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面对强敌,郑国商人弦高却拯救了整个郑国,他是神仙吗?

面对强敌,郑国商人弦高却拯救了整个郑国,他是神仙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山海藏意深 访问量:2500 更新时间:2023/12/22 7:38:27

公元前628年,郑公去世,公子兰继承君位。一心想要扩大领土的秦穆公听说郑国刚刚换了国君,马上意识到消灭郑国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派手下最得力的几员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领大军偷袭郑国。

在秦国郑国之间,有个小国叫滑国(今河南偃师、巩县一带),是秦军攻打郑国的必经之地。当秦军的主力部队到达滑国境内的时候,突然看到前面尘土飞扬,好像有千军万马正在行军。秦军主帅一看不好,怀疑前方有埋伏,立刻派出探子前去刺探,不一会探子来报,前面并没有军队,只不过是一群牛在奔跑。

牛这地方怎么会有牛呢秦军主帅很是纳闷。等到牛群接近了,秦军才发现在牛群后面还有一个风尘仆仆的商人。说起这个商人,来头可不小,他的名字叫弦高,是郑国人,一直在各国间贩卖牛羊,赚了很多钱,在各国商业界也算是小有名气。这一次弦高赶着一群牛,本打算要到外面去卖,在路上听人说秦军要去偷袭郑国,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滑国了。听到这个消息,弦高先是吓了一跳,心想完了,这次要国破家亡,无家可归了;等心情稍稍平复下人耕种离不开牛。来,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谋在他的脑海里浮现……

弦高赶着牛群,迎着远程奔袭的秦军走了过去。秦军主帅一看牛群后面还有人,立刻派人把弦高抓到大营,问他可是奸细。弦高不慌不忙地掸掸身上的灰尘,慢条斯理地说:“你们秦国号称泱泱大国,就是这样接待使臣的吗我们郑国的国君听说你们要来了,特意派我带着这些牛来犒赏秦军,想不到你们还这么不讲理,竟然把我当奸细。”

秦军的三个主帅一听:完了,人家已经有准备了,还派人来献牛,这仗没法打了。原来,弦高一面赶着牛去迎接秦军,一面派人把秦军要袭击郑国的消息报告给了国君。国君马上命令军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秦军主帅知道郑国已经有了准备,硬着头皮去攻打的话损失太大不得不放弃原定计划,班师回国。

就这样,郑国因为弦高的机智与勇敢而免遭于难,国君和百姓都很感激弦高。

标签: 郑国秦军弦高秦国孟明视

更多文章

  • 河南商人弦高,只用12头牛从秦国手下救了郑国?|读《史记》系列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郑国,秦军,秦国,弦高,史记,秦穆公

    作者:田先生读史温馨提示:田先生最近欲将《史记》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之前也曾经立过这种宏愿,但常常半途而废,如今便决定这次阅读要来点不一样的,那就是边看边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既是自我督促,也是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也请大家督促、催更,助我一臂之力!本期读到《史记》的《晋世家》,分享的是郑国

  • 东周列国系列故事:弦高假命犒秦师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的客标签:秦国,弦高,秦军,郑国,秦穆公

    弦高假命犒秦师先前,秦国和晋国组成联军攻打郑国,郑国启用七十多岁的老烛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国国君秦穆公撤军。秦穆公撤军的时候,还安排杞子、逢孙、杨孙三个将领带着二千多士兵帮助郑国守城。秦军撤退后,郑国又通过外交手段和晋国讲和,接受晋国提出的原是郑国国君郑文公的弟弟、现在秦国做官的公子兰做为郑国

  • 郑国商人弦高:如何挽救国家于危难?中国古代商业史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秦国,周王室,诸侯国,弦高,秦军,子产

    导语:商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也有着很多杰出的商业人物,但较少被世人了解。为了归纳这些源自古代先人的商业智慧,以启示当下,『砺石商业智库』策划了《中国古代商业史之商业人物》系列,以飨读者。本期人物是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的郑国商人弦高。刘黎平|作者砺石商业智库|出品商人是一个逐利的社

  • 春秋战国时期弦高是怎么不用一兵一卒让弦高退军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秦国,秦军,弦高,郑国,重耳,退军,孟明视,秦穆公,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弦高是怎么让秦国腿军的呢,他的智慧帮助了自己的国家免受侵害。接下来就有小编为大家讲述一下,弦高是怎么让秦军退军的。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已经打败了楚国,于是就召集了几个诸侯国签订盟约,就连以前归附楚国的陈国,蔡国和郑国现在也都成为了晋国的同盟国了,但是就只有郑国一个国家在和晋国同盟的时候又

  • 春秋时期鲁定公的克择葬课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玄门乾坤堂标签:鲁定公,鲁定,丘明,孔子,南山,左传

    春秋时期鲁定公的克择葬课欣赏——南山樵客孔子《春秋公羊传》载:夏五月……壬申,公薨于高寝。秋七月壬申,姒氏卒。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九月丁巳,葬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辛巳,葬定姒。左丘明的《左传》载:夏五月壬申,公薨。仲尼曰:「赐不幸言而中,是使赐多言者也。」秋七月壬申,姒氏卒。不

  • 曹刿一介平民却能评价国君鲁庄公执政得失:归功于周代一项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曹刿,鲁庄,介平民,周王室

    一《左传o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

  • 少年临国之鲁庄公元年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鲁庄,齐国,周王室,周庄王,王姬,鲁国,齐襄公,鲁庄公

    一、概述:公元前693年,十二岁的姬同即位成了鲁国国君,历史也进入到鲁庄公时代。这年,《春秋》计用57个汉字,记录了5件事。鲁桓公去世,儿子姬同成为国君,但母亲文姜被迫入齐,可算一件事。周庄王女儿要嫁给齐襄公,希望鲁国主婚作媒,王姬寄居鲁国,从鲁国被迎娶到齐国,算第二件事。周庄王派人吊唁鲁桓公也可单

  • 走出这一步,十六岁的鲁庄公真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鲁庄公,鲁庄,齐国,孔夫子,公羊传,鲁国,齐襄公,周朝,先秦

    鲁庄公四年,随着齐襄公递过来的和平橄榄枝,年少的姬同没有被挡在眼前的历史绊脚石所围困,而是以勇敢和开放的心胸接纳了来自齐国的友好表示,实现了齐、鲁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鲁庄公姬同,这一年才整整十六岁!这个年龄,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虽然作为国君,通过上一年驻军于滑,掌

  • “自古英雄出少年”之鲁庄公第四年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鲁庄,齐国,左传,春秋,丘明,鲁国

    一、概述:公元前690年,鲁庄公四年,《春秋》计用57个汉字,记录了6件事。纪伯姬一死一葬,间隔三月,引人注目,算两件事。文姜夫人回到鲁国祝丘,宴享齐襄公,属重大转折,是第三件事。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国际焦点,算第四件事。纪国亡国,纪侯逃亡,算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第五件事。鲁庄公参加齐国举办

  • 《曹刿论战》里“肉食者鄙”的鲁庄公,到底鄙不鄙?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鲁庄公,鲁庄,曹刿论战,齐国,管仲,曹刿

    《曹刿论战》的故事,上过中学的人都耳熟能详。这段故事火了一个成语“一鼓作气”,还有曹刿那句名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是,我们仔细研究这段故事里的肉食者鲁庄公姬同,并不容易看出来他未能远谋。而且,正是因为鲁庄公的纳谏如流,他听从了曹刿的建议,才在长勺之战战胜了强大的齐国。问:“何以战?”公曰:“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