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攀:诸葛亮的嫡长孙,在诸葛亮死后25年,重新回嗣给东吴!

诸葛攀:诸葛亮的嫡长孙,在诸葛亮死后25年,重新回嗣给东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白泽述异 访问量:2224 更新时间:2024/3/3 1:38:20

259年,吴国向蜀汉皇帝刘禅请求将已故丞相诸葛亮的孙子带回去,以继承诸葛瑾的香火。刘禅大怒:凭什么把朕的外孙带走!你们吴国想干什么!

蜀吴两国联盟数十年,关系密切,刘禅少有发火的时候。但吴国这次的请求仿佛触及了他的逆鳞。吴国使臣战战兢兢,跪地伏首,不敢抬头。

自从刘备去世,刘禅谨遵遗命,尊称诸葛亮为“相父”,以父事之。后来,诸葛亮操劳过度,于五丈原病逝。刘禅便厚待诸葛亮年仅8岁的儿子诸葛瞻,悉心栽培,希望诸葛瞻能像诸葛亮一样,成为蜀汉的顶梁柱石。

诸葛瞻成年后,刘禅逐步将他提拔至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又将他招为驸马,把自己的爱女许配给他。就这样,刘禅与诸葛瞻从“兄弟关系”变成了岳父与女婿的关系。

婚后,刘氏为诸葛瞻生下了3个儿子:长子诸葛尚、次子诸葛京、幼子诸葛质。身为外公的刘禅爱屋及乌,对这个3个外孙也是疼爱有加,尤其是诸葛尚年青有为,自幼博览群书、精通武艺。

如今,这吴国新上位的皇帝孙休(孙权的第6个儿子、东吴的第3任皇帝),竟然恬不知耻地挖墙脚,还说什么是要为已故的大将军诸葛瑾延续香火!难怪一向好说话的刘禅会突然龙颜大怒!

吴国使臣猛地发觉刘禅提到了“外孙”二字,立刻明白了这位蜀汉皇帝想岔了,连忙解释道:“陛下误会了!我主是请求把‘护军翊武将军’诸葛攀接回吴国,并非是陛下的外孙!”

刘禅有些迷茫,低声喃喃道:“诸葛攀又是何人,怎么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相父只有诸葛瞻和诸葛怀这两个儿子,这诸葛攀怎么又成了相父的孙子了?”

身旁的侍中见刘禅疑惑不解的模样,凑到他耳边,小声地提醒:“陛下,诸葛丞相在诸葛瞻出生前,曾经将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过继为嗣,所以诸葛乔才是丞相的嫡长子。诸葛乔被陛下封为‘驸马都尉’,于丞相北伐前病逝了,但留下了一个儿子诸葛攀,所以诸葛攀是诸葛丞相的嫡长孙。”

刘禅恍然大悟,回想起诸葛乔与诸葛攀之事。

30多年前,诸葛乔从东吴那边过来,刘禅还予以接见,庆贺诸葛亮后继有人,不至于绝嗣。

公元227年,诸葛亮的亲儿子诸葛瞻呱呱坠地,但他出生不到1年时间,诸葛乔就死了。诸葛乔留下的独子诸葛攀年纪比诸葛瞻稍大一些,却得叫诸葛瞻“叔叔”。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不仅令北伐大业戛然而止,也留下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诸葛亮“武乡侯”的爵位应该由谁来继承。

当时,诸葛亮的嫡长孙诸葛攀、亲儿子诸葛瞻及诸葛怀年不满十岁。从礼法而言,嫡长子去世,当由嫡长孙袭爵,但诸葛攀又不是诸葛亮的亲孙子。朝堂之上,群臣因为此事闹得不可开交,有支持诸葛攀的,也有支持诸葛瞻的。

还是刘禅一锤定音,让诸葛瞻袭了爵。至于诸葛攀,刘禅自然而然地选择性遗忘了。即使诸葛攀后来升迁至“护军翊武将军”的位置,刘禅也只记得他的外孙诸葛尚3人才是诸葛亮的孙子,理所当然地忽略了诸葛攀才是诸葛亮礼法上的嫡长孙。

刘禅尴尬地岔开话题:“贵国为何突然想让诸葛攀回去呢?”

吴国使臣和刘禅的近侍都有些无语了,这刘禅是真的都不关心盟友朝廷上发生的大事呀!

诸葛瑾育有3个儿子:次子诸葛乔被过继后英年早逝,但长子诸葛恪却智计过人,是孙权留给孙亮的辅政托孤之臣(孙亮是孙权第7个儿子、东吴的第2任皇帝),官至东吴丞相,幼子诸葛融则官至东吴奋威将军。诸葛瑾一脉在东吴可谓是权倾朝野。

公元253年,刚愎自用、独断专权的诸葛恪与另一位托孤之臣孙峻争权,被孙峻和孙亮于酒席之上谋杀。孙峻还下令夷灭了诸葛恪的三族(其长子诸葛绰之前已被诸葛恪鸩杀,次子诸葛竦、幼子诸葛建、弟弟诸葛融及其三子均伏诛),诸葛瑾在东吴的后代都被屠戮殆尽。

公元258年,孙峻之弟孙綝废掉孙亮,改立孙休为帝。孙休上位后定计铲除了孙綝,并下诏为诸葛恪昭雪。东吴君臣都觉得诸葛瑾劳苦功高,不应绝嗣,因而想到了诸葛乔及诸葛攀。这才有了东吴请求诸葛攀回国,恢复诸葛瑾孙子身份之事。

刘禅的近侍只能再次低声解释前因后果,才没让吴国使臣继续看笑话。既然不是索要自己的亲外孙,理由又合情合理,刘禅也不再啰嗦,大手一挥就同意了此事。

至此,诸葛攀依命跟着吴国使臣回到江东,延续亲爷爷诸葛瑾的香火。只可惜,诸葛攀与其父亲一样命短,回到吴国后很快就病逝了。同样的,诸葛攀也留下了一个儿子诸葛显(诸葛攀在离开蜀国前,因为担心吴国政局不稳,特地将年幼的诸葛显托付给诸葛瞻)。

公元263年,诸葛瞻与长子诸葛尚为抵御魏国大军,战死于绵竹,刘禅直接投降,蜀汉灭亡。诸葛瞻的幼子诸葛质被不愿投降的刘恂(刘禅之子)派往南中,与蛮夷统帅通好,企图复国,至此下落不明。

所幸,诸葛亮与诸葛瑾的血脉并未断绝。诸葛瞻的弟弟诸葛怀、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诸葛瑾的曾孙诸葛显,3人一同跟随刘禅迁往魏国都城洛阳,后来移居河东。诸葛怀与诸葛显再未出仕,只有诸葛京于西晋官至江州刺史。。。

更多文章

  • 台湾省天降“诸葛亮”,军事才能无人匹敌,绿媒:台湾“有救”了

    历史解密编辑:刘小娃教做菜标签:台军,三国,诸葛亮,台湾省,于北辰,马英九,蒋介石,天文学家,日本侵略者,解放军“环岛”军演

    文|芝士派讲解员进入21世纪之后,互联网的飞速进展让大众足不出户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新闻,然而台湾某些政客却还想着给台湾民众构建一个虚假的大陆。某些台独分子每天都在打舆论战,去年刚刚上台的议员于北辰不想着怎么为民服务,一心就想着在综艺节目里胡诌捞钱。他不仅扬言要“单挑”解放军,甚至还称解放军的航母光启

  • 万分心疼诸葛亮,如果他没遵从刘备遗愿,历史或许是另外一个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影视瞬间标签:刘备,蜀汉,刘禅,汉朝,三国,诸葛亮,汉献帝,曹操手下

    权力这个东西,人一旦得到,就不愿放弃,大权在握,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宗亲家族也为之显耀,可一旦失去,不但地位一落千丈,有时甚至有亡家灭族的危险。因此在得权失权的问题上,只有忠贞智慧之士方能善始善终。三国时候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刘备白帝托孤后,军政大权尽握,成了名符其实的权臣。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后世

  • 诸葛亮陵墓被发现,墓内场景令人失望,专家感叹:他没骗世人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陵墓,刘禅,刘备,蜀汉,三国,诸葛亮,刘伯温,天文学家

    中国的丧葬文化流传了数千年,在发展期间,王公贵族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在死后仍然能够享受到荣华富贵,就在下葬的同时放入了各种各样的陪葬品,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引来盗墓贼,所以有的人为了让自己的陵墓不被发现,就设置了很多衣冠冢。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死后就用了这个方法,当专家们挖出他的墓地时,不由的

  • 章太炎: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诸葛亮为何要害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孙权,关羽,三国,章炳麟,诸葛亮,章太炎,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内容描述东汉末年至西晋年初近百年的群雄割据,期间政治与战争风云诡谲变化多端。也多亏了《三国演义》,以其生动的艺术加工的形式表现出了三国时期枭雄们的形象,其中文有诸葛亮,武有关羽赵云等强将更是吸引我们这些后世人们的目光。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诸葛亮作为刘备三顾茅

  • 诸葛乔:诸葛亮过继的嫡长子,却恰巧在诸葛亮亲子出生次年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刘备,三国,诸葛乔,诸葛亮,诸葛瑾,黄月英,天文学家

    227年,46岁的诸葛亮喜得长子。妻子黄月英想起他们的24岁养子诸葛乔,担忧地问:“那乔儿该怎么办?”诸葛亮瞬间懵了,陷入沉思:是呀,如今有了亲生儿子,该置诸葛乔于何地呢?诸葛乔,表字仲慎,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次子,也就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生有3子1女,均是人中龙凤,其中长子诸葛恪才智过人,诸葛

  •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诸葛亮日后道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刘备,曹丕,曹魏,李严,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刘备先是用了几个分量很重的词去称赞诸葛亮的才华,而且对比的对象还是曹魏的皇帝曹丕,说君的才华十倍于曹丕,很显然,刘备没有把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个曹魏的军师或者和哪个国家的军师比,而是和曹魏的皇帝曹丕比,显然是暗示说诸葛亮有皇帝的才能,当军师有点委屈了你的才华。刘备自己说他是汉室后裔,也是用这个起兵的他,

  • 什么!诸葛亮也有三大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日远字不泯标签:马谡,刘备,关羽,蜀汉,三国,诸葛亮,毛主席,天文学家

    古往今来,很多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无不是赞美和敬佩。但同样作为军事家的毛主席却对诸葛亮有着不同的看法,并指出了诸葛亮身上有三项致命的错误,注定了他无法统一三国。并且毛主席根据诸葛亮的错误得到了启发,找到了我军发展的道路,使我军百战百胜。那么,毛主席发现诸葛亮的三个错误究竟是什么?毛主席又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 关羽很委屈,诸葛亮也无辜,是谁的疏忽大意导致了荆州之战溃败?

    历史解密编辑:木棉小故事标签:关羽,刘备,孙权,糜芳,三国,汉朝,诸葛亮,荆州之战,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一提起武圣人关羽关云长,人们首先会想起演义小说虚构的过五关斩六将,接着就是正史有记载的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可能就是真假参半的大意失荆州了。之所以说关羽大意失荆州是真假参半,只因为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关羽败于骄傲自大,对东吴的狼子野心估计不足。但是我们细看《三国志》等相关史料,就会发

  •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2位名将,无论谁活下来,蜀汉都有机会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刘备,蜀汉,刘封,关羽,马谡,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受感于刘备的三顾茅庐,所以才决定随,为其打天下,由此建立了蜀汉。他一生为刘备可谓是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不过直到诸葛亮自己死后,也没有实现刘备的复兴汉室大业的愿望。而历史也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离去而改变。事实上,在三国时期,如果当时诸葛亮没有把这两名大将杀了,其实蜀汉还是有更多的可能性实现一统在。第

  • 为什么赵云死后诸葛亮只是哭,而张苞死后,诸葛亮却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子龙,诸葛亮,张苞,蜀汉,刘备

    《三国演义》中有载:“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张苞望见,骤马赶来,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不多日,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死。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三国之中,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名将众多,为逐鹿天下,战争频发。而战争避无可避的便是流血和牺牲,经历过太多的战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