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赏赐霍去病酒肉,为何宁可酒肉臭掉也不分给士兵?深度分析

汉武帝赏赐霍去病酒肉,为何宁可酒肉臭掉也不分给士兵?深度分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2/11 12:36:21

霍去病身份尊贵,所以从不体恤下属,这是史记当中给予的解释,但是对此我却有另一种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大多数人对此是怎样认为的?

至于霍去病是谁我就不多讲了,明白的人都明白,对不对?他是整个汉武帝时期最为优秀的高等级将领,他的一些谋略、一些行为、一些胆识,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俗的枷锁。对于匈奴予以了沉痛的打击,也正是这样一个人,让汉武帝接连称赞,甚至直接对外说:霍去病友身上有自己的影子。(这句话你细品,汉武帝有多稀罕霍去病)

我们会发现霍去病年少轻狂,做错了不止一件事(比如射杀李敢),但即便如此,汉武帝依然保护着他。因为汉武帝明白霍去病的价值,直到某一天霍去病决定对外北及匈奴,准备都准备好了,马上就得开打了,要是再不出发可能就迟到了。

汉武帝也本着这个觉悟,决定去送一送霍去病,既然要去送霍去病,怎么可能不给他一些礼物呢?于是就送了很多很多的美酒和很多很多的食物,这其中还包括肉和粮食蔬菜。(注意,这段不是真的,后续我们会讲真实情况,大家不要被蛊惑)

但是没有想到霍去病看着汉武帝给自己送来的这些食物,既不开心也不苦恼,甚至连一点点表示都没有,就直接把这些蔬菜放在了旁边。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紧随其后,北击匈奴的战役就开始了,在北击匈奴的时候,因为粮草运输始终是个大问题,一些士兵甚至忍饥挨饿硬生生地扛过了这一次战争。等到再一次回到原先的驻扎地的时候,发现汉武帝给霍去病送的那些粮食蔬菜酒肉等等全都烂了。

霍去病宁愿把这些食物都放腐烂,也不愿意分给那些士兵。

为什么霍去病如此狠心呢?

对此,史学爱好者有三方面的观点:

观点一:并不是他狠心,只不过霍去病从小锦衣玉食生活习惯了

他这个人吧,可能不太懂得下属的苦累,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没有想过要把这些食物分享给周边人。就把它放在一边,在那堆着,或许在霍去病的眼里,根本不是事,但是对于这些士兵而言可算是要了亲命。

紧随其后又举了一个新的例子,在霍去病塞北进行进攻的时候,手下的士兵们都饿得没饭吃了,整个人昏昏沉沉的,霍去病也不担心,反而一个人在那边玩蹴鞠。

如果只是单纯地从这层道理来讲,似乎能够讲得透,毕竟对于霍去病而言,一个10来岁的孩子他能够考虑到这么全面吗?但是如果我们只从这一个角度来分析的话,似乎也有着不通情理之处。

观点二: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些食物压根就没法分,有没有这种情况?汉武帝准备的太匆忙了,或者汉武帝准备的这些食物只是给霍去病一个人准备的,汉武帝也没有想到要不要给这些士兵或者压根就没有想过把这些东西平均分,所以这些东西对于霍去病而言的确很多,但是霍去病如果想把它分下去的话又很困难。

再加上周边的士兵全都瞅着这件事情,如果霍去病一个人吃独食,那么对于士兵而言就离心离德了。可如果霍去病把这些东西给分下去的话,那不好意思,充其量分给100人或者1000人,剩下的人就没有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军中的大忌讳,如果这些东西只是这样草草得分掉,分掉之后呢?还没有平均分,一些士兵可能会心生埋怨,而另一部分士兵可能会直接对霍去病有反对意见。

那这些酒肉蔬菜水果应该怎样处理呢?霍去病便想了一个自认为最聪明的方法,直接就丢在这吧,大不了就让它们都烂了,反正我不能优先享受,而手下的士兵又没有办法平均分,那怎么办?好像只剩下这唯一的一条路了。

观点三:战况紧急,已经来不及了

(这一点是最扯的,因为汉武帝给霍去病送的这些食物是打了胜仗后送的)

霍去病这一生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说他是军事天才也不为过,说他是穿越而来似乎就带着某种目标似乎也是可能的,当然这种一般只存在于玄幻小说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霍去病的对匈奴作战一般都是游击战术,换句话来说就是短时间之内的突刺,先把匈奴给打蒙圈了,然后再大刀阔斧地收拾他们。

霍去病的这种作战风格就必然导致他不可能在某一个地方停留太长时间,而整个汉武帝时期综合国力虽然强盛,但是也不可能支持一场没有止境的消耗战。所以霍去病短时间之内击败敌人成为了重中之重。

那怎样能够在短期之内击败敌人呢?就得想点办法了,而霍去病想到的办法就是快速冲击,在这种情况之下汉武帝送来了很多的水果、蔬菜、粮食、肉但这些东西太占地方了,把这些东西放在车上那还不如抓紧时间给扔了。如果这场战争能够打赢,那么自己有的是时间,能够享受一些珍美的食物,但如果这些这次战争压根打不赢的话,这反而成为了自己最后一顿吃食。

具体了解这件事情的背景

在我们没有了解事情具体经过之前,很容易得出以上三方面的观点,当然这些仅仅是可能而已,那么我们把霍去病扔掉食物这件事情做一个具体解析,看看霍去病是在什么情况之下才决定扔掉这些食物的呢?

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汉武帝元狩4年,也就是公元前的119年,此时西汉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河西走廊,而匈奴已经服软,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匈奴服软了,服软的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剩下一大部分仍然在反对汉武帝,这让汉武帝很不舒服。

既然你不服从我,那怎么办?只能打,打到你服了为止,本着这样的觉悟,汉武帝连夜召见了霍去病,并且告诉霍去病:北方还有我的敌人,你继续去打他们。

这中间的种种战争是不必多说,霍去病有5万敌军直接剿灭了匈奴的部分主力,与此同时,封狼居胥山。

这一下子让汉武帝非常开心,汉武帝开心到什么程度?给霍去病送来了大量的粮食酒肉等食物,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了,虽然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汉武帝给霍去病送来的粮食,但是历史上面与霍去病相关的丢掉粮食酒肉的食物的相关传言还有很多。也不排除在其他战争当中霍去病依旧有这样的作风,但是这一次霍去病的动作稍微大了一些,而且被记载在了史书上。

当时的士兵们全都没有饭吃,不能说饥肠辘辘吧,可也差不多。常年的行军作战,每天除了吃那些乏味的食物就是乏味的食物,而这个时候汉武帝突然之间送来了很多很多珍美的食物,理论上来说,应该把这些食物平均分配下去,让这些将士们尤其是有功之臣也能够享受一下胜利的滋味,但是霍去病却把那些食物丢在了一边。

满满几十车的食物就这样放在了路上,一天两天过不了几天这些食物就都发臭了,一些士兵也开始对霍去病有意见。但因为霍去病实在是太勇猛了,攻打匈奴的时候不能说百战百胜,可也差不多。

这样一个极具威望的人,即便是做了这些事情,底下的士兵也只是敢怒不敢言,那这件事情最终是怎样被汉武帝知道的呢?因为这件事情被中间一个人知道了,中间这个人就是卫青,。

汉武帝知道之后倒没说什么,反倒把卫青急得不行,卫青不止一次地把霍去病拉到一边告诉他:你这样做不行,你必须要和手下的士兵打成一片,下一次如果再有这种情况,你一定要把这些珍美的食物通通分配给他们。

好了,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自始至终我都误会霍去病了,霍去病把这些食物不分给手下的将士们,并不是因为战况太过紧急,也不是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而是因为卫青的一句话,你要和这些将士们打成一片,为什么?霍去病敢和这些将士们打成一片吗?

汉武帝宠爱霍去病是真,霍去病尊重汉武帝也是真。汉武帝给了霍去病包括但不限于至高无上的荣誉等等等等,只要霍去病想要的基本上都给了,那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霍去病也非常对得起汉武帝,汉武帝希望能够北击匈奴,霍去病二话不说就把匈奴给打败了,问题是然后呢?

此时的霍去病基本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是受人尊重景仰,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出发的话,霍去病的军队威望已经达到了极致。汉武帝这个人是皇帝,大家要明白自古至今,皇帝就没有大度的时候,霍去病已经抢了很多人的风头,那怎么办?

如果霍去病还会很好的搞好部队之间的关系,让部队的人都认他为老大哥,怎么?你是要当皇帝吗?所以此时与其说霍去病不懂得体贴士兵,倒不如说霍去病走了一个很好的棋,也正是通过这一步棋,直接让汉武帝意识到霍去病除了打仗之外什么都不行。

如果霍去病除了打仗之外什么都行的话,那霍去病反而会有危险,一个对于帝王有危险的人物,无论他忠诚与否,都会被消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狡兔死,走狗烹。

而唯一幸运的是:霍去病压根没有等到那个时候,等打完几场战争之后,就因为莫名其妙的病情直接去世了。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揣测而已,毕竟谁也无法跨越数千年来回望那场战争,来回望霍去病不瓜分肉食的原因。

但是霍去病这样做虽然让卫青有些担心,虽然让手下的士兵有些愤怒,但是开心的必然是汉武帝。

在那个年头,有什么比皇帝开心还重要吗?

更多文章

  • 他比肩霍去病,就是死晚了...

    历史解密编辑:汉周读书标签:窦宪,汉军,汉朝,霍去病,窦太后,南匈奴

    01中国古代武将,有2大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1、封狼居胥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年仅22岁的霍去病以伤亡万余人的代价,一路杀伤俘虏了匈奴70443人,包括屯头王、韩王等三名,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名贵族。(数据来源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在匈奴的祭祀圣地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

  •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广,李敢,卫青,匈奴,汉朝,霍去病

    霍去病满脸黑人问号,不就是杀个李敢么?我能有什么事?你可别忘了,我的靠山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汉武帝!一个复杂到极致的关系在接下来长达30秒的时间里面,我会给大家讲一个复杂到极致的关系,这个关系,如果你能够捋顺了,你也就能够明白,霍去病为什么非要杀李广的儿子李敢了。故事的大背景是在汉武帝执政时期,汉武帝执

  • 摸过霍去病雕像,就能百病全消吗?

    历史解密编辑:雪夜惊鸿2021标签:刘彻,卫青,雕像,汉朝,霍去病,刘病已,大司马,汉宣帝

    今天,有一个报道称:甘肃兰州五泉山公园火了!很多人在霍去病雕像前排起长队,抚摸雕塑底座上镌刻的“去病”二字,祈祷祛病消灾,身体健康。其实,在网上搜一搜,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好多年了,只是去年全年放开后,很多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药石无效,非常难受,便把希望寄托到霍去病身上。原因很简单,谁让他的名字里有“去

  • 真正了解霍去病与匈奴的关系后,才明白这位军事天才的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常云瞰说搞笑标签:刘彻,卫青,汉朝,霍去病,匈奴人,汉高祖刘邦

    “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霆,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班固在中国历史上名将云集,但真正为后世所铭记的军事将领也并不多,有人以勇猛著称,也有人以忠义为后人所熟知。然而,霍去病却以他近乎于完美的战绩而被后人所铭记,历代学者都称他为天才和“战神”,并且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年

  • 卫子夫失宠,卫青拿500两黄金为她情敌贺寿,最终保全家族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丝不苟陈怪瘦标签:卫青,刘彻,家族,武帝,大喜,汉朝,卫子夫

    卫青本来就是个私生子,从小就跟妈妈相依为命。在成长过程中,父子俩难以相认,但父亲对卫青很严厉,甚至派他去放羊。而此时的卫青,就像奴隶一样在篱笆下。幸运的是,卫青的妹妹卫子夫被汉武帝发现,卫子夫得宠,卫氏一家也跟着他上了天堂。因此,卫青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利用他天才的军事才能,为汉武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 没有汉武,哪来卫青、霍去病的赫赫功绩,可怜狄青、岳飞生不逢时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霍去病,狄青,岳飞,卫青,匈奴,刘彻

    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战将,卫青、霍去病二人当之无愧,正是有了这两人,才使大汉与匈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北方的游牧民族,时不时来中原打打秋风,侵略成性的日子一去不返,中原汉族王朝真正挺起了脊梁,被外族敬仰,进而奠定今日华夏立国之基础。在有幸认识汉武帝之前,卫青是个悲惨的私生子。自小艰难的生存环境造就了

  • 六安90后女兵卫青荣获三等功!

    历史解密编辑:六安热线标签:卫青,女兵,汉朝,三等功,六安市,六安90后

    2月28日,六安市金安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中市街道有关部门为荣获 “四有”优秀军士荣立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卫青及其家属送去立办受奖牌匾和“三等功”喜报。来源:六安新周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漠北之战,武刚战车杀得匈奴鬼哭狼嚎,卫青差点抓到单于?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卫青,匈奴,匈奴人,李广,右贤王,漠北之战,单于,吉武刚,足球运动员,中国足球

    漠北之战,卫青支开李广和赵食其的两万骑兵,催兵北进,行数百余里,至大漠西侧,来到燕然山东南方向的蒲奴水,意外遭遇伊稚斜单于大队人马。匈奴每年正月春祭,各部落首领小会单于庭。而从边塞俘虏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应该在单于庭,而不是龙城。实际情况令汉军惊讶,伊稚斜单于不仅人在龙城,而且还挥兵南下到蒲奴水阻截

  • 名将卫青为何会娶比他大十多岁还两度丧偶的寡妇为妻?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卫青,刘彻,汉朝,霍去病,卫子夫,陈阿娇,平阳公主,馆陶公主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夏侯颇自尽而亡,此前已经死过一次丈夫的平阳公主再度丧偶,虽然当时平阳公主已经四十多岁,都是已经升级成了祖母辈分的人,但是她的内心依旧寂寞难耐,渴望找一个男人共度余生。不久之后平阳公主就嫁给了比她小十多岁的大司马大将军百官之首的卫青,不过卫青能娶两次

  • 卫青是如何打下河套地区的?哪些人封侯了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卫青,匈奴,河套地区,汉军

    公元前128年,正当卫青在雁门鏖战时,右贤王出兵西域。这年秋高马肥之际,右贤王出兵八万余骑,几乎倾巢而动,除了右贤王本部三万多骑,河套地区娄烦出兵两万五千,白羊出兵一万五千,河西走廊休屠部、浑邪部等各出兵数千,浩浩荡荡杀奔乌孙。右贤王大军遭遇罕见的沙尘暴,来到博罗科努山北麓集结,只剩三万余人,战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