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之子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一身碌碌无为,但却也是个小说中的知名人物。典型事例有“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至今仍被大家作为比喻句使用。“乐不思蜀”并不是小说虚拟情节,在《三国志》里也有详细的记载,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和当时的局势,刘禅其实并没那么傻。首先说一下“乐不思蜀”,刘禅也许才是这些人中最聪明的一个。作为一个被俘虏的君主,人家故意在你面前安排自己国家的乐曲和舞蹈,你难道要很伤心或者很愤怒?让心狠手辣的司马昭觉得这是颗定时炸弹,随时有造反的可能?刘禅乐呵呵的表现让大家认为是个没有危险的傻子,可以免遭杀身之祸,吃吃喝喝活到老有什么不好?
在理政上,刘禅也可圈可点。鉴于之前的丞相制权力过大。刘禅取消了丞相一职,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以微妙的政治平衡,让自己掌握着最终的权力。在拉拢关系方面,刘禅也懂得团结自己人,巩固自己的蜀汉政权。
刘禅做了皇帝以后,以联姻方式巩固刘、关、张三家的关系。刘禅的两个皇后,都是张飞的女儿,刘禅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关羽的儿子关统。刘关张三个家族从兄弟进一步晋升为了儿女亲家,亲上加亲。刘禅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并让诸葛瞻快速进入蜀汉权利中枢,可见刘禅对诸葛亮是感恩之情。同时和关羽、张飞、诸葛亮子女的结亲,让刘禅在蜀国的势力和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所以,阿斗也许不是那么优秀,但其实并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