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一大节目事,鲁仲连义不帝秦

战国一大节目事,鲁仲连义不帝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047 更新时间:2023/12/8 20:42:06

鲁仲连义不肯帝秦,是战国一大节目事。盖当是时士莫知耻,而仲连能耻之也。——(南宋)叶适

长平之战后,惨败的赵国的都城邯郸又被秦军紧紧包围。赵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平原君夫人向魏王及她的弟弟魏公子无忌求救。魏安釐王派遣将军晋鄙救援赵国,又畏惧秦国,部队在荡阴止步不前。因为秦王已经给魏王传话,诸侯胆敢救援赵国的话,待秦国攻占赵国后,立即出兵攻打它。

魏王派遣客将军辛垣衍抄近路进入邯郸,通过平原君赵胜对赵王说:“秦王秦王之所以着急围困邯郸,是因为之前秦王与齐湣王争强称帝,不久之后又撤去帝号,因为齐湣王率先取消帝号。现在齐湣王去世,齐国日渐衰弱,当今唯有秦国雄霸天下,此次不一定是秦王贪图邯郸,他意图重新称帝罢了。赵王如果派遣使者尊奉秦王称帝,秦王一定开心,然后撤兵。”

魏王希望赵国奉秦王称帝,这样魏军虽出而无须和秦国作对,求得魏国平安。

平原君在犹豫之中,没有做出决定。恰好此时齐人鲁仲连游历到赵国。是历史让他走进这时刻呢,还是他匆忙赶来呢?

鲁仲连听说魏将要赵国尊奉秦王称帝,他于是拜见平原君说:“这事怎么办呢?”平原君说:“我还敢说什么呢?长平一战折损四十万大军,现在秦军深入,围困邯郸,无力让秦国撤兵。魏王派遣辛垣衍叫赵国尊奉秦为帝。现在他人还在,我还敢说什么呢?!”

秦军的目的清晰可见。魏军声称为援助而来,魏王又派人劝赵国从了秦王。魏国瞻前顾后,赵国形势不容乐观。

鲁仲连说:“我原以为您是天下贤明的公子,现在才知道您不是。魏国来的辛垣衍在哪里?请让我为您责备他,让他回去。”他批评平原君意志消沉,感叹平原君不足以商讨天下大计。

平原君说:“请让我来介绍,让他来见您。”他于是会见辛垣衍说:“齐国有位鲁仲连先生,他人在此地,我愿意介绍他和您见面。”辛垣衍说:“我听说过鲁仲连先生,是齐国品行高尚之人;我是魏国的臣子,已有使命在身,我不愿意和他见面。”平原君说:“我已经和他说过了。”辛垣衍这才应允。

鲁仲连主动要见辛垣衍,辛垣衍不愿意见鲁仲连。直白的理由是身份不同,没说出口的是预感话不投机。

鲁仲连见到辛垣衍后沉默不语。辛垣衍说:“我以为留在这围城中的人,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现在看您的样子,不像有求于平原君的,那为什么久居在这里而不离开呢?”

如同高手切磋,避免先出手。既然是鲁仲连主动见面,辛垣衍先开口显得沉不住气。

鲁仲连说:“世人以为隐士鲍焦过于苛求,绝食而死,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众人不够聪明,以为他为一身而死。现在的秦国,是抛弃礼义、崇尚杀戮的国家。它用权诈使用士人,对待俘虏般奴役平民。秦国肆意称帝,甚至于成为全天下的君主,那么我将跳入东海自杀,我不能忍受做它的子民!我见将军的原因,是为了帮助赵国。”

鲍焦为天下而死,我鲁仲连现在是为天下而生,但是也甘心为天下而死。所以你辛垣衍估计错误,我鲁仲连对平原君无所求,我是在帮助赵国。

辛垣衍说:“您怎么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会让魏国和燕国帮助赵国,齐国、楚国原先已在援助赵国。”辛垣衍说:“燕国么我相信您说的;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您如何能让魏国帮助赵国呢?”

鲁仲连说:“这是魏国没有认识到秦国称帝的危害的原因,假使魏国认识到秦国称帝的危害,那么必定帮助赵国。”辛垣衍说:“秦国称帝的危害在哪里呢?”

鲁仲连说:“从前齐威王曾讲求仁义,带领天下诸侯朝见周天子。那时周室贫困、衰落,诸侯都不去朝见,唯独齐王去朝见。过了一年多,周烈王驾崩,诸侯都去吊唁,齐王晚到。周朝非常生气,发给齐国的讣告说:‘天崩地裂,新天子都要离开原住地守孝,臣子田婴代表齐国竟然晚到,应该斩首。’齐威王勃然大怒说:‘呸!你母亲是个贱婢。’最终成为天下人的笑话。活着的时候去朝见,周天子死了就大骂,实在忍受不了周室的苛求。做天子的必然那样,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

讲齐威王和周王室的故事,是为了明示秦称帝后诸侯将受尽欺辱。真的发生过吗?史册秘密地藏在官府,又没有规定的解密期限,民间没有机会浏览,歧说纷纭也就不足奇怪了。这个故事与《战国策》中有些故事一样,不过是传闻异词,不能当作真实的事件。但是,只要齐威王不辟谣,周王室不辟谣,鲁仲连可以一直讲。

把历史人物用作符号,讲出“可信”的故事来作为例证,表达或支持自己观点的可行性、正确性,是战国游说之士的基本功。如果全是假的,估计连普通的说客自己都不会相信,所以这种“可信”的故事,内容大多有真有假。

能编一个赵武灵王怒斥东周周君故事的谋士,绝对不会去编某位赵王勇斗秦王政的故事;就是编造,也得符合基本的人物性格特征等。还有一个不担忧别人思虑事件真假、不怕别人辟谣的方法,那就是讲寓言故事,一样可以说事论理。

辛垣衍说:“您没有见过奴仆吗?十个人服从一个人,难道是力量不足、智力不够吗?害怕他们的主人罢了。”鲁仲连说:“那么魏国好比是秦国的奴仆吗?”辛垣衍说:“是的。”鲁仲连说:“那么我将要让秦王把魏王制成肉酱。”辛垣衍怏怏不乐地说:“嘻,您的话太过分了!您怎么能让秦王把魏王制成肉酱呢?”

魏国国力不弱,但已经承认秦国的威权,心甘情愿地做秦国的奴仆。这是辛垣衍自己给鲁仲连递上刀子。既然一般的情分不能打动辛垣衍,鲁仲连就用生死惊骇他。果然辛垣衍听后激动异常。

鲁仲连说:“必然的,您听我说。从前,鬼侯、鄂侯、文王是纣王的三公。鬼侯有位女儿长得美丽,把她献给纣王,纣王认为她丑陋,把鬼侯制成肉酱。鄂侯急速为鬼侯争辩,言辞有些嫌怨,纣王又把鄂侯制成肉干。文王听说后,深深地叹息,纣王把他拘押在羑里的监狱一百多天,想把他杀死。为什么和他人一样称王,最终落到被人宰割的境地呢?”

按照今文家的解释,三公为司徒、司马、司空;古文家的解释,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总之,三公都是天子的股肱之臣。鲁仲连清楚地告诉辛垣衍,魏国如果尊秦为帝,逃不过鬼侯、鄂侯被残杀的悲惨命运。

鲁仲连接着讲起齐湣王与鲁国、邹国的故事。

齐湣王要去鲁国,夷维子拿着马鞭跟随,他对鲁国人说:“你们准备如何接待我们的国君?”鲁人说:“我们将用十太牢的礼仪款待齐王。”夷维子说:“你们怎么用这样的礼仪来接待我们齐王?我们的齐王,是天子啊。天子外出视察,诸侯应该离开王宫、另寻住处,交出钥匙,提起卧席、抱着几案,在堂下侍候天子用膳。天子吃完后,才可以退下,听取朝政。”

鲁人把城门锁上,拒绝接纳齐湣王进入鲁国。

不能进入鲁国,齐湣王只得前往齐国的薛地,途经邹国。这时邹君去世,齐湣王想去吊唁。夷维子对邹国的新君说:“天子来吊唁,主人必须把灵柩变更到相反的方向,让它朝着北面,这样天子从南面吊唁。”邹国的群臣说:“一定要这样做,我们就拔剑自杀。”所以齐湣王不敢进入邹国。

邹国、鲁国的大臣,国君在世时不能事奉供养,去世了又不能按礼举行大丧,然而在齐王要把对待天子的礼仪强加给二国臣子时,他们都不接受。

比齐国弱小、贫乏的鲁国和邹国,尚且能坚决地不以天子之礼事奉齐王。现在秦国是拥有上万辆战车的大国,魏国也是拥有上万辆战车的大国,都有称王的名分,看到秦国长平之战的胜利,要尊奉它为帝,这使得魏国的臣子比不上邹国、鲁国的小臣。

鲁仲连说:“况且秦国的贪欲没有穷尽,如果称帝,将变更诸侯的大臣。将裁撤它以为无才的人,而任用它认为贤德的人;撤换憎恶的人,任用喜欢的人。还会将秦国的女子搬弄是非的女人成为诸侯的妃姬,这样的人住到魏国的王宫,魏王的日子哪里能安适呢?将军又如何能得到原有的宠爱呢?”

如果说,辛垣衍对尊秦为帝给国家、君王带来的危害无动于衷的话,臣子命运的巨变应该会让他恐惧。所以,辛垣衍起身,拜了两拜,说:“原以为您是平常的人,我今天才知道您是天下的高洁之士。我请求离开,不再说尊秦为帝。”

辛垣衍离开赵国,预示着魏国放弃规劝赵王帝秦。秦国将领听说后,因此撤退五十里。适逢魏公子无忌采用侯嬴的计谋,窃取魏王的兵符,用椎击杀魏将晋鄙,假托魏王的命令夺取军队来援助赵国,攻击秦军。秦军退却、撤兵而去。

于是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他再三推辞,始终不肯接受。平原君安排酒宴,酒喝得畅快时,他起身向前以千金给鲁仲连祝酒。鲁仲连笑着说:“我贵重于天下贤士的原因,就是为人排除患难解决疑难化解分争而不要报酬。如果有所索求,就像商人一样了,我不愿意这么做。”于是辞别平原君后离开,终身没有再见面。

苏秦,战国著名的纵横家,力推诸侯合纵抗秦之策略,顶峰时兼佩六国相印。而当初他以“并诸侯,吞天下”之策劝说秦国,但是被秦惠王拒绝。苏秦之才能不一定低于鲁仲连,但是他的才能只是个人求取功名利禄的工具。“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鲁仲连遇事以道义为前提,他无私地把自己的才能用于天下苍生,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士志于道”,再金贵的器物也会流转、消失,而伟大的精神将会流传、不朽。

鲁仲连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受到世人的敬仰呢?!

标签: 鲁仲连秦王秦国齐国魏国魏王

更多文章

  • 两千多年前被评价为“作”的鲁仲连,其实一点都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微声悟网易号标签:鲁仲连,齐国,魏国,秦王,秦国,苏秦

    2019-10-19 23:22·历史微声悟魏安僖王和孔斌,就是孔子的六世子孙,一起讨论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根本没有这样的人,如果非要找个差不多的,那就只有鲁仲连了。魏王说鲁仲连是一个“强作”的人,不是出于本性自然,不可以算作高士。这段对话发生在2000多年以前,恐怕是最早关于“作”的对话,鲁仲

  • 山东茌平:书协会员走进鲁仲连故里

    历史解密编辑:奎华播报标签:鲁仲连,书画家,黄胄,欧阳中石,李耀文

    2022年10月4日,由聊城市茌平区文联组织的主题为“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志愿服务暨茌平区书法家协会走进鲁仲连故里活动在冯官屯镇望鲁店村启动。望鲁店东村党支部书记王兴玉致欢迎辞。活动现场,前来鲁仲连祠参观的游客或三五成群或携家带口,茌平区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分别挥毫泼墨、笔走龙蛇;茌平长城机电舞龙队

  • 豪士怪才鲁仲连:这不是辩论的技术,这是辩论的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齐国,魏国,秦国,秦军,秦王,鲁仲连,长平之战,豪士怪才,四大名将

    (百家争鸣)鲁仲连,齐国人,长相不凡,是战国时期著名大帅哥。齐国有个稷下学宫,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和政府智库,可以说,齐国的大舞台,那是很有发展前景的。2022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综合考量之后,认定了稷下学宫的遗址,是在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附近。不见

  • 鲁仲连的两次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魏国,齐国,秦国,田单,鲁仲连,平原君,孟尝君,四大名将

    唐朝诗人李白有一首《古风》:“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这是说的一位战国侠客鲁仲连。鲁仲连这个人是齐国人,更战国那些众多侠客一般,他也没有在朝堂之中有任何的爵位,甚至鲁仲连也不是谁的门客。就比如荆轲、聂政

  • 如姬帮信陵君盗了虎符,为何晋鄙还不交兵权?信陵君少了一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信陵君,晋鄙,如姬,孟尝君,秦国,魏王

    文|飞鱼说史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出土的杜虎符上的铭文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如果把时代的变迁和更替比作成一辆滚滚向前行驶的汽车的话,那么战争就可以被看成汽车的轮子,那么汽车的发动机是什么呢,是生产力。打仗是一项技术活,无论咋古代还是现代

  • 信陵君杀死魏国名将晋鄙,窃符救赵,他这是不是败坏法纪的逆臣?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信陵君,晋鄙,魏国,秦国,如姬,窃符救赵

    大秦的克星——侠将公子信陵君(6)主笔:江湖闲乐生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王却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从魏王寝宫里偷到了兵符。至此,信陵君总算拥有了改变历史的机会,他很开心自己将作为一个拯救者,而

  • 战国四大战役,细说齐将匡章,堪称千古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匡章,齐国,秦国,魏国,秦军,齐王,燕昭王,四大名将,战国四大战役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英雄辈起,可以说有很多著名的将领在这个年代诞生,他们靠着自身的本领和出色的功勋获得了在国家中的一席之地。那么其实除了四大名将之外,再战国时期事实上还有很多在战力谋略上可以与之相媲美的优秀将领,但是名气可能没有四名将那么大。那么咱们今天来说的这个就是齐国的著名将领,他的名字叫做匡章

  • 不孝名将?齐国名将匡章为何坚决反对国君为自己母亲厚葬?

    历史解密编辑:凉觅凉人心标签:匡章,齐国,秦国,秦军,魏国,商鞅变法,秦昭襄王

    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匡章,在幼年时期母亲便被人杀死,遗体草草埋葬在马棚下。桑丘之战前,齐威王勉励匡章道:“将军此战如能得胜归来,我一定下令重新厚葬令堂。”谁知匡章居然一口回绝了齐威王的提议,坚决反对厚葬母亲。莫非真是匡章不孝吗?他确实“默默无闻”,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猛将。商鞅变法后,秦国

  • 济南章丘区故事:匡章的盖世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小韩说济南标签:匡章,齐国,秦国,周天子,周公旦,齐威王,燕国,济南,章丘区,济南市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39631047济南市有7个区,3个县。各个区县的名字都有来由。因为在历山,也就是千佛山下面,就有了历下区。因为在济水河的北面,水的北面是阳面,所以有了济阳县。天桥区最好理解,是因为济南有火车站,铁路上面有立交桥,老百姓叫天桥。济南还有一

  • 孟学研究 | 梁涛:匡章的悲剧,孟子的情谊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匡章,孟子,梁涛,孔子,齐国,荀子,孟学,科学家,法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一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时,一个重要活动便是与匡章的交往,《孟子》中有两章涉及这一内容。匡章是齐国的将军,历仕齐威王、宣王、闵王三世,屡建奇功。威王时,他指挥桑丘之战,运用间谍战术大败秦军,迫使秦惠文王割让土地,自称“西藩之臣”。宣王时,他利用燕王哙让国造成的混乱,出兵伐燕,短短五十天即攻取燕国。闵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