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书上人物的另一面,孔融不孝顺、匡衡是贪官、海瑞很无情

历史书上人物的另一面,孔融不孝顺、匡衡是贪官、海瑞很无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今中外历史说 访问量:826 更新时间:2024/1/24 4:25:54

我们学习历史时,能在上面看到很多古人的事迹。有很多很正面的古人,他们在历史上都留下很好的一面。不过有时候历史书上只是记载这些人物的其中一面,这些人是有很多面的。我们现在看一下历史书上人物的另一面,和我们认为的完全不一样。

纣王。我们商纣王的印象就是,这个人很残暴、宠爱妲己,总的来说是无恶不作。评说演义上说的只是纣王的一部分,而且是被夸大的一部分。事实上,纣王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说白了,纣王是一个文武全才。而且他刚即位的时候,商朝在他父亲的统治下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了。他想改变这种状况,积极对商朝进行改革。比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用其他有才能的人,而不是重用贵族。这才导致很多贵族联合起来推翻他的统治。

蔡伦。大家对蔡伦的印象,就是蔡伦造纸。确切地说,蔡伦是改进了造纸的方式,使得纸张更便于使用。不过我们不知道的是,蔡伦绝对不是个好的太监。蔡伦曾经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而且蔡伦造纸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改善纸张,而是为了获得太后的恩宠,他想凭借造纸获得太后的重视。这才是真实的蔡伦。不管怎么说,蔡伦改造的造纸术对确实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发展。

匡衡。匡衡凿壁偷光的事大家都知道,说的是他家境贫困却好学。匡衡长大后,确实因自己的才学做官了。不过匡衡后面却是个贪官,这一点和之前的形象完全不一样。史书记载,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后来被举报,最终被贬为庶民。当然,他确实做了一些好事,比如惩治贪官之类的。但他本人也确实是个贪官。

孔融。孔融让梨的事大家都知道,讲究的是兄友弟恭,说明孔融很懂事。孔融是孔子的后代,不过他却提出父母无恩论,说子女只是父母欲望下的产物,所以孩子没必要对自己的父母孝顺。不仅如此,孔融对当时人吃人的现象是褒奖的,并不反对这种现象。可以说,这绝对能刷新很多人对孔融的认识。不过他最终也因为言辞太激烈被曹操杀了。要知道曹操一般是唯才是举,能杀孔融,说明孔融确实得罪他了。

隋炀帝。这个人大家也很熟悉,说白了就是荒淫无道、沉迷酒色、好大喜功等等。对于这个人史书上有很大的争议,毕竟他做得很多事都没错,只不过时间不对而已。我们今天说的是他感情生活。隋炀帝的皇后是萧皇后,萧皇后是西梁的公主。萧皇后在隋炀帝还是晋王的时候都成了他的正妃,两人感情非常好。隋炀帝登基后,和萧皇后的感情还是没变。隋炀帝去世后,萧皇后还带着隋炀帝的孙子杨正道在东突厥境内重建隋朝,史书称为后隋。后隋一共存在了十年,就是说萧皇后又为隋朝延长十年的国祚。

狄仁杰。狄仁杰的断案大家都知道,很多评书演义都有。但事实上,这些事全部是凭空捏造的,狄仁杰根本不擅长断案。之所以出现这种捏造,主要是一个荷兰人写了《大唐狄公案》这本书,他在这本书里把狄仁杰描写成一个断案的高手。

李白。李白的诗所有人都知道,他被称为诗仙。不过李白除了写诗写得好,私生活并不好,尤其是在感情生活上,绝对会让你鄙视。用现在的话说,李白就是软饭男,靠女人为生。李白当时是谁家是大官再有女儿或者孙女的话,就知道跑到人家入赘。李白入赘了很多次,基本上都是跑到宰相家入赘的。这明显是利用人家的地位。还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李白虽然很有才,却根本无法参加科举。因为李白的父亲是商人,根据当时的规定商人后代不允许参加科举。这也是李白不得不走其他路的原因。

李绅。李绅有两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首诗写得都是怜悯农民,说农民生活有多不容易。不过李绅后来做官后却完全不体恤农民。李绅为官后,变成了生活豪奢、为官酷暴、滥施淫威的人。可以说绝对是个人人喊打的官员。李绅去世后,唐朝还专门规定“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说白了,就是他子孙后代都不能为官。

辛弃疾。辛弃疾的词大家都熟悉,说的是他渴望沙场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愿望。辛弃疾本人确实能征善战,在金国带领几百人偷袭对方几万人,最后还能平安回到南宋。辛弃疾回到南宋后开始担任一些官职,不过他做官的名声并不好。当时的辛弃疾几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好色、滥杀无辜、贪污。由于辛弃疾过度的消费,所以工资不够花的,他经常贪污。正因如此,有很多弹劾他。晚年的辛弃疾在好色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娶了很多小妾,这一点和书上完全不同。

海瑞。大清官海瑞大家都知道,他敢于直接硬刚嘉靖,绝对是个少见的好官。不过海瑞做官做得确实好,但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海瑞有个5岁的女儿吃一个糕饼,海瑞问了发现是男仆给女儿的。结果海瑞把女儿训斥一顿,说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话,不该接受男人给的东西。结果这个女孩吓得大哭,之后不吃不喝,最终饿死了。不得不说,海瑞的这个思想确实有问题。除了这方面,海瑞本人在七十岁的时候还娶小妾,这一点和影视作品上的形象完全不同。

慈禧。慈禧这个人在近代的争议非常大,有人说她对清朝的贡献很大,也有人认为是她毁灭了清朝。我们今天说的慈禧孝心方面。慈禧母亲过60大寿的时候,她为自己母亲写了一首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至今还被传唱,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是慈禧写的。

可以说,这些历史人物和我们了解的完全不一样。有些书上记载是好的,但也有不好的一面。有些虽然记载的是坏的,但也有好的一面。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任性是复杂的,并不能通过某一件事来判定一个人。

标签: 匡衡孔融海瑞李白萧皇后狄仁杰

更多文章

  • 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孔融,曹操,刘表,甄宓,孔子,死前,诗人,东汉,三国,汉献帝,建安七子

    众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极为自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奸雄之一。在三国的舞台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孔融生性正直,公谨,忠心汉室,不屈强权。而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由此也更可见孔融的良好品行。

  • 孔融乃天下名士,因触怒曹操,结局令人不胜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孔融,曹操,董卓,李膺,曹丕,汉献帝,三国,建安七子,汉朝,曹操麾下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官员、一代名儒、能诗善文,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年少时便才华显露,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孔融让梨。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他的话让人啧啧称奇。《三字经》有“融四岁

  • 临死一声笑——尽显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的风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孔融,曹操,祢衡,董卓,袁绍,三国,东汉,诗人,汉献帝,建安七子

    小引东汉末年,皇帝换得比走马灯还快。有的登基不到一年就被废,有的还没得及看清这个世界就夭折,有的好不容易长到成年,对于朝政,要么“你问太后”,要么“你问宦官”,要么被枭雄们吓得一身冷汗。最可悲的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一生活在被人控制的阴影中。董卓挟持他去长安,董卓死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为什么学校只教杜撰的孔融让梨,却从来不提曹操夷灭孔融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无根树花正孤标签:曹操,孔融,蔺相如,秦国,齐国,信平君

    怎么可能?孔融让梨的故事竟然是杜撰的,我看你的观点才是杜撰的吧!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是不乏其数的。可事情的真实和虚假其实是没有人愿意去计较的,大家所在乎的也只是这个时候习惯使用了很多年的东西。孔融让梨之中宣扬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虽然未曾存在过,但也值得歌颂,而曹操的做法凶残暴力,虽然是真实历史,但却不

  • 曹操杀完孔融后,问其子女为何不逃?9岁孩童一语已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曹操,孔融,袁绍,汉献帝,董卓,孔子

    孔融10岁那年,跟着父亲孔宇进洛阳,正好碰到洛阳尹李膺接待宾客。孔融想去拜访,但李府招待的都是名士,没有拜帖不能入内。孔融只好谎称:“我和你家主人是世交”!李膺听说一个10岁的孩童,号称与自己是世交,就颇感兴趣地让人带入府中。而后笑着问道:“你我素不相识,不知如何是世交”?宾客哄然大笑,孔融却镇定地

  • 孔融的“三不知”,给他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小樊知识库标签:孔融,曹操,三不知,刘备

    孔融最后的结局是惨遭曹操杀害,世人尽皆批评曹操。但是孔融为什么会被曹操杀,其实当我们细说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孔融的死并不是由于曹操的暴戾,而是由于他自己的“三不知”才导致自己的不测之祸。孔融由于孔融让梨的故事而被我们熟知,且其出身自名门世家。所以他自小就有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本。他20岁进入政坛,担任过中

  • 曹操欲杀孔融,孔融求放过孩子,没想到小孩随口说了句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孔融,董卓,刘备,袁绍,丞相,东汉,三国,建安七子,曹操手下

    当提起孔融的时候,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孔融让梨”,这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个故事,将大的让出去,自己留下了小的。但是我们对于孔融的了解也只限于这个成语典故了,孔融所做的事情远不止如此,尤其是在他成年后,我们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当时他成为了东汉的一个名士,是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的一位。

  • 孔融小时候让梨,长大之后过得怎么样?后来为何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孔融,曹操,董卓,袁绍,刘备,何进,李膺,汉朝,诗人,三国,东汉

    在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这要是论既有名又机智的英雄人物,那一定少不了我们的曹操,曹老板。曹老板在文学作品的中的形象,一般都是狡诈滑头、霸气侧漏的,但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即使是机智的曹老板,也吃过瘪,也挨过怼。这个人他不仅怼过曹操,他还怼过何进。他从小就擅长怼人,而且胆子很大从不会害怕会被报复,哪怕是面对

  • 孔融能帮到汉献帝吗 曹操不想杀他真的很难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孔融,曹操,杨彪,袁术,袁绍,三国,汉献帝,建安七子

    孔融是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读过《三字经》没,里面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在电视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中孔融可以说在口头上也是处处与曹操作对,甚至还怨董承想铲除曹操,怎么不与自己商量。历史上的孔融能帮到汉献帝吗?他是怎么帮汉献帝的?曹操非要杀孔融不可吗?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与曹操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被冠以弑母之罪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操,孔融,董卓,袁绍,曹丕,刘备,曹魏,诗人,东汉,汉献帝

    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是我们小时候都曾听过的,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也是孔子的20世孙,他小的时候以恭敬孝顺闻名,那么为什么会走上弑母的道路呢?这要从孔融所处的政治背景开始说起,孔融天赋异禀,勤奋好学,加之书香门第,在汉献帝即位后,他就被重用,朝堂之上孔融刚正不阿,丝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