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1年后才发现,刘禅很高明

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1年后才发现,刘禅很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大脚 访问量:360 更新时间:2024/1/16 15:49:51

“乐不思蜀,”这句成语,是专为刘禅量身定做的,给人的印象是扶不起的阿斗。当司马昭想杀刘禅时候,看到了刘禅写的三个字——中山寨,司马昭倒过来一读,就放弃了杀他的想法。刘禅其实真的不简单,他一直深藏不露,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连杀三位重臣呢?

一,刘琰鲁国人,早年就追随刘备打天下,立志要为“复兴汉室”奋斗终生。刘备也非常喜欢刘琰,“毕竟同为汉室宗亲”吗!刘备还没崭露头角的时候,刘琰就与刘备形影不离。要说刘琰此人办事能力一般般,他的强项就是口才颇好,能说会道善于随机应变。其性格豪爽,为人处世还算过得去,主要还是对刘备忠心耿耿,是刘备最信赖的人。刘备早年颠沛流离,从投曹操开始,他就不离左右,期间刘备依附袁绍,投奔刘表。在风风雨雨40多年中,刘琰也出了不少力,可以说是蜀国的开国功臣之一。

刘备做了西蜀皇帝后,没忘了老战友刘琰,公元214年,刘备把固陵太守这个重要的位置,让刘琰去打理。刘琰也深知刘备用意,在任上亲力亲为兢兢业业,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的政绩得到了刘备的首肯。公元223年,刘备为给关羽复仇,发动了夷陵之战。谁料想这一战刘备输得一塌糊涂,白帝城含恨托孤后,撒手人寰而去!刘禅继位后,对前辈刘琰格外的照顾,从都乡候开封,一直到车骑将军。官位仅次于李严、诸葛亮排在第三位,仕途一片光明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刘琰的权力到了一定阶段,忘记了昔日打天下的艰苦,贪图享乐滋生漫延开来。好色的他,府邸美女如云,可还是满足不了他的欲望,不知从哪寻来胡姓少女,生得风流妩媚,刘琰被她迷得神魂颠倒。

公元234年正月,蜀国宫廷有这样的一个惯例,凡是在朝中有一定地位的大臣,都要派夫人或母亲进宫为太后拜年贺喜。说来也是该着,刘琰派了胡氏进宫,胡氏这一进宫不知什么原因,足足呆了一个多月才回来。刘琰此时好像翻了醋坛子,神经有些不正常,怀疑胡氏在宫中和刘禅做了不耻之事。经过严刑拷打,也没问出个一二三来,索性一气之下休了胡氏。胡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明不白的遭了毒打和诬陷不说,还让人家给休了,盛怒之下一纸诉状告到朝廷刑部大堂之上。接过案子的大臣一看,刘琰是说皇帝和他的妾有染,这还了得!急忙将此事汇报给刘禅。刘禅听了汇报气得火冒三丈,心说刘琰老糊涂了吧!我能与臣妾做那种事吗?让我这个皇帝如何面对天下的臣民,杀必须杀,刘琰就这样丢了脑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利令智昏,晚节不保,欲望之火难平沟壑,刘琰之死纯属自作自受。

二,李邈益州富豪出身,早年在刘璋手下做了个芝麻小吏,预见自己在刘璋这里没有什么发展,不如跳槽到刘备那里好。刘备给他安排了一个益州从事,这个官也不大,相当于跟班参谋。李邈心里不舒服,但觉得自己还是有前途的。小人得志的性格又开始活跃起来,刘备宴请群臣之际,李邈可能是喝了点酒,借着酒劲满嘴跑火车,说刘备以前有几处失误的地方,气得刘备要杀他。幸亏有诸葛亮劝阻,刘备顾及军师的情面,放了他一马。刘备从白帝城去世后,在诸葛亮的提携下,李邈官至安汉将军。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李邈随军一同出征。由于街亭一战失利,诸葛亮要挥泪斩马谡。这时李邈老毛病又犯了,跳出来指手画脚,说了诸葛亮不该杀马谡的种种理由。诸葛亮见他根本不懂得治军方略,也懒得搭理他,挥挥手让他回了成都。

第五次北伐的时候,也是诸葛亮人生的终点,一代名臣贤相病逝于五丈原。李邈听说诸葛亮去世了,心说机会来了,跑到刘禅那里,说诸葛亮早有取代你的意思,朝中上下几乎都是他的派系,你可要小心哦!话不多但信息量很大,含义深刻令人堪忧。天真的李邈以为向刘禅表了忠心,刘禅一定另眼相待,重用他这个“忘恩负义之人。”他确实低估了刘禅的智商,认为花天酒地的一个皇子,是没有主见的后生。刘禅眯着眼睛听着他絮絮叨叨,也思维朝廷上下的官员,几乎都是相父委任的,当然包括身边这位打小报告的李邈。往日朝中一切事物,都是相父主持大局,如今他老人家不在了,那些老臣会不会将我架空呢?我是不是找一个既有分量的人物,又有地位的大臣替我立个“规矩?”刘禅转过脸来看了看李邈,心说此人卖主求荣吃里扒外,不是很好的人选吗!说话之间刘禅一挥手,李邈就到阴曹地府报到去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不是投机取巧者,做人没有一股浩然正气,他必定不会走远!

三,杨仪,本是荆州刺史傳群手中的一个主薄,官职不大没有前途可言,便把目光投向了刘备。刘备刚刚起家,需要网罗各路人才,杨仪就这样来到了刘备的阵营里,刘备给他弘农太守一职,相当于一市之长官也不小了。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担任先锋主将,杨仪全权掌管后勤保障工作,杨、魏的合作是诸葛亮北伐的重要力量。俗话说:一个槽子难拴两头驴,魏延狂傲不羁,目中无人。杨仪自持才高八斗,酸臭自大。要不是诸葛亮压着他们两,恐怕不用打曹魏,他们两就得先打起来。矛盾积累多年,终于在诸葛亮去世时爆发了出来。诸葛亮自觉时日不多,便把杨仪叫到军帐道:“倘若我死后,一定密不发丧,北伐立即停止,你要带领蜀军安全撤回成都。后卫工作你派费祎去魏延那里,让他保护你们安全撤退,假如魏延不从,你可独自率军撤回!”魏延不知道诸葛亮已经死了,费祎去和魏延商量后卫工作也没提这件事情,魏延听说突然撤军,还让我给杨仪断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遭到拒绝后,杨仪气得火七窍生烟,也没和魏延打招呼,带领大军走了。

魏延听说杨仪撤军,真的没理他,便带领一队人马,随后追了上来。杨仪按照事先安排,让马岱斩杀了魏延。胜利班师回朝后,杨仪等着刘禅重新提拔他。可是左等右等没什么动静,杨仪就上朝堂准备见刘禅,打探一下皇帝的口风。当他到了朝堂之上,顿时目瞪口呆,他期盼已久的丞相位置,坐上了蒋琬?霎时间,心如刀绞气愤难平。原来诸葛亮在五次北伐之初,就上书刘禅道:“杨仪此人心胸狭窄,度量太小,不堪大用,蒋琬可以接替我的位置。”

希望破灭的杨仪,每日借酒浇愁,就这时候费祎经常出现在杨仪家里,两人酒酣耳热之时,无话不谈。杨仪抱怨刘禅没有君主之德,不念过去自己所作的贡献,把丞相给了蒋琬,又说蒋琬一些难听之语。后悔当初率军回西蜀,不如带领投曹魏……。这些话源源不断地到了刘禅那里,刘禅心说这等反叛之人,我还有必要留他吗?于是派人去杨仪家,准备彻底清算!杨仪听到了风声,自觉大限将至,便自缢于家中。走不出心理阴影的人,谈不上什么事业辉煌,因为他的心已经决定了走向!刘禅连杀三位重臣,是有其目的的,杀刘琰是在警告那些老臣,别自持功高资历深厚,就为所欲为,我刘禅不是好欺负的。杀李邈是给各路豪绅财团们看的,如果朝廷有什么困难,你们看着办?我已经做好了样板。杀杨仪是让诸葛亮派系的人警醒,以后如何做事,那是你们的事情,我刘禅没有强迫你们!由于诸葛派系的强大,刘禅任用了其派系的蒋琬,让蒋琬去做他们的工作,一拉一杀,收服了诸葛派系的人心。刘禅看似玩世不恭,内心深处十分强大,从他杀这三位重臣来说,证明他不是个糊涂的昏君。精明之处不次于刘备,如果让他推倒曹魏,平定东吴的话,他真的没有那个本事。就从他杀三位重臣来说,杀的恰如其分,没有什么可以同情的地方,他们三位的确也是自寻死路!

标签: 诸葛亮刘禅刘备蒋琬魏延

更多文章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来”的昏庸之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安十三期标签:刘禅,蜀汉,刘备,姜维,后主,三国,司马昭,诸葛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扶不起的阿斗“这个俗语,形容那种懦弱无能、不能让其振作的人。阿斗,就是刘禅的小名,即三国时期刘备之子。在刘备去世之后,刘禅即位为蜀汉后主,即使有诸葛亮等一批能臣贤人辅佐他,因其昏庸无能,所以蜀国并未振兴起来,人们就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但作为蜀汉后主,刘禅做了42

  • 刘禅下令查抄诸葛亮的家产后,为什么突然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禅,诸葛亮,刘备,曹操,丞相,曹丕

    “扶不起的阿斗”,“此时乐,不思蜀”,这些话都是世人用来嘲讽刘禅昏庸的笑话。连刘备在去世之前,都对这个亲儿子的治国能力表示怀疑,要郑重地托付给诸葛亮,表明态度。诸葛亮作为刘禅相父监国,刘禅只用做个无忧无虑的皇帝就行了。刘禅真的笨吗?那肯定不可能,虎父无犬子,他的生母甘夫人也是个聪慧之人,他怎么能呆笨

  • 刘禅投降曹魏后,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刘禅,蜀汉,司马昭,诸葛亮,姜维,刘备

    因为此间乐,不思蜀,刘禅被嘲笑千年,谁知道他的余生是多快活!一:主动归降公元263年,司马昭命钟会、邓艾伐蜀,在钟会被姜维阻挡在剑门关下时,邓艾率领数千精锐魏军,千里迂回奇袭阴平管,邓艾的突然出现在阴平关下,令蜀汉措手不及,刘禅把守护成都的最后希望,寄托在诸葛瞻身上,让诸葛瞻父子率领蜀汉御林军,歼灭

  • 了不起的阿斗刘禅:大智若愚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禅,蜀汉,诸葛亮,刘备,蒋琬,费祎

    前言: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三国演义》中的刘禅是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他的乳名阿斗几乎成了呆头呆脑、傻乎乎的代名词。其实就《三国演义》本身所刻画的刘禅这个人物形象,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道德角度,抑或是人情角度,都不应完全否定。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责任并不在于事必躬亲,大小权力抓住不放,而在乎以仁驭人,起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什么连杀3位重臣?1年后才发现刘禅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诸葛亮,刘禅,蜀汉,蒋琬,刘备

    事实上,三国时期,刘禅可以说是最为难堪的一个。所有人都在讨论,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刘禅在归降之后,曾经对司马昭说过一句话。第一:在诸葛亮逝世之前,蜀汉面临前所未有的危局。刘禅对危险的应对,是最能体现他的才能的!第二:诸葛亮时代,刘禅没有执政,他的权利和财富的分配是最能反映他的智慧的

  • 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过后才发现,刘禅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后主,丞相

    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例如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他们有的因为武艺高强而为人们所知,有的则是因为运筹帷幄的计谋而成为了世人崇拜的对象。但在三国之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并没有出色的武艺和高超的计谋,却并不妨碍他成为人尽皆知的人物,他就是蜀国后主:刘禅。后主刘禅,乐不思蜀?古往今来,

  • 为何诸葛亮去世,刘禅还能当30年皇帝,都怪世人故意丑化他

    历史解密编辑:扎姐时尚穿搭标签:刘禅,皇帝,刘备,蜀汉,刘封,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刘禅无能吗?为何诸葛亮去世,还能当30年皇帝,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引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宋·戴复古《寄兴》“扶不起的阿斗”,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讲的便是东汉时期,三国当中蜀汉建立者刘备的儿子,虽然刘备当属一代英豪,却生下了一个不中用的儿子刘禅,在刘备去世之后,虽然刘禅继位一段时间,但最后还

  • 诸葛亮临死前,刘禅派人来问了2个问题,这时孔明才明白刘禅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丞相

    刘备病重,白帝城托孤。《三国志》中写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夸赞诸葛亮的才能超曹丕十倍不止,定能定国安邦,完成兴汉大业。如果后代是个人才,就辅佐他,如果后代无才无能,就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听闻此言,感动落泪。尽心辅佐新君。这里刘备所说的后代,就

  • 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的人?刘禅为什么会乐不思蜀?-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刘禅,蜀汉,蒋琬,刘备,费祎,诸葛亮,资治通鉴,三国争霸,曹操手下

    蜀汉政权仅仅到了刘备的儿子刘禅就丢给了司马昭。所以历史上都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而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跟司马昭饮酒,被问及想不想成都生活,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也是乐不思蜀的来历。那么真实的历史上刘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他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为什么远离蜀地的他会回答乐不思蜀呢?我们今天来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过后才发现刘禅是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魏延,司马懿

    刘禅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明君的代表,至少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从“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等这些负面的故事或评价出现开始,人们已经对他以后的形象有了一个大概的定位,并且很多人也已经形成了他日后必定是昏君的印象。若不是白帝城托孤,若没有诸葛亮忠心耿耿的协助,年龄尚小的他很有可能坐不上皇位。在他登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