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3年的一天,临邛富豪卓家传来消息,巨商卓王孙的爱女卓文君,与一个叫司马相如的年轻人私奔了。此事震惊整个临邛,卓王孙十分震怒,扬言:“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司马相如是个穷小子,没有卓王孙的资助,他与卓文君的日子过得很是贫苦。没有办法,原本为富豪千金的卓文君,只得当垆卖酒。好在,二人的生活渐渐好起来,然而在这个时候,卓文君却写了那首著名的《白头吟》,表示要与司马相如决绝。
卓文君放弃一切,坚持与司马相如私奔,就可以看出来,她深爱司马相如,甚至为了对方,不惜当垆卖酒。既然如此,为何卓文君会在两人生活变得好起来之际,反而写《白头吟》与其决绝呢?
琴挑文君
这一切,还要从二人私奔的前一天说起。这天卓王孙大摆宴席,听说县令王吉家里有贵客,便邀请其一道前来。原来,王吉的好友正是司马相如,因为他家境贫寒,又郁郁不得志,受到好友王吉的邀请,才从家乡成都来到临邛。
司马相如从小喜欢读书练剑,爱好词赋又擅长音律,因此当他到了卓家,王吉便将琴放到他面前,请他为大家弹奏一曲以助兴。司马相如见不好推辞,只好当众弹奏了一曲《凤求凰》,众人皆陶醉于此。
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听说父亲宴请了一个才子,便和侍女一同躲在宴厅后面看。当听到《凤求凰》的时候,卓文君对司马相如暗生情愫,却又怕自己配不上对方,心中纠结不已。
没想到的是,司马相如早已倾心卓文君,他弹奏这曲《凤求凰》,正是在向其传达心意。尽管司马相如很穷,可当宴会结束后,他仍然花重金赏赐侍者,希望其向卓文君转达自己的心意。
当垆卖酒
当卓文君知道司马相如的心意后,可想而知有多开心。就在此时,她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便是要与司马相如私奔,二人一同来到后者的家乡成都。卓文君只知司马相如穷困,可来到成都才知道,原来司马相如家徒四壁,根本无法生活。
与此同时,得知女儿私奔的卓王孙,扬言不会给女儿任何资助。这样一来,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爱情是美好的,可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如今怎样谋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思来想去,卓文君便对司马相如说,让其与自己回临邛,总归能想到些办法。二人回到临邛,将车马全部变卖,然后买下一间酒家,开始做起卖酒生意。
卓王孙听说自己女儿竟然当垆卖酒,觉得很没面子,就连门都不肯出了。这时,有好心的亲戚便出来劝他,说卓文君嫁给司马相如已成事实,虽然司马相如很穷,但毕竟是个人才,卓文君可以依靠。再说卓文君好歹是他亲生女儿,怎么忍心让其受委屈呢?
卓王孙一听觉得颇有道理,终于想通了。于是,他给卓文君送了钱和仆人,以及各种生活用品。有了父亲的资助,卓文君便和司马相如回了成都,置办了田地房屋,过起了富人生活。
感情考验
自从二人生活好起来,司马相如的好运也随之而来。他所作的《子虚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后来封他做了郎官,随侍左右。司马相如仕途顺遂,越来越得皇帝器重,春风得意的他,开始变得有些忘乎所以,甚至动了纳妾的想法。
于是,司马相如给远在家乡的妻子写了一封信,内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也是一代才女,自然很容易就看出丈夫的意思,这行数字中缺少“亿”字,就说明丈夫将他们过往的快乐都忘了,没有回忆了。
卓文君本是富豪千金,曾不顾一切跟随司马相如,不惜与父亲翻脸,甚至当垆卖酒。可如今换来的,却是丈夫嫌弃自己人老珠黄,想要另娶他人,这是何等绝望的心情!
但得知丈夫变心的卓文君,并没有大吵大闹,而是带着这种绝望的心情,给司马相如回了一封信,写了《怨郎诗》旁敲侧击诉衷肠。另外,卓文君又写了《白头吟》给司马相如: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司马相如在看到信后,不禁惊叹于妻子的才华,又见字里行间丝毫没有弃妇的哀怨,反而透露出一种决绝之情。昔日的患难与共与夫妻情深,一幕幕涌现心头,司马相如悔恨不已,再不敢动纳妾的念头。最终,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白头偕老,安居林泉。
(参考文献《史记》《司马相如传》《汉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