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与司马懿聊天,司马懿无意间回头,让曹操大惊:日后必生异心

曹操与司马懿聊天,司马懿无意间回头,让曹操大惊:日后必生异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4644 更新时间:2024/2/12 16:35:29

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孙权评价司马懿

自古英雄出于乱世,在战火纷飞割据混战的时代,有满腔报复力崇高理想且腹有良谋胸怀大志的人,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司马懿则是不得不提到的人物,他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却懂得隐忍以待厚积薄发,他经历被贬和重用,却宠辱不惊面不改色。

可即便如此低调,仍被后世之人认为多疑著称的曹操所怀疑和猜忌,(曹操)认为他有狼顾之相。

而司马懿最终却能明哲保身最后大权在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三国著名人物司马懿

司马懿出身士族胸怀大志

司马懿字仲达,今河南温县人氏,出身士族,其父司马防官至京兆尹,相当于现在国家首都的市长,司马懿在这样的仕宦家庭中长大,耳濡目染间也熏陶出来大将之风。

史书中记载的对司马懿的描述为:“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年少时的司马懿更是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以便学有所成,报效国家,成就一番大事业。

试想,作为一个有远大理想的年轻人,身处乱世之中,谁能没有这样的想法呢?正是因为司马懿的才学出众,后被曹操看中,任命为文学弼的官职。

在此之后,司马懿凭借自己的努力一路平步青云做到丞相主簿,而在和司马懿的朝夕相处中,经过长期的接触和了解,曹操觉得司马懿,此人并不简单。

话说,司马懿得到曹操的赏识当上了丞相主簿,两人在相处时,曹操发觉此人非但才智过人胸怀大志,而且他的城府极深,一般人很难驾驭,若不能控制、则必生祸端。

曹操对司马懿又爱又忌

建安二十年,也即是公元前215年,曹操在征讨张鲁的过程中,命司马懿随军出征。司马懿劝谏曹操道:“刘备乃用诡计俘虏的刘璋,蜀人未归附,而又争夺遥远的江陵,这是破蜀的机会,丞相不可错过......”

司马懿这边一顿慷慨陈词,“掏心掏肺”的表忠心谏言,而曹操这边却对司马懿不屑一顾,冷笑着说到:“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得陇望蜀”便是这么来的,而通过这四个字,便可以看出当时的曹操已经对司马懿就已经产生了顾忌。其实,说到曹操对司马懿的忌惮和猜忌,也不得不讲到另外一个典故:

话说一日曹操因一事,召见司马懿议事,事后司马懿起身将要出门时,被曹操叫住呆停在那里。他的身体不动,脑袋呈180度的回头望向曹操,言:“丞相还有何时吩咐?”

曹操挥舞衣袖曰:“无事,你且退下吧!”司马懿走后,曹操呆立许久才回过神来。他心中思绪良久,司马懿回头之举,不禁让颇晓相面之术的曹操心头一惊,这司马懿有着所谓的“鹰视狼顾之相”,日后必生异心成为祸乱。

当时,曹操一边是对司马懿足智多谋的肯定,一边又对其多有猜忌,对其的建言献策未予采纳。杀之可惜,不杀之又恐其有反叛之心,真可谓是左右为难。

同时,曹操念及司马懿出身士族,且博学多才颇有威望,若以一己之猜想杀之,恐多生事端众口难平,自己也正值壮年把持朝政,因此暂时将除掉司马懿的念头抛到一边。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猜忌始终在曹操的心头萦绕,久久不能释怀。曹操后期头风之症久治不愈、反反复复,或许这也是原因之一吧,也随之迎来了更加严重的猜忌。

虽有狼顾之相令曹操难以取舍

回首曹操的一生,他先后经历陈留起兵、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襄樊会战等,长期的行军生涯让曹操染上头风症,每每发病都让他痛不欲生,身体更是每况日下。

曾有一个故事是这样描述的:“说曹操一日睡梦中梦见三匹马同槽竞食 ”,如果是平常人做得此梦,恐怕也就是一笑了之不会多想,可生性多疑的曹操梦醒后却顾虑重重、心中顿感不快。

他细细想来,三马同槽,不就是意味着姓马的三人要取代曹姓天下之意么?此时曹操联想到马腾马超马岱父子三人,而三人拥有西凉铁骑骁勇善战,对自己来说是存在很大威胁的,也难怪让曹操起疑。

后来,曹操杀害了马超之父马腾,和马超、马岱兄弟二人结下了杀父之仇,马超马岱多次欲杀曹贼更后快,也就有了后来的“割须弃袍”一说。

只不过马腾已死,按理说威胁已经解除了,可是曹操仍是经常梦到此景,左思右想之际,他就又想到了司马氏一家,虽然曹操早就对其深有顾虑,但此时的司马懿早已经成为了曹操的智囊心腹。

如果无凭无据欲杀之,恐朝野震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至死曹操没有找到动司马一氏一族的借口。人生晚年、曹操病重,临终前宣曹丕觐见,当时曹丕近榻附耳低听着曹操的话:“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简单来说,他的意思就是让曹丕防着点司马懿,以防其对曹魏政权造成威胁,不可大意。可曹丕未能听进去曹操的谆谆告诫,反而放任司马懿不加以约束,让其势力滋生蔓延失去控制。

他更是在公元225年,任命司马懿为扶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可司马懿却假装再三推辞谦让,曹丕对司马懿说:“吾于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宁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

也许曹丕对司马懿过于信任的原因,也可能是当时能堪当大任之人为数不多,亦或是早已经无能与司马懿所匹敌者,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曹氏家族始终没能杀掉司马懿。

公元226年,曹丕在为政短短6年后最终病逝,其子继位,虽然对司马懿猜忌,但也因为需要他的才华屡屡放过。就这样,一直蛰伏的司马懿,终于迎来了翻盘的机会。

司马睿(曹丕儿子)死后,曹魏主弱,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夺了曹魏的大权。而后,司马懿和其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相继把持朝政多年。

其孙司马炎彻底取缔曹魏政权,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结束了三国时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大一统,魏蜀吴三国终究是为司马家做了嫁衣。

司马懿智谋可比肩诸葛亮,毛主席就曾对司马懿大加赞赏,曾评价:“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三国志·陆逊传》中评注“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正是因为司马懿的才智无双,曹操在感受到他的巨大威胁后,还是决定留下他辅佐曹丕,寄希望于曹丕如自己一样能够掌控住司马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曹丕虽雄才大略即位6年却英年早逝,最终被司马氏夺取政权,三国归晋,也巧合的印证了典故“狼顾之相”和“三马同槽”。

关于司马懿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乱世奸雄,窃取了魏国的胜利果实,有人认为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此你又有怎么不同的看法呢?

标签: 曹操司马懿曹丕马超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毛主席指出: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还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司马懿,毛主席,曹操,刘备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曹操生性多疑,下手又狠,好些聪明有才之士都被曹操找借口杀了。但曹操手下的司马懿,却安稳地活了下来,不仅帮曹家夺了权,建立了曹魏政权,还笑到了最后,又反夺了曹魏的政权。曹操老谋深算了一辈子,没想到在死后,他辛辛苦苦建立的王国,会给司马家做了嫁衣裳。毛主席在1958年去郑州

  •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交手,其实只有2次,诸葛亮1胜1平!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张郃,郭淮,曹魏,三国,汉朝,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下,似乎诸葛亮北伐一直是在和司马懿斗法,“空城计”、“上方谷”、“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然而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只有两次直接交手。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第一次公元228年,曹魏方面是曹真、张郃迎战,张郃击败马谡,马谡失街亭,第一次北伐结束;第二次是公元228

  •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坐在一起谈理想,谁跟曹操有共同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曹操手下

    周公是篡还是摄,史学界有争论,但王莽却是实实在在地以新代汉,史学家不承认其开国之君的历史地位,却把他当做了如假包换的篡汉乱贼。周公王莽尚且如此难以盖棺定论,三国三大枭雄以及诸葛亮司马懿就更难以评价了,我们或许只能从他们儿时的志向和毕生理想中去管中窥豹了。今天,咱们就把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请到一起

  • 为何曹操不杀司马懿?司马懿为何怕一个沉迷酒色的曹叡?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曹叡,曹丕,三国,曹魏,司马懿,曹操手下

    为何曹操不杀司马懿?司马懿为何怕一个沉迷酒色的曹叡?曹丕也很强的,虽然文采一般,但是君王不要求文采,必须要有权术,还要有自控力,这些方面曹丕虽然不顶尖,但是也不差,很多朝代要是继承人都有曹丕的能力,也不至于300一轮回曹睿在世时,司马懿是真的害怕,害怕哪一天自己会被砍了。对于司马懿,曹操是用他,司马

  • 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她却熬死了司马懿,揭秘司马懿最怕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笔墨史书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张春华,曹操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特别能的人,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可以说得上他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影帝,特别能装疯卖傻,而且辅佐过四代魏国天子(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并且是西晋帝国的奠基人。司马懿一生忽悠过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曹操,曹操当年招仲达出仕的时候,他就是装中风硬是躲过一劫,后来曹爽权倾朝野派人调查司马懿,

  • 司马懿为什么能笑到最后?毛主席指出: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还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司马懿,毛主席,曹操,刘备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曹操生性多疑,下手又狠,好些聪明有才之士都被曹操找借口杀了。但曹操手下的司马懿,却安稳地活了下来,不仅帮曹家夺了权,建立了曹魏政权,还笑到了最后,又反夺了曹魏的政权。曹操老谋深算了一辈子,没想到在死后,他辛辛苦苦建立的王国,会给司马家做了嫁衣裳。毛主席在1958年去郑州

  • 三国谋士分为五档,司马懿位列第三档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刘备,袁绍,沮授,董卓,汉朝,司马懿,诸葛亮,三国谋士,曹操手下

    第五档:许攸、徐庶、李儒、逢纪、田丰许攸与袁绍、曹操都是发小。官渡之战时,许攸建议袁绍分出一部分兵力,直接偷袭许昌!许攸信手拈来的一个计策,几乎让曹操遭到灭顶之灾,其战术眼光之敏锐狠辣,可见一斑!徐庶之所以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就是因为他以前是诸葛亮的好朋友,而且还跟刘备混过一段日子,并在跳槽离开刘

  • 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说司马懿一看就懂了?四位扫街老人露了马脚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曹操,曹魏,汉朝,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三国演义,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这样的一个经典镜头,这个镜头就是空城计。之前的时候有很多历史学家对于空城计做了很多很多的过分解读,那些所谓的过分解读,更多的是一些个人臆测或者说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但是针对于这一点,大家似乎也有个见谅,毕竟也在情理之中,千余年前的事情,谁又能够说得清呢?在这里我们需要讲一个小细节,这

  • 曹丕为何不听曹操警告,坚持重用司马懿?是他不了解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曹丕,汉朝,诗人,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司马懿作为整部三国历史中最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角色,最终为其子孙后代奠定了一统江山的伟大基础,这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司马懿活跃的主要时期是在228-234年,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也对曹魏的军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曹操去世前,再三叮嘱曹丕要提防司马懿,可魏文帝曹丕对司马懿

  • 司马懿:所有的捷径,都是绕远路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曹操,曹爽,曹丕,董卓,杨修,曹植,汉朝,三国,司马懿

    作者:洞见·瑾山月世人神机却无路,聪明反被聪明误。东汉建安六年,曹操派专人前往河内温县,郑重向司马府二公子授官。但这位二公子,并非社会名流,而是刚满23岁的司马懿。司马懿涉世未深,之所以深得器重,与其父司马防对曹操的知遇之恩不无关系。既然有父亲这层关系,司马懿本应顺着这条仕途捷径,迅速往上爬。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