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平王只是迁都,没有荒淫无度,为何就突然管不住诸侯国了

周平王只是迁都,没有荒淫无度,为何就突然管不住诸侯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多角镜头 访问量:438 更新时间:2024/1/9 4:11:51

周幽王曾经为了博美人一笑,而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这场闹剧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那就是当真正的敌人来袭的时候,周幽王燃起烽火,但诸侯却没有一个人前来帮忙。

这个类似于现代版狼来了的故事,听起来虽然可笑,但它背后所隐藏的却是周王朝对于天下权力已经逐渐失去了控制,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历史上存在的分封制度,在人口与生产力发展后不匹配了。

在我国历史上实行过分封制度的一共有三个朝代,分别是明朝,汉朝和周朝,但这三个实行过分封制度的朝代,都引发了一定程度的严重后果。

从汉朝来说,刘邦得到天下之后对自己的宗亲们进行了分封,结果到了景帝的时候,这些分封的诸侯们不满自己的地位,为了谋取天下,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

到了朱元璋的时候,他没有大量的分封,而是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分为了藩王,可是就在朱元璋刚刚去世不久,作为藩王之一的朱棣为了夺取皇位,仍然带着自己手下的兵马向朱允炆发起了进攻。

而说起分封制度的起源,也是分封最为严重的,则属于周朝时期,在周朝统一天下之后,不仅是皇室宗亲,一些在夺取天下中有功的大臣,甚至一些当时的贵族都得到了分封,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无论是周朝,汉朝还是明朝,他们在实行分封制度之初,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天下。但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分封制度,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权利的分散。

在周武王的时候,虽然实行了分封制度,但是因为分封制度刚刚开始实行,而且周武王手中有着一支非常厉害的军队,各地封国人口稀少,所以分封制度的弊端并没有显现出来。

但是当周武王去世之后,这种制度的弊端便逐渐显现出来。

到了周夷王的时候周,周王室的地位已经衰弱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周夷王登基的时候,诸侯前来拜见,为了显示天子的地位,周夷王本应该高坐在朝堂之上,但是这个时候他却选择了走下龙椅,和前来的诸侯们寒暄,这说明在周夷王的内心认为,他已经不能够完全的控制诸侯。

周夷王继位后,眼见诸侯势力日渐庞大,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周夷王想到一个办法,那便是在京城装病,并且把这个消息告诉诸侯,以此来试探诸侯对自己是否忠心。

收到周夷王生病的消息之后,不管诸侯心中怎么想,但是周夷王作为当时的天子,大部分诸侯还是选择了到京城前去看望周夷王,可是让周夷王愤怒的是,居然有一个诸侯并没有来看望自己,这个诸侯便是齐哀公。

齐哀公没有来看望周夷王,这并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周夷王对此不做出反应的话,那么那些前来的诸侯在心里一定会轻视周夷王。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周夷王向齐哀公发布命令,要求对方到京城来见自己,齐哀公收到命令之后,便带着少数人来到了京城。

在齐哀公来到京城之后,周夷王二话不说,命人架起来一口大锅,在大锅里面放满了油,在把油煮沸之后,便命令人把齐哀公投进了油锅当中。

周夷王的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自己的权威,但却无法阻碍历史的发展。

到了周厉王期间,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周厉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他下令把山林和河流收归国有,由国家派人管理,不允许人民自由的到山上打猎,或者到河中捕捞鱼虾。

周厉王的这一行为初衷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样做会极大地影响民生,因此最终民间发生了暴乱,面对群情激愤的百姓,周厉王只能逃离京城,最后饿死在外地。

到了周平王的时候,犬戎大军来犯,周平王马上向诸侯传递消息,要求诸侯带领兵马前来帮助自己。

可是诸侯在接到命令之后,很多人却选择了坐山观虎斗,最终导致了周平王孤立无援,依靠京城的兵力根本无法与犬戎对抗,所以周平王不得不选择迁都,把都城迁到洛阳。而在周平阳迁都洛阳之后,周朝的历史也被以此为节点划分成了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其实如果诸侯在接到周平王的命令之后,能够带领兵马赶来帮忙的话,那么京城完全不至于落入外敌手中,但是诸侯的沉默却导致了迁都的结果。这件事情说明了周天子对于当时的诸侯几乎彻底失去了控制力。

在东周以后,虽然表面上周天子还是天下的共主,但其实那些势力庞大的诸侯早已经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这个时候,诸侯们纷纷有了自己的野心,他们眼见周天子的权利已经名存实亡,便不再满足于周天子分封给自己的土地,而是和其他的诸侯之间互相展开了战争。

在这些战争之中,势力弱小的诸侯逐渐被消灭,而实力强大的诸侯则拥有更多的土地,当时的人们也因为这些战争而饱受苦难。

后来,虽然周王朝和周天子在名义上依然存在,但人们却把后来的历史时期称为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相继崛起。

在这些霸主崛起之后,他们依然会去面见周天子,但他们见周天子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臣子的身份,而是得到周天子名义上的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

也就是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对于实力雄厚的诸侯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证明自己地位的工具,诸侯们对于周天子已经不再存有敬畏之心。

周王朝最终的悲剧充分证实了分封制度是不可取的,权利的分散必然导致拥有权利的人野心膨胀,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只有作为君王的人,把权力完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民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安居乐业,社会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定。

更多文章

  • 周平王为什么要放弃关中,迁都到无险可守的洛阳呢?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秦国,郑国,关中,周朝,先秦,周平王,周王室,诸侯国,洛阳市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根据《春秋》、《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

  • 庸碌无为还是颇有才干?我们是不是一直误会了周平王?

    历史解密编辑:任微言卿标签:周室,先秦,周朝,周平王,周王朝,周王室,周幽王,周天子,烽火戏诸侯

    一直以来,由于周平王将周王室东迁到洛邑,王畿之地大大缩小,宗周故土丧失殆尽,由此开始了礼崩乐坏的东周时代,在史家眼里,周平王一直是被视为庸碌无为的君主,甚至把整个周王室沉沦的脏水都泼到了周平王身上。但就如同把西周灭亡归罪到周幽王所谓的“昏聩”上,让周平王背负起东周江河日下的责任,这笔账应该这么算吗?

  • 拥立“弑父”的周平王,杀死代表正统的携惠王,为何是晋文侯?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周平王,晋文侯,文侯,周王室,周宣王,惠王

    一古本《竹书纪年》:“二十一年,晋文侯杀王子余臣于携。”清华简《系年》第二章:“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滅,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犬戎灭西周《竹书纪年》

  • 周平王:人生可以错一次,但绝不能次次错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周平王,诸侯国,郑庄公,诸侯

    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作者:心悦文化95周平王继位后,害怕犬戎继续攻打首都镐金,于是带领整个国家东迁至洛邑。东迁后,由于迁徙途中,受到诸侯各国的保护,周平王论功行赏,竟然将兵权平均的交给了诸侯各国,自此之后,诸侯各国预谋造反,企图吞食周朝。一次,在东迁成功大典上,周平王曾答应将”立功第一

  • 周平王的故事你知道吗?进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周平王,周王朝,周幽王,周王室,周天子,郑国,周朝,先秦

    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之时,周

  • 周成王继位时才14岁,周公则大权在握,为什么周公不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同度嘟嘟标签:周成王,周公,商纣王,姬发,武王

    周武王姬发伐纣不到3年就去世了,此时年仅14岁的周成王继位,成王年纪小,周朝又刚刚平定天下,正当百废待兴,成王的叔叔周公担心诸侯背叛,就代理成王管理政务,主持国事。而武王姬发的管叔、蔡叔等周王室的兄弟却不这么想,他们都觉得周公是要篡位夺权,所以他们直接联系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结合商族势力发动叛乱,背叛周

  • 晋国因一片桐叶建国,周成王被迫分封,最鼎盛时的晋国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独孤的小壮标签:周成王,晋国,齐国,秦国,周王朝,晋献公

    韩、赵、魏三家分晋前,晋国虽然和秦国、齐国、楚国被评价为春秋四大强国,但晋国鼎盛时期,齐秦楚三个大国都无法和晋国匹敌,晋国强大到可以经常压制住另外三个大国。晋国在鼎盛巅峰时期,军事上有兵车万乘,强大的实力可独霸中原,秦国只能称霸西戎,齐国在东北部的海边纵横,楚国在南边不断扩张。春秋时期的大多数的时间

  • 姜子牙是周成王外公,周武王去世之后,为何辅政的却是周公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姜子牙,周成王,姬发,周公旦,纣王

    姜子牙,商周交替之际的传奇人物,不仅军事谋略惊人,而且善于治理国家,还长寿超过百岁。尤为重要的是,姜子牙唯一女儿是周武王的正妃,生下的长子为周成王,两人有着血缘纽带。那么,作为周武王的岳丈,周成王的外公,又有经天纬地之能力,周武王去世之前,为何指定周公辅政周成王,而让姜子牙回到封地齐国?周文王时期,

  • 西周王朝第二任周成王-姬诵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周公旦,周王朝,周成王,分封,姬发,周公

    姬诵,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第二任王。其祖父为周文王姬昌,其父是西周王朝首任帝周文王姬发,其母则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帝辛二十八年(公元前1127年),姬诵出生于周部落。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122年),其父姬发起兵灭商,建立周王朝。周武王七年(公元前1116年),在位7年的周武王姬发因病去世,其子姬

  • 周公为什么没有取代周成王,真相只有一个,条件不成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周成王,周公,王莽,周文王,周武,纣王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懂历史,才能走正人生,养成教育要以史为鉴!-作者。唐代大咖白居易,写下诗词《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就是“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