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融让梨在中国是美德,在美国却是“反面教材”?美:这是在作秀

孔融让梨在中国是美德,在美国却是“反面教材”?美:这是在作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鼠兄猫弟 访问量:3425 更新时间:2024/2/17 11:17:05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不仅诞生了许多璀璨明,还流传下很多美德,直到如今都影响着中国人,比如儒家文化,中国人的所有三观几乎都建立在此之上。而随着我国的重新崛起,儒家文化也受到了全球瞩目,但孔融让梨却在美国引发争议。这一故事原本讲得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小时候的故事,作为孔子的第20代世孙,其深谙儒家文化之道,并在只有4岁的时候就懂得这一点。

孔融4岁的时候,其父孔宙之友携酥梨登门拜访,之后孔融母亲将洗好的酥梨摆在桌上让孩子们品尝。而年仅4岁的孔融在拿梨的时候只拿了最小的一个,却将个头大的梨主动让给其他兄弟姐妹。当被问到为这么做时,孔融回答到兄姐年龄长理应拿大的,弟妹年龄小也应该被让。他的做法回答让在场大人们都叹为观止,纷纷称赞其品行优良,将来必定能有一番作为。

而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流传到现在,至今被我国视作优良美德,但西方却坚决反对孔融让梨,美国人甚至认为这是在“作秀”。孔融让梨在中国是美德,在美国却是“反面教材”,原因何在?在美国人看来,孔融只有4岁就要将梨让给兄弟姐妹,这很可能导致他变成“讨好型人格”,而一个只有4岁的孩子处事如此圆滑,这明显与现实不符。

随着我国社会的开放,不少中国人也逐渐认同西方的这一观点,认为他们虽然不懂儒家文化但却懂得教育。其实纵观儒家文化,的确有牺牲自我、压制本性为集体考虑的一面,而美国崇尚自由与个性,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且从不牺牲自己去为他人考虑。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这是否能说明孔融让梨就符合当下的教育观念?

在小编看来其实各有利弊,美国人只重视自己,所以在疫情中无人关心对方死活,也没有人为集体作出贡献,至今依旧被疫情所困。但我国重视集体利益,14亿人团结一心在短时间内就摆脱疫情困扰,这正是集体利益得到保障后才能保障个人利益的最佳体现。如果没有千千万万个“孔融”的主动贡献,也没有我国的现在,再说回孔融让梨本身,这的确是一种美德,但却不该成为枷锁,无论让不让都是正确选择。

更多文章

  • 孔融的悲剧,凭智商成名,因情商招祸,是曹操眼中虚名盗世的书生

    历史解密编辑:哪吒论知识标签:孔融,曹操,书生,袁术,妲己,杨彪,曹魏,诗人,史说三国

    作为孔子的第19世孙的孔融,除了承载了深厚的家学背景外,更遗传了孔氏先辈的优秀基因,年少成名,更因德行,智慧而扬名天下,盛名之下的他,在长大后也成为了各届政府重点引进人才,让他能在汉末纷乱的时局中,始终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尽管也有波折,但他还是能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从地方进入到了中央。然而,令世人不解

  • 孔融被曹操满门抄斩,孔融7岁女儿临终前说了13个字,成千古绝句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孔融,曹操,汉献帝,袁绍,刘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古往今来的父母们对子女的一种殷切期盼,盼望其成才,盼望其能够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因此想必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中都会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而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是非常优秀的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和榜样!而在古代就有这样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叫孔融,并且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也就是我们常说

  • 孔融、马超、张邈、董承等被灭族,证明曹操是一个狠辣的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孔融,马超,张邈,曹操

    诛三族,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刑罚之一,又称为三族。关于三族的具体指代历史上有多种解释:一为父族、母族、子族;二为父、兄、子三族。一般不是造反等大逆不道的行为,很少被诛三族,但曹操作为一个狠辣果决的政治家,灭人家族的事干的不少:马超——宗族两百余口被杀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锦马超”长的是面如冠玉,眼

  • 孔融被处死前哀求曹操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八个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孔融,曹操,太史慈,董卓,祢衡,袁绍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割据的时期,大家名义上都是汉朝的臣子,但是实际上已经是各自为政。每个太守、州牧都想要自己的势力扩大,最后统一中原,因此避免不了战争。这其中便涌现出很多有名气的势力,比如:袁绍、公孙瓒、孙坚、刘表等。他们之中有很多是互相争斗,也有很多是被曹操所剿灭。就拿袁绍来说,曾经北方的霸主,经过

  • 三国时期的“喷子”孔融,因何被曹操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孔融,曹操,李膺,孔子,东汉末年,宦官

    1.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2.孔融在4岁的时候,父亲给了他们兄弟姐妹一盘梨,而孔融专门挑盘中最小的那个梨吃。父亲问他为什么不吃个大的?孔融说我在家中排行岁末,因此我要挑梨的话也是吃最小的。“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了兄弟之间相互谦让的美谈。

  • 曹操将孔融满门抄斩,孔融7岁女儿临死前说了13个字,成千古绝句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曹操,孔融,董卓,汉献帝,孔子

    孔融是我们中国人在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经常能够见到的人物,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读物,几乎都可以读到孔融让梨故事,这则故事是中国孩子礼仪教育的启蒙故事之一。但是大多数人对孔融的了解也就止步于此了。很少有人去了解正史中的孔融形象,其实孔融后来也有很大的作为,并不是只有小时候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只不过遗憾的是,

  • 孔融的起点并不算低,为什么被其他军阀淘汰?内政和军事都有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孔融,曹操,刘备,公孙瓒,董卓,刘表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是对孔融的一个比较恰当的评价。至少在东汉末年的乱世当中是这样的。孔融少年成名,名望在当时是相当重要的政治资本。孔融的起点可以说是比较高的。他也有过占据一方,与其他军阀竞争的机会。可惜的是孔融作为军阀的表现实在是不能够令人满意。孔融在比较早期出镇地方,却被''食物链''最

  • 孔融4岁就懂让梨,为何老师不说长大后的孔融?说了大家就不学了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孔融,李膺,曹操,董卓,汉献帝,孔子,东汉,三国,艺术家,汉朝

    “孔融让梨”是千百年来流传不息的道德教育故事,《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意思是说孔融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了谦让的道理,族中长辈都觉得很新奇。其实孔融在小的时候就能如此的懂事并不难理解,因为他是孔子的二

  • 孔融被杀前求曹操放过子女,他9岁儿子说了9字,曹操:此人留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孔融,曹操,李膺,曹丕,袁绍,诗人,曹魏,建安七子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后汉书·孔融传》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会以孔融为榜样,教导学生们要懂得“谦让”的道理。可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老师在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之后,一般就不会再讲孔融之后发现的事情

  • 孔融被曹操诛杀前,7岁的女儿说了9个字,曹操:一起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孔融,曹操,皇帝,孔子,袁绍,汉朝,三国,建安七子,曹操麾下

    说起汉族的官员印象,想必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大腹扁扁,贪腐,鱼肉乡里等等,的确是,每个王朝的末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贪官污吏,然而并非每个王朝的官员一开始就是这样。要知道有些朝代的官员,那可是在大殿之上直接怼皇上的存在,唐朝时期更是有魏征,这种官员,专门指着皇帝的小毛病不放的官员。然而你敢相信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