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刺秦王中的秦舞阳,祖父成就堪比霍去病,为何司马迁一句带过

荆轲刺秦王中的秦舞阳,祖父成就堪比霍去病,为何司马迁一句带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356 更新时间:2024/1/3 7:06:00

自夏商以来,北方民族不断南下入侵,与中原文明开始了长达数千年的宿命对决。在这场对决中,中原文明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外战英雄,比如李牧、蒙恬、霍去病、窦宪、李靖、蓝玉等,其中霍去病深入北方数千里,“封狼居胥”而家喻户晓。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深入北方数千里的并非霍去病,而是荆轲刺秦王中秦舞阳的祖父,他指挥大军一路向北挺近,击败了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势力,打得东胡后退1000多里,后来还夺取了2000多里的土地。可惜的是,司马迁在撰写这一段历史时,却没有为他单独立传,只是在其他篇章中一句带过,那么司马迁为何如此对待此人?

荆轲刺秦王中,燕国秦舞阳十三岁杀人,别人不敢跟他对视,是一个狠人,于是被太子丹找到,作为刺杀团队的一员。见到秦始皇时,荆轲面不改色,秦舞阳却色变振恐,差点提前暴露了刺杀行动,幸好荆轲糊弄了过去。从秦舞阳前后对比来说,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勇士,而是一个欺软怕硬之人,根本不能与他的祖父秦开相提并论。

秦开出身于鲁国秦氏,大约春秋晚期迁徙到了燕国,后来很快成为燕国大家族之一。燕昭王继位之前,秦开在东胡做人质时,趁机了解东胡风土人情、军事地理等情况。燕昭王继位后,秦开(下图,雕像,位于沈阳)逃离了东胡,回国后被任命为大将军。

燕昭王时代,燕国功绩最大的两位将军,乐毅广为人知,秦开就鲜为人知了,但秦开战国却不下于乐毅。

战国时期,东胡居住在燕赵北部,是当时北方最强的部族,拥有“控弦之士二十万”,于是经常南下入侵燕赵,导致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燕昭王励精图治后,决定派秦开攻打东胡,而秦开不负众望,连战连捷大破东胡,最终打得东胡退到一千多里外的今西辽河上游,并成为沈阳建城第一人。

秦开之前,还没有华夏军人做到这一点,至少没有史书记载过,其实即便后来的李牧、蒙恬等人,杀敌数量或许超过了秦开,但深入北方的程度与打下的地盘却不如秦开,因此可以说秦开是一位功勋卓著、光耀千古的外战英雄,是“周代霍去病”,或者应该说霍去病是“秦开第二”。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外战英雄,司马迁却非常吝啬笔墨,只有寥寥一笔记载,即《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

后来的《汉书》、《魏略》也略有记载,讲述的是秦开击败东胡之后,又进攻了箕氏朝鲜政权,夺取两千多里土地,即《魏略》记载:“(箕子朝鲜)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馀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

司马迁是一位不畏强权的史学家,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么司马迁隆重记载乐毅,却一笔带过的记载秦开,是不喜欢,还是有其他材料不足的客观原因?

首先在周代众多大诸侯中,司马迁撰写的燕国史最为简单,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燕召公建国后,《史记·燕召公世家》接着说“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燕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一句话就省略了200余年,以至于近代学者怀疑燕国是狄夷冒充的姬姓诸侯国。燕惠侯之后,燕国史除了略微讲述燕王哙、燕昭王、燕惠王三个,其他的只是简单地记载了君王姓名。

面对如此简略的燕国史,近代学者分析认为不是司马迁不想写,而是燕国史料可能被秦始皇毁了,于是司马迁无法写得详细。因此,司马迁没有详细记载秦开的事迹,或许也与秦开资料不多有关。

其次应该是司马迁不喜欢秦开,或者说司马迁不喜欢发动对外战争的将军。秦匈战争中的蒙恬之死,司马迁的评价是“不亦宜乎”,就是不是罪有应得吗?汉匈战争中的英雄卫青与霍去病,被司马迁两人合成一篇文章,讲述的事迹稀少,而且还被说成“幸佞”之臣,《史记·佞幸列传》中就有两人姓名。汉朝另一位名将李广,一生战功一般,主要功绩在于防御匈奴,却被司马迁写成了远超卫霍的时代主角,《李将军列传》中文字量大、事迹众多且传奇,非卫霍列传可以相比。

可以说,从李牧、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的传记来看,司马迁似乎不喜欢发动外战的将军,喜欢抵御外敌的将军与平定叛乱的将军等。至于司马迁为何有此爱好,可能与他的教育经历有关,因为他的老师是孔安国与董仲舒,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儒,可以说他是一个被儒家思想武装起来的史官,而儒家追求仁义治国,希望君主行王道,不希望君主发动战争。

因此,司马迁面对秦开时,可能不是真的无法找到资料,不是不能写得详细一些,而是单纯的不喜欢发动外战的将军,于是就一笔带过,否则为何会给秦开的同事乐毅一个很详细的传记?

尽管司马迁没有详述秦开,但这并不妨碍秦开的伟大,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如同秦开这样的外战英雄,才有今日的中华民族。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可以对史书拾遗补缺,应该抛弃过去儒家的偏见,给那些被忽略的英雄人物一个公正,这是今人对先烈们的应尽义务。

参考资料:《史记》、《魏略》等

更多文章

  • 秦舞阳:不是我没有勇气,我真的尽力了!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秦舞阳,秦王,荆轲,秦国,太子丹,秦军

    读到荆轲刺秦,很多人都会发现奇怪的一个点,秦舞阳,史记里记载,这个人13岁就敢当街杀人,人们都不敢直视他的目光,给人一种出厂就带主角光环的感觉,结果最后却在刺杀秦王的关键节骨点上,退缩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秦舞阳的行刺一生。你是秦舞阳,13岁就敢当街杀人,就这样你侠客身份自居,所以在燕国名

  • 荆轲刺秦时,秦舞阳吓得发抖,太子丹为何选择了如此懦弱之人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荆轲,秦舞阳,太子丹,刺秦,高渐离,勾践

    历史像一根杠杆,一头装着“必然”,一头装着“偶然”,中间有一个叫“细节”的东西充当支点。荆轲刺秦,就因为细节不当,“偶然”没能撬动“必然”。假如历史可以“假如”,与荆轲协同作战的助手足够出色,谁说刺秦不能成功呢?应该说,荆轲作为刺秦行动的主角,是一个非常正确的人选。他身上的三大优点,与刺秦行动很匹配

  • 荆轲刺秦时,太子丹为何要让秦舞阳做他的副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荆轲,秦舞阳,太子丹,刺秦,秦王,嬴政,秦时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

  • 荆轲刺秦王时,副手12岁杀过人的秦舞阳,为何吓得直哆嗦?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荆轲,秦舞阳,嬴政,秦王,太子丹,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我们都是很熟悉的,但是,我们了解荆轲刺秦王时,关注的人往往只有荆轲和秦王嬴政,我们把荆轲的副手给忘记了。荆轲的副手就是秦舞阳!燕国能让秦舞阳当荆轲的副手,去完成刺秦王的重任,相比秦舞阳也不是简单的人呀。我们看看秦舞阳的介绍:秦舞阳(公元前239年或之前-公元前227年或之后),亦作

  • 荆轲刺秦,秦舞阳吓得发抖,为啥没安排更勇敢的人做荆轲副手?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荆轲,秦舞阳,秦王,刺秦,嬴政

    现代人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有时会发出一个疑问:与荆轲同去的秦舞阳,在秦王面前吓得浑身发抖,最后只有荆轲独自刺杀秦王。如果当时有个比秦舞阳更勇敢的人做荆轲副手,最终的结果会不一样,秦王可能被刺死,历史也将重新改写……当时,为什么没有安排更勇敢的人作荆轲副手呢?史料中对此没有解释,但是通过对各种史料的汇

  • 秦舞阳:不是我没有勇气,我真的尽力了

    历史解密编辑:嘎嘎鸭玩游戏标签:秦舞阳,秦王,荆轲,秦国,太子丹,秦军

    读到荆轲刺秦,很多人都会发现奇怪的一个点,秦舞阳,史记里记载,这个人13岁就敢当街杀人,人们都不敢直视他的目光,给人一种出厂就带主角光环的感觉,结果最后却在刺杀秦王的关键节骨点上,退缩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秦舞阳的行刺一生。秦舞阳:不是我没有勇气,我真的尽力了你是秦舞阳,13岁就敢当街杀人

  • 两千多年前,那个与荆轲结伴刺秦的队友——秦舞阳,也能算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秦舞阳,荆轲,秦王,刺秦,太子丹,嬴政

    公元前227年,易水旁的长亭里,身着白衣白袍的燕国太子丹、高渐离以及一众臣子神情肃穆,在此处摆酒设宴,送别即将出使秦国的勇士荆轲。天空乌云低垂,渐渐又刮起了不小的风,不一会儿,荆轲的车马赶到,只见荆轲大跨步走上前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郎,这个少年郎不是别人,他,正是此次要陪同荆轲前往秦国以

  • 从莱茵秦舞阳到疲软超级龟......WG替换操作大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坦克零距离标签:炮塔,坦克,炮弹,福熙,重坦

    各位车长老爷大家好啊!前两天菜编在开开心心开着大半血IS-4卡点的时候,突然冲出来个福三炮。被三连395穿收掉的我心情郁闷之余,不由得想起了其他像福三炮一样被WG替换掉的车。它们现在都还在游戏中,有的成为了WG敛财的工具,有的则被变成了特种车在角落里度日。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WG几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替换

  • 秦舞阳见到秦王为何发抖?燕国大臣揭露了真相,原来他被误会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秦舞阳,燕国,荆轲,太子丹,秦王,秦国

    荆轲刺秦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一次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战国后期,经过变法的秦国变得“瞬间暴走”,一路开挂的强秦逐渐成了战国时代的最强者。秦国传到了嬴政这一代时,强秦已经具备了扫灭六国的实力。当秦国破了赵国后,燕国感到了灭亡的危机感。燕太子丹特地挑选了“荆轲+秦舞阳”的组合前去刺杀秦嬴政,可惜功败垂成。《

  • 十 郑庄公割麦盗禾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标签:郑庄公,齐国,郑国,周王,祭足

    十郑庄公割麦盗禾再创五千年文明2022-07-0521:01北京关注自从周郑交质之后,郑伯留在周朝辅政,一直也没有什么事。平王在位五十一年而死。郑伯与周公黑肩共同执掌朝政,让世子忽回归郑国,迎回太子狐来周即位。太子狐因为悲痛父亲之死,还没有来得及在堂前尽孝父亲就死了,太子狐过度悲伤,回到周朝后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