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是刘邦手下,为啥韩信、彭越被封王,萧何、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同是刘邦手下,为啥韩信、彭越被封王,萧何、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401 更新时间:2024/1/15 19:18:39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最后成功建立西汉,离不开手下能臣武将的辅佐。而在他手下的这些能臣武将中,主要分为两个流派。

第一个流派,就是刘邦建国后封侯的那群人,典型的就是樊哙萧何等人,这些人都是刘邦起义的时候就跟着的,妥妥的元老,开国功臣;第二个流派就是看刘邦天赋不错,觉得能成事,中途投靠的,典型的就是张良韩信等人,这群人一般都是带资进组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最后大部分也都是封王的存在。

除了这两种人之外,还有三种人,那就是卢绾。卢绾即是刘邦的老乡,也是最后封王的人。

樊哙、萧何等人

樊哙和萧何等人,身上有一个很明显的标记,那就是沛县。也正是因为这个标记,刘邦才会如此看重他们。

是以,当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才会相继分封萧何、樊哙等人为侯。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刘邦这么看重他们,为何却只封他们为侯,而不是为王呢?

正因为刘邦看中他们,才不会封他们为王。

因为王,注定是刘邦的子孙来当的。

由于刘邦身份的特殊性,想要将西汉完美地传承下去,就必须要将自己的后代封王。正如西周初期周王室大肆分封姬姓诸侯一样。

换句话讲,如果不是姓刘的被封王了,那一定不是刘邦自愿的。既然不是刘邦自愿的,那么除去这些异姓王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此,正是因为刘邦十分看重萧何、樊哙这些沛县元老,所以才不会分封他们为王,而是封王,这已经是刘邦能够给予他们的最高待遇了。

退一步讲,哪怕刘邦分封他们为王了,并且没有除去他们,而且萧何等初代王也没有别的造反心思,可是他们的后代呢?他们的后后代呢?

一句话,刘邦分封他们为王,就是埋下一颗地雷,迟早会爆。

彭越、韩信等人

这里说明一下,韩信本来是齐王,后来被贬为楚王,最后才被贬为淮阴侯,所以这里把他当作王。

彭越韩信等人,和沛县等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是带资进组的。彭越就不必说了,在一开始就起义自立了。

韩信虽然一开始是刘邦麾下的人,但是随着他战功越来越显赫,尤其是他攻下齐地以后,势力快速膨胀,成为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甚至于楚汉战争后期,项羽都亲自找人来说服韩信。

因此,对于韩信彭越等人,刘邦不能将自己的意图表现的太明显,而是要逐个击破,否则,很容易招致这些异姓王的反感,从而作乱,将好不容易一统的天下再次搞得分崩离析。

卢绾

卢绾,按理来说也属于沛县一党,但是却又有所不同,因为他和刘邦的关系比沛县一党更铁。

史书上记载,刘邦家和卢绾家是世交,两个人更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如果说,对于沛县一党,刘邦只是当成可以信任的家属的话,那么对于卢绾,就是兄弟。

既然是兄弟,那么刘邦自然是舍得封王的。而他也相信自己和卢绾的关系,不相信卢绾会因此动乱。

只是很可惜,卢绾让他失望了。

标签: 刘邦彭越萧何樊哙韩信

更多文章

  • 萧何献计杀害韩信后哭了,说了这12个字,流传至今,扎心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名家十讲标签:韩信,萧何,刘邦,项羽,吕雉,史记

    最初,我不相信天意。后来,我相信天意。再后来,我以为神意可以改变天意。而现在,我才知道,神意之外还有天意。秦末汉初之际,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大将,此人就是历史名将韩信。作为历史上非常厉害的武将,他一生就是一个传奇。韩信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到了三军统帅,这是非常厉害的,纵观整个历史,都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生

  • 眼光好有多重要?萧何的小心机成就了大汉400年基业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萧何,刘邦,嬴政,韩信,楚汉相争,商鞅变法,霸王项羽

    公元前206年的咸阳发生了一件小事,之所以说他是小事是因为与当时秦王投降、鸿门宴相比确实微不足道。就连《史记》都是寥寥数语敷衍过去。这件事虽然看似是楚汉相争当中的细枝末节,但其又是日后刘邦掀起波澜的关键,其中的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正因为其表面看来无非是末端小节,我们的叙述也不妨从那件小事开始。这一年

  • “汉初三杰”功高震主,韩信被杀后,张良、萧何是如何自救的?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韩信,张良,萧何,刘邦,吕雉,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汉初三杰”,指的是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建立西汉的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抚民,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众

  • 萧何与刘邦识于微时,帮刘邦平定天下后,却为何要自毁名誉?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萧何,刘邦,韩信,平定,项羽,曹参

    刘邦一统天下后,将一直帮他的萧何排在第一位论功行赏。可韩信死后,萧何为了保命,只好将家产全部捐出,还自毁名誉,只求刘邦能放他一马。谁知道,刘邦知道他的用心后,竟然真的对他不再刻意怀疑。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也只是个普通的官吏,但萧何却多次凭着职权保护刘邦。当刘邦要去别处时,萧何还给他送了500钱

  • 汉初三杰中的萧何,为何能屡次躲过刘邦的屠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萧何,刘邦,韩信,张良,吕雉,项羽

    刘邦这个人是幸运的,他身在秦末暴乱之中,现在身上免不了流氓的性格。在同行项羽残暴的衬托下,刘邦竟然能落得宽厚的美名,功成名就之后汉朝建立,他就开始拿起屠刀向昔日功臣下手。就连在项羽鸿门宴上,为刘邦挡刀的樊哙也险些遭到他的毒手。在刘邦那么多功臣之中,却唯独只有一个人得以善终。他就是著名的汉初三杰,萧何

  • 刘邦手下最大的功臣,不是张良萧何,不是韩信,而是项羽帐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项羽,韩信,张良,萧何,三毛,汉高祖刘邦

    刘邦一介布衣,却能在短短的八年时间,推翻暴秦,统一天下,靠的就是会用人,懂时局。首先他能在天下大乱之后揭竿而起,随后他又网络了一大批谋臣猛将,成功统一天下。就在刘邦统一西汉以后,在一次宴会上说:我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是因为我谋有张良,武有韩信,后勤有萧何。然而他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文武兼备的大功臣陈平!陈

  • 76岁李善长被朱元璋视为“萧何”,为何没能像萧何一样得到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晴朗文史阁标签:萧何,明朝,李韩公,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小说家

    很多开国之君都有自己的“嫡系战队”,比如明代的李善长就被朱元璋视为自己的“萧何”。这样的评价,是相当了不得的。投靠朱元璋以来,李善长不辞辛苦,出生入死地帮助朱元璋打江山、治天下,还为朱元璋确立了儒法杂糅的治国理念,贡献值确实也是与萧何不相上下。年岁渐长后,李善长更是选择告老归田,远离官场,相当于急流

  • 成也萧何败萧何!绝平功臣失点,弗拉门戈痛失南美优胜者杯冠军

    历史解密编辑:硬腿子聊个球标签:南美,巴甲,弗拉门戈,优胜者杯,解放者杯,意甲联赛

    北京时间3月1日上午8点30分,南美优胜者杯决赛次回合的比赛,巴甲劲旅也是南美解放者杯的冠军弗拉门戈迎战来自厄瓜多尔甲级联赛获得南美球会杯冠军的山谷独立。一周前,两支球队首回合的较量中,山谷独立在下半场第69分钟利用角球机会由卡拉瓦哈尔头球破门,以1-0取胜占得先机。本场对决双方拼抢十分激烈,场上黄

  • 同为汉初三杰,萧何与韩信都没有好下场,而张良却功成身退?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萧何,韩信,张良,刘邦,汉朝,汉初三杰,霸王项羽

    同为汉初三杰,萧何与韩信都没有好下场,而张良却功成身退?张良,青年时是侠士,古博浪沙刺秦王。壮年时是谋士,辅佐刘邦成就霸业,晚年时是隐士,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张良成就了许多读书人的梦想。张良确实要谋略高手,他的师傅黄石公应该比他厉害,还有黄石公的师傅应该是鬼谷子,这样推下去,是不是可以推到姜子牙了。张

  • 刘邦有萧何、韩信,刘备有关羽、孔明,为啥刘秀手下没一个出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邦,萧何,韩信,刘备,关羽,诸葛亮

    一个王朝的建立,除了皇帝本人的雄才大略外,还需要文臣武将进行内外支持。所以在王朝开国初期,我们能看到将星如云、文星荟萃。比如西汉初期,有萧何、韩信、张良等人,名传后世;唐朝初期,有程咬金、房玄龄、侯君集、魏征、长孙无忌等人,凌烟阁24大臣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人物;明朝初年有刘伯温、蓝玉、刘基等人,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