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比肩霍去病,就是死晚了...

他比肩霍去病,就是死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汉周读书 访问量:994 更新时间:2024/2/11 11:13:45

01

中国古代武将,有2大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

1、封狼居胥

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年仅22岁的霍去病以伤亡万余人的代价,一路杀伤俘虏了匈奴70443人,包括屯头王、韩王等三名,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名贵族。

(数据来源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霍去病在匈奴的祭祀圣地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在姑衍山还举行了祭地仪式。

此战过后,匈奴这个曾经压得汉朝七八十年喘不过气来的强悍游牧政权,再也没能翻得过身来,汉朝自此光耀千古。

2、燕然勒功

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名将窦宪灭亡北匈奴,将匈奴这个名词彻底扫进了东亚尘封的历史记忆中。

(虽然此后阿提拉在欧洲搞出了不小的动静,但匈奴跟东亚已经没什么联系了)

02

窦宪,出生于扶风窦氏家族。

其曾祖窦融在光武帝刘秀时做了十多年的司空;窦宪的奶奶和老妈都是公主;他妹妹是汉章帝刘炟的皇后。

窦家堪称东汉初期的第一外戚家族。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人生轨迹无外乎两种:

1、谨小慎微,低调做人;

2、天不怕地不怕,就算天皇老子,也敢上去斗一斗。

很不幸,窦宪属于后者。

他是时人眼中洛阳城第一大纨绔。

窦宪有多嚣张呢?

他连妹夫汉章帝的亲妹妹沁水公主的宅院都敢强占,公主还不敢吱声。

直到汉章帝有天路过沁水公主的宅子,才发现妹妹家大门口的匾额已经挂上了窦家的名号。

汉章帝把窦宪叫过来,窦宪还在给旁边人使眼色,让他们闭嘴。

《后汉书·窦融列传》载:“建初二年,女弟立为皇后,拜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笃,为黄门侍郎。兄弟亲幸,并侍宫省,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后肃宗驾出过园,指以向宪,宪阴喝不得对。”

03

章和二年(公元88年)四月,汉章帝英年早逝,享年33岁。

儿子刘肇(汉和帝)即位,当时才9岁,自然不懂怎么治理国家。

于是,窦皇后升级成了窦太后,临朝称制。

窦宪以侍中(掌管一切机要文件收发权)身份搅揽朝政,摇身一变成了第一权臣。

窦宪更加跋扈,他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出台什么政策,而是公报私仇。

说起来,窦宪之所以会成为混不吝的二世祖,和他从小缺少父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

窦宪很小的时候,他爹窦勋因犯受贿罪,被汉明帝刘庄逮捕下狱,后来死在了狱中。

老爹是皇帝抓的,窦宪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恨,但这并不妨碍他把杀父之仇算在主审窦勋案的谒者令韩纡身上。

但这个时候,韩纡已经去世了好多年。

窦宪就随便捏造了一个借口,把韩纡的儿子杀了,并且亲自提着脑袋去窦勋的坟前祭奠。

满朝文武都傻了:“还有王法吗?”

窦宪却不以为意:“看什么看,没见过这么帅的老大?!”

这件事最终被窦太后出面弹压下去。

但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连窦太后都差点保不住他了。

04

都乡侯刘畅(刘秀的大哥刘縯的曾孙)按惯例到洛阳参加汉章帝的葬礼。

窦宪派人埋伏在皇宫门口把刘畅杀了。

理由是,听手下人报告:刘畅仗着自己是大帅哥,走通了你妹妹(窦太后)的路子,倍受宠信......

虽然窦宪不相信妹妹会干出包养小白脸的事来,但还是担心刘畅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先下手为强了。

同时为了擦干净屁股,窦宪让人散布谣言,说凶手是刘畅的弟弟刘刚,动机是刘刚想兼并刘畅的财产。

可这个蹩脚的借口根本瞒不过朝廷里的那些人精。

因为按制度,刘刚没有入京吊丧的资格,此时正在山东封地。

就算他有动机杀人,可也不至于派杀手在天子脚下犯法,这不是送把柄给别人抓吗?

经过专案组不懈的调查,窦宪终于露出了马脚。

窦太后大怒,但她的娘家哥哥就这一个,也没法不保护,所以在接到案卷文书的第一时间,窦太后便把窦宪关在了皇宫里,也算是给外朝一个交代。

宪性果急,睚眦之怨莫不报复。

初,永平时,谒者韩纡尝考劾父勋狱,宪遂令客斩纡子,以首祭勋冢。

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畅素行邪僻,与步兵校尉邓叠亲属数往来京师,因叠母元自通长乐宫,得幸太后,被诏召诣上东门。

宪惧见幸,分宫省之权,遣客刺杀畅于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利侯刚,乃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后事发觉,太后怒,闭宪于内宫。

擅杀皇族,这是把天给捅漏了。

在被妹妹关禁闭的那一刻,窦宪是真害怕了。

但窦宪运气实在是爆棚......

05

此时,东汉的邻居北匈奴,正经历百年不遇的大灾荒,各个部落为了争夺水源,都打出狗脑子来了。

眼见天赐良机,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南匈奴动了心思,派使者来洛阳,鼓动汉廷征伐北匈奴:

“如果天朝出兵讨伐,我们愿意做向导。”

其实,南匈奴打的小算盘,谁都看得出来。

就算汉军打下北匈奴王庭,汉军也是没办法解决后勤问题的。

等汉军一撤,北匈奴不就是南匈奴的吗?

不过,站在汉廷自身的角度来看,出击北匈奴无疑是政治正确。

北匈奴这些年虽然有些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时不时威胁到汉朝在西域的统治。

窦宪趁机和妹妹打起了感情牌:

“我惹了这么大乱子,真的知错了,这次出征北匈奴,就让我将功赎罪吧!”

窦太后一想,也是,反正朝廷现在要用人,这个功劳给别人,不如给自己人,毕竟是亲兄妹,事情没必要做得那么绝。

于是,朝廷正式委任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将、班固(《汉书》作者)为中护军,统帅洛阳北军五校、边境十二郡骑兵,以及南匈奴等带路党羌胡兵出塞。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汉军分兵三路,对北匈奴进行包抄。

约定三路大军在北匈奴王庭所在地——涿邪山会师。

窦宪和耿秉,连同南匈奴左谷蠡王麾下一万精骑,从朔方郡鸡鹿塞出发;

南匈奴单于屯屠何则亲自率领数万南匈奴骑兵,出满夷谷;

度辽将军邓鸿则率领八千乌桓、羌胡兵,与南匈奴左贤王的一万精骑一起,兵出九原郡的稒阳塞。

06

汉匈联军日夜兼程,出塞三千余里,终于在涿邪山东边的稽落山下发现了北匈奴单于的大营。

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直到汉军打到家门口了,北匈奴单于还是懵逼的状态:这些汉朝人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然而窦宪并不给他过多思考的机会,直接命令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和耿谭先期带领一万骑兵,他自己领着主力部队一头撞进了匈奴营盘。

随后,便是一边倒的屠杀。

事后统计,汉军此战一共夺得13000余颗首级、俘获马、牛、羊等牲畜数百万头、并陆续招降北匈奴辖下部落81部,共计20余万人。

北匈奴的家底基本被打光,单于无奈,跪地请降。

这是汉朝开国近200年时间里,十多代帝王的渴望与梦想!

这是无数汉家儿郎前仆后继,希望造就的无上荣光!

07

战后,窦宪和耿秉统兵继续北进,登上了距今贝加尔湖不远的燕然山。

窦宪意气风发,他让班固写下《封燕然山铭》,并刻石记功。

老王特意把全文录于下,感受一下班固无双的文采,以及激荡在汉军心中深深的自豪感: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

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2017年,蒙古在境内的杭爱山发现了燕然勒石的原件。

燕然勒石实拍图

石碑被发现时,碑上残存260余字。

经过释读,最终被辨认出来的有220余字。

因发现地在蒙古,所以没有被选入当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名单中。

08

大破北匈奴,窦宪的名望达到顶峰。

为了表彰窦宪的战绩,汉和帝下诏升他为大将军,晋封武阳侯,食邑两万户。

之前杀害刘畅的事情就这样洗掉了。

不过这对窦宪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窦宪功成名就之后,马上故态复萌:比以前更嚣张了!

永元三年(公元91年)十月,汉和帝决定驾幸长安祭祀西汉诸陵,下诏窦宪一起前往长安。

到达长安之后,窦宪竟然挡在汉和帝前边,接受了大臣们的跪拜,还表现得十分心安理得。

当时的汉和帝已经13岁,懂事了。

从这以后,汉和帝暗下决心,一定要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然而,要夺权谈何容易?

当时满朝上下,几乎所有要害部门都安插着窦氏的人。

只有大司空任隗和大司徒丁鸿,不肯依附窦宪。

但他俩没有军权,就是两个空头文官。

真跟窦宪亮明底牌,任隗和丁鸿根本不够看。

汉和帝举目四望,身边能帮自己的,只剩下宦官了。

恰好当时窦宪统兵在外。

汉和帝叫来心腹宦官、中常侍郑众,秘密谋划着一切。

大网就此铺开......

09

永元四年(公元92年)四月,窦宪班师回朝。

汉和帝一如既往的叫大鸿胪持节到郊外迎接大军,按等级赏赐出征将士,并让窦宪第二天一早上朝汇报战果。

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

真正惊心动魄的大戏,发生在深夜。

正当窦宪回府呼呼大睡时,郑众开始行动了!

1、先软禁了窦太后及其手下,掐断了宫中的消息源;

2、再传令丁鸿封闭城门,切断城内外一切联系(洛阳北军五校就在城外)。

3、洛阳城内的各个主要路口,丁鸿也划分了责任区,派人严加把守。

在确定窦宪等人已成瓮中之鳖后,汉和帝的亲信禁军火速分头捉捕窦氏亲信党徒。

同时,派出谒者直接收缴了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让他回到封地去,并要求即刻上路。

窦宪接到圣谕的那一刻,明白自己已经倒台了。

什么他娘的改封,只是汉和帝不想背上杀舅舅的坏名声而已。

自己还是识相一点,或许还能留个全尸。

当天晚上,窦宪就在府中自杀身亡.......

这样的结局,连累燕然勒石的名声比封狼居胥差了点档次。

窦宪:我死太晚了?

标签: 窦宪汉军汉朝霍去病窦太后南匈奴

更多文章

  •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广,李敢,卫青,匈奴,汉朝,霍去病

    霍去病满脸黑人问号,不就是杀个李敢么?我能有什么事?你可别忘了,我的靠山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汉武帝!一个复杂到极致的关系在接下来长达30秒的时间里面,我会给大家讲一个复杂到极致的关系,这个关系,如果你能够捋顺了,你也就能够明白,霍去病为什么非要杀李广的儿子李敢了。故事的大背景是在汉武帝执政时期,汉武帝执

  • 摸过霍去病雕像,就能百病全消吗?

    历史解密编辑:雪夜惊鸿2021标签:刘彻,卫青,雕像,汉朝,霍去病,刘病已,大司马,汉宣帝

    今天,有一个报道称:甘肃兰州五泉山公园火了!很多人在霍去病雕像前排起长队,抚摸雕塑底座上镌刻的“去病”二字,祈祷祛病消灾,身体健康。其实,在网上搜一搜,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好多年了,只是去年全年放开后,很多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药石无效,非常难受,便把希望寄托到霍去病身上。原因很简单,谁让他的名字里有“去

  • 真正了解霍去病与匈奴的关系后,才明白这位军事天才的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常云瞰说搞笑标签:刘彻,卫青,汉朝,霍去病,匈奴人,汉高祖刘邦

    “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霆,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班固在中国历史上名将云集,但真正为后世所铭记的军事将领也并不多,有人以勇猛著称,也有人以忠义为后人所熟知。然而,霍去病却以他近乎于完美的战绩而被后人所铭记,历代学者都称他为天才和“战神”,并且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年

  • 卫子夫失宠,卫青拿500两黄金为她情敌贺寿,最终保全家族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丝不苟陈怪瘦标签:卫青,刘彻,家族,武帝,大喜,汉朝,卫子夫

    卫青本来就是个私生子,从小就跟妈妈相依为命。在成长过程中,父子俩难以相认,但父亲对卫青很严厉,甚至派他去放羊。而此时的卫青,就像奴隶一样在篱笆下。幸运的是,卫青的妹妹卫子夫被汉武帝发现,卫子夫得宠,卫氏一家也跟着他上了天堂。因此,卫青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利用他天才的军事才能,为汉武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 没有汉武,哪来卫青、霍去病的赫赫功绩,可怜狄青、岳飞生不逢时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霍去病,狄青,岳飞,卫青,匈奴,刘彻

    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战将,卫青、霍去病二人当之无愧,正是有了这两人,才使大汉与匈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北方的游牧民族,时不时来中原打打秋风,侵略成性的日子一去不返,中原汉族王朝真正挺起了脊梁,被外族敬仰,进而奠定今日华夏立国之基础。在有幸认识汉武帝之前,卫青是个悲惨的私生子。自小艰难的生存环境造就了

  • 六安90后女兵卫青荣获三等功!

    历史解密编辑:六安热线标签:卫青,女兵,汉朝,三等功,六安市,六安90后

    2月28日,六安市金安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中市街道有关部门为荣获 “四有”优秀军士荣立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卫青及其家属送去立办受奖牌匾和“三等功”喜报。来源:六安新周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漠北之战,武刚战车杀得匈奴鬼哭狼嚎,卫青差点抓到单于?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卫青,匈奴,匈奴人,李广,右贤王,漠北之战,单于,吉武刚,足球运动员,中国足球

    漠北之战,卫青支开李广和赵食其的两万骑兵,催兵北进,行数百余里,至大漠西侧,来到燕然山东南方向的蒲奴水,意外遭遇伊稚斜单于大队人马。匈奴每年正月春祭,各部落首领小会单于庭。而从边塞俘虏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应该在单于庭,而不是龙城。实际情况令汉军惊讶,伊稚斜单于不仅人在龙城,而且还挥兵南下到蒲奴水阻截

  • 名将卫青为何会娶比他大十多岁还两度丧偶的寡妇为妻?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卫青,刘彻,汉朝,霍去病,卫子夫,陈阿娇,平阳公主,馆陶公主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夏侯颇自尽而亡,此前已经死过一次丈夫的平阳公主再度丧偶,虽然当时平阳公主已经四十多岁,都是已经升级成了祖母辈分的人,但是她的内心依旧寂寞难耐,渴望找一个男人共度余生。不久之后平阳公主就嫁给了比她小十多岁的大司马大将军百官之首的卫青,不过卫青能娶两次

  • 卫青是如何打下河套地区的?哪些人封侯了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卫青,匈奴,河套地区,汉军

    公元前128年,正当卫青在雁门鏖战时,右贤王出兵西域。这年秋高马肥之际,右贤王出兵八万余骑,几乎倾巢而动,除了右贤王本部三万多骑,河套地区娄烦出兵两万五千,白羊出兵一万五千,河西走廊休屠部、浑邪部等各出兵数千,浩浩荡荡杀奔乌孙。右贤王大军遭遇罕见的沙尘暴,来到博罗科努山北麓集结,只剩三万余人,战马只

  •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诛杀了整个卫氏家族?不仅仅因为巫蛊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鸢飞九天标签:卫青,刘彻,卫氏,霍去病,匈奴,平阳公主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对困扰内地已久的匈奴,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在这个过程中,出身寒微的卫青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一生七次出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对于卫青的功勋,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的描述: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基本上是为西汉王朝扫清了边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赫赫的一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