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子新婚当天,奶奶竟跳楼自杀,留千字遗书诅咒,怎么回事?

孙子新婚当天,奶奶竟跳楼自杀,留千字遗书诅咒,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王忠庭爱音乐 访问量:4665 更新时间:2024/1/17 16:06:08

孙子大婚当天,奶奶从12楼跳下,究竟是为什么?

2010年9月1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警察局接到了一通报警电话,报案人声称自己家小区有个老太太跳楼自杀了。

听到这话,警察立马赶往现场。到了案发地点后就看到草坪上躺着一位老人,她身材瘦小白发苍苍,腰上系着一条红腰带,旁边都是血迹,看起来已经去世很久了。

据围观群众交代,是早上跑步的人发现了尸体,那个时候就已经没有了呼吸。了解事情经过后,警察惊讶的发现老人的家人还没有过来。他们有心联系一下,可有人告诉警察,不用找了,今天结婚呢,是不会过来的。

这样的说法让警察皱起了眉头,这怎么看都不对劲,老人都自杀身亡了还有心情结什么婚,可又没有理由去破坏人家婚礼,于是他们先把老人送去殡仪馆,然后再回来把事情弄清楚。

傍晚时分,警察终于等来姗姗来迟的新郎官也就是老人的亲孙子涛。他们询问是否知道老人身亡的事情,王涛回答知道,警察又问那你怎么还办的下去婚礼,他解释说因为自己经济并不宽裕,今天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如果改日子的话需要浪费更多钱,为了结婚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所以只能继续办下去。于是警察又问你知道你奶奶为什么自杀吗,他回答就是想整我呗,她就是想让我不好过,让大家都骂我就心满意足了。

警察不理解王涛的说辞,于是询问两人之间是否有矛盾。他表示奶奶总觉得自己不孝顺她,为了报复自己,所以才有了这段“作秀”。

是的,他称呼奶奶的自杀为作秀。恶毒的语言让警察也听不下去了,于是他们决定改变询问对象,通过老人其他家人周围邻居介绍,这才拼凑出事情真相。

死去的老太太姓,和老伴儿一起生活在这个小区里,靠着辛苦工作将四个儿子都抚养成人。可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行动力变得越来越差,早先两个人还可以互相照顾,但几年前,李太太的老伴儿去世了,只留下她自己一个人。

李奶奶想让几个儿子给自己养老,可遗憾的是,还没有决定好谁来养老的事,三个儿子就陆续去世了,只留下一个游手好闲的二儿子。

让老二帮自己养老,李奶奶是万万不愿意的,因为老二这么大年纪还是无所事事,没做成一件正经事,有的时候甚至还要问她要钱。恰巧这个时候,她一直疼爱的长孙王涛表示,自己愿意给李奶奶养老。

听到孙子这么说,李奶奶非开心。因为王涛是她最疼爱的老四的孩子,从小就是由她带大的。所以在听到孙子说愿意给她养老时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王涛和母亲一起搬到了奶奶住的房子内。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人一直悉心照料着老人,李奶奶的日子过得十分舒心。平时一旦有什么病痛,孙子和儿媳就会立刻紧起来,还主动带她去医院。李奶奶觉得自己的晚年幸福多了,她体谅孙子的不容易,于是告诉他等自己死后就把名下的这套房子过户在王涛名下,其他人谁也不给。

老人本是出于好心,但没想到孙子和儿媳正是为此而来。没错,他们之所以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就是为了房子。听到李奶奶自己主动说把房子给王涛,两人高兴坏了,觉得时机成熟了。

于是他们便三番四次的以王涛要结婚为由说服李奶奶提前把房子过户,起初老人家并不同意,但架不住疼爱的孙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哭诉,她想就算把房子过户也是一家人一起住,并没有什么区别。于是便答应了孙子。

孙子贴心给老人养老,竟是贪图奶奶房子,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奶奶将房子过户给孙子之后,想着等他结婚了家里就更加热闹了,可她不知道的是这将成为她悲惨生活的开始。等房子顺利过户之后,她明显感觉孙子和儿媳变得不一样了。他们不再对她嘘寒问暖,也不关心她的衣食起居,每次和自己讲话都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甚至就将老人晚上起夜上厕所都要呵斥几句。

李奶奶看着变了嘴脸的孙子儿媳心中十分难受,但是事情已经没有转机了,房子已经过户出去,她也没有什么别的遗产能够养活自己。于是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

但老人的退让并没有换来两人的怜悯,他们变得更加变本加厉。一天王涛和李奶奶说让她去亲戚家住几天,因为自己要结婚了,家里需要装修不能住人。可老人不愿意,她感觉自己搬出去就搬不回来了,于是任凭孙子怎么劝说,她都不肯松口。

看着执拗的奶奶,王涛也生气了。于是他和母亲一起把老人的床挪到楼道里边,拿窗帘给老人一围就当做老人的临时住所。为了不让周围邻居觉得在虐待老人,还特地告诉他们,只在外面住三个月,装修好了就搬进来了。

话是这么说,可把老人赶出来以后,两人却还继续住在房子里。无奈的老人吵也吵不过打也打不过,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将李奶奶赶出屋外后,两人就像是忘了老人一样,他们只关心装修的事从来没有问过一句她需要什么。楼道里没有上厕所的地方,老人只能用脸盆解决,而且由于隐蔽性特别差,她也只敢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上厕所。

周围邻居看到以后心里都暗骂两人没良心,可作为外人他们也只能时不时的救济一下李奶奶,并没有能力再做其他事。而可怜的李奶奶还在等房子装修好之后将自己接回去。

终于在和装修工人打听之后,李奶奶得知房子里能住人了,于是她进屋要求孙子把她接回去。可王涛却不愿意了,他说房子只是大部分弄好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处理,暂时不能将她接回来。

听了孙子的话,老人心中一片悲凉,她知道自己这是被嫌弃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坐在地上哭着用头撞墙。这可把王涛心疼坏了,别误会他可不是在心疼老人,而是心疼刚装修好的墙,担心会不会被她撞坏了。

隔壁的动静很快就惊动了邻居,忍无可忍之下,他们将此事告诉了居委会。于是派人上门来调解,有人帮忙作主,李奶奶的腰杆瞬间立了起来。她表示,自己不需要孙子养老了,要求孙子给她十万块钱,她自己找人养老。王涛听了之后表示可以给钱,但自己还要结婚所以暂时不能给那么多,他提议可以将老人送去养老院,而他每月会按时支付300块钱。

听了孙子的话,李奶奶彻底死心了,她知道两人目的已经达成,就差把自己赶走了。于是什么话都没有说,转身便离开了。

为诅咒亲孙子,老人在其结婚当天跳楼自杀,她为什么这么做?

李奶奶放弃了居委会的调解,大家都觉得她出于无奈还是妥协了。众人以为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因为老人又像平常一样每天笑呵呵的,不是和人聊天就是玩麻将,唯一有点不同的就是经常拿着纸和笔认识字的邻居学习,晚上也会在昏暗的楼道里写写画画,邻居还说老太太精神头不错,这么大年纪还要学习写字,除此之外大家都没有察觉出其他异样来。

结婚前一天,老人专门去了二儿子家一趟,聊了聊天之后便要回家。老二有心劝她住一晚,可她很是坚决的要回家,于是儿子便没有再挽留。

凌晨的时候,老人将一些东西贴在了小区告示栏里,就毅然决然的从12楼一跃而下。

第二天早上才有人发现了老人的尸体和告示栏的东西。那是近千字的一封遗书,里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对孙子和儿媳的诅咒,诸如“狼心狗肺”这样的字眼数不胜数,这是老人用决绝的生命对他们二人不道德行径的控诉!

然而得知老人自杀后的王涛和母亲,并没有反悔自己的恶行,而且抱怨老人为什么要在结婚当天死,这是故意恶心他们。

其实他们说的没有错,老人在自杀时特地在腰上绑了一根红腰带,据当地人称,这样死的时候会带走子孙后代的福气。由此可见李奶奶失望多大,不惜要在孙子结婚当天诅咒他们。

婚礼照旧举行,尸体被送去了殡仪馆。但这并不是事情的结束,因为李奶奶自杀已经十个月了,她的尸体还没有火化,没有一个家人管。唯一的儿子忙着和王涛打官司,声称自己因为母亲的去世而心情悲痛,要求他们赔偿自己5万精神损失费。

这样的结局显然让我们所有人都想不到,老人都已经去世了,可他们还忙着争夺钱财。事情发酵之后,人们纷纷为老人鸣不平,有人甚至发短信咒骂王涛。终于在人们指指点点之下,他的工作也丢了,由于实在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目光,一家人选择将房子卖了之后搬离了这里。

标签: 自杀王涛结婚跳楼遗书尸体李奶奶

更多文章

  • 外孙打孙子,我冲动之下打了外孙一耳光,因此被女婿赶出了家门

    历史解密编辑:草莓文旅标签:女儿,外孙,女婿,回乡下,打孙子,没有工作

    口述:李来娣 文:老渔我是李来娣,今年67岁,一位在乡下种田三十几年的老农民。前几年,我在县城女婿家住,同时带着外孙和孙子,本来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女儿和外孙孙子都在身边,其乐融融。可前段时间,外孙总是欺负孙子,有一次居然把孙子压在地上不停地打他,我当时很生气,一气之下便打了外孙一耳光。结果这事被女

  • 我婆婆说:就算我不疼孙子,孙子也疼我

    历史解密编辑:婆媳情感标签:奶奶,婆婆,宅子

    一般人家都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可李婶不同,她就喜欢孙女。其实,她只是喜欢大儿子多一些,和小儿不投脾气,所有,喜欢大儿子家的孩子。大儿子家生的是女儿,儿媳妇逆来顺受,从女儿一周岁开始,李婶就把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养着了,好让儿媳妇生二胎。谁知道,大儿媳妇又连生两胎女孩,把李婶气的够呛。大儿媳妇也生气,因为

  • 庄公之死(长篇小说《矮人晏子》节选)

    历史解密编辑:迦蓝雨浅陌雪晴标签:晏子,齐国,矮人晏子,晏婴,鲁国,国相

    1位于城西的市场街,是齐都临淄最热闹的去处,那里商家林立,人来车往,闹嚷之声晨昏不绝。市场街自北向南划分为几个区域,东夷蛮人摆出了海鱼和盐巴,鲁人手捧青铜享器向路人兜售,宋人叫卖草帽、毡席等蒲苇编织品,从遥远的郢都,楚人套上水牛车,拉来了大米和滤酒用的包茅……市场街旁边有一条小巷,晴天尘土飞扬,雨天

  • 读《晏子不死君难》

    历史解密编辑:古城孤魂标签:晏子,晏子不死君难,左传,崔杼,齐国

    读《晏子不死君难》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六国文字统一成了小篆。现在我们看到的小篆,每一个字都像一幅画。而统一前各国都是大篆,虽然相差不多还是有所区别的。每个汉字结构都很复杂。可以想象到我们的古人在春秋战国时期,拿着毛笔沉思着,在窄窄的竹简上写下每一个汉字需要多么的认真和困难了。真是惜字如金,所

  • 匪议东周(三十六)齐相晏子使楚,嘴炮无敌,不愧齐国第二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晏婴,齐国,晏子,楚国,齐相,诸侯国,齐景公,匪议东周,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争霸的诸侯国的崛起除了国君之外,执政的国相也是非常重要的。齐国正是有了名相管仲执政,才有了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晋国有了狐偃和赵衰的执政,才有了晋文公重耳的霸业。陈蔡卫郑等中小诸侯国正是因为缺少得力的执政国相,所以国力不振,成为晋楚齐等争霸的附庸和牺牲品。齐国在齐桓公之后国力一直不温不火,国

  • 诗歌|三都河:晏子使楚

    历史解密编辑:巴渝文学标签:楚王,膂力,君王,枭雄,诗歌,三都河,晏子使楚

    文/三都河你以不足五尺之躯创下的高度两千年来又有几人能够达到把人当狗看的反被戏弄成狗嘲笑侏儒的小门夹痛了楚王的尾巴高大威猛有什么用膂力过人有什么用仅仅用两只桃子就杀了三个彪悍的汉子对你不应该用长度来衡量对你不应该用重量来衡量长度和重量衡量不出你的分量你是秤上的准星专门衡量别人多少君王或枭雄经你一拨拉

  • 小学经典小古文微课视频 第43课《晏子使楚》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晏子,晏子使楚,齐国,晏婴,楚王,楚国

    壹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

  • 对比的历史很有趣(18)说客的学问-晏子使楚,赵咨使魏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晏子,赵咨,曹丕,孙权,魏国,于禁

    一.晏子使楚《史记·管晏列传》记载: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於诸侯。晏子者,饱学之士,“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恰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 袁艾:跨文化视野下“沉默”的开展与践行——从《晏子春秋》谈起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孟子,墨子,孔子,庄子,管仲,韩非,论语,袁艾,晏子春秋

    袁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摘要:尝试突破沉默(“默”)与言说(“言”)二分的范式,以《晏子春秋》中关于“沉默”的功能与对待“沉默”的态度为例,全面深入早期中国的诸种“沉默”观。在西方的宗教和神学、语言学、传播学和文学等领域,“沉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沉默”并不意味着言说的缺失

  • 当你被人排挤时,看看“晏子使楚”里的五句话,就知道如何回击了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晏子,管仲,俊杰,楚国,齐国,晋国,晏子使楚

    常在人群混,哪能不合群?人只要走出家门,就得面对职场、事业等,无法做到绝对的不合群。一方面要依靠群体,获得利益,一方面要被群体依靠,显示能耐。可是,别人凭什么和你合作,你又凭什么加入利益的圈子?靠委屈自己换来的“合群”,显然不会被人看好,甚至会被人厌恶。春秋时,晏子作为齐国的大臣、使者,去了一趟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