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一生可以说是平民励志故事的巅峰之作,这个最初的无赖,后来的泗水亭长,硬生生打下了一个大一统政权——西汉。但刘邦晚年有组织的残杀功臣却是很受人诟病,就拿他夺取天下最大的依仗“汉初三杰”来看:韩信处死了,萧何“自墨”下狱了,张良这个“小机灵鬼”更是早早就吓跑了。
许多人说刘邦残忍,但是从作为皇帝的刘邦自身来看。这个48岁之前一事无成,年近半百开始创业打拼的普通人,历经多少苦难才打下了一片基业,他舍得丢弃吗?楚汉争霸时期,人们熟知刘邦遭受许多挫折与打击,但很少有人知道此时的他已经年过半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历经千辛万苦得到的一切,刘邦分外珍惜,韩信、彭越、英布为首的武将就是他最大的打击群体,作为年迈的帝王,他的做法虽然残忍,但也无可厚非。不过作为男人,刘邦却真正对不起两个人——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
刘邦与美貌的戚夫人相遇颇富戏剧性,当时刘邦战败,仓皇逃窜。是年轻貌美的戚夫人救了刘邦,并且提供了食物和心灵的慰藉,这一幕很像“美女救英雄”的狗血剧情。对于年过半百的刘邦来说,自己最低谷的时期,是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帮助自己度过的。所以在刘邦心里,戚夫人始终有着不同的地位,这从晚年刘邦征伐各处封王,一直带着戚夫人就可以看出。
不管是多么坚强的人,他的内心都会疲惫的,刘邦也是如此。前半生碌碌无为,晚年的他却一直面对金戈铁马的沙场。建国前如此,建国后亦如此,他也会累、会倦。年轻的戚夫人在危难时刻相救,又善解人意、能歌善舞,成了年迈的刘邦心灵的寄托。
爱屋及乌,刘邦也很喜爱戚夫人的儿子,觉得小家伙和自己很像,非常喜欢。这个“老男人”糊涂了,刘邦千不该万不该生出了废立太子,立年幼的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正是刘邦这个荒诞想法的提出,导致了戚夫人和刘如意后来的悲剧。
刘邦这一想法的提出,使原本安安分分的戚夫人滋生了野心。他开始利用自身优势,大吹枕边风,向刘邦诉苦。年迈的刘邦自然吃不了这一套,开始了勇敢而不理智的尝试。
刘邦在朝堂上提出废立太子的想法,遭到了群臣一致的反对,包括萧何、张良。原因很简单:刘邦政权中最大的利益集团就是丰沛功臣,吕雉的儿子就是他们延续恩宠的关键;而且刘盈本身不仅没有过错,相反性格仁厚、谦和,很有明君气象。
可老人们有个特点,喜欢耍性子,这一点在年迈的刘邦身上就很好的体现了。刘邦失去了往日的清醒君主头脑,变成了一个爱幼子、宠妃的老年丈夫形象。人们常说“老夫如父”,这句话一点没有说错,极度疼爱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刘邦开始一次次“勇敢”的尝试。
多次刘邦力排众议,不顾群臣反对,差点废立刘盈。这为吕雉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也导致了日后以戚夫人、刘如意为代表的所有刘邦爱妃宠子的悲惨命运。没有人天生狠毒,是刘邦对吕雉逼迫太过了。
刘邦四十八岁提着脑袋起兵,之前一直是个乡里无赖,出身很不错的吕雉在豆蔻年华嫁给了年长近二十岁的刘邦,这本就是多少人难以接受的。刘邦婚后还基本不顾家,许多农活都要由吕雉完成,家里刘邦兄弟都讥笑他们,恐怕乡邻的嘲讽吕雉也没少受。之后刘邦犯事,躲在深山之中,吕雉冒死去偷偷送饭。换成其她女人恐怕早就离开刘邦了,所以说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吕雉对于刘邦的支持,她做到了一个女人能做到的极致。
这种情况下刘邦的举动无疑狠狠刺激了吕雉,毕竟自己的儿子刘盈没有过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才几岁,也不见得就是明君。所以吕雉开始仇视戚夫人,认为是她蛊惑刘邦,甚至更进一步仇视所有受宠的嫔妃。
由于刘邦改立太子本身就有太多不合理之处,所以在群臣反对之下也就不了了之了。汉惠帝刘盈继位后,由于本身年幼,加上性格柔和,吕雉掌控了实权,开始了报复行动。
最初吕雉把戚夫人派去做奴婢,像官奴一样去杵米,其她刘邦的宠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可戚夫人没有看清形势,想起自己昔日风光无限,现在的悲惨生活。竟然唱出了所谓的“子为王,母为虏。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汝”的《戚夫人歌》。
这句话深深刺激到了掌权的吕雉,也给她提了个醒。吕雉多次派人召回当时的赵王刘如意,汉惠帝刘盈很清楚母亲的性格,自己亲自去接刘如意。接到后和刘如意,吃住在一起,完全不给吕雉可乘之机。不知道刘邦如果看到刘盈保护弟弟的一面,是否会愧疚当初废太子的行为。
刘盈一次外出时,年幼的刘如意还没有醒,吕雉趁机派人毒死了他,这让善良的刘盈伤心不已。母凭子贵,刘如意的死,使吕雉对戚夫人再无顾忌。吕雉命人斩断了四肢,弄瞎眼睛,弄聋耳朵,喝下哑药,制成了所谓的“人彘”。
过了几天后,汉惠帝刘盈见到了这残忍的一幕,才知道戚夫人遇害了,吓得得了场大病。之后对于国事政事再也不敢兴趣,也开始畏惧起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吕雉。母亲的权势他无法撼动,只能尽量保护自己的兄弟们,用沉溺酒色向吕雉昭示自己的不满。几年之后,汉惠帝刘盈抑郁而终,不知此时吕雉是否会为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
可以说刘邦作为年迈的帝王,处死韩信、猜忌萧何等功臣,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晚年的刘邦在处理家务的事件上,太过荒诞。因为年轻的戚夫人深受宠爱,有了改立不满十岁的刘如意为太子。不仅使戚夫人滋生了野心,更辜负了受苦多年的结发夫妻吕雉,为她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后来吕雉报复毒死刘如意,残杀戚夫人,甚至吓得儿子刘盈抑郁而终,刘邦要负很大责任。作为一个男人,刘邦晚年的不当举措毁掉了所有和自己最亲密的人组成的家。
参考资料:
《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