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如果谋士许攸不背叛袁绍,实力弱小的曹操能赢吗?

官渡之战,如果谋士许攸不背叛袁绍,实力弱小的曹操能赢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4464 更新时间:2024/1/19 21:27:43

官渡之战前的形势是袁强曹弱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拥戴汉献帝入许都,是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接着他用数年时间率军征战,相继平定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建安四年(199年),“四世三公”的袁绍最终击败了军阀公孙瓒,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广袤地区。袁绍出身豪门,社会地位、声望很高,势力很大,其才具也不像小说《三国演义》里描述的那般不堪,在彼时拥兵割据的群雄中,也算首屈一指的了。但在用兵上,他还是稍逊曹操一筹。

曹操、袁绍相继削平割据北方的各股军阀势力后,都想统一北方, 两人间的较量已经不可避免。

经过白马、盐津两场战役后,袁、曹双方进入了一个暂时的相持阶段,袁绍虽然连败两仗,但毕竟底子厚,仍旧保持着较大的优势:从军队数量上说,袁绍拥军十万余,曹操最多不过三、四万。从经济实力说,曹操占据的兖州、豫州,是东汉末年饱经战乱、各方面被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袁绍盘踞的河北地区则相对平静,比较富庶。曹操进许都后,立即下令屯田积谷,恢复生产,但毕竟只有四年多光景,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兖、豫二州凋敝残破的面貌。所以,粮草军饷,也远远不如袁绍充足。

袁绍没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又拒听谋臣沮打持久战拖垮曹军的建议,急欲与曹操展开决战

建安五年(200年)一月,实力雄厚、无后顾之忧的袁绍决定主动出击,亲率10万河北精锐大举南下。此前,曹操已经击溃了袁绍盟军刘备,于是率两万士兵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今河南许昌以北),与倾巢而出的袁绍大军对峙起来。

七月,袁绍大军集结于官渡以北的阳武,倚仗兵多将广、装备、粮饷上的优势,准备发起主动进攻。谋士沮授再次对袁绍分析战场态势,建议说:“我方军队虽然人多势众,却不如曹军英勇善战;曹军的弱点是粮草匮乏 ,作战物资储备远不如我方充足” 。鉴于曹军不能持久地客观现实,他建议袁绍, 与敌对峙,不轻易大规模出战,用持久战来消耗曹军的有生力量,最终拖垮、战胜曹操。 袁绍仍不听沮授的意见。他令主力进至官渡前线,扎下营寨,军营东西连绵长达数十里。曹操也不示弱,亦针锋相对,列好阵势,与袁军相持。

曹操雄才大略,极擅用兵,但因所占地盘饱受兵燹,田地荒芜,开始屯田又没多久,后勤保障难以维持,加上连年征战将士疲惫,见袁军势大,于是一度想退守许昌。

九月,曹操向袁军发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却被袁军击退。曹操见攻击不奏效,于是改变策略,命人在营盘外侧挖掘深壕,进行防御,不再出战。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三个多月。

荀彧建议曹操坚持,不可轻易言退,若退必输!

两军相持,比拼的是谁的物资储备充足。时间一长,曹军的后勤劣势凸显,粮草告急。曹操和军师荀彧商议道:“我军乏粮,有些顶不住了,还是暂且退回许昌吧”。

荀彧说:“不可以!现在的形势和当初刘邦项羽对峙于鸿沟时很相似 ,就看谁能挺,谁先撤,谁就输,我们困难,袁绍也不轻松,或许也难持久,您一定要坚持住,不可轻易言退, 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您”。

荀彧毕竟是三国顶尖谋士,登高望远,他分析利弊,权衡局势,最终促使曹操做出了正确决策 ——和袁绍耗下去!他一面下令继续固守官渡,一面密切注视袁军态势,一边寻找有利时机,进行最后的决战。

谋士荀攸看出袁绍软肋,建议曹操派奇兵偷袭袁军运输队,焚烧粮草

在两军相持之阶段,军粮的补给是关系战争胜负的关键。曹操见袁军的粮草虽然比较充裕,但因为军队多,每日消耗很大,如果粮草转运出现问题,就会不战自乱。

曹操一面严令后方加紧筹措并运送粮草,接济军需;另一方面,决定派精兵偷袭袁军运输队,焚毁其粮草。恰巧袁绍部将韩猛押送数千车粮草,前往官渡前线, 此刻正在途中。韩猛也算是河北名将,但他骁勇寡谋,而且轻敌无备。曹操的另一位谋士荀攸(荀彧族侄)了解到这个情况,就向曹操建议派兵去劫夺袁军的运粮车。曹操立刻派悍将徐晃、史涣带兵前去伏击韩猛,韩猛猝不及防,只得扔下粮草落荒而逃,数千辆粮草被徐晃纵火烧得一干二净。十月,袁绍又派部将押送一万车粮草赶往官渡,囤积在大营以北四十余里的故市、乌巢(均在今河南盐津境内)两个粮仓内,为保万无一失,特派大将淳于琼率一万将士驻守乌巢,以为保护。由于前次数千车粮草被曹军劫烧,一度造成袁军缺粮,因此袁营谋士沮授特别提醒袁绍,要他另派一员骁将率领兵马驻扎于淳于琼之外侧,以防曹军两面包抄。袁绍生性迟缓,多谋寡断,没有采纳。

攸关官渡之战胜负的最关键人物许攸出场,预示着战场形势即将发生变化......

袁绍的另一个谋士许攸也算足智多谋的人物,但生性贪财好货,属才高德薄之人。他认为曹操兵微将寡,实力有限,且其主力大多集中在官渡,后方必定空虚。因此,他建议袁绍派遣一支精锐骑兵,直捣许都,一举端掉曹操老巢。遗憾的是,盲目自大又首鼠两端的袁绍,并未采纳许攸之策,反而骄傲地说:“不必!我一定可以在此击溃曹军,生擒曹操”!见袁绍虚骄轻敌,不重视自己的奇策,许攸感到很失望。

许攸预感到袁绍最终一定会失败,又感到袁绍不能满足他升官发财的欲望,于是思想发生动摇,产生了另攀高枝的想法。恰在此时,许攸家族有人犯法,被留守邺城的审配逮捕下狱, 准备治罪。许攸非常怨愤,干脆背弃袁绍,去投奔曹操(也有文献记载说是曹操用重金收买过来的)。

曹操正在午睡,听说许攸来投,兴奋地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赤脚跑出去迎接,并拍手说:“子元(许攸字)远道而来,我的大事可成矣”。许攸一见曹操就开门见山问道:“袁绍军势很盛,你打算如何应对?目前有多少存粮”?曹操答:“可以支撑一年”。许攸知道他在虚张声势,就说:“没那么多吧”!曹操再说:“至少可支持半年”。许攸单刀直入说:“您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何不说实话”!曹操这才道出实情:“其实军粮只能勉强维持一个月了。您看该怎么办呢”?许攸这才把袁绍在乌巢、故城囤积大量粮草的情况和盘托出,全都告诉了他,并劝他尽快遣精兵前往偷袭,把袁军的粮草辎重付之一炬。

曹军越过袁军防线,直奔乌巢,把袁军粮囤团团围住,然后放火烧囤。夜色中,只见乌巢粮仓四周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袁绍守军在梦中惊醒,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天亮后,袁军守将淳于琼发现曹军人马不多,就把守军集结起来,再出营对曹军展开攻击。淳于琼也是有勇无谋的莽夫, 很快被曹军打得大败亏输,被迫退守营寨,负隅顽抗。

袁绍听说曹操偷袭乌巢粮囤,仍然没有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也未引起他的注意,反而认为这是他一举攻克官渡,团灭曹军的绝佳机会。他对儿子袁谭说:“只要我们集中力量攻克曹操官渡大营,即使他击败了淳于琼,也没有退路了”。于是他命大将张郃、高览率大军加紧攻打曹军官渡大营。张郃是一员有勇有谋的智将,他得知曹操亲率精锐围攻乌巢,恐怕淳于琼支撑不住。他认为乌巢若失守,那么就大势已去矣 !因此,他一再请袁绍调兵紧急驰援淳于琼。但袁绍是个见事迟缓的人,又固执己见,在郭图的极力迎合下,仍旧坚持以主力猛攻曹军大营,只派少数骑兵去救乌巢。由于曹操官渡大营深壕高垒,很是坚固,将士浴血坚守,袁军久攻不克,主力反而被牵制住了。这就给曹操攻取乌巢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袁绍派来的援军逼近乌巢时,曹军探马慌张向他报告,要求分兵抵挡。当时,正是能否攻取乌巢,决定胜负大局的紧要关头。因此,曹操严令部下:“待敌军援兵攻至我们背后,再来报告”!在曹操沉着冷静、坚决果断地指挥下,不但击溃了袁绍派来的增援部队,而且攻克了乌巢营屯,击杀淳于琼。袁绍囤积在此的万余车粮草也被焚毁殆尽。

曹操之所以能以少胜多,打败强大的袁绍,统一北方,许攸是关键性人物

淳于琼兵败身亡的消息传至官渡前线,张郃心知大势已去,顿时失去了斗志。他和高览商议,把攻城器械全部烧毁,一起到曹营请降。袁军粮草被烧,军心动摇。这回又传来主将投降的消息,更加军心散乱,士卒因连年征战早已疲惫不堪,不满情绪爆发,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曹操乘势挥军出击,袁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近十万袁军主力竟一下子全都溃散了。袁绍、袁谭父子见败局已定,仓惶逃遁,只率八百亲兵逃回河北。曹操以寡胜众,大获全胜,掳获辎重、财宝无数,还残忍地将数万投降袁军士卒悉数坑杀。

据史料记载,官渡之战,曹军共歼敌一万多,俘虏七万多,袁绍父子仅率八百骑兵窜回黄河以北。经此一战,袁绍的十万余主力差不多全军覆没了。

袁绍经不起如此惨败。回到河北后,他又气又急,惶惶不可终日,终于得了重病。公元202年5月,袁绍病情加重,终于一命呜呼。他的几个儿子为争权夺利,最后竟然同室操戈,相互攻杀起来,结果都被曹操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到公元206年,曹操彻底肃清了袁氏残余势力,将过去袁绍所占据的地盘全部平定。除辽东、西凉外,中国北方基本被他统一。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冷兵器时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曹操之所以能击败兵精粮足的袁绍,许攸是关键性人物,亦可称功不可没。彼时曹操兵少,粮草不济,与袁绍对战基本没有胜算。许攸背袁降曹后 ,劝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左右都怀疑他的动机。只有荀攸、贾诩两个人认为值得冒险,大可一试,劝曹操进攻淳于琼。于是曹操亲率马步军五千,乘夜前往。一到乌巢,立刻放火烧囤。天明后,淳于琼见曹操兵少,于是率军出营列阵,准备迎敌。曹操督军急攻,很快攻破袁军屯营,淳于琼等人皆被斩杀,屯粮被烧得颗粒无存。这一次,要不是许攸送来情报,曹操哪知道袁军粮草囤积在乌巢,他也不敢孤注一掷,舍死忘生、放手一搏啊。假如他长期与袁绍对峙于官渡,粮草最多只能支持一个月,而袁绍有乌巢万余车粮草,足可拖垮曹军,若没有许攸献计,则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插图源自网络】

【 剽窃必究】

标签: 许攸袁绍曹操官渡之战许都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时,如果许攸不反叛,曹操能打赢袁绍吗?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许攸,曹操,袁绍,荀彧,荀攸

    公元199年6月到公元200年10月,发生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事,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官渡之战。这场战争的参与者分别是袁绍与曹操,袁绍为了扩大势力范围,迅速夺取天下而选择与曹操交战。而曹操呢?也为了自己的抱负、理想,与袁绍相抗衡。可以说,曹操、袁绍二人皆在这场战斗之中用上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人马、军师

  • 《不期而至》:许攸宁表妹家庭危机爆发,丈夫胡乱投资抵押房产

    历史解密编辑:小于的体育标签:许攸宁,不期而至,家庭危机,家庭矛盾,尤刚

    很多家庭矛盾都在于有人挑唆。喜欢挑唆矛盾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她特别八卦。在电视剧《不期而至》中,许攸宁的表妹与她的母亲绝对是最让人讨厌的角色。图片来自网络当得知表哥许攸宁的死讯之后,许攸宁的表妹和她的母亲,一直在挑拨许攸宁父母与自己表嫂阮真真的关系——帮助许攸宁父母撇清许攸宁与债务的关系。污蔑阮真真

  • 如果许攸不投降曹操的话,官渡之战袁绍一定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夏觅一年标签:许攸,袁绍,荀彧,汉朝,东汉,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袁绍和曹操实力相差悬殊,但是曹操和荀彧都有战胜袁绍的信心。为此,郭嘉编造了“十胜十败”的谎言,荀彧编造了“四胜”的谎言。这些只是为了欺骗那些说别人说的话的人。官渡之战后,在袁绍大营里发现一盒曹操大营与袁绍往来的书信,曹操让他烧掉。据说那个时候连自己都难保,更何况是别人。可见官渡的胜利是多么的幸运。从

  •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爱跳舞标签:袁尚,曹操,袁绍,许攸,冀州,刘备,古装片,历史片,三国演义(电视剧)

    #夏日生活打卡季#曹操打败刘备之后正欲转头攻打冀州袁绍。此时,袁绍旧病复发,在封袁尚为主后便吐血而亡;由此,三国天下大变!如果袁氏兄弟齐心,那三国的形势还真难以估测。只叹袁尚与袁谭二人各怀鬼胎,都为了那么一把椅子而绞尽脑汁,一起献给曹操一份大礼!袁尚为弟,继承家业,坏了规矩,而后将其他旁系亲属一并杀

  •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取胜胜利的原因是因为许攸献计吗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曹操,许攸,官渡之战,袁绍,荀彧,吕布,臧霸,东汉,三国,艺术家,曹操麾下

    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是许攸献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发生于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同时也是曹操和袁绍为了争夺北方霸权的战略决战,官渡之战的起因却是曹操在下邳对吕布的围攻。公元199年,曹操围攻盘踞在徐州治所下邳城的吕布军队,吕布向河内郡太

  •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取胜 胜利的原因是因为许攸献计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曹操,许攸,官渡之战,袁绍,荀彧,臧霸

    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这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战略战役。官渡之战是由曹操围攻下邳吕布引起的。公元199年,曹操围攻徐州下邳城吕布大军,吕布向河内知府张扬求救,张扬率军准备营救吕布,但张扬被在这个过程中被他的部下杨仇暗杀。正要率军投降曹操,却被黑山贼出身的张扬的另一位将军

  • 官渡之战,如果许攸不叛变袁绍,曹操会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许攸,袁绍,郭嘉,汉朝,诗人,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历史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官渡之战是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是曹操和袁绍的个人比拼,也是两个集团的斗争。现在就个人水平来说,曹操是比袁绍强的,就团队来说,曹操的团队比袁绍的更团结,不管许攸有没有叛变,曹操最后也是会赢的,只不过赢的更艰难罢了。官渡之战曹操只有两万人,而袁绍差不多有二十万,这实力悬

  • 为何曹操杀掉立下大功的许攸和杨修,而骂他祖宗的陈琳反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青家東山标签:许攸,杨修,汉朝,曹操手下,陈琳(三国)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曹操无疑是性格最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一方面他多疑善变,另一方面他又诚挚待人。就拿许攸和杨修来说,两人对曹操集团做出了重大贡献,最终却难逃一死。反而将曹操祖上十八代骂了一遍的陈琳,受到了曹操的重用,这是为什么呢?官渡之战的许攸曹操很羡慕袁绍,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属于最顶尖的名门望族,

  • 袁绍的谋士许攸为何投奔曹操,许攸献计曹操对官渡之战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袁绍,许攸,曹操,官渡之战

    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家族,因此在讨伐董卓时被其他军阀推举为盟主,但最后因各大势力首领互相猜忌,联盟分崩离析,后来,袁绍占据了冀州,势力进一步壮大。而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在发展壮大。公元200年,袁绍调集十万精兵,准备进攻曹操,而此时曹操只有差不多两万兵力,双方实力悬殊,曹操手下

  • 同样是骂曹操祖宗十八代,为何许攸被杀了,而陈琳却安然无恙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曹操,许攸,陈琳,袁绍,孙权

    曹操作为三国时代的枭雄之一,当他是成功的,他是有大格局的人,然而他做事手段有时也很毒辣,比如杀死怀孕的董贵妃等等,站在当时人们的角度来说,曹操这属于犯上作乱,所以刘备阵营都称他为他"汉贼",当时曹操虽然统一北方,但全天下骂他的人着实不少。曹操被骂得最惨的一次,应该是官渡大战前夕,袁绍为了在气势上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