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第一美男子,成郑国第一恶人,被郑庄公庇护后仍难逃非命之死

春秋第一美男子,成郑国第一恶人,被郑庄公庇护后仍难逃非命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脑袋大历史 访问量:3484 更新时间:2023/12/13 1:16:23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按照计划准备前往攻打许国。攻打许国,是郑庄公系列攻伐战略的最后一环:这一战之后,不但许国要被郑国控制,长久以来被郑国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鲁国汤沐邑许田,也将瓜熟蒂落、成为郑国的囊中之物。

出征前,按照周时惯例,郑国军队在祖庙前举行了一场授兵、授甲仪式。

这时,仪式现场突然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口舌之争,争执的双方赫然就是颖考叔和子都。这两人因为看中了同一辆战车,相互都不肯相让而起了冲突。不知道这辆战车到底是“悍马”还是“陆虎”,居然能同时入了两位郑国大夫慧眼,争得不亦乐乎。

颍考叔在郑庄公与母亲武姜的内斗过程中,巧妙地劝和了郑庄公母子,让郑庄公挽回了脸面,从此受到郑庄公的重用。至于子都,在春秋时代更加有名,他几乎可称得上春秋第一美男子。《孟子·告子下》中说:“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连孟老夫子都成了公孙阏的忠实粉丝,居然开金口诅咒那些不把子都当偶像的人都是睁眼瞎——看来“亚圣”一旦成为追星族,也容易失去理智啊!数百年之后的孟子,都深为“美男子”子都所倾倒,可见子都名声之大。

颍考叔是郑庄公重用的红人,子都则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帅哥,为了一辆普通的战车,两人争得是脸红耳赤,唾沫横飞。争执到最激烈时刻,颖考叔趁公孙阏不注意,干脆两手拖着战车车辕当起了人力车夫,转身就跑。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把车都拖走,看你还抢不抢得到!

子都始料不及,一时间有些错愕。等他回过神来时,颖考叔已经跑出十多步远了。子都气愤万分,操起一把戟就死命向前追赶,但最终还是没能追上颍考叔。几十斤的战车,拖在身后长跑,还能让一身轻松的子都追赶不及,颖考叔的身体素质之强,可见一斑。放到现在,他绝对可以得到马拉松长跑世界冠军。颖考叔能得到郑庄公的重用,可不仅仅是凭借当年劝说郑庄公的幸进之功,他还身怀绝技,足以卖给帝家。

郑国的两位大臣,为抢兵车闹起了纠纷,还拖着战车在大街像小孩子一样上你追我赶,这种场面也足以让大街上的人给笑话半天。

颖考叔突然被郑庄公重用,已经让不少人眼红。在某些犯“红眼病”的小人背后挑唆之下,年轻气盛的子都火气就越发控制不住了,对颖考叔的嫉恨也就越来越深。因此,这次出征前所闹出的小矛盾,却给颖考叔种下了致命的祸根。

公元前712年7月,郑国联合齐国、鲁国一起出兵,去围攻许国。8月1日,三国军队逼近了许国城墙之下,攻城战正式开打。“体育健将”颖考叔一马当先,手持郑庄公的蝥弧大旗,第一个就登上了许国城墙!

眼看许国城墙就将被攻破,众人大喜。然而,此时意外突然发生!

战前与颖考叔有夺车旧怨的子都,看到他即将大出风头,嫉妒不已。两个月前授兵仪式上颍考叔得意洋洋的神态又浮现在子都眼前,一股莫名的恨意顿时涌上心头。子都顿时恶向胆边生,举起手中弓,一箭就射向颖考叔背心!站在许国城墙上的颖考叔应声而倒,掉头栽下许国城墙!

说时迟,那时快。

郑国另一员猛将瑕叔盈从倒下的颖考叔手中拾起旗帜,再度强行攻上许国城墙,然后站在许国城墙上高呼:“国君登上城墙了!”郑国士兵士气大振,一拥而上,瞬间就攻破了许国都城。

此后,许国落入郑国怀中,正式成为郑国附庸。直到公元前697年,郑厉公与祭仲政权,郑国内讧,许国才得以摆脱了郑国控制。

此次郑、齐、鲁三国联合伐许之战,完全达到了郑庄公设想的战略目的,取得了一场漂漂亮亮的大胜!

然而,忠勇孝义的颍考叔这么不明不白地倒在小人背后暗箭之下,死得实在是太冤了!如果不追究杀害颍考叔的大恶人,郑庄公这位“带头大哥”如何能服众?

凶手虽然是在背后暗算,但战场上有成千上万双眼睛,不可能没人看到子都的恶行。因此,郑庄公想要找出凶手,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可惜的是,凶手虽然容易找到,可郑庄公却不能大张旗鼓地去找——这位杀死颍考叔的凶手,身份实在太特殊了。

昆曲中子都形象

这倒不是因为郑庄公喜好“男风”,子都成了郑庄公的男宠。子都身上,还有另一个特殊的称呼:“公孙阏”。所谓“公孙”,就是“国君之孙”。子都,姓姬名阏,是郑桓公之孙,郑庄公的堂弟。郑庄公如果杀子都替颍考叔偿命,就是要杀死自己的堂弟。自公元前722年“郑伯克段于鄢”以来,郑庄公至今身上还背着“囚母弑弟”的恶名;如今再要杀一位堂弟,又会引发出什么样的政治风波?——“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所以,子都绝不能杀!

既然如此,又如何安抚颍考叔的在天之灵呢?如何给天下忠义之士一个交代呢?

《左传》记载,在许国之战顺利结束后,“郑伯使卒出豭(音家),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意思是:让一百位士兵抬出公猪,二十五人拿出狗和鸡,来诅咒射杀颖考叔之人。功臣不明不白战死,郑庄公让凶手逍遥法外,却搞出一套有名无实的巫术来忽悠天下人,这也太假仁假义了!

《左传》就此对郑庄公加以讥讽,认为他这种做法失去了法度:“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本质上,郑庄公袒护堂兄弟子都的行为,就是周人传统“亲亲尚恩”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宗法制的负面效果。大多数诸侯国,之所以在春秋时代逐渐走向没落,宗法制的桎梏就是其中的根本原因之一。

子都因为争夺战车这点小事,仗着自己出自公室,就不惜谋害别人性命以泄私愤,可以说,他算得上是郑国“第一位大恶人”。对于崇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中国人来说,子都虽然在郑庄公庇护下逃脱了法律制裁,但在道德层面却不能容忍他能够善终。

于是,《东周列国志》就此演绎,在郑庄公祭祀过程中,子都就被颖考叔的鬼魂索命而死;根据这段故事现代人所改编的昆曲《公孙子都》,更是把颍考叔妹妹嫁给了子都,最终子都因来自妻子和堂兄郑庄公的精神施压,最终心神崩溃而亡……。

昆曲《公孙子都》

这些演绎都不是史实,其实子都在谋害颍考叔后,一直都活得好好的。

然而,令良善之人稍感安慰的是,子都最终还是没能善终。

子都虽然在郑庄公的庇护下活了下来,但从此却落下把柄在一个人手里——这就是郑国的执政卿祭仲。郑庄公死后,祭仲把持了郑国朝政。虽然郑庄公已死,但子都这段恶行,作为郑庄公亲信的祭仲却知道得清清楚楚。为避免恶行曝光于天下,子都不得不长期依附祭仲,成为祭仲忠实党徒。

公元前697年,郑厉公因为忍受不了祭仲的独断专行,与亲信雍纠合谋,准备杀死祭仲。结果,郑厉公的阴谋被祭仲发觉。为抗衡郑厉公,祭仲联合众多郑国大臣,抢先下手,杀死了雍纠。失去大臣支持的郑厉公,被迫仓皇逃亡国外。

在杀雍纠事件中,出力最多的大臣,正是子都——背后暗算颍考叔的把柄掌握在别人手里,子都不得不格外出力,以讨好祭仲。

但是,子都作为公族大夫,不扶助自己侄儿反而帮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这回是彻底被郑厉公给记住了!

郑厉公也不是什么善茬,他也是睚眦必报之人。

公元前680年,郑庄公趁祭仲已死,勾结郑国大臣傅瑕,杀死兄弟姬仪,再度回国为君。在坐稳国君之位后,公元前678年,郑厉公开始追查雍纠一案。最终,子都作为杀死雍纠的首犯,死在郑厉公屠刀之下!

从公元前712年到公元前678年,残忍杀害颍考叔的郑国“第一大恶人”子都,虽然仍死于非命,但他总算是又多苟活了34年——难道老天也怜惜他“春秋第一美男子”名号,有意令他多活些年头好让世人见识一下他的非凡美貌?

标签: 郑国郑庄公祭仲齐国左传诸侯国

更多文章

  • 郑庄公为何以下犯上,敢于射杀周天子?清华简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郑庄公,周天子,周平王,周幽王,周王室,秦国

    周平王时,准备撤掉郑庄公在朝中的职务,但随后郑庄公兵临洛阳,向周平王施压,拒绝了周平王再三赔礼道歉,万不得已之下,周平王就让王子狐到郑国做人质。由于此举过于丢脸,大臣恳求郑庄公将他儿子换到洛阳做人质,史称“周郑交质”。公元前707年,周平王去世后的第十三年,由于郑国不听号令,也不朝拜周天子,于是周桓

  • 周天子贸然讨伐郑国,诸侯们在后面磨刀,却被郑庄公无双智计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西西职场说标签:郑国,郑庄公,周天子,周平王,周幽王

    读一段历史,品一段人生,右边点击关注,带你看更多精彩的历史故事!话说春秋时期,周朝接连出现了三位不太聪明的国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结果被犬戎入侵给杀了,接着周平王继位,直接把国都都给扔了,到周桓王继位,第一时间又把周朝最大的支柱给砍了。这个支柱就是郑庄公。作为皇亲国戚,郑庄公在国都洛阳工作了几十年,

  • 滕哈赫化身郑庄公,让C罗万劫不复停赛停训,这还真的是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第一体育标签:滕哈赫,c罗,何塞·穆里尼奥,曼联,范加尔,大卫·莫耶斯

    凌晨一睁开眼,看了看体育新闻,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C罗的,曼联官方声明:本周六C罗不会随队前往客场出战与切尔西的比赛,球队其他球员将全力专注于备战。而更进一步的消息是,C罗由于上场比赛提前离场,遭到了曼联的重罚,也就是说至少未来3天,C罗不仅仅不可以参赛,也不能与球队一起训练,这就是类似于国内俱乐部经

  • 宋襄公:我乃春秋五霸!郑庄公:我要是晚出生几十年,就没你啥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许国,夫差,先秦,周朝,宋襄公,郑庄公,楚庄王,周天子,春秋五霸,越王勾践,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宋襄公:我乃春秋五霸!郑庄公:我要是晚出生几十年,就没你啥事了春秋初期的春秋五霸类似现今的联合国五常,而关于春秋五霸具体是哪几个历朝历代的说法都不一样。《史记索隐》中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这种说法也是目前最流行的说法。《荀子·王霸》中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 春秋第一小霸主郑庄公,灭了周天子的权威,开启群雄争霸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缁尘绮陌标签:郑庄公,周天子,宋国,齐国,诸侯国,郑国

    春秋时期诸侯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激烈的争霸赛。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凭借本国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在这场角逐中胜出,成为后世公认的"春秋五霸"。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不少诸侯称霸,第一个坐上霸主之位的君主,其实是郑国的郑庄公。他在位期间先是稳定了国内政治、同时鼓励农业和商业发展、扫清对外扩张

  • 漫谈华夏.小霸郑庄公的崛起撼动周天子的权威

    历史解密编辑:燃烧的岛群标签:郑庄公,周天子,宋国,齐国,郑国

    文:子夏记漫说历史,闲讲创业,论大千世界图:《东周列国志》按理说,郑国在诸多姬姓国里面和周天子血缘关系最近。郑国开国君主郑恒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弟弟,周幽王叔伯,周平王叔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姬友封于郑地,施行仁政,深受百姓爱戴。周幽王时期,郑恒公看到幽王这么折腾,诸侯反叛,觉得周朝没有什么前景了

  • 郑庄公, 春秋五霸之庄家

    历史解密编辑:建中谈科技标签:孔子,分封,战国,郑国,庄家,先秦,周朝,郑庄公,诸侯国,周天子,春秋五霸,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是一个充满风云变幻的时代,众多英雄豪杰纷纷涌现,其中“春秋五霸”更是闻名遐迩。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人物,便是其中一位——郑庄公。那么为什么郑庄公会被归为春秋五霸之一呢?这就要从他的家族背景说起了。郑国是在周朝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之一,一直存在于战国时期。在当时,郑国为周天子的亲属国,

  •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软禁母亲,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历史解密编辑:子竹历史故事77标签:黄泉,武姜,国都,先秦,周朝,郑庄公,共叔段,不再相见,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将母亲武姜软禁在颍城,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一年后,郑庄公后悔了,可作为一国君王如果出尔反尔,以后谁还会信服自己呢?正当郑庄公苦恼不已时,一名大臣的话点醒了他,让他能够与母亲“黄泉”相见,从此,母子两人和好如初。公元前757年,郑庄公出生。他的母亲武姜在怀孕时胎位不

  • 剿灭共叔段之乱的最大功臣:公子吕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大军,郑国,公族,先秦,周朝,公子吕,郑庄公,共叔段之乱

    郑武公、郑庄公时代,郑国公族子弟还是相对团结的,至少大多数公族子弟都围绕在郑庄公的身边,唯独就出了个共叔段。但这个共叔段除了姜后支持,满朝群臣大抵都是反对的。共叔段的野心很早就被群臣所知,很多臣子也都积极向郑庄公进谏,要求及早处置共叔段。郑庄公的言辞,大抵意思就是共叔段多少还是自己的兄弟,而且共叔段

  • 郑庄公隐忍,共叔段愚蠢,武姜偏执,造成母子三人相残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郑庄公,武姜,寤生,史记,周王室,周平王

    周平王东迁,郑武公因护驾有功被封为卿士,能参与周王朝的决策,还获得大片土地的封赏。因此,在很短时间内,郑国就从一个二流小国,摇身变成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郑武公的妻子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出生时难产,因此名叫寤生,小儿子共叔段出生时相当顺利。《史记》有记载,“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