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真实面目是怎样的?司马迁为什么要骗我们?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真实面目是怎样的?司马迁为什么要骗我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2758 更新时间:2024/2/11 18:19:26

烽火戏诸侯这个戏码相信所有人都有所耳闻,西周末年周幽王宠幸褒姒,为了逗自己的爱妃开心甚至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直接点燃了烽火让各个诸侯带兵前来护驾,望着城下的诸多将领,周幽王拍手大笑,褒姒也终于有了笑容。

之后又经过了几次闹剧,终于使得诸侯王对于周天子不满,狼来了的故事多了自然就会引起人们质疑,当戎狄真的打上门来时,周天子身边没有可用于巩卫的军队,战火一开,周幽王与褒姒便双双死在战火之中。

这一出故事是司马迁的史记上所记载的,周幽王去世时,不过24岁,如今看来,可能就是叛逆期作祟,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历史上真的有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吗?

烽火戏诸侯的疑点

整件事情的始末有这样几个疑点。

对于周幽王而言,他即位之初只是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儿,有身边人的恭维使得心中狂妄自大,胆大妄为倒是显得十分正常,

但是能够被传承王位的人物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至少他是一个聪明人,识大体,明事理,知进退。

既如此,当时西周社会的国内矛盾已经逐步尖锐,周幽王又怎么会在当时接受一个毫无政治回报的谏言?

更大的问题在于,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情真的有意思吗?与玩弄诸侯的信任相比较,体现周幽王无上的权威感倒是更可能的事情,那既如此,又怎会变成一个历史上的笑话。

最后,言之烽火,即为长城传递信息所用,烽火台上点燃狼烟,或者是稻草,以起到警示国家的作用。所以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叫来大量的军队。

众多疑点都在对所有人透露这一件事,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极有可能是杜撰的。

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究竟隐藏了多少真实历史的始末,中间的那些曲折,随着考古发现才逐渐地被展开。

西周灭亡始末

2012年的时候,清华大学通过整理战国竹简,得知了烽火戏诸侯的始末。在这份竹简中,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竹书纪年》中,似乎也在从侧面印证着烽火戏诸侯就是杜撰的。

在西周时期,为了拱卫王室,在骊山的百里之内,分布着许多周王室的封臣。他们环绕京师,是当时周王朝的主要的军力资源,面对当时周遭环敌,这样的政策很长的时间之内保护着周王室的安全。

但是根据后世的记载,时间即将来到犬戎进攻的时候,王师周围的封臣却不翼而飞了。也就是说,在京师门户洞开的情况下,西周被犬戎灭了国。

根据史书的记载,在周宣王之前,周朝的主要外部敌人为西北方的犬戎部落,而这时候,秦国的首任国君因为养马有功,被封为了国君,周王通过与秦和大骆氏族的同盟,形成了一道完整的边境防卫线。

然而,犬戎势力强大,很快便将大骆氏族击溃,同时,周王室在太原大败,军事力量大幅下降,西周的首都近乎裸露在地方的军队面前。

很快,轮到了周幽王即位,内部也是爆发了剧烈的争斗。

周幽王遇到褒姒之后,作为政治联姻的申王后受到冷落,在周幽王八年的时候,申王后的儿子被废除世子之位,于是周幽王顺理成章的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由此褒姒也成了新的王后。

由此可见,褒姒的境遇与后世皇帝的宠妃一般,并没有被捧到天上。

申王后自从被周幽王废掉了王后的身份之后,儿子宜臼自觉宫中难度日,于是就逃到了外公申侯家避难。

原本身为国丈光芒万丈的申侯,面对一落千丈的身份地位,以及日后可能遭遇的清算,心中既害怕又愤怒,他为了夺回自己家族应有的权利,送自己外孙登上王位,于是选择了和西周的敌人戎族进行合作。

很快,申侯举兵反叛的消息传到了周幽王的耳朵里,天下诸侯会盟,浩浩荡荡地讨伐申国。

此战优势在周,然大军横扫入申,却不曾想为申军所败,最后叛军取得胜利之后,顺势攻入了京师,这也就是为何犬戎来攻时,京师周围无人的原因。

西周都城经过一番劫掠之后,周幽王被杀,而褒姒则是毫无意外地被带回了犬戎。

西周亡,东周立

经此一战,西周的实力大大缩减,原先大片土地被周围的诸侯们趁机吃下,而周幽王及其太子,在灭国战争全部被杀,于是,各诸侯国心怀鬼胎,分别立了周平王周携王

周平王东迁洛邑,妄图重振权威。这次周朝礼乐崩坏自天子开始,诸侯们也就开始蠢蠢欲动,两王对立持续了21年,直到后来周携王被晋国灭掉方才结束。

而东周立国之初,国家实力虽大大缩水,然而实力依旧是一流诸侯的程度,虽然各诸侯无法再像过去那般听命,却还不至于像后来那般任人欺凌。

彼时,郑国已经隐隐成长成了诸侯中的霸主,一时间,天下实质存在两个王,彼时,周王室虽然权力大大降低,但是还有部分诸侯肯听调遣,于是,周王率领诸侯联军攻打郑国。

诸侯联军人数虽多,却各怀鬼胎,战斗力有强有弱,郑国猛攻其他三国的军阵,周军军阵也跟着大乱,此时,郑国的将领更是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由此,周王室的威严彻底失去,历史进入了春秋争霸的时期。

对于那个时期的各个诸侯,以及后来建立秦朝的秦国,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一个个都是违背了周王室礼乐的角色,为了彰显自己的正义性,于是才给周幽王编制了这么一个离谱的故事。这也是司马迁为什么欺骗后人的原因吧。

历史就是一个小姑娘,胜利者打扮成什么样子,那它就是什么样子,透过漫长的历史烟云,今天的大家最终看不清曾经的样子。

更多文章

  • 周幽王被杀后,周平王、周携王二王并立,最后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周幽王,周平王,王并立,周携王,周王室,诸侯国

    烽火戏诸侯,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因此,非常明

  • 周幽王到底有没有烽火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方唐说标签: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王室,褒姒,司马迁

    《史记》记载褒姒天生丽质容貌绝代,受到了周幽王的偏爱,但是褒姒天生不爱笑,周幽王绞尽脑汁也不能博得美人一笑。有人向周幽王献上一计,承诺可以让褒姒笑逐颜开,那就是在抵挡犬戎的长城上点燃烽火,欺骗各路诸侯前来勤王,给褒姒演上一出真实的大戏。周幽王居然同意了,褒姒看了大戏以后真的笑了,可是诸侯发现被骗了都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什么褒姒就笑了?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周幽王,褒姒,烽火戏诸侯,宫女,幽王

    周幽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主,至少《史记》中的周幽王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他为了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那是流传了两千多年。当然,近年来有人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而也确实有一些证据表明,烽火戏诸侯似乎是不存在的,比如清华简的出土,当然,这里不讨论这个故事的真

  • 周天子里,最先坏掉礼数的是周幽王?还是周宣王?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国君,先秦,周朝,周幽王,周宣王,周天子,周定王

    周天子中,可谓独具特色。先不说前面的周文王、周武王,这两位那是开万世基业的先驱,天下无礼而此二人创了礼。再是说周成王、周康王,这两位承继两代先王之精神,呕心沥血建设西周和发展西周,让西周江山逐渐稳固。然后说周昭王、周穆王,这两位虽不如前面几代,但也是心有志向的天子,征荆楚,打戎狄,西周的天子尊严多少

  • 春秋往事1|烽火何曾戏诸侯?周幽王身死国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长空标签:褒姒,申侯,周朝,先秦,周幽王,周天子,春秋往事,烽火何曾戏,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呢,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如果你真不知道,可以翻翻司马迁老先生的《史记》。是的,就是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虽然故事见于正史,但我很明确地告诉大家,烽火戏诸侯根本不存在。它只是豪华版的狼来了,是一则好故事,但

  • 郑庄公和周桓王的相爱相杀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郑庄公,周桓王,桓王,周平王,天子

    周朝桓王天子上台伊始,决心杀杀权臣郑庄公的锐气,于是,桓王天子放出风声:打算委任虢公做王朝卿士,压制郑庄公。郑庄公很不爽,但毕竟桓王天子好歹还是天子,自己就这么以下犯上,名声不好。但是郑庄公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郑庄公派人去天子的地盘上抢麦子,意思是给天子点颜色瞧瞧。周桓王此时毕竟没吃什么大亏,更

  • 周桓王继位,辞退郑庄公,双方结怨,齐僖公与郑庄公歃血为盟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齐国,卫国,周王,郑国,周朝,先秦,周桓王,郑庄公,齐僖公

    周平王逝世,郑庄公与周公黑肩周摄朝政,使人迎太子狐来周继承皇位。太子狐哀痛过度,不到一周逝世,其子林嗣继位,史称周桓王。桓王辞退郑庄公的卿士之位。庄公怒回郑国,与众臣商议,诸臣愤怒不平,大夫高渠弥建言,率军攻入周城,废了今王,另立贤王。颍考叔反对道:"君臣之伦,比于母子,主公不忍仇其母,何忍仇其君?

  • 评周桓王的两大自残之举:“即使自宫,未必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周桓王,周桓,周王室,周平王,郑国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驾崩。由于太子早死,太子儿子姫林继承了王位,是为周桓王。周平王东迁过程中,晋文侯有拥戴之功,郑武公则“正东方之诸侯”,晋国和郑国携手,力助平王政权最终战胜了携王政权。然而,周桓王上台后,在对待这两大“功臣国”时,却称得上是“自残”——不但让周王室失去了两条支撑“大腿”,更让周王

  • 东周王朝第二任周桓王-姬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桓,周王朝,齐国,周天子,郑国,东周王朝,周桓王,姬林,先秦,周朝

    姬林,中国诸侯争霸时代东周王朝二任王,其祖父为东周王朝首任周平王姬宜臼,其父是东周第一任太子姬洩父,其叔为东周第二任太子姬狐。周平王五十一年(辛酉,公元前720年)三月二十四日,在位51年的周平王姬宜臼卒,其孙姬林被郑庄公、周公黑肩扶上王位,是为周桓王。因为郑庄公扶立有功,遂将位于黄河北岸、泌水之南

  • 东周王朝第三任周庄王-姬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庄王,齐国,周王朝,管仲,齐桓公,齐襄公

    姬佗,中国诸侯争霸时代、春秋时期东周王朝第三任王,其祖父为东周王朝太子姬洩父(未继位过世),其父是东周王朝第二任周桓王姬林。周桓王二十三年(甲申,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姬林在位23年卒,其子姬佗继位,是为周庄王。周桓王生前疼爱少子姬克,病重时召周公黑肩入宫嘱咐:“如果长子寿终,定要执行兄终弟及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