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以战论史之春秋时期:晋国霸业最终态-晋悼公之霸业

以战论史之春秋时期:晋国霸业最终态-晋悼公之霸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926 更新时间:2023/12/8 13:51:34

一.晋悼公即位

晋厉公时期虽取得了晋楚鄢陵之战,但是其宠信嬖臣,诛杀三郤,逮捕栾书,造成了内政混乱。其余诸侯国见晋国内乱有叛盟携贰之心,楚国与郑国沆瀣一气阻断晋齐通吴之路,晋国的霸业一时有衰坠之象。或许是晋厉公满足于已有成就,对中原形势变化无动于衷,栾书等人便囚禁他并从洛邑迎回公子周立为晋悼公。。

二.整饬军政

由于晋厉公时期内政混乱,扰乱秩序,所以晋悼公先以整饬内政为第一要务。政策上,分清百官职责,适时用民;用人上以魏相赵武等人为卿;军事上,卿位平时无统帅军队的职能,设立军尉来治军,削弱卿之权力。晋悼公通过一系列内政安排,使晋国又呈复兴之象。

三.晋楚争霸方略

晋国霸业虽晋王轮换但这一次战略的大臣是以栾书韩厥等人一以贯之,到了晋悼公根据状况有所调整。首先,对诸侯国不再进行强压政策而是采用怀柔,增加诸侯间的情感,增强团结;其次,继续贯彻孤立楚国的战略,加强吴之联系,对齐采用以实力为基准的联系政策,将秦国阻隔在泾水,然后与楚开展对宋郑地区的争夺;此外增加和戎政策减少侧背之牵制;最后郑之虎牢地区,筑塞以制郑国。

图霸方略

楚国的方略主旨是封锁晋国在黄河以北使自身势力布于中原,所以西联秦国,构成晋国西方之威胁;北方控制许蔡等地以攻宋国,东北争取鲁齐来威胁曹卫并隔断晋吴联系,东方制压吴国减少肘腋之患。

两国战略上都是旗鼓相当,但是谋臣上政略上楚国棋差一着,从麻隧之战就可以看出政治水平的高低,所以楚国才会陷入被动之中。

四.战略形势

晋楚两大集团形成对峙之势多年,主要集中于几个关键的地方。西部争取温邑黄河之渡口,即虎牢和嵩山之地,虎牢因其南有嵩山北临黄河东西只有狭道且沼泽四布而成为军事天险之地;中部争宋国,宋国是中原的心腹地带;东部争彭城切断晋吴联络。

五.霸业三板斧之第一斧——保宋服郑

周简王十三年即晋悼公即位之年,楚国进犯宋国并攻击彭城,晋军救宋胜之且稳定诸侯,中原形势稳固;又率军队夺回彭城,恢复与吴国联系,东部形势也稳固。接着不断向郑国施加压力,并占领郑之虎牢,郑国于是叛楚归晋,而楚国内被因争权内乱无暇他顾,晋国西中东三部战略形势稳固,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霸业三板斧之第二斧——和戎连吴

北方戎狄时常骚扰,而楚国也蠢蠢欲动,晋国又想攻击戎狄又担心楚国威胁,魏绛献上和戎之策,他认为和戎不仅可以时边界安宁还可以稳定四方传播威名。于是晋国无戎狄之后患。同时联系吴国,助其发展。

七.霸业三板斧之第三斧——三驾胜楚

郑国一直是晋楚两国争夺之地,两国常年在此爆发战争,鄢陵之战过后两国变为拉锯战。晋国联合多个诸侯军伐郑,并围郑以待与楚决战,后来改为“三分四军轮回作战”疲劳楚军战略便 与楚媾和。而因为晋国的为战争的社会化经济政策以及倡导节用,才使晋国富足足以支撑这三分四军得到疲楚之策。楚国也进行攻宋等一系列措施但无效而返,晋国便开始“三驾胜楚”之战。

三驾胜楚

周灵王九年,晋军攻郑后,楚军前来救郑。而晋军此时为三分四军在其南进时疲劳楚军,楚军北进时撤军,晋军侵郑北鄙而返是为“一驾”。

次年,晋国又率诸侯侵犯郑之北鄙,诱楚军出师而疲之,并围郑而观兵,郑国庆贺,是为“二驾”。

楚知独力难以胜晋,便联合秦军伐郑,郑请和于楚。而晋国又率诸侯军伐郑,郑国请和,楚王不意晋国又出兵自身难以阻挡故不出兵,晋国宽待郑国,郑国乃诚心归晋,是为“三驾”。经过此事,楚国已经难争郑宋地区。

八.战后政局

晋悼公时期将帅和睦,社会稳定,霸业尤为鼎盛,但悼公在二十九岁卒而即位之人尚在冲龄。然而在之前周灵王感到晋国霸业声势浩大,便勾结齐国以子重并通过言语暗示,使齐灵公有背晋而自立霸王之意,之后悼公卒便有争夺霸主之心,便开始战争使形势大变,此事留于下期详述。

道听兔说

晋悼公先稳定内政,并改革军政,将军权改制使权力集中而无大权旁落风险,迅速稳定政局。对待诸侯的政策采用谦恭礼让,深感人心,稳定其霸业的基础。而且晋国的霸业之旅已经明显看出注重于战略形势,发挥军事思想。而楚国仍停留于主国角力虽后有所改善,但政治能力还是弱了许多。三板斧的消耗疲劳战术也是因为晋国富足且轮换作战,才能避免自己先于敌人疲劳,晋国的霸业也在晋悼公达到顶峰,后来晋齐内讧霸业又失,十分可惜。

晋悼公

更多文章

  • 晋悼公十二年称霸江湖,却从未与楚国产生正面冲突,其原因有二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楚国,齐国,吴国,秦国,诸侯国,晋悼公

    公元前573年夏,楚共王联合郑国一起伐宋,同时将宋桓公之族的五位大夫护送回宋国,将他们安置在彭城(江苏徐州)。为了护佑这五位大夫,楚共王还给他们留下了三百乘兵马。在公元前576年的宋国内乱中,宋桓公之族被右师华元驱逐出国,逃亡到了楚国。今年楚共王见晋国突发弑君之乱,应该无暇与楚国争锋,所以才找借口来

  • 晋悼公是如何博弈中原的?之后又是如何复霸中原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齐国,子产,晋悼公,郑国,宋国,晋国

    前573年至前558年在位,前558年卒,年仅29岁。他的文治武功引领晋国再次走向全盛,铸造军国霸权,挟天子而令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最终得以再次称霸中原。在位时重用吕相、士鲂、魏颉、赵武等人,惩乱任贤,整顿内政,晋悼公四年(前569年)魏绛推行“和戎狄”的策略,同戎狄相处融洽。联宋纳吴,八年之中,

  • 少年老成的晋悼公--一起学习历史知识之春秋争霸(75)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晋悼公,祁奚,公族,厉公,晋国

    春秋争霸我们讲到了晋国政坛的腥风血雨,晋厉公在位一举除掉了做大的三郤,但也让公卿士大夫人人自危,最终执政的栾书和荀偃出手,杀掉了晋厉公,晋国又一名君主死在了公卿的手中。但我们之前多次讲过,在春秋时期,很多国家实际上都是城邦制国家,君主和士大夫之间的权力是制衡的,君主将土地分封给了士大夫,君主靠士大夫

  • 魏绛劝谏晋悼公“和戎”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绛,后羿,晋悼公,晋国,国君

    在燕国的北部,有一个山戎族古国无终国。无终国的祖先在周武王灭商的战争中建立了功勋,周武王将他册封为子爵,封在无终山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西北。春秋初年,燕国国君燕庄公因为屡受戎狄的侵扰,就向当时的霸主齐桓公求救。齐桓公亲自率兵北征,与燕国和无终国的军队联兵一处,共同讨伐另一个山戎族国家

  • 无冕霸主晋悼公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吴国,鲁国,魏绛,晋国,诸侯,楚国

    晋景公掉茅厕淹死后其子晋厉公继位,如果说晋景公的死因因为过于奇葩而受人质疑的话,晋厉公则是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死于和六卿家族的矛盾的晋国君主:公元前573年(晋厉公八年)闰十二月乙卯日晋厉公到大夫匠骊氏家玩,六卿家族的栾书、中行偃带领党徒袭击逮捕晋厉公,将他囚禁起来,派人到周京迎回公子周拥立为君,

  • 晋悼公用人一大失误,引发九年后晋国大乱,当初启用此人可好?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晋国,郑国,秦国,韩起,晋悼公,栾书

    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时,栾书率领晋国大军,十分侥幸地战胜了楚国。更让栾书欣慰的是,不但他本人在晋国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的两个儿子也颇受重用:长子栾黡作为晋使,出使鲁国;次子栾鍼作为国君车右,护卫晋厉公。 在开战前,晋厉公战车陷入了泥沼之中,栾书想自己载上晋厉公脱困。这时,栾鍼却突然大喝一声:“栾

  • 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晋悼公进行了哪些调整与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柴米油盐看历史标签:宋国,吴国,韩起,郑国,晋国,先秦,周朝,晋悼公,历史故事

    晋悼公,姬姓,名周,一作纠,又名周子或孙周,是惠伯谈(姬谈)的小儿子,他的祖父桓叔捷(姬捷)是晋襄公的二儿子。他在堂叔晋厉公被弑后,被迎立为君。谥号为“悼”,爵位为侯,又称“晋侯周”,简称“晋周”,在位共15年。前573年至前558年在位,前558年卒,年仅29岁。他的文治武功引领晋国再次走向全盛,

  • 春秋霸主晋悼公,镇秦摄齐疲楚,压制卿大夫,为何死后被六卿瓜分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卿大夫,屠岸贾,三家分晋,晋悼公,赵盾,晋国

    一、卿大夫占据朝堂,晋灵公暗杀赵盾晋文公流浪十九年,终于回国灭掉自己的侄子,开启争霸的时代,那些跟随他的臣子们也开始飞黄腾达了,这其中就有赵家的始祖、魏家的始祖和韩家的始祖。等到晋灵公的时候,晋国国君的权力已经很小了,几乎成了大臣们手中的玩偶,作为一名有思想、有抱负的君主,晋灵公不甘心受制于人,于是

  • 真正春秋霸主晋悼公:14岁扛起晋国霸业,在位15年压服楚秦齐三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晋悼公,晋国,齐国,吴国,郑国,楚国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前573年正月庚申,晋厉公被杀,这是晋国政局自灵公以来的又一次大动荡。栾书和中行偃把国君捕系下狱,又派其大夫程滑杀厉公于狱中,以车一乘薄葬其于翼之东门外,后又与靠他们得国的悼公一起加恶谥曰“厉”。厉公

  • 晋悼公执政十五年,历次晋国卿士的调整,这其中蕴藏着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晋悼公,晋国,韩起,卿士,韩厥,栾书

    公元前573年,晋悼公回到了晋国,被立为国君。虽然晋悼公时年仅十四岁,但对于晋国政坛的权力斗争真相,却因长期关注,了解得异常深刻。他深知晋国卿族势力庞大,名义上国君大过晋卿,但实际权力,或许刚好相反。 为稳固自身地位,晋悼公刚坐上国君之位,就重新提拔了三位新人为晋卿:提拔魏锜之子魏相为下军元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