马懿最怕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笔墨史书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张春华,曹操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特别能的人,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可以说得上他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影帝,特别能装疯卖傻,而且辅佐过四代魏国天子(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并且是西晋帝国的奠基人。司马懿一生忽悠过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曹操,曹操当年招仲达出仕的时候,他就是装中风硬是躲过一劫,后来曹爽权倾朝野派人调查司马懿,

  • 司马懿为什么能笑到最后?毛主席指出: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还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司马懿,毛主席,曹操,刘备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曹操生性多疑,下手又狠,好些聪明有才之士都被曹操找借口杀了。但曹操手下的司马懿,却安稳地活了下来,不仅帮曹家夺了权,建立了曹魏政权,还笑到了最后,又反夺了曹魏的政权。曹操老谋深算了一辈子,没想到在死后,他辛辛苦苦建立的王国,会给司马家做了嫁衣裳。毛主席在1958年去郑州

  • 三国谋士分为五档,司马懿位列第三档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刘备,袁绍,沮授,董卓,汉朝,司马懿,诸葛亮,三国谋士,曹操手下

    第五档:许攸、徐庶、李儒、逢纪、田丰许攸与袁绍、曹操都是发小。官渡之战时,许攸建议袁绍分出一部分兵力,直接偷袭许昌!许攸信手拈来的一个计策,几乎让曹操遭到灭顶之灾,其战术眼光之敏锐狠辣,可见一斑!徐庶之所以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就是因为他以前是诸葛亮的好朋友,而且还跟刘备混过一段日子,并在跳槽离开刘

  • 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说司马懿一看就懂了?四位扫街老人露了马脚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曹操,曹魏,汉朝,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三国演义,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这样的一个经典镜头,这个镜头就是空城计。之前的时候有很多历史学家对于空城计做了很多很多的过分解读,那些所谓的过分解读,更多的是一些个人臆测或者说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但是针对于这一点,大家似乎也有个见谅,毕竟也在情理之中,千余年前的事情,谁又能够说得清呢?在这里我们需要讲一个小细节,这

  • 曹丕为何不听曹操警告,坚持重用司马懿?是他不了解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曹丕,汉朝,诗人,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司马懿作为整部三国历史中最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角色,最终为其子孙后代奠定了一统江山的伟大基础,这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司马懿活跃的主要时期是在228-234年,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也对曹魏的军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曹操去世前,再三叮嘱曹丕要提防司马懿,可魏文帝曹丕对司马懿

  • 司马懿:所有的捷径,都是绕远路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曹操,曹爽,曹丕,董卓,杨修,曹植,汉朝,三国,司马懿

    作者:洞见·瑾山月世人神机却无路,聪明反被聪明误。东汉建安六年,曹操派专人前往河内温县,郑重向司马府二公子授官。但这位二公子,并非社会名流,而是刚满23岁的司马懿。司马懿涉世未深,之所以深得器重,与其父司马防对曹操的知遇之恩不无关系。既然有父亲这层关系,司马懿本应顺着这条仕途捷径,迅速往上爬。然而,

  • 某为的历史地位,可比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信息时代标签:孙权,曹爽,魏国,李靖,某为,汉朝,三国,司马懿,魏明帝

    早期的中国,虽然经常出现激烈的权力斗争,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大程度上遵守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则的。但是到了司马宣王,一切都变了。从他开始,皇帝很难相信自己的托孤大臣了,怎么看都是一个老好人的司马宣王,怎么就把曹家给灭了呢?还有谁看起来比司马宣王还忠心吗?而且最主要的,司马宣王基本上把所有

  • 诸葛亮死后,用雕像吓走司马懿大军,司马懿得知真相后崩溃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大军,刘备,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云长孔明在何方?千古美谈传万家。关羽头断威尚在,所走曹操命不差。诸葛锦囊妙计多,纵死优能退司马。忠义贤德彪史册,古今将相谁不夸!”这首流传于世的诗篇中讲到了曹操看到关羽的头颅被吓得昏厥过去,另一个则是诸葛亮去世后,将领仿造他的模样做成的木雕也能吓退司马懿的军队。虽说《三国演义》“三分实七分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