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段历史,品一段人生,右边点击关注,带你看更多精彩的历史故事!
话说春秋时期,周朝接连出现了三位不太聪明的国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结果被犬戎入侵给杀了,接着周平王继位,直接把国都都给扔了,到周桓王继位,第一时间又把周朝最大的支柱给砍了。
这个支柱就是郑庄公。
作为皇亲国戚,郑庄公在国都洛阳工作了几十年,结果周桓王一继位,就当着朝臣的面将郑庄公给辞退了,让他直接滚回家去养老。
为什么说周桓王不太聪明呢,因为当时诸侯们对于周朝的态度已经很冷淡,郑庄公和周平王是堂兄弟的关系,还辅佐了周平王几十年,两国的关系算是最好的。
周桓王看郑庄公不爽,是因为他父亲被送到郑国当人质,结果一回来就死了,可这事又是周平王一手安排的,所以郑庄公很冤,也很生气,于是回到郑国就抢了周朝的麦子。
郑庄公以为会被谴责,结果周桓王屁都没放,这会轮到当爷爷的郑庄公不好意思了,于是驾着马车去洛阳道歉,结果惨遭周桓王羞辱,原来周桓王不是大度,而是没能力弄郑庄公,现在送上门来了能放过你吗?
第二天,周桓王还送了郑庄公十车麦子,再次羞辱郑庄公。
郑庄公很生气,正好当时宋国来犯,于是郑庄公假借周桓王的指令,号令诸侯攻打宋国,齐鲁两国响应,三国联军一路打到宋国都城,赚的盆满钵满才班师回朝。
这件事传遍诸侯国,周桓王非常生气,扬言要攻打郑国,被周公给劝了下来。
郑庄公被罢职,又假借周天子的命令,自然不敢再去洛阳上朝,时间一下子推移到五年后,周桓王终于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了。
“郑候五年都不来上朝,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我要攻打郑国!”
周公再劝,没有用,相国也来劝,还是没用,周桓王这次就是铁了心要打郑国,不仅是责备他五年来不上朝,还要将五年前传假命令的事情一起清算了。
郑庄公听了之后,表示心里很不开心。
五年前,将我驱逐出洛阳,还一再对我羞辱,五年后又打着我不去上朝的幌子来打我,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他很想带着军队直接杀向洛阳,但是不能。
周朝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他如果第一个造反,一定会成为天下诸侯围攻的目标,到时候周朝被撕碎,郑国也得陪葬,收获的却是那些旁边看戏的。
所以诸侯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等郑国和周朝打得如火如荼,两败俱伤的时候,他们就能以救赎主的姿态出现,然后在混乱中将郑国和周朝一起灭了,如果提前消耗了兵力,那分蛋糕的时候就会缺少力气。
明面上只是周桓王一怒之下想打郑国,背后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各诸侯都在暗中博弈。
所以等周桓王命令一出,响应的诸侯忽略不计,甚至还不如郑庄公假借天子命令的时候,只有蔡国、陈国、卫国三个无能小国前来凑热闹,其他大国都有自己的理由,反正就是没空。
这时候周桓王已经骑虎难下,话说出来了就不得不打,还不能输,一旦输了,面子丢光不说,整个周朝的局势都可能瞬间崩盘。
郑庄公处于风暴中心,他承担的压力一点不比周桓王小,毕竟输了郑国就没了,赢了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所以这看起来是个无解的局。
好在郑庄公够聪明,还有祭足这样的军师人物。
他们先是击溃了蔡国、陈国、卫国的军队,这三国的军队能杀多少杀多少,把周朝军队吓得两腿打摆子,然后驱逐出了郑国境内,接着祭足给周桓王送上粮食,并诚心诚意的道歉,表示也不会计较周朝的行为,于是周朝退兵了。
观望的大国懵了,周朝军队崩溃太快,丝毫没给他们出来切蛋糕的机会。
周桓王回到了洛阳,直到死去的时候,也没敢再提一个‘郑’字,可能他后来也想明白了,如果郑庄公处理错任何一步,周朝都已经灭亡了,这也能看出郑庄公是个多么恐怖的人物,以周桓王的脑力,去找郑庄公麻烦那就是找死!
郑庄公一生运筹帷幄,将郑国的国力一步步提升,后来也成就了他‘春秋小霸王’的威名,而这样充斥着大智慧的事件,在春秋时期并不少见,关注我,带你领略春秋时期的智慧。
感谢点赞、评论、转发!
(本文声明: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以上文字均为作者原创,抄袭将追究责任,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