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中有两位谋臣,能力在诸葛亮之上,他们分别是谁?

三国中有两位谋臣,能力在诸葛亮之上,他们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江山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4/1/19 14:19:05

三国时期涌现很多猛将,同样也有很多谋臣,当然,最知名的谋臣当属诸葛亮。

可是笔者认为,三国中有两位谋臣,能力在诸葛亮之上,他们分别是郭嘉陈宫

本文,咱们就来聊聊这三位顶级谋士一生的经历。

蜀汉军师诸葛亮

诸葛亮是青州琅琊人,他的父亲原本是琅琊郡的郡丞,叔父诸葛玄也做过豫章太守,家族算得上是地区士族,家中颇有资产。

诸葛亮年幼时恰逢黄巾之乱,青州地区的黄巾贼尤其猖獗,家族认为此地不可久留,而此时诸葛玄已经被调到南阳郡做官,整个家族随即搬迁到南阳避难。

因为诸葛玄的人脉,诸葛亮少年时期就被送到荆州名仕水镜先生门下学习。

诸葛亮用几年时间学完水镜先生的知识,水镜先生惊叹诸葛亮的才华,特意授予他“卧龙”这个道号,承认谁能得到他就能安定天下。

刘备在荆州练兵时,偶然间了解到了诸葛亮,但并未重视。

直到后来通过水镜先生以及徐庶的引荐,才三顾茅庐请他出山。

诸葛亮看好刘备平台,特意为他分析天下大势并制定战略规划,刘备听得如痴如醉,果断拜诸葛亮为军师。

从公元207年诸葛亮投奔刘备,到公元219年刘备称王,诸葛亮仅仅用了12年时间,就帮刘备完成了原始积累。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因为大业还没有完成,再加上接班人刘禅还很年轻,刘备特意将蜀汉江山和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而且还承诺,假如诸葛亮觉得刘禅不成才的话,随时可以取而代之。

诸葛亮感激涕零,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刘禅。

刘禅继位后称诸葛亮为“相父”,把蜀汉军政大权全部交给诸葛亮掌控。

诸葛亮一边在蜀汉推行各种惠民政策,一方面又厉兵秣马开南征、北伐战役,为蜀汉打下陇西大片疆域。

但因为蜀汉的国力和曹魏国力差距太大,个人能力终究无法补齐这个差距,最终累死在五丈原。

尽管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因为大业未竟,这一点是比不上郭嘉的。

曹营军师郭嘉

郭嘉是颍川郡的世家子弟,那个时代的颍川郡,是整个国家学术氛围最浓郁的地方。

郭嘉从小在这里长大,再加上家庭条件优越,这让他比普通人学了更多的知识,而且眼界也比普通人要宽。

黄巾之乱后,郭嘉同样发现朝廷已经时日无多,他希望可以辅佐一位明主重新建立新秩序。

起初郭嘉看中的君主是袁绍,因为那个时代的袁绍不论背景、声望、实力,都是诸侯间的一流梯队,而且还是反董联盟的盟主。

但郭嘉在袁绍营帐下任职半年后,发现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像这种性格不可能称霸天下,随即愤然脱离袁绍,回到家中读书。

同样出身于颍川的荀彧,得知郭嘉在家待业后,写信邀请郭嘉加盟曹营。

郭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曹操面谈,两人从促膝长谈,发现不论是三观、军略、政治理念都高度一致,曹操确定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自己的张良,随即拜他为军师。

那个时候的曹操,只是中原地区众多诸侯中不起眼的一个势力,周边的对手都比他要强,随时有被吞并地风险。

郭嘉冷静分析情报,巧妙激化诸侯间的矛盾,并让他们自相残杀,而曹操则暗中发展。

当诸侯们两败俱伤之后,再出兵收取战果,用这个策略兼并一个又一个诸侯,最终成为中原霸主。

公元200年,袁绍亲率20万大军南下和曹操决战。

曹操遭到南、西、北三个方向的攻击,能抵御袁绍的仅有不到4万人。

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让集团内很多武将看不到未来,他们纷纷暗中投诚袁绍。

而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论”,用各种策略化解袁绍的优势,并帮曹操转被动为主动。

郭嘉用一场又一场小胜仗,换来奇袭乌巢的机会,最终帮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将曹操推向天下霸主的位置。

曹操前期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地盘,郭嘉可谓功不可没。

可如此动无遗策的郭嘉,却一度对陈宫十分恐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差点断了曹操根基的陈宫

陈宫原本只是中牟县的县长,当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到中牟县被抓,陈宫佩服曹操的勇气,特意辞官跟随曹操回家乡起兵。

后来又发现曹操做事太狠辣有伤天和,确认曹操无生命危险后离开。

当曹操夺下兖州正攻打徐州时,陈宫突然发难,为丧家之犬吕布出谋划策。

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夺下几乎兖州全境,曹操差点被左右夹击歼灭,曹操的家眷,大将夏侯惇都被吕布俘虏。

后来曹操反攻吕布,陈宫再次设计曹操。

濮阳城下郭嘉、曹操中计,曹操被吕布的部将曹性,用弓箭射落马下差点丧命。

陈宫建议吕布可以趁机击杀曹操,结果吕布热衷与曹操的保镖单挑,让曹操夺路而逃。

后来曹操、刘备两人联手攻打吕布,陈宫又在小沛城设计,多次击退曹操刘备联军。

这一次,陈宫同样建议吕布突袭曹操营帐,结果吕布怯战,再次错失机会。

曹操和谋士们商议的作战计划,总会被陈宫洞察、获悉,并制定相应的反击策略,因此他一度让郭嘉感到恐惧。

小结

谋臣和君主就像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诸葛亮、郭嘉、陈宫等谋臣就是这些千里马,而曹操、刘备就是会相马的伯乐,他们善于发现谋臣的能力,并采纳谋臣的建议。

但吕布却不是一个很好的伯乐,甚至可以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空有陈宫这样的顶级谋士,却不会用他的计谋,而是滥用自己的武艺。

吕布虽然凭借自己的武艺,得到多场局部战争的胜利,但从战略上就已经输了。

陈宫一身才华假如跟着曹操或者刘备,哪怕是袁绍这样的君主,肯定都有用武之地,跟了吕布却落得惨死的下场,实在可惜。

更多文章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 ,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随即写出妙作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曹植,曹丕,曹操,曹彰,诗人,汉朝,曹魏,牛作诗,七步诗

    说起曹丕、曹植这两兄弟,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曹植所写的《七步诗》。虽说曹丕、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然而这两兄弟性格,特长都截然不同。曹丕性格沉着内向,擅长于政治,在军事少有涉足,在文学成就上,曹丕虽然和曹操、曹植并称为三曹,但并没有什么作品流传下来。而曹植性格率真直爽,在政治方面并没有过于热衷,而多

  • 曹操白手起家,其军事实力是如何反超袁绍的?

    历史解密编辑:吹来人尘烟火标签:曹操,袁绍,太守,董卓,黄巾军

    曹操与袁绍在事业上的起点差不多,朝廷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时,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在董卓掌权,曹操和袁绍害怕对己不利,先后逃离京都洛阳后,两人才形成了较大的“家底”差距。由于董卓顾及袁家四世三公的影响力,在周毙和伍琼的建议下,尽管袁绍离开京都逃往冀州,但仍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这就

  • “袁绍之野望”的起始:韩馥为什么要把冀州牧让给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袁绍,韩馥,冀州,董卓,公孙瓒,太守

    初平二年(191年),时任冀州牧的韩馥将冀州牧之位让给了袁绍。冀州是当时北方人口最多的州,袁绍通过出任冀州牧一跃成为当时天下实力最强的军阀之一,为其横跨冀、青、幽、并四州的袁氏霸业打下了基础。那么时任冀州牧的韩馥为什么要把冀州牧让给袁绍呢?首先要说明的是,接下来的内容是本鬼的一家之言,大家姑妄听之即

  • 巅峰刘备和巅峰袁绍,谁更强?刘备有一张致胜底牌!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刘备,袁绍,诸葛亮,蜀汉,曹操

    刘备和袁绍,都是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建立蜀汉王朝,三分天下有其一,后者雄踞青幽并冀,一度是北方男一号。当然了,袁绍巅峰时,刘备还在四海为家,刘备巅峰时,袁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如果纵向比较一下两人的巅峰,谁更强呢?第一,人口。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三国时期并非如此,那时候,

  • 降曹后高览默默无闻,因和袁绍是亲戚?想多了,他可能只是死的早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袁绍,高览,张郃,曹洪,刘备,汉朝,赵子龙,曹操手下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其部众是有很多人直接降了曹操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火线投降的张郃高览,但是这两人后来在曹魏的发展可谓天壤之别,张郃成为了曹魏的五子良将,而高览基本上投降后就默默无闻了,连什么时候死的,这么死的都不知道。三国演义中高览是在曹操和刘备的交战中被赵云刺死的,先来扯扯演义,高览

  • 为什么有人认为袁绍最后的失败之处是“死的不是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平定,刘表,鲁肃

    众所周知,袁绍曾经是汉末三国最强大的军阀,但最后被曹操打败和消灭。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袁绍的最后一个失败之处是官渡之战的“奇袭乌巢”,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就完蛋了。不过有人认为,袁绍的最后一个失败之处并不是“奇袭乌巢”而是“死的不是时候”。这是为什么呢?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主力大军,袁

  • 忠烈慷慨审正南——袁绍最忠心的下属,硬刚曹操面北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袁绍,硬刚,许攸,沮授,曹魏,三国,东汉,曹操手下

    审配,在袁绍手下众多谋士之中似乎并不显眼。论才能他不如沮授、田丰,论窝里斗他不如郭图、逄纪,但审配却是袁绍手下最硬的骨头,最忠心的属下。他的面北而死,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典故。忠烈慷慨审正南审配,字正南,魏郡阴安(今河南清丰北)人。据史书记载,审配年少就显出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公元191年

  • 袁绍究竟因为何事果断南下,引发了官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袁绍,曹操,吕布,荀彧,公孙瓒,刘备

    话说曹操被张绣反叛,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吃了个大败仗。过后不久又接到了袁绍的来信,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来自袁绍的挤兑和奚落的言语,是又恼怒又焦虑。荀彧得知之后,特地赶赴曹操的营帐前去劝慰。听了荀彧的一番话,曹操心情大好,又进一步和荀彧说出了自己对未来可能来自西凉、甚至西蜀益州之地的威胁而产生的担忧。荀彧

  • 曹操赤壁之战和袁绍官渡之战,谁的损失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少左史标签:曹操,袁绍,官渡之战,刘备,沮授,赤壁之战

    袁绍官渡之败,损失精锐军队约8、9万(其中光被坑杀的就7、8万降卒),外带损失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大将淳于琼、韩荀等。以及最重要的谋士田丰、沮授、许攸、荀谌等等。官渡之战后袁绍集团之所以能支撑七年,是因为袁氏集团体量大,而曹操在此战之中也有损失,并且没能够及时补充其有生力量,不能做到一

  • 曹操历来“好人妻”,袁绍败给曹操之后,其家族女眷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曹操,袁绍,曹丕,张绣,逢纪,曹魏,汉朝,诗人

    无论是出于个人喜好,还是出于政治目的,由于何进儿媳、张绣婶婶等事件,曹操都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好人妻”的不良人设。那么,袁绍在被曹操击败之后,其家中女眷的下场又是如何呢?袁绍共有三子,即袁谭、袁熙和袁尚,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来看看袁绍及其三个儿子女眷的下场。袁绍:妾室被刘夫人杀尽,刘夫人结局不详袁绍原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