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剿灭共叔段之乱的最大功臣:公子吕

剿灭共叔段之乱的最大功臣:公子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海叔说春秋 访问量:3230 更新时间:2024/2/7 14:11:31

郑武公郑庄公时代,郑国公族子弟还是相对团结的,至少大多数公族子弟都围绕在郑庄公的身边,唯独就出了个共叔段。但这个共叔段除了姜后支持,满朝群臣大抵都是反对的。

共叔段的野心很早就被群臣所知,很多臣子也都积极郑庄公进谏,要求及早处置共叔段。郑庄公的言辞,大抵意思就是共叔段多少还是自己的兄弟,而且共叔段也还没有犯下什么重大的过错,就不愿意处理共叔段。

公族子弟中,有个叫公子吕的,是郑武公的弟弟,也就是郑庄公的叔叔。这位是反对共叔段的朝臣力量中,最有号召力的一支。公子吕多年之间,应该也是很多次的进谏郑庄公。

而共叔段,看到郑庄公对自己不闻不问,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甚至带着大军攻打郑庄公说属的城池。郑庄公的城池,共叔段的城池,都是郑国的城池,共叔段的这种行为,已经就是实质上的反叛了。

此时,郑庄公心中也已生除了平叛之心。

此时,公子吕提出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那便是“国不堪贰,君将若之?”这时什么意思呢?其实说的就是“天无二日”,就是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君主。公子吕的意思,如果郑庄公继续放任共叔段,那么共叔段很快就可能自立为了,或者是取郑庄公而代之了。

公子吕到王宫中见郑庄公,为郑庄公进谏计策,为的正是要解除郑庄公对王宫中姜后的担忧之心。郑庄公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对共叔段采取行动,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担心姜后,一旦共叔段在外发动叛乱,而姜后在王宫中煽动群臣,郑庄公就会面临内外之困,就会更加艰难。公子吕的办法,正是要消除这个潜在的危险。

公子吕言:“主公久不入朝,无非为太叔故也。今声言如周,太叔必谓国内空虚,兴兵争郑。臣预先引兵伏于京城近处,乘其出城,入而据之。主公从廪延一路杀来,腹背受敌,太叔虽有冲天之翼,能飞去乎?”

公子吕的这个计策,显然就是阴谋了。作为郑庄公而言,一国之君,如果由自己提出这个观点,那就想不得自己的大气,而由公子吕提出来,显然也就没有问题了。那就是郑庄公假装前往周王城朝见,实际上是带兵在外埋伏,还故意放出消息诱惑共叔段发动大军前来攻打都城,公子吕便与郑庄公里应外合,将那共叔段大军击溃。

共叔段也即遭了公子吕的道,其后带大军来攻都城,中了郑庄公与公子吕的埋伏。共叔段大军惨败,有生力量被彻底歼灭。其后,郑国公族子弟,便再也没了忧患,公族、朝臣皆紧紧围绕在郑庄公身边,为郑庄公的霸业贡献了更多力量。

当然,郑国公族子弟,都是一群有野心的人,郑庄公平复了共叔段的野心,可是却没有平复后来人的野心。郑庄公的那几个儿子,郑昭公郑厉公、郑公子亹等等,在其后数年之间,发生诸多乱战,终究是败掉了郑庄公打下的霸业根基。

更多文章

  • 郑庄公隐忍,共叔段愚蠢,武姜偏执,造成母子三人相残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郑庄公,武姜,寤生,史记,周王室,周平王

    周平王东迁,郑武公因护驾有功被封为卿士,能参与周王朝的决策,还获得大片土地的封赏。因此,在很短时间内,郑国就从一个二流小国,摇身变成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郑武公的妻子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出生时难产,因此名叫寤生,小儿子共叔段出生时相当顺利。《史记》有记载,“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

  • 中国历史故事:淳于髡隐语规正

    历史解密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标签:齐国,魏王,魏国,邹忌,魏惠王,淳于髡,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淳于髡(kūn)是战国中期齐国学者,赘婿出身。此人身材短小,其貌不扬,却饱学强记,滑稽多智,善于讽谏,对齐国内政外交均有建树。齐威王即位之初,一意迷恋歌舞声色,淳于髡曾以隐语巧妙讽谏,诱导威王改革内政,奋发有为。邹忌以琴谏取相后,淳于髡很想试试他的学识志向,遂率领几个徒弟前往相府,一

  • 地位低微的淳于髡等人为何被司马迁列入《滑稽列传》而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司马迁,淳于髡,滑稽列传,孙叔敖,楚庄王,齐国

    作者:许云辉“楚王有令,有请齐使上殿,进献中原特产珍禽黄鹄!”身高不满七尺(约今150厘米)且其貌不扬的齐国使者手托鸟笼,疾步跪倒楚王面前,掀开鸟笼布后,笼子里空空如也。楚王强抑怒气阴森森问:“齐王就这样戏耍寡人?!”黄鹄原是齐威王的心肝宝贝,齐他为与楚王联络感情,才忍痛割爱令齐使进献楚王。齐使因好

  • 159.淳于髡:骄傲的赘婿,不世出的心理学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信鸽说历史标签:淳于髡,魏国,齐国,史记,赘婿,列传

    159.淳于髡:骄傲的赘婿,不世出的心理学大师金蝉子读书2022-07-2611:33北京关注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著名君主;淳于髡,一个齐国赘婿,学识渊博,是那个时代最有名的学者之一。梁惠王向淳于髡请教治国之策,可淳于髡却不愿意教他梁惠王先后两次,召淳于髡进宫觐见。可是,这两次,淳于髡都极少发言,基

  • 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淳于髡问:嫂子掉进水里是救还是不救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淳于髡,齐国,孟子,齐威王,齐桓公,诸侯

    稷下学宫产生于齐桓公时期,当然这个齐桓公并不是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姜姓吕氏齐桓公,而是战国时期妫姓田氏齐桓公,齐桓公之后,齐威王让稷下学宫正式成为官学,他礼贤下士,吸引了一大批学士到稷下学宫学习以及讲学,稷下学宫的教育模式比较有意思,即讲学的先生并不是固定的,而且学生和先生可以自由配对,而不管是学生还

  • 秦始皇统一文字等行为既为了便于统治,也有邹衍和齐儒学说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盗夢影剧馆标签:嬴政,邹衍,黄帝,秦王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初并天下”。统一之后,他不仅确定了帝号,自称皇帝,而且进行“书同文,车同轨”。“书同文,车同轨”这种措施既有对新帝国加强统治之目的,又有其受邹衍、齐儒学说影响之因素。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这一年,秦王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定帝号”。他对丞相、御史一干重臣说:“天下大定。

  • 这次的“济南名士”是他!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阴阳家代表“邹衍” 朋友圈已经开始晒了

    历史解密编辑:闪电新闻标签:邹衍,阴阳家,齐国,孟子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0日讯 6月20日,济南开始了新一轮核酸检测。这次的“济南名士”是他——邹衍,朋友圈已经开始晒了。邹衍,何许人也?他是一位土生土长,并且归葬于济南的历史文化名人,是先秦阴阳家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阴阳家代表。邹衍,又称邹子,战国末期齐国人。按照《济南通史》中的说法

  • 读史:阴阳学派的代表人、邹衍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邹衍,邹子,黄帝,读史,阴阳家,燕昭王,阴阳学派

    邹衍是战国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详,大概活了70多岁。齐宣王时,邹衍就学于稷下学宫,刚开始学习的是儒家思想后来改学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形成很早,诞生于商周时期,不专属于阴阳家,也并非邹衍创造。《诗经》《周易》里都有“阴”“阳”的观念,它是古人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

  • 邹衍:战国时期阴阳家代表人,中国第一位海洋学理论家!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邹衍,阴阳家,战国,燕昭王,齐国,燕国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辰(梦归秋辰:第409期)如果有喜欢《秦时明月》的朋友,那么肯定对阴阳家这个门派并不陌生。大司命这个绝对反派,成为了我们小时候难以忘却的记忆记得以前我看秦时明月经常对阴阳家咬牙切齿。在诸子百家里面,最神秘的就是兵家和阴阳家。阴阳家那么什么是阴阳呢?我觉得阴阳是个哲学,这就像天平的两

  • 王朝更替的忽悠学说:邹衍为什么比孔子孟子活得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孔子,孟子,邹衍,齐国,齐宣王,阴阳家

    在中国的三教九流中有个门派叫阴阳家,而其祖先就是今天我们要说到的邹衍。阴阳家脱胎于儒道,在邹衍生活的时代事实上是没有阴阳家的,那么邹衍是如何凭空创立这个门派的呢?邹衍是齐国人,当时齐国有个稷下学宫,为诸侯列国培养各类人才,有点类似今天的北京大学,当时很多人才都出自这座学府,如孟子、申不害、荀子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