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临死前,刘禅派人来问了2个问题,这时他才知道刘禅不傻

诸葛亮临死前,刘禅派人来问了2个问题,这时他才知道刘禅不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寒山远殆 访问量:3453 更新时间:2024/1/23 21:02:16

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最是可怕。的确,如果真心对待一个人,但是最后却发现他有另外的一张隐藏的面目或者另一番过河拆桥的打算,是个人都会心寒。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可怕的就是认不清身边的人是个什么样子的。为此,很多人都会花尽心思去想。

然而,一个人若是伪装到位,无论你是聪明或者愚钝,都不容易识破。历史上的诸葛亮智谋近妖,从他的赤壁借东风与草船借箭,就可以看出来从来只有他来算计别人的可能。而蜀国的后来君主刘禅,说起他都是一句“烂泥扶不上墙”为定论。但在历史上,诸葛亮如此聪明的人物,在临死的时候才从刘禅遣的人问的两个问题看清楚刘禅的真面目,他并非傻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要将历史上的君臣关系进行评级的话,那么诸葛亮和刘备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刘备虽然是出了很远关系的中山靖王后裔,但他身上依旧留着刘氏汉室的血脉,所以多少还是值得尊敬的。但他自己却没有仰仗自己的这一层关系,强制招揽贤才。

面对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他三次光顾,谱写了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佳话。而诸葛亮因为非常感动于他这样的伯乐之恩,于是在刘备身边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刘备谋划天下。然而,刘备建立的蜀国,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是比不上东吴的,更是比不上曹魏。

尤其是在人生的后期,关羽在败走麦城后死去,而张飞也被范强等人杀死。刘备怒火中烧,于是带着人马要为自己的义弟讨回公道。然而,公道没有讨回,他自己也在夷陵一蹶不振,狼狈逃回白帝城。回到白帝城之后,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进行托孤。所有子女中,就刘禅这个人还能看,所以刘禅自然就是下一代君主。

然而,刘备也深知刘禅不是大才,恐难担负起蜀国的大任,所以在临死之时也明确说了,若是刘禅不能胜任,诸葛亮可自己称帝。但诸葛亮始终铭记刘备曾经于自己的知遇之恩,所以在刘备死后,依旧尽心辅佐他,没有自己越俎代庖称帝。

同时,为了转移当时刘备死后蜀国的国内矛盾,经过一系列准备之后,诸葛亮决定北伐。然而,他准备得再充分,面对的依旧是强敌魏军,所以几次北伐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北伐时,司马懿坚持不应战,而诸葛亮也星落五丈原。

但是在人生最后时刻,刘禅得知丞相病重,急忙派人来看诸葛亮。毕竟诸葛亮对于蜀国的重要性,就是定海神针。然而,根据历史史实来看,刘禅派的人却不是单纯地关心诸葛亮,而是另有目的,并且通过两个问题,让临死前的诸葛亮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刘禅不简单。

谋定后动,城府难测

为何诸葛亮会突然产生刘禅此人不简单的想法呢?因为无论是在刘备托孤的时候,还是在托孤之前刘禅的成长岁月中,刘禅一直表现得就很平庸,甚至让整个蜀国都有种扶不上墙的感觉。但他作为刘备子女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即便是平庸,也得好好照看和教育。

当刘备一死之后,刘禅开始即位。当他即位之时,蜀国的臣子就开始不把他放在眼里了,比如魏延要争军权,最后要不是诸葛亮压住,可能刘禅还处理不过来。但就是诸葛亮如此兢兢业业,在临死时刻却要被刘禅诛一次心。

当时,刘禅派李福前来五丈原看病重的诸葛亮。来到军营之后,自然不能开门见山说出刘禅的真实想法,所以先进行了一番嘘寒问暖。寒暄完之后,李福就在诸葛亮的床前问道,他代刘禅转问,诸葛亮要如何安排家中的老小。

这问题咋一听,好像是君王在关怀自己臣子的家事,毕竟诸葛亮已经这样了,考虑安排一下他的家人,倒可以显得君王对此臣的重视。然而多谋近妖的诸葛亮在听到这话之后,却察觉出了不对劲,他觉得刘禅根本不是在关心他的家人,更多的是在威胁他。

因为诸葛亮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他能掌权,刘禅也无话可说,毕竟他不够格。但是个诸葛亮死后他是否能掌握到权力就很扑朔迷离了,要是众臣看到诸葛亮如此大才,将蜀国的实权再放到他儿子身上怎么办?所以便有了这番对话,名为关心,实为准备拿捏诸葛亮的家人。

诸葛亮当然害怕刘禅真的针对自己的家人,于是说自己家里还有桑树八百多,需要儿子照看。这一句话,就是把诸葛瞻摘出去了,不再参与权力的争夺。听到这话后,李福没有说什么,只是又问第二个问题,那就是诸葛亮去世之后,兴复汉室的人选又是谁?诸葛亮这次一思索,说蒋公琰可担此大任。

这么两个问题,诸葛亮就看出了刘禅的不一般:他先是考虑真正的实权,然后再考虑蜀国未来的走向,算是把每一步都算得精确无疑。也是从这里,诸葛亮看出来刘禅根本就不是对权力不执着,而是自己在时,他知道自己拿不到,所以乐得当甩手掌柜。但是现在诸葛亮不行了,就立马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结语

刘禅作为一个国君之子,除非他天生痴傻,不然怎么都不会是毫无心机之人,毕竟他从小生长的环境就是一个乱世纷争、尔虞我诈的世界,诸葛亮作为一个谋臣,还有法正等人,他们天天干的事情就是如何安排算计别人,刘禅作为被寄予厚望的蜀国继承人,他有心计才正常,没有心计就是伪装。

但是诸葛亮或许是操心蜀国事情太多,又或者是对刘备的感激之情胜过于他多想,所以面对刘禅的时候,他没有多想。然而,这一场放松警惕带来的后果就是他的后代差点都活不成。要是那两个问题回答不清楚的话,刘禅或许真的会进行赶尽杀绝。好在诸葛亮最后稳住了,保住了自己的家人。由此可见,有时候无论多信任一个人,该有的谨慎之心还是要有,不为别的,就为自己能够全身而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诸葛亮刘禅刘备司马懿法正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1年后才发现,刘禅很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蒋琬,魏延

    “乐不思蜀,”这句成语,是专为刘禅量身定做的,给人的印象是扶不起的阿斗。当司马昭想杀刘禅时候,看到了刘禅写的三个字——中山寨,司马昭倒过来一读,就放弃了杀他的想法。刘禅其实真的不简单,他一直深藏不露,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连杀三位重臣呢?一,刘琰鲁国人,早年就追随刘备打天下,立志要为“复兴汉室”奋斗终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来”的昏庸之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安十三期标签:刘禅,蜀汉,刘备,姜维,后主,三国,司马昭,诸葛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扶不起的阿斗“这个俗语,形容那种懦弱无能、不能让其振作的人。阿斗,就是刘禅的小名,即三国时期刘备之子。在刘备去世之后,刘禅即位为蜀汉后主,即使有诸葛亮等一批能臣贤人辅佐他,因其昏庸无能,所以蜀国并未振兴起来,人们就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但作为蜀汉后主,刘禅做了42

  • 刘禅下令查抄诸葛亮的家产后,为什么突然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禅,诸葛亮,刘备,曹操,丞相,曹丕

    “扶不起的阿斗”,“此时乐,不思蜀”,这些话都是世人用来嘲讽刘禅昏庸的笑话。连刘备在去世之前,都对这个亲儿子的治国能力表示怀疑,要郑重地托付给诸葛亮,表明态度。诸葛亮作为刘禅相父监国,刘禅只用做个无忧无虑的皇帝就行了。刘禅真的笨吗?那肯定不可能,虎父无犬子,他的生母甘夫人也是个聪慧之人,他怎么能呆笨

  • 刘禅投降曹魏后,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刘禅,蜀汉,司马昭,诸葛亮,姜维,刘备

    因为此间乐,不思蜀,刘禅被嘲笑千年,谁知道他的余生是多快活!一:主动归降公元263年,司马昭命钟会、邓艾伐蜀,在钟会被姜维阻挡在剑门关下时,邓艾率领数千精锐魏军,千里迂回奇袭阴平管,邓艾的突然出现在阴平关下,令蜀汉措手不及,刘禅把守护成都的最后希望,寄托在诸葛瞻身上,让诸葛瞻父子率领蜀汉御林军,歼灭

  • 了不起的阿斗刘禅:大智若愚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禅,蜀汉,诸葛亮,刘备,蒋琬,费祎

    前言: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三国演义》中的刘禅是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他的乳名阿斗几乎成了呆头呆脑、傻乎乎的代名词。其实就《三国演义》本身所刻画的刘禅这个人物形象,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道德角度,抑或是人情角度,都不应完全否定。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责任并不在于事必躬亲,大小权力抓住不放,而在乎以仁驭人,起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什么连杀3位重臣?1年后才发现刘禅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诸葛亮,刘禅,蜀汉,蒋琬,刘备

    事实上,三国时期,刘禅可以说是最为难堪的一个。所有人都在讨论,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刘禅在归降之后,曾经对司马昭说过一句话。第一:在诸葛亮逝世之前,蜀汉面临前所未有的危局。刘禅对危险的应对,是最能体现他的才能的!第二:诸葛亮时代,刘禅没有执政,他的权利和财富的分配是最能反映他的智慧的

  • 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过后才发现,刘禅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后主,丞相

    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例如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他们有的因为武艺高强而为人们所知,有的则是因为运筹帷幄的计谋而成为了世人崇拜的对象。但在三国之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并没有出色的武艺和高超的计谋,却并不妨碍他成为人尽皆知的人物,他就是蜀国后主:刘禅。后主刘禅,乐不思蜀?古往今来,

  • 为何诸葛亮去世,刘禅还能当30年皇帝,都怪世人故意丑化他

    历史解密编辑:扎姐时尚穿搭标签:刘禅,皇帝,刘备,蜀汉,刘封,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刘禅无能吗?为何诸葛亮去世,还能当30年皇帝,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引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宋·戴复古《寄兴》“扶不起的阿斗”,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讲的便是东汉时期,三国当中蜀汉建立者刘备的儿子,虽然刘备当属一代英豪,却生下了一个不中用的儿子刘禅,在刘备去世之后,虽然刘禅继位一段时间,但最后还

  • 诸葛亮临死前,刘禅派人来问了2个问题,这时孔明才明白刘禅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丞相

    刘备病重,白帝城托孤。《三国志》中写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夸赞诸葛亮的才能超曹丕十倍不止,定能定国安邦,完成兴汉大业。如果后代是个人才,就辅佐他,如果后代无才无能,就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听闻此言,感动落泪。尽心辅佐新君。这里刘备所说的后代,就

  • 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的人?刘禅为什么会乐不思蜀?-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刘禅,蜀汉,蒋琬,刘备,费祎,诸葛亮,资治通鉴,三国争霸,曹操手下

    蜀汉政权仅仅到了刘备的儿子刘禅就丢给了司马昭。所以历史上都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而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跟司马昭饮酒,被问及想不想成都生活,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也是乐不思蜀的来历。那么真实的历史上刘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他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为什么远离蜀地的他会回答乐不思蜀呢?我们今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