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策临死时坚持让位给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孙策临死时坚持让位给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绝对正能量驿站 访问量:3674 更新时间:2024/1/15 20:36:00

对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或者三国时期相关的古代历史比较熟悉,或者略有研究的读者,对孙策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他是江东地区权力的实际拥有者,在各个朝代,评论家们对孙策的评论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但是,孙策的后代,命运却没有那么好。在孙策短短的君主生涯当中,育有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因为孙策英年早逝,所以这几个孩子从小就成了孤儿,生在君主之家,命运却跌宕起伏。

孙策在临死的时候,时局动荡,需要尽快决定在他死后,江东的权力究竟要交给谁。最后,孙策还是坚持要把位置留给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孙权,但是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留下的后人的呢?我们且慢慢看来。

英年早逝的君主

如果要说到江东吴国的第一位君主,那就莫过于孙策了,不管是在小说当中还是真实的历史当中,作者和史学家们对于孙策这位君主的评价,基本上都是非常正面的。

他不仅能马上征战,并且在和平时期的政治方面也很有作为。然而天妒英才,像这样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却在26岁的时候就不幸逝世。

孙策在没有成年的时候就已经接替了江东领主的位置,其实这对于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雄才伟略,南征北站方面更是不在话下。

公元200年的时候,孙策就已经统一了整个江东地区。其实当时曹操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孙策没有办法和曹操进行正面抗衡,但是很快机会就来了,因为曹操和袁绍正在进行官渡之战,所以孙策觉得自己想要一举拿下曹操的老家。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叫许贡的人,不知从哪里得到了孙策想要北上的消息,结果这件事情被曹操知道了以后非常生气,他才明白孙策对自己所表现的臣服只是缓兵之计。

当然曹操虽然知道孙策打不过自己,但是对于孙策在江东的兵力部署还是非常忌惮的,所以他想用计策处死孙策,当时他给孙策写了一封信,想要把他召回到当时的首都前来易事。

但是当时孙策派出的密探,为孙策截获了这条消息。但是就是因为这条消息,孙策将当时一名叫许贡的人满门抄斩,正是这个人将孙策要谋反的消息献给了曹操。

当然许贡的后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在遭受了灭顶之灾之后就一直想办法刺杀孙策。而就在孙策想要和曹操开始正面开战北伐的时候,许供后人所请的刺客一箭射中了孙策,这就导致孙策不治而亡。

东吴的新首领花落谁家

当时刺杀孙策的刺客全部都被斩杀在了现场,但是孙策也受了重伤,在弥留之际,他知道自己肯定挺不过这一关了,所以就把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叫到一起,想要商量一下以后江东地区新的继位着应该是谁?

孙策在临死之前其实是已经有了儿子的,他的儿子是孙绍,但是当时他的儿子还不满三岁,根本不能成大事,况且就算让他的儿子上位,手底下的人肯定也不会服气的。

另外,他手底下的人还建议他让自己的侄子或者弟弟重新接管江东的各项事务。在再三考虑之后,孙策决定让自己的弟弟孙权接手江东地区。

因为他觉得相比于其他的候选人,孙权在谋略方面比较出众,并且为人比较忠厚,不骄不躁,很适合在这一时期接手江东的事务。

气量不大的江东王

其实孙策当时要是晚几年死,他的儿子孙绍完全是有可能继承江东的位置的,但是当时孙策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根本连说话都不会,要是让这么一个小孩子统管江东,基本上江东地区以后就成了争权夺利的风暴中心了。

当然,虽然孙策选取自己的弟弟作为他的继承人,看起来好像十分无奈,但是孙权后来的作为还是有目共睹的。孙策当时已经为孙权平定了整个江东地区,所以在孙权上位之后,江东吴国开始在三国时期脱颖而出,并且和曹操、刘备两股势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光从做人这一方面来看,孙权是不能和自己的哥哥相比的,在孙权去世之后,孙策在当时的武昌称帝,当时按照惯例,他的上一任皇帝应该是孙策,那么死去应该是有属于自己的庙号的。

但是孙权在称帝之后却只将自己的哥哥尊称为长沙王,并没有按照惯例给自己的哥哥进行庙号加封,这就可以看出来孙权度量其实是比较小的。

而且孙权对于自己哥哥的儿子处理方式也是非常不妥当的,尽管孙权是将自己的哥哥分为长沙王,但是孙权的儿子也只能继长沙王一次,也就是说这个爵位是没有办法续传承下去的,就有可能是孙权为了避免自己哥哥的后代日后和他夺权。

其实孙策在死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弟会做出这样糊涂的决定,毕竟孙策在临死之前把自己手下最有能力的两个人才——就是周瑜张昭——全部都留给了孙权,目的就是要让他们辅佐孙权把江东地盘在家以扩大。

但是孙权却糊里糊涂的把自己捧上了皇帝的位置,并且在江东地区一直淡化自己哥哥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后期的孙权完全沉浸在了成为皇帝的春秋大梦当中,所以跟他哥哥相比,他是走不了多远的。

结语

如果孙策还活着,可能三国当时的政治形势要发生很大的改变,孙权自己虽然有一些能力,但是他的作为是非常不利于笼络人心的。

孙策死前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弟在称帝之后只给了自己一个王侯的爵位,并且他的孙子还没有办法继承这个位置,可以说孙策的后人受到了孙权极不公平的对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孙策孙权曹操东吴三国汉朝

更多文章

  • 孙策明明有儿子,死后为何将位置传给弟弟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爱文历史标签:孙策,孙权,曹操,袁绍,周瑜,东吴

    东汉末年,天下群雄争霸,各方割据诸侯王势力,在历史书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国时期,出现很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乱世奸雄的曹孟德,武艺盖世的赵云,义薄云天的关云长,儒将风流的周瑜。历来皇位的继承交接都是传子,这个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但是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东吴,孙策在离世之际要把统治权给弟弟孙权

  • 孙权上位之后,孙策的后代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孙权,孙策,孙坚,曹操,袁术,刘备

    外出打猎的孙策被自己仇家许贡的门客盯上,在打猎的途中被刺杀了,身受重伤。话说孙策没有当场死亡,而是看到镜子中自己那刮花了视如珍宝的帅气脸蛋,悲痛地大吼一声,血管直接爆裂,当场人就驾鹤西去了。好在孙策当时把自己身后事都交代清楚了,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东托付给了孙权。当时的孙权也才十几岁,相比孙策自己

  • 孙策之死背后的谜团,是郭嘉派的刺客,还是江东豪杰的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孙策,郭嘉,刺客,曹操,孙权,江东,于吉,汉朝,三国

    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可见孙策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孙策17岁那年(公元191年),父亲孙坚攻黄祖过程中战死,此后孙策开启了纵横江东的模式。短短几年时间,横扫江东六郡,为后来的孙吴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公元200年,年仅26岁的孙策英年早逝,如此勇猛的孙策为何会突然死去?官方记载

  • 孙策为何能轻松拿下长江天险?(顶级士族庐江周家为啥站队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孙策,袁术,周瑜,太守,孙坚,刘繇

    听说孙策要出征江东,沿途前来投奔的人已是络绎不绝,抵达历阳之时队伍已经壮大到了五、六千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为了免除后顾之忧,孙策知会吴郡都尉朱治,将自己的母亲从曲阿经历阳转移到后方的阜陵城(策母先自曲阿徙於历阳,策又徙母阜陵)孙策取江东的另一大助力朱治也开始浮出水面。朱治,字君理,丹杨人。朱治也

  • 袁术一直提防孙策,却借兵让其进军江东,为何放任孙策去一统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孙策,袁术,刘表,江东,借兵,汉朝,曹操手下

    汉末三国时期的猛将,除了吕布马超、关羽、张飞、赵云、许褚等人,孙策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位。对于孙策的骁勇,《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称其勇猛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孙策:“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曹操则表示:“猘儿,谓难与争锋。”至于孙策的主公袁术,则感叹

  • 孙策的3大缺点:忌人、好杀、轻率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孙策,袁术,刘备,于吉,孙坚,孙权,汉朝,三国志

    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小霸王”孙策评语,其中对孙策的褒奖之词可谓非常高了。记得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对孙策那真是心向往之,非常的喜爱和崇拜。正史中《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孙策的评价也很高:“为人美姿颜

  • 孙策、孙权、陆逊往事,血海深仇也可化解,但前提是孙策必须得死

    历史解密编辑:少左史标签:孙策,孙权,陆逊,袁术,东吴,汉朝,曹操手下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上面这句话是建安5年,孙策在狩猎时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重伤将死时对二弟孙权所说,千万不要把这句话简单理解为孙策在总结自己与弟弟孙权之间的优势与劣势,事实上,孙策这段话是在向孙权

  • 三国志11:这才是最被策划低估的武将,带着几百人打得孙策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我为王标签:孙策,吕布,刘备,曹彰,高顺,曹操手下,三国志11

    三国志11这才是最被策划低估的武将,带着几百人打得孙策没办法。这个角色就是陈登。统帅也不低,带着几百人仗着地方势力,在广陵打得孙策没想法,一度还准备出兵灭江东,结果身死功灭。陈登严重低估,他智力90政治85差不多。他是因为当地士族,为政确实也得民心支持,所以能够得到当地士兵人民鼎力支持,可以围困吕布

  • 孙策带领几千人马打下江东基业,为何曹操却不认可他?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孙策,曹操,孙坚,平定,丞相,诗人,东汉,汉朝,江东基业

    孙策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将,他用数千人马打下了江东的基业,成为历史上令人敬仰的英雄。然而,在《三国演义》的“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却并不认为孙策是真正的英雄。那么,孙策为何在曹操眼中依然算不得英雄呢?首先,孙策达不到与曹操平起平坐的高度。曹操是自己一步步努力成为的汉朝丞相,他的成就和能力都较为出色。虽然

  • 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东吴政权,把首都建在哪里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孙权,刘备,孙策,孙皓,三国,汉朝,东吴政权,五虎上将

    公元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称帝,并定都于武昌(今湖北鄂城),但是在同年9月,孙权又下令将都城迁往建业(今南京市)。建业被称为六朝古都,而孙权的东吴也是第一个在建业建立都城的。公元210年的时候,孙权将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刘备在去拜访孙权路过秣陵的时候,发现这里是一个好地方,于是就向孙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