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毛主席指出: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还高明

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毛主席指出: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还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啦啦萌小宠 访问量:4249 更新时间:2024/2/12 16:35:17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曹操生性多疑,下手又狠,好些聪明有才之士都被曹操找借口杀了。但曹操手下的司马懿,却安稳地活了下来,不仅帮曹家夺了权,建立了曹魏政权,还笑到了最后,又反夺了曹魏的政权。

曹操老谋深算了一辈子,没想到在死后,他辛辛苦苦建立的王国,会给司马家做了嫁衣裳。

毛主席在1958年去郑州的时候,曾问过河南温县的县委书记,司马懿在练兵洞还在不在。毛主席在很早的时候就研读《三国演义》,分析里面的人物。他分析过诸葛亮失败的原因,也研究过跟诸葛亮同样聪明的司马懿,

毛主席一开始认为司马懿算是个反面人物,但后来他的革命经验越来越丰富后,他对司马懿的看法又变了,他认为司马懿比诸葛亮和曹操都厉害,司马懿的智慧和谋略是超过这二人的,尤其是比曹操高明。

司马懿是河南焦作温县人,自幼聪明,身怀大略。司马懿是黄帝之孙——高阳氏颛顼的后裔,颛顼当年辅佐黄帝的长子少昊有功,赐封地在河南高阳县。

高阳氏后来迁都商丘,先秦时期当官的都是世袭制,司马家的人承袭了夏官这一职务,到了周朝,夏官改名为司马。到了周宣王时期,因家族有人立了战功,被恩赐司马为其族姓。

司马家还有先祖随项羽灭了秦朝,受封在河内。汉朝时,河内成为了河内郡,司马家便世代居住在这里了。

司马家效忠汉室,到了司马懿这代,有人推荐司马懿做官,但那时候曹操已经从实际上控制了汉室的朝政,司马懿便不愿意入朝为官,屈就在曹操之下。

曹操岂能相信,便趁夜派人偷偷去刺探。司马懿演戏演的全,愣是一动不动地躺在榻上,真像他所说染上了风痹的样子,曹操只能暂时作罢。

曹操当上丞相之后,仍然没打算放过司马懿,他对司马懿放话说,司马懿要是再一直躺在床上,就将他抓了。司马懿这下害怕了,只能乖乖听从曹操安排就职,在他的门下干活。

得到了想要的人,但曹操又不满意了,他觉得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将来必定会反,绝对不会甘心做臣子的。这话,曹操也提醒了曹丕

知道曹操父子猜忌自己,司马懿便开始处处小心,尽量收敛,并表现出对曹操父子忠心耿耿的样子,办事干活兢兢业业,毕恭毕敬。

反正手下的确要用人,慢慢地,曹操又开始重用司马懿。

司马懿还搞好了与曹丕的关系,让曹丕总是维护他,曹操便也对司马懿放下心来。于是,司马懿一人就辅佐了曹家四代掌权者,成为曹魏不可能撼动的重臣。曹丕在临终前,还指了司马懿为托孤大臣,可见他对司马懿的信任程度。

司马懿劳心劳力,在为魏国尽忠期间,大力建设军事、经济等,用人方面也是根据将来进行谋划的,他知道自己无法取代曹魏,于是他也学习曹操,把基础打好,机会留给后人。

司马懿这人毁誉参半,毛主席说,他这几手比曹操高明:谋略过人,且善于隐忍。

他装病忍了好几年,终于出山,曹操征讨张鲁时,他就劝曹操说,刘备是俘了刘璋,但是刘备太过着急,还没在蜀地站稳脚跟呢,就想去打距离远的江陵。

我们可以趁现在蜀地空虚,一把拿下,然后再打汉中,益州便会不安,蜀汉便会土崩瓦解。

而曹操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才得到拢右,应该知足,不急于一时,现在去攻蜀地,不妥。曹操这目光一短浅,就错失良机给了刘备机会,益州被刘备拿下,曹操再无机会占领蜀地。战略眼光,曹操根本不如司马懿。

关羽失荆州,也是司马懿献计,曹操不想跟关羽刚正面,那就让孙权去。果然孙权打下了荆州,杀了关羽,断了刘备的一条臂膀。

刘备死后,诸葛亮数次北伐都拿不下曹魏,就是因为司马懿能忍,就算诸葛亮故意激他,他也不生气,坚守不出,耗的蜀军疲乏不堪,国力也渐衰,最终被曹魏拿下。

司马懿的眼光着实长远,他一眼就能将事情看穿,提早做好应对之策,不慌不忙。

曹操死后,曹丕重用司马懿但也防着他。他继续隐忍,一直忍到曹叡继位,在朝中权势和资历都为人能对抗,司马懿依然没有轻易动手。

等到曹魏的大权全部落入司马家的手中,一切稳妥了,他才慢慢收回这根长线。

标签: 司马懿毛主席曹操刘备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交手,其实只有2次,诸葛亮1胜1平!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张郃,郭淮,曹魏,三国,汉朝,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下,似乎诸葛亮北伐一直是在和司马懿斗法,“空城计”、“上方谷”、“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然而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只有两次直接交手。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第一次公元228年,曹魏方面是曹真、张郃迎战,张郃击败马谡,马谡失街亭,第一次北伐结束;第二次是公元228

  •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坐在一起谈理想,谁跟曹操有共同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曹操手下

    周公是篡还是摄,史学界有争论,但王莽却是实实在在地以新代汉,史学家不承认其开国之君的历史地位,却把他当做了如假包换的篡汉乱贼。周公王莽尚且如此难以盖棺定论,三国三大枭雄以及诸葛亮司马懿就更难以评价了,我们或许只能从他们儿时的志向和毕生理想中去管中窥豹了。今天,咱们就把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请到一起

  • 为何曹操不杀司马懿?司马懿为何怕一个沉迷酒色的曹叡?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曹叡,曹丕,三国,曹魏,司马懿,曹操手下

    为何曹操不杀司马懿?司马懿为何怕一个沉迷酒色的曹叡?曹丕也很强的,虽然文采一般,但是君王不要求文采,必须要有权术,还要有自控力,这些方面曹丕虽然不顶尖,但是也不差,很多朝代要是继承人都有曹丕的能力,也不至于300一轮回曹睿在世时,司马懿是真的害怕,害怕哪一天自己会被砍了。对于司马懿,曹操是用他,司马

  • 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她却熬死了司马懿,揭秘司马懿最怕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笔墨史书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张春华,曹操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特别能的人,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可以说得上他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影帝,特别能装疯卖傻,而且辅佐过四代魏国天子(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并且是西晋帝国的奠基人。司马懿一生忽悠过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曹操,曹操当年招仲达出仕的时候,他就是装中风硬是躲过一劫,后来曹爽权倾朝野派人调查司马懿,

  • 司马懿为什么能笑到最后?毛主席指出: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还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司马懿,毛主席,曹操,刘备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曹操生性多疑,下手又狠,好些聪明有才之士都被曹操找借口杀了。但曹操手下的司马懿,却安稳地活了下来,不仅帮曹家夺了权,建立了曹魏政权,还笑到了最后,又反夺了曹魏的政权。曹操老谋深算了一辈子,没想到在死后,他辛辛苦苦建立的王国,会给司马家做了嫁衣裳。毛主席在1958年去郑州

  • 三国谋士分为五档,司马懿位列第三档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刘备,袁绍,沮授,董卓,汉朝,司马懿,诸葛亮,三国谋士,曹操手下

    第五档:许攸、徐庶、李儒、逢纪、田丰许攸与袁绍、曹操都是发小。官渡之战时,许攸建议袁绍分出一部分兵力,直接偷袭许昌!许攸信手拈来的一个计策,几乎让曹操遭到灭顶之灾,其战术眼光之敏锐狠辣,可见一斑!徐庶之所以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就是因为他以前是诸葛亮的好朋友,而且还跟刘备混过一段日子,并在跳槽离开刘

  • 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说司马懿一看就懂了?四位扫街老人露了马脚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曹操,曹魏,汉朝,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三国演义,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这样的一个经典镜头,这个镜头就是空城计。之前的时候有很多历史学家对于空城计做了很多很多的过分解读,那些所谓的过分解读,更多的是一些个人臆测或者说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但是针对于这一点,大家似乎也有个见谅,毕竟也在情理之中,千余年前的事情,谁又能够说得清呢?在这里我们需要讲一个小细节,这

  • 曹丕为何不听曹操警告,坚持重用司马懿?是他不了解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曹丕,汉朝,诗人,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司马懿作为整部三国历史中最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角色,最终为其子孙后代奠定了一统江山的伟大基础,这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司马懿活跃的主要时期是在228-234年,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也对曹魏的军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曹操去世前,再三叮嘱曹丕要提防司马懿,可魏文帝曹丕对司马懿

  • 司马懿:所有的捷径,都是绕远路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曹操,曹爽,曹丕,董卓,杨修,曹植,汉朝,三国,司马懿

    作者:洞见·瑾山月世人神机却无路,聪明反被聪明误。东汉建安六年,曹操派专人前往河内温县,郑重向司马府二公子授官。但这位二公子,并非社会名流,而是刚满23岁的司马懿。司马懿涉世未深,之所以深得器重,与其父司马防对曹操的知遇之恩不无关系。既然有父亲这层关系,司马懿本应顺着这条仕途捷径,迅速往上爬。然而,

  • 某为的历史地位,可比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信息时代标签:孙权,曹爽,魏国,李靖,某为,汉朝,三国,司马懿,魏明帝

    早期的中国,虽然经常出现激烈的权力斗争,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大程度上遵守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则的。但是到了司马宣王,一切都变了。从他开始,皇帝很难相信自己的托孤大臣了,怎么看都是一个老好人的司马宣王,怎么就把曹家给灭了呢?还有谁看起来比司马宣王还忠心吗?而且最主要的,司马宣王基本上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