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天子贸然讨伐郑国,诸侯们在后面磨刀,却被郑庄公无双智计化解

周天子贸然讨伐郑国,诸侯们在后面磨刀,却被郑庄公无双智计化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西西职场说 访问量:4200 更新时间:2024/3/15 3:05:16

读一段历史,品一段人生,右边点击关注,带你看更多精彩的历史故事!

话说春秋时期,周朝接连出现了三位不太聪明的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结果被犬戎入侵给杀了,接着周平王继位,直接把国都都给扔了,到周桓王继位,第一时间又把周朝最大的支柱给砍了。

这个支柱就是郑庄公

作为皇亲国戚,郑庄公在国都洛阳工作了几十年,结果周桓王一继位,就当着朝臣的面将郑庄公给辞退了,让他直接滚回家去养老。

为什么说周桓王不太聪明呢,因为当时诸侯们对于周朝的态度已经很冷淡,郑庄公和周平王是堂兄弟的关系,还辅佐了周平王几十年,两国的关系算是最好的。

周桓王看郑庄公不爽,是因为他父亲被送到郑国当人质,结果一回来就死了,可这事又是周平王一手安排的,所以郑庄公很冤,也很生气,于是回到郑国就抢了周朝的麦子。

郑庄公以为会被谴责,结果周桓王屁都没放,这会轮到当爷爷的郑庄公不好意思了,于是驾着马车去洛阳道歉,结果惨遭周桓王羞辱,原来周桓王不是大度,而是没能力弄郑庄公,现在送上门来了能放过你吗?

第二天,周桓王还送了郑庄公十车麦子,再次羞辱郑庄公。

郑庄公很生气,正好当时宋国来犯,于是郑庄公假借周桓王的指令,号令诸侯攻打宋国,齐鲁两国响应,三国联军一路打到宋国都城,赚的盆满钵满才班师回朝。

这件事传遍诸侯国,周桓王非常生气,扬言要攻打郑国,被周公给劝了下来。

郑庄公被罢职,又假借周天子的命令,自然不敢再去洛阳上朝,时间一下子推移到五年后,周桓王终于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了。

“郑候五年都不来上朝,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我要攻打郑国!”

周公再劝,没有用,相国也来劝,还是没用,周桓王这次就是铁了心要打郑国,不仅是责备他五年来不上朝,还要将五年前传假命令的事情一起清算了。

郑庄公听了之后,表示心里很不开心。

五年前,将我驱逐出洛阳,还一再对我羞辱,五年后又打着我不去上朝的幌子来打我,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他很想带着军队直接杀洛阳,但是不能。

周朝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他如果第一个造反,一定会成为天下诸侯围攻的目标,到时候周朝被撕碎,郑国也得陪葬,收获的却是那些旁边看戏的。

所以诸侯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等郑国和周朝打得如火如荼,两败俱伤的时候,他们就能以救赎主的姿态出现,然后在混乱中将郑国和周朝一起灭了,如果提前消耗了兵力,那分蛋糕的时候就会缺少力气。

明面上只是周桓王一怒之下想打郑国,背后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各诸侯都在暗中博弈。

所以等周桓王命令一出,响应的诸侯忽略不计,甚至还不如郑庄公假借天子命令的时候,只有蔡国、陈国、卫国三个无能小国前来凑热闹,其他大国都有自己的理由,反正就是没空。

这时候周桓王已经骑虎难下,话说出来了就不得不打,还不能输,一旦输了,面子丢光不说,整个周朝的局势都可能瞬间崩盘。

郑庄公处于风暴中心,他承担的压力一点不比周桓王小,毕竟输了郑国就没了,赢了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所以这看起来是个无解的局。

好在郑庄公够聪明,还有祭足这样的军师人物。

他们先是击溃了蔡国、陈国、卫国的军队,这三国的军队能杀多少杀多少,把周朝军队吓得两腿打摆子,然后驱逐出了郑国境内,接着祭足给周桓王送上粮食,并诚心诚意的道歉,表示也不会计较周朝的行为,于是周朝退兵了。

观望的大国懵了,周朝军队崩溃太快,丝毫没给他们出来切蛋糕的机会。

周桓王回到了洛阳,直到死去的时候,也没敢再提一个‘郑’字,可能他后来也想明白了,如果郑庄公处理错任何一步,周朝都已经灭亡了,这也能看出郑庄公是个多么恐怖的人物,以周桓王的脑力,去找郑庄公麻烦那就是找死!

郑庄公一生运筹帷幄,将郑国的国力一步步提升,后来也成就了他‘春秋小霸王’的威名,而这样充斥着大智慧的事件,在春秋时期并不少见,关注我,带你领略春秋时期的智慧。

感谢点赞、评论、转发!

(本声明: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以上文字均为作者原创,抄袭将追究责任,望理解!)

更多文章

  • 滕哈赫化身郑庄公,让C罗万劫不复停赛停训,这还真的是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第一体育标签:滕哈赫,c罗,何塞·穆里尼奥,曼联,范加尔,大卫·莫耶斯

    凌晨一睁开眼,看了看体育新闻,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C罗的,曼联官方声明:本周六C罗不会随队前往客场出战与切尔西的比赛,球队其他球员将全力专注于备战。而更进一步的消息是,C罗由于上场比赛提前离场,遭到了曼联的重罚,也就是说至少未来3天,C罗不仅仅不可以参赛,也不能与球队一起训练,这就是类似于国内俱乐部经

  • 宋襄公:我乃春秋五霸!郑庄公:我要是晚出生几十年,就没你啥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许国,夫差,先秦,周朝,宋襄公,郑庄公,楚庄王,周天子,春秋五霸,越王勾践,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宋襄公:我乃春秋五霸!郑庄公:我要是晚出生几十年,就没你啥事了春秋初期的春秋五霸类似现今的联合国五常,而关于春秋五霸具体是哪几个历朝历代的说法都不一样。《史记索隐》中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这种说法也是目前最流行的说法。《荀子·王霸》中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 春秋第一小霸主郑庄公,灭了周天子的权威,开启群雄争霸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缁尘绮陌标签:郑庄公,周天子,宋国,齐国,诸侯国,郑国

    春秋时期诸侯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激烈的争霸赛。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凭借本国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在这场角逐中胜出,成为后世公认的"春秋五霸"。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不少诸侯称霸,第一个坐上霸主之位的君主,其实是郑国的郑庄公。他在位期间先是稳定了国内政治、同时鼓励农业和商业发展、扫清对外扩张

  • 漫谈华夏.小霸郑庄公的崛起撼动周天子的权威

    历史解密编辑:燃烧的岛群标签:郑庄公,周天子,宋国,齐国,郑国

    文:子夏记漫说历史,闲讲创业,论大千世界图:《东周列国志》按理说,郑国在诸多姬姓国里面和周天子血缘关系最近。郑国开国君主郑恒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弟弟,周幽王叔伯,周平王叔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姬友封于郑地,施行仁政,深受百姓爱戴。周幽王时期,郑恒公看到幽王这么折腾,诸侯反叛,觉得周朝没有什么前景了

  • 郑庄公, 春秋五霸之庄家

    历史解密编辑:建中谈科技标签:孔子,分封,战国,郑国,庄家,先秦,周朝,郑庄公,诸侯国,周天子,春秋五霸,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是一个充满风云变幻的时代,众多英雄豪杰纷纷涌现,其中“春秋五霸”更是闻名遐迩。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人物,便是其中一位——郑庄公。那么为什么郑庄公会被归为春秋五霸之一呢?这就要从他的家族背景说起了。郑国是在周朝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之一,一直存在于战国时期。在当时,郑国为周天子的亲属国,

  •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软禁母亲,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历史解密编辑:子竹历史故事77标签:黄泉,武姜,国都,先秦,周朝,郑庄公,共叔段,不再相见,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将母亲武姜软禁在颍城,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一年后,郑庄公后悔了,可作为一国君王如果出尔反尔,以后谁还会信服自己呢?正当郑庄公苦恼不已时,一名大臣的话点醒了他,让他能够与母亲“黄泉”相见,从此,母子两人和好如初。公元前757年,郑庄公出生。他的母亲武姜在怀孕时胎位不

  • 剿灭共叔段之乱的最大功臣:公子吕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大军,郑国,公族,先秦,周朝,公子吕,郑庄公,共叔段之乱

    郑武公、郑庄公时代,郑国公族子弟还是相对团结的,至少大多数公族子弟都围绕在郑庄公的身边,唯独就出了个共叔段。但这个共叔段除了姜后支持,满朝群臣大抵都是反对的。共叔段的野心很早就被群臣所知,很多臣子也都积极向郑庄公进谏,要求及早处置共叔段。郑庄公的言辞,大抵意思就是共叔段多少还是自己的兄弟,而且共叔段

  • 郑庄公隐忍,共叔段愚蠢,武姜偏执,造成母子三人相残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郑庄公,武姜,寤生,史记,周王室,周平王

    周平王东迁,郑武公因护驾有功被封为卿士,能参与周王朝的决策,还获得大片土地的封赏。因此,在很短时间内,郑国就从一个二流小国,摇身变成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郑武公的妻子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出生时难产,因此名叫寤生,小儿子共叔段出生时相当顺利。《史记》有记载,“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

  • 中国历史故事:淳于髡隐语规正

    历史解密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标签:齐国,魏王,魏国,邹忌,魏惠王,淳于髡,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淳于髡(kūn)是战国中期齐国学者,赘婿出身。此人身材短小,其貌不扬,却饱学强记,滑稽多智,善于讽谏,对齐国内政外交均有建树。齐威王即位之初,一意迷恋歌舞声色,淳于髡曾以隐语巧妙讽谏,诱导威王改革内政,奋发有为。邹忌以琴谏取相后,淳于髡很想试试他的学识志向,遂率领几个徒弟前往相府,一

  • 地位低微的淳于髡等人为何被司马迁列入《滑稽列传》而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司马迁,淳于髡,滑稽列传,孙叔敖,楚庄王,齐国

    作者:许云辉“楚王有令,有请齐使上殿,进献中原特产珍禽黄鹄!”身高不满七尺(约今150厘米)且其貌不扬的齐国使者手托鸟笼,疾步跪倒楚王面前,掀开鸟笼布后,笼子里空空如也。楚王强抑怒气阴森森问:“齐王就这样戏耍寡人?!”黄鹄原是齐威王的心肝宝贝,齐他为与楚王联络感情,才忍痛割爱令齐使进献楚王。齐使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