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融被杀前求曹操放过子女,他9岁儿子说了9字,曹操:此人留不得

孔融被杀前求曹操放过子女,他9岁儿子说了9字,曹操:此人留不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3554 更新时间:2024/1/16 10:08:42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后汉书·孔融传》

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会以孔融为榜样,教导学生们要懂得“谦让”的道理。

可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老师在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之后,一般就不会再讲孔融之后发现的事情了,甚至连孔融最后是怎么死的都绝口不提。这是因为一旦讲了,那么孔融“光辉”的形象就会瞬间坍塌了。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到了孔融这里却好像情况恰恰相反了,孔融从十岁之后的表现都是狂傲不羁,甚至是目中无人的。

比如说有一次,孔融的父亲带他拜访了名士李膺。门客不给进,孔融就说自己是李膺的亲戚。李膺出门一看,竟是一个小毛孩子。

李膺刚准备质问,谁知孔融态度傲慢地说到: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有师生之谊,我们可不就是亲戚吗?

后来孔融做了官,那更是了不得了,连曹操都不放在眼里。公元204年,官渡之战进入了尾声,曹操率军攻下邺城。当时曹操正带着曹丕出来增长见识,有没有长见识不知道,但却娶回来了一个漂亮老婆,名叫甄姬

这甄姬是有名的美人,原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曹丕看上了娶回去,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算个战利品吧。谁想孔融却嘲讽道:“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好你个孔融,拽文化,暗讽自己?以为自己听不懂?这个梁子算是结上了,谁知孔融不仅不收敛还变本加厉。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就嘲讽:“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你也可以一并讨伐啊!”

还有一次曹操颁布禁酒令,没想到孔融写文公开反对,曹操终忍无可忍,以“藐视国法”为理由要处死孔融,并诛九族。

孔融这才知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的道理,他苦苦哀求曹操放过自己的儿女。当时孔融有一个9岁的儿子。看见从前心高气傲的父亲变得如此低声下气,于是便劝解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正是这9个字要了他自己还有其他兄弟姐妹的性命,此时不久后便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曹操频频点头,认为这孩子是个聪明人,小小年纪能看的如此透彻不简单。可转念一想,自己杀了他满门,留下来长大后只怕是个祸端,于是决定一个不留地杀了。

最终,孔融满门都被曹操杀了一个干净。孔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可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因此才招来了杀身之祸,而孔融的儿子和他的父亲一样,完全不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反而受到了曹操的忌惮。不过,这孩子所说的9个字,被后人改为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成语典故,流传了下来。

标签: 孔融曹操李膺曹丕袁绍诗人曹魏建安七子

更多文章

  • 孔融被曹操诛杀前,7岁的女儿说了9个字,曹操:一起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孔融,曹操,皇帝,孔子,袁绍,汉朝,三国,建安七子,曹操麾下

    说起汉族的官员印象,想必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大腹扁扁,贪腐,鱼肉乡里等等,的确是,每个王朝的末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贪官污吏,然而并非每个王朝的官员一开始就是这样。要知道有些朝代的官员,那可是在大殿之上直接怼皇上的存在,唐朝时期更是有魏征,这种官员,专门指着皇帝的小毛病不放的官员。然而你敢相信历史上

  • 曹操欲杀孔融,孔融哀求放过孩子,没想到小孩随口说了句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孔融,曹操,董卓,刘备,袁绍,丞相

    相信大家小学的时候都学习过孔融让梨的故事,都被孔融的懂事守礼所感动,因此孔融也成为了孩子的榜样和楷模,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可以说是出生名门,少年时期,孔融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和才能,受到了当时很多名士的赞扬,孔融十三岁的时候由于父亲去世悲痛过度,被人赞扬

  • 十三岁以孝出名的孔融,为什么被曹操罗列不忠不孝的罪名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孔融,曹操,李膺,不忠,荀彧,孔子

    孔融这个人物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四岁让梨的故事的传播度还是很广泛的。其实这件事只是孔融成名路上的小插曲。在十三岁的时候,孔融因为孝顺在州里成名。这应该算是孔融作为一个名士的开始。不过按史料的记载,至孝的孔融却被冠以不孝的罪名,被曹操处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孔融的早期经历《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孔融是孔

  • 孔融有才,曹操求贤若渴,为什么曹操会设计害孔融?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孔融,曹操,刘备,李膺,汉献帝,建安七子,三国,艺术家,曹操麾下

    公元208年,一向富有才名的孔融被处死,暗中派人给孔融捏造一连串罪名的正是曹操。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他从小就异常聪明,为人正直有担当,曹操一向求贤若渴,当时很多人才都能够被他所用,为什么他偏偏就容不下一个孔融呢?《后汉书》中评价孔融用了八个字,足以说明其命运的真相。1、少年即见性格孔融是鲁国(现在的

  • “孔融让梨”在西方成为反面教材,孔融让梨到底是作秀还是美德?

    历史解密编辑:凉城相惜暖玉标签:孔融让梨,孔融,反面教材,高尚,尊长

    《孔融让梨》是一个千古流传的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曾经被列入过小学语文的教材;相信很多人对这个故事都并不陌生。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有一个四岁的小孩子,他叫孔融,家中有数个兄弟。有一日,他父亲的朋友带着一盘梨到家中作客,大人们让他去把梨分给大家;按照一般人的逻辑,小孩子应该会把最大的占为己有,然后

  • 孔融到底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夜慢慢熬标签:孔融,曹操,许攸,刘表,崔琰,陈寿

    孔融因何被杀孔子第二十世代孙,“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被曹操杀掉,其中的原因始终在史学界争论不清。在现代多数学者中,大多数主张孔融被曹操杀害是因政治见解不同,是社会矛盾所致。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孔融在政治上是曹操的反对派,终于被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的{中国文学史}则认为,建

  • 从小“让梨”的孔融是如何一步步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孔融,曹操,刘备,曹丕,汉献帝,董卓

    #头条中国史#从小我们就听过一个故事,那就是孔融让梨,那时候我们脑海里对孔融都产生了一个固有印象——孔融是一个贤人。事实上这个“贤人”是有水分的,孔融的“贤”带着几分迂腐、几分‘作’。由于他嘴太碎、喜欢作死,导致自己一事无成,而且最后死得也不太光彩。源自血脉的迂腐孔融是典型的“把一手好牌打烂”。孔融

  • 曹操斩杀孔融后,其子女为何不逃?9岁孩童的回答被千古流传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孔融,曹操,祢衡,袁绍,东汉,汉朝,汉献帝,建安七子

    孔融字文举,为孔子的二十世孙, 其文章犀利,后因直言纳谏被杀,令人惋惜。孔融在汉献帝时期任北海国相,将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跟文化都有发展。孔融在被抓后,曹操问其子女为何不逃,9岁孩童一语成千古名言。孔融为人孔融在北海前后一共治理了六年,组织民工修建城邑整备军队,清理地痞流氓维护当地治安,立学校教

  • 十岁小孩的一句话,成了千古经典,你了解孔融的“小时了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孔融,李膺,孔子,典故

    提起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小孩儿,我想很多中国人立刻会想起一个名字,孔融。没错,孔融在中国可以说是妇乳皆知,家喻户晓。一提起孔融,大家马上就会想起“孔融让梨”的典故。四岁的孔融就知道让梨了,对于家长教育孩子,那绝对是模范案例。但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典故,是关于孔融十岁时的另一个聪明、机智的典故“小时了

  • 曹丕为何将孔融列入建安七子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曹丕,孔融,建安,曹操,吴质,皇帝,曹植,建安七子,汉朝,军事政策

    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关于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孔融,字文举。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受到名士李膺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