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庄公为何以下犯上,敢于射杀周天子?清华简改写认知

郑庄公为何以下犯上,敢于射杀周天子?清华简改写认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513 更新时间:2023/12/11 14:41:39

周平王时,准备撤掉郑庄公在朝中的职务,但随后郑庄公兵临洛阳,向周平王施压,拒绝了周平王再三赔礼道歉,万不得已之下,周平王就让王子狐到郑国做人质。由于此举过于丢脸,大臣恳求郑庄公将他儿子换到洛阳做人质,史称“周郑交质”。

公元前707年,周平王去世后的第十三年,由于郑国不听号令,也不朝拜周天子,于是周桓王率领陈、蔡、卫三个小国联军攻打郑国,周王室与郑国爆发“繻葛之战”,最终结果是周桓王一方大败,且郑庄公还指挥部下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差点就射杀了周桓王。

我们都知道,周平王东迁洛阳时,王室丢掉了丰、岐之地,实力大幅度锐减,但周天子毕竟是天下共主,是所有诸侯名义上的领袖。但周郑交质与箭杀周王,可谓是杀人诛心,丝毫没有将周天子看在眼里。那么,到底是郑庄公(下图,剧照)过于嚣张,还是另有原因?战国竹简“清华简”改写认知!

2700年前,在新军事装备的武装下,在干旱天气的催动下,西北犬戎磨刀霍霍,时刻准备入侵周朝,要掀起一场侵略狂潮。恰在此时,周王室内部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周幽王准备废除太子姬宜臼,立褒姒之子姬伯服,于是太子逃到外公家申国。

根据《史记》记载,这是一场荒唐的“烽火戏诸侯”,整天喊狼来了,结果狼真来了时,周幽王无人救援,被西戎攻下镐京并杀死,之后周平王继位并随即迁都洛阳,时间是公元前770年。

但根据《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系年》记载,太子逃到申国之后,自号“天王”,于是周幽王忍无可忍发兵征讨申国,最终申国联合西戎攻下镐京,并杀死周幽王,西戎还占领了岐、丰之地。由于太子有弑父、弑君嫌疑,兼之申国私通西戎,以下犯上,很多周朝重臣与诸侯就拥立周幽王弟弟余臣为天子,史称“周携王”。因此,此时周朝是“二王并立”,待在申国的是周平王,待在虢国的是周携王。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周平王与周携王肯定无法和平共处,两人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但最终周平王棋高一着。问题在于,周平王背负着巨大的政治污点,为何最后能够胜出呢?

按照《史记》记载,周幽王死后,周平王继位没有争议,由于镐京受到西戎威胁,晋文侯秦襄公郑武公为大义所驱,在公元前770年出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随后周平王赏赐大量土地给三国。

周平王赏赐的手笔有多大呢?其实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在周平王赏赐之后,周王室只拥有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地窄人寡,仅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其中,秦国得到了岐山以西地区,成为秦国崛起的基础,晋文侯得到了黄河西岸地区,《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周平王)赐秦、晋以邠、岐之地。”郑国吞并了东虢国、郐国,以及吞并了周边的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座城市,大幅度扩张了疆域,周平王给予认可。

周平王真的如此大方,乃至大方到了自毁长城的地步?显然不可能,与其说是“赏赐领土”,不如说是周平王收买三国的筹码,这是最符合逻辑的解读,否则为何单单晋、秦、郑三国出兵护送周平王东迁!

清华简《系年》记载:“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周携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周幽王死后21年,晋文侯杀了周携王(史记记载此事发生于前760年),之后九年周朝没有公认的天子,多数诸侯不认可周平王,晋文侯立周平王于镐京,三年后周平王东迁洛阳(史记记载此事发生于前770年)。

说到底:一方面,秦、晋、郑三国在长达21年的二王并列的混乱局面中,需要将抢夺的土地合法化,这就需要周携王或周平王的认可;一方面,三国坐视二王相争,谁给的利益大就支持谁........显然,周平王卖得彻底,周携王可能不愿卖国,甚至还对三国私吞土地的行为给予强烈谴责与威胁,于是三国选择支持周平王。反过来说,周平王能够成为周天子,在于三国的支持,即周平王的废立其实是由下面三个诸侯决定的,这无疑大幅度降低了周天子的权威性与神秘性。

弑君弑父、私通异族、出卖领土、对诸侯妥协,乃至对诸侯低三下四.......这样的周平王,还能得到郑庄公与其他诸侯的尊重吗?

更为重要的是,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同年郑庄公继位,根据清华简记载,周平王是在周幽王死后第33年(公元前738年)东迁的,当时郑庄公已经继位六年,亲眼看到周平王为了继位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亲自参与策划扶立周平王继位与东迁。因此,在郑庄公眼里,周平王没有什么实力可言,更没有什么权威可言。

于是,当周平王不愿郑庄公操控朝政,准备将他撤职时,郑庄公敢于威胁周平王,乃至再三拒绝周平王的赔礼道歉,最终提出让王子狐做人质的打脸要求。周恒王继位后,也因为撤了郑庄公的职务导致矛盾激化,由于郑庄公欺人太甚,最终周恒王与陈、蔡、卫三个小国组成联军讨伐郑国,双方爆发繻葛之战,结果周桓王大败,还被一箭射中肩膀,差点被杀。说到底,周天子缺乏实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周天子已经威信大降,所以郑庄公敢于欺凌乃至射杀周天子,所以只有陈、蔡、卫小诸侯还响应周桓王,而秦晋齐等大诸侯却无动于衷,甚至他们还乐于见到周桓王失败,乐于见到周天子威信扫地。

如果说周平王时,尽管王室实力锐降、威信大降,但诸侯们并不能确认周天子还有多少威信,真正号召力如何,对周天子还心怀顾忌的话,那么周桓王发动的繻葛之战,就真正掀开了周天子身上的遮羞布,首先周天子只能号召三个小诸侯,其次周天子联军惨遭耻辱性的失败,而以下犯上的郑庄公却安然无恙。

因此,通过周桓王发动的繻葛之战,诸侯发现周天子已经无法实际约束强大的诸侯,没有力量惩罚破坏周礼的诸侯,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已,于是之后中国就真正进入了战乱频繁的春秋时代。夸张一点说,郑庄公的一箭,射出了春秋与战国。

参考资料:清华简《系年》,《史记》等

更多文章

  • 周天子贸然讨伐郑国,诸侯们在后面磨刀,却被郑庄公无双智计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西西职场说标签:郑国,郑庄公,周天子,周平王,周幽王

    读一段历史,品一段人生,右边点击关注,带你看更多精彩的历史故事!话说春秋时期,周朝接连出现了三位不太聪明的国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结果被犬戎入侵给杀了,接着周平王继位,直接把国都都给扔了,到周桓王继位,第一时间又把周朝最大的支柱给砍了。这个支柱就是郑庄公。作为皇亲国戚,郑庄公在国都洛阳工作了几十年,

  • 滕哈赫化身郑庄公,让C罗万劫不复停赛停训,这还真的是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第一体育标签:滕哈赫,c罗,何塞·穆里尼奥,曼联,范加尔,大卫·莫耶斯

    凌晨一睁开眼,看了看体育新闻,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C罗的,曼联官方声明:本周六C罗不会随队前往客场出战与切尔西的比赛,球队其他球员将全力专注于备战。而更进一步的消息是,C罗由于上场比赛提前离场,遭到了曼联的重罚,也就是说至少未来3天,C罗不仅仅不可以参赛,也不能与球队一起训练,这就是类似于国内俱乐部经

  • 宋襄公:我乃春秋五霸!郑庄公:我要是晚出生几十年,就没你啥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许国,夫差,先秦,周朝,宋襄公,郑庄公,楚庄王,周天子,春秋五霸,越王勾践,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宋襄公:我乃春秋五霸!郑庄公:我要是晚出生几十年,就没你啥事了春秋初期的春秋五霸类似现今的联合国五常,而关于春秋五霸具体是哪几个历朝历代的说法都不一样。《史记索隐》中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这种说法也是目前最流行的说法。《荀子·王霸》中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 春秋第一小霸主郑庄公,灭了周天子的权威,开启群雄争霸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缁尘绮陌标签:郑庄公,周天子,宋国,齐国,诸侯国,郑国

    春秋时期诸侯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激烈的争霸赛。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凭借本国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在这场角逐中胜出,成为后世公认的"春秋五霸"。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不少诸侯称霸,第一个坐上霸主之位的君主,其实是郑国的郑庄公。他在位期间先是稳定了国内政治、同时鼓励农业和商业发展、扫清对外扩张

  • 漫谈华夏.小霸郑庄公的崛起撼动周天子的权威

    历史解密编辑:燃烧的岛群标签:郑庄公,周天子,宋国,齐国,郑国

    文:子夏记漫说历史,闲讲创业,论大千世界图:《东周列国志》按理说,郑国在诸多姬姓国里面和周天子血缘关系最近。郑国开国君主郑恒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弟弟,周幽王叔伯,周平王叔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姬友封于郑地,施行仁政,深受百姓爱戴。周幽王时期,郑恒公看到幽王这么折腾,诸侯反叛,觉得周朝没有什么前景了

  • 郑庄公, 春秋五霸之庄家

    历史解密编辑:建中谈科技标签:孔子,分封,战国,郑国,庄家,先秦,周朝,郑庄公,诸侯国,周天子,春秋五霸,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是一个充满风云变幻的时代,众多英雄豪杰纷纷涌现,其中“春秋五霸”更是闻名遐迩。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人物,便是其中一位——郑庄公。那么为什么郑庄公会被归为春秋五霸之一呢?这就要从他的家族背景说起了。郑国是在周朝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之一,一直存在于战国时期。在当时,郑国为周天子的亲属国,

  •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软禁母亲,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历史解密编辑:子竹历史故事77标签:黄泉,武姜,国都,先秦,周朝,郑庄公,共叔段,不再相见,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将母亲武姜软禁在颍城,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一年后,郑庄公后悔了,可作为一国君王如果出尔反尔,以后谁还会信服自己呢?正当郑庄公苦恼不已时,一名大臣的话点醒了他,让他能够与母亲“黄泉”相见,从此,母子两人和好如初。公元前757年,郑庄公出生。他的母亲武姜在怀孕时胎位不

  • 剿灭共叔段之乱的最大功臣:公子吕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大军,郑国,公族,先秦,周朝,公子吕,郑庄公,共叔段之乱

    郑武公、郑庄公时代,郑国公族子弟还是相对团结的,至少大多数公族子弟都围绕在郑庄公的身边,唯独就出了个共叔段。但这个共叔段除了姜后支持,满朝群臣大抵都是反对的。共叔段的野心很早就被群臣所知,很多臣子也都积极向郑庄公进谏,要求及早处置共叔段。郑庄公的言辞,大抵意思就是共叔段多少还是自己的兄弟,而且共叔段

  • 郑庄公隐忍,共叔段愚蠢,武姜偏执,造成母子三人相残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郑庄公,武姜,寤生,史记,周王室,周平王

    周平王东迁,郑武公因护驾有功被封为卿士,能参与周王朝的决策,还获得大片土地的封赏。因此,在很短时间内,郑国就从一个二流小国,摇身变成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郑武公的妻子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出生时难产,因此名叫寤生,小儿子共叔段出生时相当顺利。《史记》有记载,“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

  • 中国历史故事:淳于髡隐语规正

    历史解密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标签:齐国,魏王,魏国,邹忌,魏惠王,淳于髡,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淳于髡(kūn)是战国中期齐国学者,赘婿出身。此人身材短小,其貌不扬,却饱学强记,滑稽多智,善于讽谏,对齐国内政外交均有建树。齐威王即位之初,一意迷恋歌舞声色,淳于髡曾以隐语巧妙讽谏,诱导威王改革内政,奋发有为。邹忌以琴谏取相后,淳于髡很想试试他的学识志向,遂率领几个徒弟前往相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