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周辅佐周恭帝柴宗训的小符皇后在北宋建立后命运如何?

后周辅佐周恭帝柴宗训的小符皇后在北宋建立后命运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紫芸情感小故事 访问量:4374 更新时间:2023/12/18 8:41:51

大家好!我是史说分明,一个探究历史背后故事的博主。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您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也是对我的鼓励!

#历史开讲#

符皇后出生于932年,自幼知书达理,是大将符彦卿第二个女儿。

郭威弑君篡位,建立后周帝国后,因为尤为宠信符彦卿,便进拜他为淮阳王,不久又进封为卫王,并让其担任大名尹、天雄军节度使。在此期间,郭威的养子柴荣娶符彦卿的长女为妻(史称大符皇后),所以等到周世宗即位后,符彦卿便名正言顺地当上国丈。周世宗在位期间,符彦卿因跟随皇帝征讨北汉有大功,被进拜为太傅,进封魏王。

郭威的养子柴荣的夫人

刘氏被汉隐帝刘承祐杀害后,郭威就把符彦卿的大女儿许配给柴荣。后来柴荣担任开封的府尹。

在郭威驾崩以后,柴荣即继位,封符彦卿大女儿为皇后,

不幸的是,在周世宗柴荣亲征淮南期间,大符皇后身染重病,不久在汴梁开封病逝,周世宗十分的悲痛。

大符皇后病逝后,大将符彦卿的次女被周世宗柴荣聘为继室,不久便被册立为皇后,史称小符皇后。

符彦卿有三个女儿。其中两个都嫁给了周世宗柴荣,最后一个女儿嫁给了赵匡义。

这个小符皇后在嫁给柴荣之前是后汉李崇训的妻子,也就是当时的朝廷重臣李守贞的儿媳妇。李守贞后来全家被郭威所灭,只有小符皇后一人幸免于难。

据说当年郭威的叛军杀入开封府李崇训家的时候,小符皇后身处险境。但让人震惊的是,她没有随众人逃散,而是独自一人当门而坐,对前来灭门的叛军厉声呵斥道:“我乃魏王符彦卿之女也,我父亲同枢密使(郭威曾任枢密使)大人如同兄弟一般亲密,你们不得无礼,还不给我速速退去?”

或许是将门虎女继承了她父亲的风采,但区区一个弱女子面临危难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可以说得上让人十分欣赏和钦佩了。当时围在李家门口的士兵见到她的威严都不敢轻举妄动,随后士兵们低下了头,一会儿就纷纷散去。

小符皇后面临突发情况时的胆量和主见或许是柴荣当年选中她,希望她能保护幼小的柴宗训一大原因。

小符皇后于公元959年27岁时被立为太后,却不想十天后,周世宗柴荣就病逝,年轻的小符太后不得不肩负起临朝听政的重任。然而不久之后,赵匡胤陈桥兵变,符太后又无奈地交出权力。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符太后只有2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为了避免在陈桥兵变时出现不测的情况,这位有勇有谋的符太后在叛军进城之前就带着小皇帝柴宗训离开了权力中心——皇宫,脱下了黄袍,住进了天清寺。

据史书记载,符氏两姐妹个个貌美如花,国色天香,要不然,柴荣也不会先后娶她们两姐妹为妻。

赵匡胤在稳定了北宋政局之后,把符太后从天清寺接回开封府住进了西宫,依然尊称他为周太后。符太后虽然失去了权力,但是他们相比于其他的亡国之君,起码保住了性命,衣食无忧了。

赵匡胤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还赐予他们丹书铁券,封柴宗训为郑王,可以世袭,并且宋朝皇帝的子孙后代都要善待他们。

平心而论赵匡胤对于柴荣的子孙算是不错的了,要知道在当时杀前朝皇帝的后代是很正常的事情。

后来由于柴宗训于973年年仅20岁就去世,小符太后一个人也觉得十分无聊,干脆又回到了天清寺,直到993年去世。去世后赵光义把她安葬在了她的姐姐的墓葬旁边。

更多文章

  • 武吉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与“三农”结缘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乡村发现标签:武吉海,叶红专,扶贫,蒋作斌

    1985年6月,我从湘西团州委转岗到吉首市做代理市长,开始了比较深入地接触和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过程。我与“三农”结缘一直到退休后,有幸见证了这个阶段农村的发展变化。盼望寨子能通“动力电”当时的吉首农村,稍偏远的村寨,没有通电通公路。已经通电的村,不少是用木杆架线接通本地小水电。小水电丰枯矛盾突出

  • 武吉巴督发生家庭惨案,祖孙陈尸为何相隔两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新加坡眼标签:武吉巴,陈尸,组屋

    武吉巴督组屋发生家庭惨案,原本住在一起的爷爷和孙女俩双双身亡,并陈尸异地。这起意外发生在周四(6月23日)下午,新加坡警方在当天傍晚5点50分接到消息,一名少女倒在武吉巴督西6道第115座组屋楼下。(图源:Google Maps)五分钟后,再次有人报警称,武吉巴督31街第363座组屋的一个7楼单位内

  • 武吉海:再悟湖湘宗祠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乡村发现标签:宗祠,武吉海,先贤,湖湘,族人

    前些年,在调查湖南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发现湖湘大地留存的家族宗祠和名人专祠,不少是集一个时代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等技艺之大成的精品。依靠民间力量传承下来的宗祠文化,虽经社会变革屡次冲击,仍然具有扑倒再起的顽强生命力。这引发了我深入调查探究个中缘由的兴趣。从2016年开始,在政协和文物部门同志的帮助

  • 中国第一部家训是周公的《诫伯禽书》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周公,诫伯禽书,曹操,祢衡,刘表,周成王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诫伯禽书》。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中国第一部家训是周公的《诫伯禽书》。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

  • 临周公《诫伯禽》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诫伯禽,任用,老臣,大臣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译文】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亲戚,不让大臣抱怨没被任用。老臣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 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

  • 诸侯国史话卷一:鲁伯禽率众守土,并举兵伐徐夷来策应周公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周公,伯禽,东征,诸侯国,徐夷,商朝

    讲述过周公离世的故事后,咱们不忍他的时代过早离去,特意闲叙了一篇关于“解梦”的趣谈。并且,在上一次文末,笔者特意留下一个悬念想在今天揭开,那到底咱们这次会不会回到成王亲政后的那些事儿呢?答案是暂时还不行,既然前面刚讲过了父亲,咱们也要说一说他儿子的表现,因此,笔者这一次特意为众“诸侯国史话”开篇,讲

  • 西周历史人物:鲁国第一任国君“伯禽”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鲁国,伯禽,齐国,周成王,周王朝,诸侯国

    伯禽简介:伯禽,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周公的长子,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尊称“禽父”或“鲁公”。主要事迹:1、治理鲁国周公受封鲁国,但由于周成王年幼,周公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而派长子伯禽代替他治理鲁国。伯禽在鲁国治理三年,才到都城向周公汇报政绩。周公问他:“为什么报政如此缓慢?”伯禽回答说:“

  • 题目:《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华图标签: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泰,考试,公务员

    【导读】华图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发布:题目:《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题目:《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今天()一带。(出题:无锡市新吴区委宣

  • 吴国是不是姬姓诸侯,《吴太伯世家》的真实性,到底有几何?

    历史解密编辑:任微言卿标签:吴太伯,吴国,吴太伯世家,诸侯国,商朝,周王室

    一直以来,春秋之世的吴国被看做是周王室后裔,属于姬姓诸侯国的一支。但问题是,灭商之前还在西岐之地积蓄力量的周人,有能力到江浙一带开拓势力范围吗?《史记》世家之首的《吴太伯世家》,里面的记载符合历史事实吗?按照《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国的祖先是周太王的两个儿子太伯、仲雍,为了给贤明的弟弟季历让位,两兄弟

  • 吴太伯与季札的让国,境界相差甚远,前者利国利民,后者洁身利己

    历史解密编辑:四冶读史标签:季札,吴王,齐国,吴国,姬昌,吴太伯,历史故事

    大家好,我是四冶读史。太伯和仲雍商量好之后,决定一起逃到“荆蛮”去。事情的起因是,周太王[1]的第三子季历很贤明,他的儿子姬昌又有圣人气象,周太王就想把王位传给季历,以便传给姬昌。太伯和仲雍了解了父亲的想法后,就商量一起逃到“荆蛮”,把王位让给季历。按照宗法制[2],王位应该是由太伯继承的。而为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