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晚年最悲惨的两人:不是韩信,不是萧何,至今仍是千古惨剧

刘邦晚年最悲惨的两人:不是韩信,不是萧何,至今仍是千古惨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乖的欧尼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4/1/17 7:02:58

刘邦的一生可以说是平民励志故事的巅峰之作,这个最初的无赖,后来的泗水亭长,硬生生打下了一个大一统政权——西汉。但刘邦晚年有组织的残杀功臣却是很受人诟病,就拿他夺取天下最大的依仗“汉初三杰”来看:韩信处死了,萧何“自墨”下狱了,张良这个“小机灵鬼”更是早早就吓跑了。

许多人说刘邦残忍,但是从作为皇帝的刘邦自身来看。这个48岁之前一事无成,年近半百开始创业打拼的普通人,历经多少苦难才打下了一片基业,他舍得丢弃吗?楚汉争霸时期,人们熟知刘邦遭受许多挫折与打击,但很少有人知道此时的他已经年过半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历经千辛万苦得到的一切,刘邦分外珍惜,韩信、彭越英布为首的武将就是他最大的打击群体,作为年迈的帝王,他的做法虽然残忍,但也无可厚非。不过作为男人,刘邦却真正对不起两个人——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

刘邦与美貌的戚夫人相遇颇富戏剧性,当时刘邦战败,仓皇逃窜。是年轻貌美的戚夫人救了刘邦,并且提供了食物和心灵的慰藉,这一幕很像“美女救英雄”的狗血剧情。对于年过半百的刘邦来说,自己最低谷的时期,是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帮助自己度过的。所以在刘邦心里,戚夫人始终有着不同的地位,这从晚年刘邦征伐各处封王,一直带着戚夫人就可以看出。

不管是多么坚强的人,他的内心都会疲惫的,刘邦也是如此。前半生碌碌无为,晚年的他却一直面对金戈铁马的沙场。建国前如此,建国后亦如此,他也会累、会倦。年轻的戚夫人在危难时刻相救,又善解人意、能歌善舞,成了年迈的刘邦心灵的寄托。

爱屋及乌,刘邦也很喜爱戚夫人的儿子,觉得小家伙和自己很像,非常喜欢。这个“老男人”糊涂了,刘邦千不该万不该生出了废立太子,立年幼的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正是刘邦这个荒诞想法的提出,导致了戚夫人和刘如意后来的悲剧。

刘邦这一想法的提出,使原本安安分分的戚夫人滋生了野心。他开始利用自身优势,大吹枕边风,向刘邦诉苦。年迈的刘邦自然吃不了这一套,开始了勇敢而不理智的尝试。

刘邦在朝堂上提出废立太子的想法,遭到了群臣一致的反对,包括萧何、张良。原因很简单:刘邦政权中最大的利益集团就是丰沛功臣,吕雉的儿子就是他们延续恩宠的关键;而且刘盈本身不仅没有过错,相反性格仁厚、谦和,很有明君气象。

可老人们有个特点,喜欢耍性子,这一点在年迈的刘邦身上就很好的体现了。刘邦失去了往日的清醒君主头脑,变成了一个爱幼子、宠妃的老年丈夫形象。人们常说“老夫如父”,这句话一点没有说错,极度疼爱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刘邦开始一次次“勇敢”的尝试。

多次刘邦力排众议,不顾群臣反对,差点废立刘盈。这为吕雉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也导致了日后以戚夫人、刘如意为代表的所有刘邦爱妃宠子的悲惨命运。没有人天生狠毒,是刘邦对吕雉逼迫太过了。

刘邦四十八岁提着脑袋起兵,之前一直是个乡里无赖,出身很不错的吕雉在豆蔻年华嫁给了年长近二十岁的刘邦,这本就是多少人难以接受的。刘邦婚后还基本不顾家,许多农活都要由吕雉完成,家里刘邦兄弟都讥笑他们,恐怕乡邻的嘲讽吕雉也没少受。之后刘邦犯事,躲在深山之中,吕雉冒死去偷偷送饭。换成其她女人恐怕早就离开刘邦了,所以说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吕雉对于刘邦的支持,她做到了一个女人能做到的极致。

这种情况下刘邦的举动无疑狠狠刺激了吕雉,毕竟自己的儿子刘盈没有过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才几岁,也不见得就是明君。所以吕雉开始仇视戚夫人,认为是她蛊惑刘邦,甚至更进一步仇视所有受宠的嫔妃。

由于刘邦改立太子本身就有太多不合理之处,所以在群臣反对之下也就不了了之了。汉惠帝刘盈继位后,由于本身年幼,加上性格柔和,吕雉掌控了实权,开始了报复行动。

最初吕雉把戚夫人派去做奴婢,像官奴一样去杵米,其她刘邦的宠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可戚夫人没有看清形势,想起自己昔日风光无限,现在的悲惨生活。竟然唱出了所谓的“子为王,母为虏。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汝”的《戚夫人歌》。

这句话深深刺激到了掌权的吕雉,也给她提了个醒。吕雉多次派人召回当时的赵王刘如意,汉惠帝刘盈很清楚母亲的性格,自己亲自去接刘如意。接到后和刘如意,吃住在一起,完全不给吕雉可乘之机。不知道刘邦如果看到刘盈保护弟弟的一面,是否会愧疚当初废太子的行为。

刘盈一次外出时,年幼的刘如意还没有醒,吕雉趁机派人毒死了他,这让善良的刘盈伤心不已。母凭子贵,刘如意的死,使吕雉对戚夫人再无顾忌。吕雉命人斩断了四肢,弄瞎眼睛,弄聋耳朵,喝下哑药,制成了所谓的“人彘”。

过了几天后,汉惠帝刘盈见到了这残忍的一幕,才知道戚夫人遇害了,吓得得了场大病。之后对于国事政事再也不敢兴趣,也开始畏惧起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吕雉。母亲的权势他无法撼动,只能尽量保护自己的兄弟们,用沉溺酒色向吕雉昭示自己的不满。几年之后,汉惠帝刘盈抑郁而终,不知此时吕雉是否会为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

可以说刘邦作为年迈的帝王,处死韩信、猜忌萧何等功臣,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晚年的刘邦在处理家务的事件上,太过荒诞。因为年轻的戚夫人深受宠爱,有了改立不满十岁的刘如意为太子。不仅使戚夫人滋生了野心,更辜负了受苦多年的结发夫妻吕雉,为她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后来吕雉报复毒死刘如意,残杀戚夫人,甚至吓得儿子刘盈抑郁而终,刘邦要负很大责任。作为一个男人,刘邦晚年的不当举措毁掉了所有和自己最亲密的人组成的家。

参考资料:

《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

标签: 刘邦萧何韩信吕雉刘如意刘盈

更多文章

  • 跟刘邦最对脾气的,不是张良,不是萧何,而是一个看大门的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邦,张良,萧何,齐国,韩信,汉朝

    刘邦是出了名的流氓皇帝,并且有两大脾性,在秦汉之时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第一项就是瞧不起人,你越是礼仪周到,谨小慎微的,他越瞧不起你。第二项就是讨厌儒生,来找刘邦的儒生,只要戴儒生帽的,就把人家的帽子拽下来,往帽子里撒尿。但是却有一个儒生,还是个地位低贱的看大门的,来到刘邦这里以后,刘邦不仅没往帽子

  • 张作霖的奉系债台高筑,哪来的底气挥师中原?后方全靠东北版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张作霖,萧何,汤玉麟,奉系

    王永江傅斯年曾赞许一军阀麾下的官员为民国第一循吏。傅斯年曾打算仿照正史写一部民国史,列传中有“循吏传”,上榜者只有3人,名列第一的就是这位军阀麾下的官员,由此民国第一循吏这个名号就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就是张作霖的萧何——王永江。一、奉系的困境张作霖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他以一草莽土匪起步,进行投机,被招安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地说了4个字,被人诟病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韩信,萧何,刘邦,项羽,吕雉,樊哙,汉朝,春秋战国,秦朝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相马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早在汉朝开国时期就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传奇佳话。韩信能够在历史的舞台上宏图大展,离不开萧何的帮助。虽说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但是他在成名前,仍是一个无名小卒。踌躇满志却报国无门的他被萧何发现,得到引荐,从此便平

  • 同是刘邦手下,为啥韩信、彭越被封王,萧何、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邦,彭越,萧何,樊哙,韩信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最后成功建立西汉,离不开手下能臣武将的辅佐。而在他手下的这些能臣武将中,主要分为两个流派。第一个流派,就是刘邦建国后封侯的那群人,典型的就是樊哙、萧何等人,这些人都是刘邦起义的时候就跟着的,妥妥的元老,开国功臣;第二个流派就是看刘邦天赋不错,觉得能成事,中途投靠的,典型的就

  • 萧何献计杀害韩信后哭了,说了这12个字,流传至今,扎心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名家十讲标签:韩信,萧何,刘邦,项羽,吕雉,史记

    最初,我不相信天意。后来,我相信天意。再后来,我以为神意可以改变天意。而现在,我才知道,神意之外还有天意。秦末汉初之际,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大将,此人就是历史名将韩信。作为历史上非常厉害的武将,他一生就是一个传奇。韩信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到了三军统帅,这是非常厉害的,纵观整个历史,都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生

  • 眼光好有多重要?萧何的小心机成就了大汉400年基业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萧何,刘邦,嬴政,韩信,楚汉相争,商鞅变法,霸王项羽

    公元前206年的咸阳发生了一件小事,之所以说他是小事是因为与当时秦王投降、鸿门宴相比确实微不足道。就连《史记》都是寥寥数语敷衍过去。这件事虽然看似是楚汉相争当中的细枝末节,但其又是日后刘邦掀起波澜的关键,其中的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正因为其表面看来无非是末端小节,我们的叙述也不妨从那件小事开始。这一年

  • “汉初三杰”功高震主,韩信被杀后,张良、萧何是如何自救的?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韩信,张良,萧何,刘邦,吕雉,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汉初三杰”,指的是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建立西汉的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抚民,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众

  • 萧何与刘邦识于微时,帮刘邦平定天下后,却为何要自毁名誉?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萧何,刘邦,韩信,平定,项羽,曹参

    刘邦一统天下后,将一直帮他的萧何排在第一位论功行赏。可韩信死后,萧何为了保命,只好将家产全部捐出,还自毁名誉,只求刘邦能放他一马。谁知道,刘邦知道他的用心后,竟然真的对他不再刻意怀疑。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也只是个普通的官吏,但萧何却多次凭着职权保护刘邦。当刘邦要去别处时,萧何还给他送了500钱

  • 汉初三杰中的萧何,为何能屡次躲过刘邦的屠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萧何,刘邦,韩信,张良,吕雉,项羽

    刘邦这个人是幸运的,他身在秦末暴乱之中,现在身上免不了流氓的性格。在同行项羽残暴的衬托下,刘邦竟然能落得宽厚的美名,功成名就之后汉朝建立,他就开始拿起屠刀向昔日功臣下手。就连在项羽鸿门宴上,为刘邦挡刀的樊哙也险些遭到他的毒手。在刘邦那么多功臣之中,却唯独只有一个人得以善终。他就是著名的汉初三杰,萧何

  • 刘邦手下最大的功臣,不是张良萧何,不是韩信,而是项羽帐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项羽,韩信,张良,萧何,三毛,汉高祖刘邦

    刘邦一介布衣,却能在短短的八年时间,推翻暴秦,统一天下,靠的就是会用人,懂时局。首先他能在天下大乱之后揭竿而起,随后他又网络了一大批谋臣猛将,成功统一天下。就在刘邦统一西汉以后,在一次宴会上说:我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是因为我谋有张良,武有韩信,后勤有萧何。然而他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文武兼备的大功臣陈平!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