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刺秦时,太子丹为何要让秦舞阳做他的副手?

荆轲刺秦时,太子丹为何要让秦舞阳做他的副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3451 更新时间:2024/1/3 7:24:50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就这样死了。对于荆轲刺秦这一行动的失败,荆轲本人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表现令人失望的秦舞阳,也是导致荆轲刺秦失败的重要因素。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而这,无疑引起了秦王嬴政的警惕。那么,问题来了,荆轲刺秦时,太子丹为何要让秦舞阳做他的副手?

首先,根据《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的记载:“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荆轲、秦舞阳顺利来到秦国后,获得了面见秦王嬴政的机会。但是,在见到秦王嬴政之后,秦舞阳的脸色立刻就变了,这和镇定自若的荆轲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也引起了秦国文臣武将的怀疑。

对此,荆轲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鲁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秦王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从后面秦王嬴政的表现来看,显然他对荆轲的刺杀行为拥有一定的防备,也即没让荆轲得逞。所以,对于荆轲刺秦的失败,秦舞阳可谓难辞其咎。而就燕国太子丹来说,之所以派遣秦舞阳作为荆轲的副手,跟随他一起去执行这一次刺杀行动,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记载:“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

由此说明秦舞阳是个勇士,但后面其行为表明他只有对比他弱的人的欺负,而没有作为强者真正的勇敢,所以他又不能算作是勇者。不过,这都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了,也即在荆轲刺秦之前,秦舞阳无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勇士。按照《史记》的记载,秦舞阳年轻时的表现,无疑是令人惊讶的。十二三岁是多大的年纪,放到现代,也就是一个初一或者初二的学生,一个破小孩就杀了人,还在大街上大摇大摆的走着,人们还不敢看他,想想就知道这小孩有多嚣张多猖狂了吧。

所以,准备刺杀秦始皇这一行动的时候,燕国太子丹立即想到了秦舞阳这个勇士,所以安排他给荆轲当副手。当然,燕国太子丹这么做,显然不止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燕国太子丹之所以将秦舞阳派到秦国,应该和他的祖父存在直接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中记载:“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通过这个史料我们知道了,秦舞阳不是普通人,他的祖父正是燕昭王时期的名将秦开。

秦开,出身鲁国秦氏,战国时期燕国将领。早年在东胡做人质,很受东胡的信任,通晓民情风俗。战国中期,燕昭王姬职即位后,秦开逃归燕国。后于公元前300年大破东胡,迫使东胡北退千余里,直达满番汗为界,取地两千余里。燕国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修筑燕长城。因此,非常明显的是,燕昭王这位君主在位时,秦开和乐毅这两位名将,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一个帮助燕昭王击败齐国,一个帮助燕昭王解决东胡这一心腹大患。在此基础上,燕昭王在位时,可以说是燕国最强盛的时期了。

在秦开去世后,他的后人留在燕国,继续为燕国效力。所以,相对于荆轲,秦舞阳对于燕国的忠诚,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在战国时期,荆轲是卫国人,所以,他对于燕国的感情和忠诚,显然无法和秦舞阳相提并论。考虑到刺杀秦始皇这一行动十分重大,燕国太子丹将燕国名将的后人——秦舞阳派给荆轲当副手,无疑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毕竟,在笔者看来,虎父无犬子,秦舞阳作为秦开这位名将的孙子,应该能够在关键时刻助其一臂之力。当然,最终的结果,显然让燕国太子丹失望了。

最后,在荆轲刺秦的过程中,因为秦舞阳神色大变,秦王嬴政只让荆轲一个人来到自己面前。于是,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图穷匕见之后,荆轲和秦王嬴政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情急之下,荆轲将手中的匕首奋力掷向秦王政。秦王早有提防,往右边只一闪,躲过了致命一击。

在此背景下,秦王嬴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是因为想生擒你,迫使你把燕国的土地归还。” 荆轲被冲上殿来的武士杀掉,至于随行的秦舞阳,《史记》中并没有交待其下场,估计也被杀害了。说到这,可能很多人要说了,荆轲刺杀秦始皇的时候,秦舞阳为何没有上前帮忙。对此,在笔者看来,考虑到当时秦国大臣都在,所以,慌慌张张的秦舞阳,很可能已经被秦国大臣或者侍卫制服了。所以,在荆轲刺秦这一行动中,秦舞阳不仅什么作用都没起到,反而拖了后腿。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荆轲秦舞阳太子丹刺秦秦王嬴政秦时

更多文章

  • 荆轲刺秦王时,副手12岁杀过人的秦舞阳,为何吓得直哆嗦?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荆轲,秦舞阳,嬴政,秦王,太子丹,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我们都是很熟悉的,但是,我们了解荆轲刺秦王时,关注的人往往只有荆轲和秦王嬴政,我们把荆轲的副手给忘记了。荆轲的副手就是秦舞阳!燕国能让秦舞阳当荆轲的副手,去完成刺秦王的重任,相比秦舞阳也不是简单的人呀。我们看看秦舞阳的介绍:秦舞阳(公元前239年或之前-公元前227年或之后),亦作

  • 荆轲刺秦,秦舞阳吓得发抖,为啥没安排更勇敢的人做荆轲副手?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荆轲,秦舞阳,秦王,刺秦,嬴政

    现代人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有时会发出一个疑问:与荆轲同去的秦舞阳,在秦王面前吓得浑身发抖,最后只有荆轲独自刺杀秦王。如果当时有个比秦舞阳更勇敢的人做荆轲副手,最终的结果会不一样,秦王可能被刺死,历史也将重新改写……当时,为什么没有安排更勇敢的人作荆轲副手呢?史料中对此没有解释,但是通过对各种史料的汇

  • 秦舞阳:不是我没有勇气,我真的尽力了

    历史解密编辑:嘎嘎鸭玩游戏标签:秦舞阳,秦王,荆轲,秦国,太子丹,秦军

    读到荆轲刺秦,很多人都会发现奇怪的一个点,秦舞阳,史记里记载,这个人13岁就敢当街杀人,人们都不敢直视他的目光,给人一种出厂就带主角光环的感觉,结果最后却在刺杀秦王的关键节骨点上,退缩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秦舞阳的行刺一生。秦舞阳:不是我没有勇气,我真的尽力了你是秦舞阳,13岁就敢当街杀人

  • 两千多年前,那个与荆轲结伴刺秦的队友——秦舞阳,也能算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秦舞阳,荆轲,秦王,刺秦,太子丹,嬴政

    公元前227年,易水旁的长亭里,身着白衣白袍的燕国太子丹、高渐离以及一众臣子神情肃穆,在此处摆酒设宴,送别即将出使秦国的勇士荆轲。天空乌云低垂,渐渐又刮起了不小的风,不一会儿,荆轲的车马赶到,只见荆轲大跨步走上前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郎,这个少年郎不是别人,他,正是此次要陪同荆轲前往秦国以

  • 从莱茵秦舞阳到疲软超级龟......WG替换操作大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坦克零距离标签:炮塔,坦克,炮弹,福熙,重坦

    各位车长老爷大家好啊!前两天菜编在开开心心开着大半血IS-4卡点的时候,突然冲出来个福三炮。被三连395穿收掉的我心情郁闷之余,不由得想起了其他像福三炮一样被WG替换掉的车。它们现在都还在游戏中,有的成为了WG敛财的工具,有的则被变成了特种车在角落里度日。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WG几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替换

  • 秦舞阳见到秦王为何发抖?燕国大臣揭露了真相,原来他被误会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秦舞阳,燕国,荆轲,太子丹,秦王,秦国

    荆轲刺秦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一次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战国后期,经过变法的秦国变得“瞬间暴走”,一路开挂的强秦逐渐成了战国时代的最强者。秦国传到了嬴政这一代时,强秦已经具备了扫灭六国的实力。当秦国破了赵国后,燕国感到了灭亡的危机感。燕太子丹特地挑选了“荆轲+秦舞阳”的组合前去刺杀秦嬴政,可惜功败垂成。《

  • 十 郑庄公割麦盗禾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标签:郑庄公,齐国,郑国,周王,祭足

    十郑庄公割麦盗禾再创五千年文明2022-07-0521:01北京关注自从周郑交质之后,郑伯留在周朝辅政,一直也没有什么事。平王在位五十一年而死。郑伯与周公黑肩共同执掌朝政,让世子忽回归郑国,迎回太子狐来周即位。太子狐因为悲痛父亲之死,还没有来得及在堂前尽孝父亲就死了,太子狐过度悲伤,回到周朝后就死了

  • 十三 郑庄公假命伐宋

    历史解密编辑:背阴里的李子标签:齐国,郑国,宋国,鲁国,陈国

    十三郑庄公假命伐宋再创五千年文明2022-07-0718:16北京关注郑庄公,名寤生,春秋三小霸之一。上回说到郑庄公看五国联军的围兵撤退,就打算派人去打探一下长葛的公子冯的消息。忽然有人报告:公子冯从长葛逃回,现在朝门外侯见。庄公就把公子冯叫来问明情况。原来长葛已经被宋军攻破,冯逃命至此,乞求庄公保

  • 左传与诗经故事一:郑庄公,是真的孝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先祖,姜氏,先秦,周朝,郑庄公,共叔段,左传与诗经故事

    《左传》是讲述春秋时期各国政治故事,《诗经》是各国民风所及的诗歌。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在《左传》中有《诗经》故事,《诗经》也反应对照《左传》的政治事件。今天,开始讲第一个故事,关于春秋第一位小霸王郑庄公的故事。据《左传》载,郑庄公是郑武公的嫡子,其母亲是申国的姜氏。姜氏生有两个儿子,大儿

  • 政治家郑庄公自编自导,纵容弟弟,就是为了一招致命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郑庄公,寤生,庄公,国君,君主

    春秋时期郑武公夫人姜夫人生子两人,长子寤生,次子段,生寤生难产,由此姜夫人非常不待见自己的这个儿子,后生小儿子一表人才人见人爱,姜夫人更是偏爱次子,还屡次向武公吹枕头风说小儿子如何如何贤德宜立为世子,还好武公坚定:长幼有序,长子无过不可废长而立幼。武公死,寤生即位是为庄公,庄公执政期间,政治上攘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