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要杀刘禅,刘禅在门匾上写下3个字,司马昭顿时杀意全无?

司马昭要杀刘禅,刘禅在门匾上写下3个字,司马昭顿时杀意全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882 更新时间:2024/1/19 15:58:3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作为一个群雄涿鹿的年代,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曹魏、东吴、蜀汉三足鼎立,曾涌现出诸多英雄人物,毛宗岗曾中提出:“吾以为《三国》有三绝:诸葛孔明智绝也,关云长义绝也,曹操亦奸绝也。”

在人们的印象里,这段百年的乱世中青史留名的都是乱世枭雄,可偏偏有这样一个人,在史书中他愚笨、无知,他的名字成为无能和昏庸的代名词,可他却在三国这段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就是史书中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说起刘禅,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负面的,不仅没有继承父亲刘备的知人善任,也没有学习到丞相诸葛亮的决胜千里,成为了历史上投降派的代表人物,蜀汉两代人的成果被“乐不思蜀”的他亲手葬送。

“此间乐,不思蜀”

公元263年,此时魏国的实际统治者司马昭决定攻伐蜀国,以钟会为先锋,邓艾为后应率领十五万大军进攻蜀国。此时蜀汉将领青黄不接,拿得出手的只剩下耳顺之年的姜维

由于姜维决策的失误,蜀军很快失去了在斜谷和子午谷等要塞,只得退守剑阁烧掉栈道,钟会的三路大军自此吞并汉中,剑指蜀汉国都成都,此时姜维也布置了十万大军镇守剑阁。

就在僵持之时,邓艾所率的后军进行了一场古代军事史上称奇的行动——偷渡阴平,这场行动直接导致蜀军全线崩溃,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也战死绵竹,刘禅在大臣谯周的主张下开城献降。

此时正在前线鏖战的姜维收到刘禅的敕令,不得已向钟会投降,可一心恢复蜀汉的姜维用离间计成功使钟会、邓艾二人反目成仇,并借此诛杀邓艾,但事后还是暴露,姜维作为蜀汉最后一员大将,血洒魏国宫殿。

得知刘禅投降的司马昭大喜过望,但多疑的司马昭还是不放心,刘禅作为一国之君,在蜀地势力树大根深。司马昭将刘禅“邀约”至魏国国都洛阳,封刘禅为安乐公。并将一系蜀汉大臣强迁至洛阳居住,而不愿离开的大臣司马昭将其一并屠杀。

对于刘禅,司马昭几次想要除之而后快,奈何刘禅投降后安分守己,严于律己,使得司马昭无从下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司马昭总想设计谋害刘禅,让他露出马脚,借机杀了他。

当刘禅封安乐公后,司马昭在府中特意设宴款待刘禅,原本奏魏乐的乐师在司马昭的暗示下改奏蜀曲,舞蜀戏。在座的蜀汉旧臣听后个个面沉暗色,有几个甚至低头沉吟抽泣。

此时司马昭望向刘禅,只见他目不转睛,面露喜色。司马昭趁机问道:“安乐公,还思蜀否?”刘禅喜笑颜开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司马昭见刘禅贪图享乐到连故国都能忘,如此无志,哈哈大笑,对刘禅的戒心放下不少,但心里仍有余忌。

“中山寨”中的“安乐公”

见到刘禅如此无能,手下大臣也纷纷讨论;蜀汉由此人做主,安有不败之理乎?不过司马昭还是不放心,刘禅在这个世上一天,就是对自己统治的威胁。等自己将蜀地彻底征服后,将蜀地一众官员全部换成自己的亲信。

而后把刘禅等降臣迁至万柏山,刘禅等人便在山坳中住下来,开垦荒地,司马昭也派遣士卒日夜监视,并且赋予其生杀大权,刘禅一行人若有异动,立即杀死。

此时再傻的人也看得出来,刘禅已经成为司马昭的眼中钉肉中刺,刘禅干脆将这里看做自己余生的归宿,并带人将自己的住所改成村寨,当地人称之为“蜀寨”。

刘禅寨建成之后,司马昭闻之名为“蜀寨”,顿时心生疑虑前去试探刘禅。刘禅闻之慌张起来,思来想去后立即命人将寨门口写下“中山寨”三个大字,挂在门匾上。

当卫兵将这举动上奏给司马昭时,司马昭长舒一口气彻底安心下来,再也没有流露出对刘禅的杀心。刘禅也在这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吟风弄月,饮酒作乐,好不快活。

这位蜀汉的前皇帝、魏国的安乐公刘禅,一直活到了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也算看到了篡汉的曹魏灭亡的那一天。

“中山公”的故事

那么“中山寨”这三个字到底有何奥秘,能够让生性多疑的司马昭彻底放下戒心。从表面看,“中山寨”三个字反过来读便是“在山中”,给人以一种愿在此山中,不闻山外事的感觉,刘禅借此表明自己不会有任何野心,更不会起兵复仇。

再深挖其中的含义,“中山寨”最重要的两个字便是“中山”。西汉皇帝汉景帝曾生子十四,中山靖王刘胜便是其第七子。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中山靖王刘胜一生贪图享乐,沉迷酒色,其后宫规模堪比皇帝,因此中山靖王子嗣数量乃整个汉朝之最。

《汉书》中记载刘胜生子一百有余,公主另有百余人。还教唆其他皇族兄弟一起享乐糜烂,奢侈淫乐,他认为诸侯王本应把欣赏乐舞作为自己的必做之事。

如此看来,刘禅是将自己比作中山靖王,把自己的住所称为“中山寨”。表明自己现在只想像自己的祖先中山靖王那样,并无大志,饮酒作乐,生儿养女就好,就在这个山寨中享受余生。

司马昭见刘禅的如此无志,便觉得他并没有威胁自己的能力,没有将他杀死的必要,也就彻底打消了自己的杀意。就这样,刘禅的后半生,用“乐不思蜀”一个成语,“中山寨”三个字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变化,对刘禅的评价开始褒贬不一。有一部分人认为刘禅就是彻底的傻子,无论谁的扶持都没用。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刘禅很聪明,只是在装傻,在乱世中作为皇帝被俘虏能实现自保,还能寿终正寝,可见他有他的智慧。

历史上对于刘禅的记载最著名的还是那句“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将他塑造成一个典型的“败家子”形象,让人们感到惋惜。

对于蜀汉的局面,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早有说明:“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如果刘禅极力主战,蜀地很可能换来的是生灵涂炭,或许在史书中他的形象会有所改变,成为“君王死社稷”的表率。

但死战意味着伤亡,这对于经历百年大乱的百姓来说是极为不想看到的,刘禅作为刘备的儿子,继承了刘备的仁慈,他并不想看到流血。最终在敌人的包围下亲自出城投降,保全了蜀地的百姓。在百姓的角度看,这一点是值得认可的。

标签: 司马昭刘禅蜀汉姜维

更多文章

  • 三国群英传7:刘禅很弱?后期吕布赵云都不一定能打过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单机时代标签:刘禅,赵云,吕布,网络游戏,电脑游戏,三国群英传7,三国群英传系列

    《三国群英传7》发行时间是2007年,那时这款游戏被看成是群英系列的最后一款作品,后来奥汀看群英系列热度可以,在2018年左右又宣布开始制作《三国群英传8》,并与2021年发行,勾起了不少老玩家的情怀,至于游戏好坏,玩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群英系列在《三国群英传7》就已经结束了,更有甚者说群英系列到2

  • 为何后主刘禅无能, 却能够维持蜀汉29年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禅,诸葛亮,司马昭,刘备,蜀汉,魏国

    刘禅是刘备死后的蜀国的继任者,他继位之时蜀国基本上就处于下风了,国力已经开始衰弱,并且小时候刘备因为赵云为了救他,他七进七出差点丧命。刘备一生气差点摔死他,童年时又被后母孙尚香绑架,当真是人生坎坷啊。刘禅继位之时,身边也就剩诸葛亮辅助了,魏延一死就更是蜀中无大将,纵使诸葛亮有神仙之能,还是丢掉了大好

  • 诸葛亮死后,刘禅立马杀了3个开国重臣,才发现刘禅很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剪辑标签:刘禅,蜀汉,刘备,刘璋,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说到“扶不起墙的阿斗”,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禅。我认为三个王国中最尴尬的人是刘禅。不知道刘禅是真傻还是假的。我认为这是最大的争议,尤其是他曾经说过的那句“我很高兴离开这里”。我想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刘禅是真傻还是假的。诸葛亮死后,一口气杀了三位大臣,让蜀汉顺利过渡到“蒋琬治国

  • 解读蜀汉后主刘禅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刘禅,蜀汉,刘备,蒋琬,苻健,姜维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

  • 诸葛亮临死前刘禅问了句话,诸葛亮吓得背后发凉:原来你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车载音乐会标签:刘禅,刘备,蜀汉,诸葛亮,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诸葛亮临死前,刘禅问了一句,诸葛亮吓得后背发抖:你不傻。救国济民。不过,就影响深远而言,最被世人认可的还是三国时期那个能呼风唤雨、言杀人的智囊团。他就是诸葛亮。孔明的才干里有水吗?其实很简单,很好理解。当时与东吴、周瑜、孙权的结盟弹指一挥间,之前多次化险为夷。这足以说明,孔明绝对不是白出生的人。刘备

  • 诸葛亮临死前给刘禅留下6个字,可保蜀汉江山,结果刘禅却记反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诸葛亮,刘禅,蜀汉,刘备,姜维

    点击下方关注 旧闻有新说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诸葛亮临死之前为刘禅留下6字真言,可保蜀汉无忧,但刘禅却把诸葛亮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最终导致蜀汉亡国。 所谓时势造英雄,东汉末年时局动荡不稳,但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英雄人物。在冰与火的淬炼中,这些人物各为其主,最终开辟了魏、蜀

  • 诸葛亮临死前,刘禅派人来问了2个问题,这时他才知道刘禅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司马懿,法正

    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最是可怕。的确,如果真心对待一个人,但是最后却发现他有另外的一张隐藏的面目或者另一番过河拆桥的打算,是个人都会心寒。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可怕的就是认不清身边的人是个什么样子的。为此,很多人都会花尽心思去想。然而,一个人若是伪装到位,无论你是聪明或者愚钝,都不容易识破。

  • 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1年后才发现,刘禅很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蒋琬,魏延

    “乐不思蜀,”这句成语,是专为刘禅量身定做的,给人的印象是扶不起的阿斗。当司马昭想杀刘禅时候,看到了刘禅写的三个字——中山寨,司马昭倒过来一读,就放弃了杀他的想法。刘禅其实真的不简单,他一直深藏不露,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连杀三位重臣呢?一,刘琰鲁国人,早年就追随刘备打天下,立志要为“复兴汉室”奋斗终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来”的昏庸之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安十三期标签:刘禅,蜀汉,刘备,姜维,后主,三国,司马昭,诸葛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扶不起的阿斗“这个俗语,形容那种懦弱无能、不能让其振作的人。阿斗,就是刘禅的小名,即三国时期刘备之子。在刘备去世之后,刘禅即位为蜀汉后主,即使有诸葛亮等一批能臣贤人辅佐他,因其昏庸无能,所以蜀国并未振兴起来,人们就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但作为蜀汉后主,刘禅做了42

  • 刘禅下令查抄诸葛亮的家产后,为什么突然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禅,诸葛亮,刘备,曹操,丞相,曹丕

    “扶不起的阿斗”,“此时乐,不思蜀”,这些话都是世人用来嘲讽刘禅昏庸的笑话。连刘备在去世之前,都对这个亲儿子的治国能力表示怀疑,要郑重地托付给诸葛亮,表明态度。诸葛亮作为刘禅相父监国,刘禅只用做个无忧无虑的皇帝就行了。刘禅真的笨吗?那肯定不可能,虎父无犬子,他的生母甘夫人也是个聪慧之人,他怎么能呆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