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爱情让繁衍后代、家常便饭这些无聊循环的事物被添加上了伟大的标签,因此一些名人的爱情故事也被我们用文字或者口口相传到了今天,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被另类解读了的一代西汉大才子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爱情骗局,那么司马相如到底是如何“诈骗”爱情的呢?得到了美人芳心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古代的爱情真的比现代的爱情保鲜时间长吗?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大才子,但是在他发迹之前也不过是同许多读书人一样,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人到中年要看仕途无望的司马相如就打算不走寻常路,自命不凡的他觉得既然才华不能改变人生,那么不如就用自己的婚姻改变人生,寻找一个大富之家的小姐入赘或者私奔,这样一来自己的咸鱼人生就能得到质的转变了。话是这么说,可是目标去哪里找呢?并且在当时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何让富贵人家的小姐能看上自己这个穷秀才呢?并且还要调查清楚家庭背景,要是这个小姐不得家庭喜爱或者父亲是个果敢刚毅的,自己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司马相如把目光停留在了卓文君家,不得不说司马相如要是活在现代,一定也能做一个成功的小白脸,因为他精确的计算卓文君家庭的一切,并且后来整个事情的走向完完全全和他的预想一样有条不紊的实现了。卓文君的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之家,根本不可能看上司马相如这种死穷鬼,司马相如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要包装自己,塑造一个隐世不出的高人形象。正好当时的县令是司马相如的好友,司马相如便让他大张旗鼓的派人到家中邀请自己,但是每一次司马相如对于县令派来的人见都不见,于是舆论开始在小县城大肆传播,一个让父母官三请四请的文人,必然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文豪,司马相如的名声便在短期内迅速传播,县城里的人都想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自然这种逸闻趣事很快也传到了卓文君的家中。当时的名门望族在举办宴会的时候,都会邀请当地的名人出席,增加自家的排面,不出所料,司马相如也收到了桌家的宴请,为了这一天司马相如可以说谋划已久,他从容不迫的穿戴好自己最值钱的衣服,带上了自己的佩剑出席了这一场宴会。
宴会上,大家都将司马相如看做新闻热点,毕竟从前也没听过见过这么一个人,什么人能让县令这么礼遇,于是纷纷起哄让司马相如表演才艺,这也是司马相如不知道在家偷偷联系了多少次的拿手项目,就是“弹琴”,一曲求偶意味浓厚的凤求凰,让在场宾客无不动容,作为女同志的卓文君,自然也瞬间芳心暗许。宴会中,卓文君的女仆送上来了小姐亲自制作的糕点,司马相如立刻意识到了这是绝佳的机会,悄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情书,请求帮忙转交给卓文君,收到信件的卓文君心中小鹿乱撞,没想到这么一个有才情的大文豪竟然爱慕自己,可怜的卓文君一时间就被司马相如迷得三魂不见了七魄。
从此两人开始暗通款曲,这也是司马相如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必须让卓文君彻底的离不开自己,因为身份悬殊,虽然桌家欣赏自己的才华但是绝对不会把小姐下嫁给自己,但是自己也不愿意入赘,这样仕途之路便彻底没了指望,他又一次成功了。卓文君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从来没有为生活操心,她的世界里只有“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理想爱情,所以当司马相如让她和自己私奔的时候,她想也没想就同意了,心甘情愿的跟着司马相如离开了自己的家。
司马相如想要的是老丈人的钱,私奔后两人不仅没有远走高飞,反而就在县城里开了一个小酒馆,曾经高高在上的大小姐为了生活不得不抛头露面的做起了沽酒女,这是当时最低贱的工作之一,堂堂大大小姐竟然做了这样工作,桌父感觉自己的脸真的丢到了姥姥家,可是女儿已经委身了,要不然就只能两个人都认下,要不然就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显然司马相如又算准了,桌父最终心疼女儿,为他们送来了仆人,房契,金钱,两个人也从打工仔一步到位做了老板,从此司马相如的计划终于成功了,过上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生活的他,不用再为了生计奔波,有了更多了的时间读书,填赋,后来终于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在京城有了一官半职。此时的司马相如已经开始飘飘然,他似乎忘记了为了她放弃一切的妻子,沉迷了京城的灯红酒绿之中,卓文君的为他写的家书,他却这样回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个数字中写了这么多,但却缺少“亿”,意思是说“无意”,很显然他已经有了要抛弃卓文君的想法,但是卓文君并不是大字不识的乡村野妇,她决绝的回了一篇流传千古的《白头吟》,据说司马相如在看完后羞愧不已,放弃了高官厚禄回到家与妻子和好如初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司马相如的所作所为就是一场赤裸裸的的豪门诈骗和抛妻弃子未遂的做法,作为商人如此精明的桌父会看不透司马相如的小伎俩吗?我觉得不会,他的认可只是对自己女儿的一种妥协罢了,这样的一场爱情却被2000多年来的文人墨客不断推崇,他们可能想要说的也只是才子佳人的故事罢了,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