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元前722年,郑庄公软禁母亲,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软禁母亲,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子竹历史故事77 访问量:4346 更新时间:2023/12/10 12:42:46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将母亲武姜软禁在颍城,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一年后,郑庄公后悔了,可作为一国君如果出尔反尔,以后谁还会信服自己呢?正当郑庄公苦恼不已时,一名大臣的话点醒了他,让他能够与母亲“黄泉”相见,从此,母子两人和好如初。

公元前757年,郑庄公出生。他的母亲武姜在怀孕时胎位不正,导致郑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因难产受到惊吓的武姜对这个孩子十分厌恶,因此给长子取名为“寤生”,意思是逆生。

3年后,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出生。武姜对次子十分宠爱,多次郑武公请立世子,但自古长幼有序,尤其是选定国君这样的大事,更是要“立嫡立长”,于是,对于武姜的请求,郑武公直接拒绝了。

郑武公病逝后,郑庄公继位。武姜把主意打到了郑庄公身上,她要求把制邑作为领地封给共叔段。

郑庄公很为难:“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就是死在那个地方的,如果母亲要分封的城邑是其他地方,我都可以按你的话照办”。

武姜一听虢叔曾死在制邑,担心共叔段的安危,就另选了一块城邑——京邑。

可是,共叔段到京邑后,野心越来越大。他不断的修整城墙的长度,一点点的试探郑庄公的底线。

那时,各城邑城墙的长度有统一的规范制度:大都市城墙长度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城墙长度不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市城墙长度不超过都城的九分之一。

一天,郑国大夫觐见郑庄公:“大王,国都城墙超过300丈,现在京邑城已经超过了100丈,这已经不符合祖宗制度了,您再不制止,后果不堪设想啊”。

郑庄公却无奈地说:“姜氏允许的,我能怎么办?”

“姜氏的心早就偏了,她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与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还不如重新给共叔段找个封地,若再这样下去,怕是不好对付”。

郑庄公摇了摇头:“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你等着看吧”。

共叔段看到郑庄公对他的行为没有任何表示,于是,他更加肆无忌惮。他命令西部和北部的城邑听从自己的号令,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郑国大夫知道后,进言:“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君主,可现在西部和北部城邑却听从两方命令,这种情况怎么可以出现?你这样纵容,全国上下会有其他想法的”。

郑庄公还是摇了摇头:“不用多做什么,他会自己走线灭亡的”。

郑庄公的无动于衷,更是助长了共叔段的野心。共叔段直接将西部和北部的城邑收归己有,还把自己的领地不断的扩大。在扩大领地的同时,共叔段还不断的巩固城墙,囤积粮食,招兵买马。只待时机一到,就与武姜里应外合,一举拿下郑庄公。

没过多久,郑庄公就收到共叔段举兵的日期,郑庄公命令郑国大夫(公子吕)率兵讨伐京邑,京邑百姓也群起反叛。很快,共叔段就战败了。

举兵失败后,共叔段逃跑了,可武姜却被留了下来。

郑庄公把武姜软禁在颍城,并生气的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可没过多久,郑庄公后悔了。但誓言已立,作为君王,如果轻易就违背誓言,那以后谁还会遵从自己呢?郑庄公百思不得其法,每日忧心忡忡。

一天,颍考叔向郑庄公进献贡品,郑庄公看到贡品后十分喜欢,于是,赏赐了颍考叔一顿饭食。

颍考叔吃饭时,将饭菜中的肉全都留了下来。郑庄公看到后,十分不解,问道:“你为什么把肉留下来”?

颍考叔说:“家有老母亲,我吃的东西母亲都已经吃过了,现在我吃着大王赏赐的饭食,但我母亲却没尝到,所以我想把这些肉羹带回去”。

郑庄公听后,心情低落地说:“你还有母亲可以孝敬,而我却没有”。

颍考叔感到奇怪:“你怎么会没有呢?”

于是,郑庄公就把事情说了出来:“我现在后悔呀,可后悔已经晚了”。

听完郑庄公的话,颍考叔思考了一会,说:“大王,我有办法在不违背誓言的情况下,让您与母亲相见”。

郑庄公一听,十分激动。

“您可以在颍城挖一条隧道,要挖到有泉水冒出,黄泥和泉水不就是黄泉吗?那样,您不就可以在不违背誓言的情况下母子相见了吗?”

郑庄公听后,立刻命人在颍城挖了一条隧道。终于,郑庄公得偿所愿,与母亲再次相见,和好如初。

@子竹历史故事

共叔段的结局,其实就是母亲武姜偏爱幼子导致的,一味的溺爱,只考虑眼前短暂的利益,而没有为他长远打算。

记得在《甄嬛传》中,四阿哥向甄嬛请教诗书,借机试探甄嬛态度,当时四阿哥请教的章就是“郑伯克段于鄢”。当时甄嬛说:“母亲之爱子,必为其计之深远”。

对于父母,宠爱孩子要懂得适可而止,要为了孩子的长远考虑。而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孝敬父母,敬爱家人。但在孝敬、敬爱的同时,也要明辨是非,不要盲从。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子竹历史故事,把岁月的故事,说给你听。

更多文章

  • 剿灭共叔段之乱的最大功臣:公子吕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大军,郑国,公族,先秦,周朝,公子吕,郑庄公,共叔段之乱

    郑武公、郑庄公时代,郑国公族子弟还是相对团结的,至少大多数公族子弟都围绕在郑庄公的身边,唯独就出了个共叔段。但这个共叔段除了姜后支持,满朝群臣大抵都是反对的。共叔段的野心很早就被群臣所知,很多臣子也都积极向郑庄公进谏,要求及早处置共叔段。郑庄公的言辞,大抵意思就是共叔段多少还是自己的兄弟,而且共叔段

  • 郑庄公隐忍,共叔段愚蠢,武姜偏执,造成母子三人相残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郑庄公,武姜,寤生,史记,周王室,周平王

    周平王东迁,郑武公因护驾有功被封为卿士,能参与周王朝的决策,还获得大片土地的封赏。因此,在很短时间内,郑国就从一个二流小国,摇身变成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郑武公的妻子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出生时难产,因此名叫寤生,小儿子共叔段出生时相当顺利。《史记》有记载,“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

  • 中国历史故事:淳于髡隐语规正

    历史解密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标签:齐国,魏王,魏国,邹忌,魏惠王,淳于髡,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淳于髡(kūn)是战国中期齐国学者,赘婿出身。此人身材短小,其貌不扬,却饱学强记,滑稽多智,善于讽谏,对齐国内政外交均有建树。齐威王即位之初,一意迷恋歌舞声色,淳于髡曾以隐语巧妙讽谏,诱导威王改革内政,奋发有为。邹忌以琴谏取相后,淳于髡很想试试他的学识志向,遂率领几个徒弟前往相府,一

  • 地位低微的淳于髡等人为何被司马迁列入《滑稽列传》而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司马迁,淳于髡,滑稽列传,孙叔敖,楚庄王,齐国

    作者:许云辉“楚王有令,有请齐使上殿,进献中原特产珍禽黄鹄!”身高不满七尺(约今150厘米)且其貌不扬的齐国使者手托鸟笼,疾步跪倒楚王面前,掀开鸟笼布后,笼子里空空如也。楚王强抑怒气阴森森问:“齐王就这样戏耍寡人?!”黄鹄原是齐威王的心肝宝贝,齐他为与楚王联络感情,才忍痛割爱令齐使进献楚王。齐使因好

  • 159.淳于髡:骄傲的赘婿,不世出的心理学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信鸽说历史标签:淳于髡,魏国,齐国,史记,赘婿,列传

    159.淳于髡:骄傲的赘婿,不世出的心理学大师金蝉子读书2022-07-2611:33北京关注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著名君主;淳于髡,一个齐国赘婿,学识渊博,是那个时代最有名的学者之一。梁惠王向淳于髡请教治国之策,可淳于髡却不愿意教他梁惠王先后两次,召淳于髡进宫觐见。可是,这两次,淳于髡都极少发言,基

  • 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淳于髡问:嫂子掉进水里是救还是不救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淳于髡,齐国,孟子,齐威王,齐桓公,诸侯

    稷下学宫产生于齐桓公时期,当然这个齐桓公并不是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姜姓吕氏齐桓公,而是战国时期妫姓田氏齐桓公,齐桓公之后,齐威王让稷下学宫正式成为官学,他礼贤下士,吸引了一大批学士到稷下学宫学习以及讲学,稷下学宫的教育模式比较有意思,即讲学的先生并不是固定的,而且学生和先生可以自由配对,而不管是学生还

  • 秦始皇统一文字等行为既为了便于统治,也有邹衍和齐儒学说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盗夢影剧馆标签:嬴政,邹衍,黄帝,秦王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初并天下”。统一之后,他不仅确定了帝号,自称皇帝,而且进行“书同文,车同轨”。“书同文,车同轨”这种措施既有对新帝国加强统治之目的,又有其受邹衍、齐儒学说影响之因素。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这一年,秦王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定帝号”。他对丞相、御史一干重臣说:“天下大定。

  • 这次的“济南名士”是他!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阴阳家代表“邹衍” 朋友圈已经开始晒了

    历史解密编辑:闪电新闻标签:邹衍,阴阳家,齐国,孟子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0日讯 6月20日,济南开始了新一轮核酸检测。这次的“济南名士”是他——邹衍,朋友圈已经开始晒了。邹衍,何许人也?他是一位土生土长,并且归葬于济南的历史文化名人,是先秦阴阳家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阴阳家代表。邹衍,又称邹子,战国末期齐国人。按照《济南通史》中的说法

  • 读史:阴阳学派的代表人、邹衍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邹衍,邹子,黄帝,读史,阴阳家,燕昭王,阴阳学派

    邹衍是战国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详,大概活了70多岁。齐宣王时,邹衍就学于稷下学宫,刚开始学习的是儒家思想后来改学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形成很早,诞生于商周时期,不专属于阴阳家,也并非邹衍创造。《诗经》《周易》里都有“阴”“阳”的观念,它是古人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

  • 邹衍:战国时期阴阳家代表人,中国第一位海洋学理论家!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邹衍,阴阳家,战国,燕昭王,齐国,燕国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辰(梦归秋辰:第409期)如果有喜欢《秦时明月》的朋友,那么肯定对阴阳家这个门派并不陌生。大司命这个绝对反派,成为了我们小时候难以忘却的记忆记得以前我看秦时明月经常对阴阳家咬牙切齿。在诸子百家里面,最神秘的就是兵家和阴阳家。阴阳家那么什么是阴阳呢?我觉得阴阳是个哲学,这就像天平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