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孝名将?齐国名将匡章为何坚决反对国君为自己母亲厚葬?

不孝名将?齐国名将匡章为何坚决反对国君为自己母亲厚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凉觅凉人心 访问量:2354 更新时间:2023/12/8 8:43:16

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匡章,在幼年时期母亲便被人杀死,遗体草草埋葬在马棚下。桑丘之战前,齐威勉励匡章道:“将军此战如能得胜归来,我一定下令重新厚葬令堂。”谁知匡章居然一口回绝了齐威王的提议,坚决反对厚葬母亲。莫非真是匡章不孝吗?

他确实“默默无闻”,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猛将。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日强,据崤函之固而图谋天下,曾经不可一世的魏武卒被大秦锐士按在地上摩擦。随着秦国的势力不断东扩张,与东方传统强国齐国之间的一战变得愈发不可避免。秦、齐两国之间并不直接接壤,按理说不应该有利益纠纷。但作为东方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的扩张必然直接挑战齐国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甚至引起齐国的危机感。

因为秦国属于“越国以鄙远”,时刻担心后方的韩国和魏国会背刺自己,因此迟迟屯兵齐国边境不敢出兵。当时齐国的主将正是匡章,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秦军指挥官的心理。于是,他刻意多次派遣使节与秦军交涉,互通有无,趁着使者来来回回的机会不断地让齐国军队改旗易帜混入秦军。当秦军内部已经打入足够多的齐国“奸细”,匡章见时机成熟,下令发动总攻。本身就战意不足的秦军惊讶地发现内部的“假秦军”突然发难,和齐军内外夹击,立刻作鸟兽散,仓皇逃走。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与齐国的第一次正面交手,以齐国大胜而告终,匡章一战成名。接下来的日子里,匡章仿佛成为了秦国的克星。齐闵王时期,韩国、魏国、齐国三国合纵伐秦,匡章担任联军主帅。三国联军来势汹汹,秦国军队虽然英勇但也不敢与之战。后来,赵国和国的军队也加入了联军,匡章再也不装了,率军与秦军决战。此战,秦军大败,其门户函谷关被攻破,不可一世的秦昭襄王狼狈地向匡章割地求和,以割地并归还侵占韩魏两国的土地为条件哀求匡章撤军。匡章也见好就收,和议达成后主动退兵。

更多文章

  • 济南章丘区故事:匡章的盖世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小韩说济南标签:匡章,齐国,秦国,周天子,周公旦,齐威王,燕国,济南,章丘区,济南市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39631047济南市有7个区,3个县。各个区县的名字都有来由。因为在历山,也就是千佛山下面,就有了历下区。因为在济水河的北面,水的北面是阳面,所以有了济阳县。天桥区最好理解,是因为济南有火车站,铁路上面有立交桥,老百姓叫天桥。济南还有一

  • 孟学研究 | 梁涛:匡章的悲剧,孟子的情谊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匡章,孟子,梁涛,孔子,齐国,荀子,孟学,科学家,法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一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时,一个重要活动便是与匡章的交往,《孟子》中有两章涉及这一内容。匡章是齐国的将军,历仕齐威王、宣王、闵王三世,屡建奇功。威王时,他指挥桑丘之战,运用间谍战术大败秦军,迫使秦惠文王割让土地,自称“西藩之臣”。宣王时,他利用燕王哙让国造成的混乱,出兵伐燕,短短五十天即攻取燕国。闵王时,

  • 秦军六大最强对手:齐国匡章,赵国赵奢、李牧,魏国上榜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赵奢,李牧,秦军,魏国,赵国,秦国,齐国匡章,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三家分晋后,历史进入到战国七雄争霸的阶段。在战国初期,秦国实际上长期陷入到衰落中,乃至于被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诚然,在战国时期,秦军勇猛善战。

  • 扒一扒战国名将匡章!唯一攻破函谷关的猛人,竟然是孟子的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匡章,孟子,齐国,函谷关,秦国,魏国

    公元前298年,战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非常诡异的战争。这一年,齐国大将匡章,统领齐国军队,联合韩魏两国,一起围殴秦国。双方开打之后,秦国在三国联军的夹击之下,很快就开始节节败退。后来,匡章甚至直接攻破了函谷关,直接率领三国联军,攻入了秦国腹地。在整个战国历史上,这是秦国唯一一次被其他国家,攻破函谷关,

  • 名家解孟 | 梁涛《孟子》解读一百一十二:匡章“不孝”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孟子,匡章,朱熹,齐宣王,吕氏春秋

    《离娄下》8.30原 文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1),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2),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3)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4),四不孝也;好勇斗很

  • 他知名度低但战绩很厉害,他是战国唯一攻破函谷关的人,他是匡章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匡章,函谷关,魏国,秦国,齐国,秦军,燕国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变得强大,自从夺了魏国的西河之地后,秦国就打开了东出函谷、挺进中原的大路,尤其是函谷雄关,秦国利用险要的地势,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整个战国几百年时间内,东方六国一共有过四次合纵攻打函谷关,但只有一次攻破了函谷关,你知道是哪一次吗?第一次是公元前318年,魏国公孙衍组织的除

  • 齐国名将匡章四战四胜,改变战国格局,为何名声不及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匡章,齐国,战四胜,秦国,秦军,战国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千字文》中宣扬战国四大名将功绩的经典语录,他们分别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他们都生活在秦强而六国皆弱的时代,已处于战国末期。但战国初期的名将未必比他们差,齐国名将匡章更是四战四胜,且每战都改变了战国格局,未能在史书上获得浓墨重笔实在可惜。他

  • 齐国的臣民都怀疑匡章,齐王为什么就是信任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匡章,齐王,齐国,秦军,秦国,秦王

    秦国向韩国、魏国借道去攻打齐国,齐威王派遣匡章率兵进击秦军,和秦军对垒时驻扎下来。起因可能是齐国入侵燕国,诸侯兵援燕国。别以为诸侯发善心,只是在秦国的首肯下诸侯不想打破列国的力量平衡。秦军、齐军双方的使者多次来往,匡章变更了军服等军队用的徽章,以便和秦军混杂。匡章利用战前的空隙了解秦军,“为变其徽章

  • 匡章为何按兵不动?一个被遗忘的旷世奇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匡章,秦国,齐国,孙伯灵,齐王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资治通鉴》记载四国伐楚,这自然会让我们好奇:齐、韩、魏三国明明常年都在跟秦国作战,这次却和秦国合作,真能合作得起来吗?《资治通鉴》关于联合作战的这段记载是从《史记》抄过来的,但杨宽先生有过考证,认为《史记》把秦

  • 春秋传奇:晋六卿火并成四卿,越文种贿赂通伯嚭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伯嚭,晋六卿,成四卿,勾践,伍子胥,夫差

    春秋传奇:晋六卿火并成四卿,越文种贿赂通伯嚭是时,晋顷公失政,六卿树党争权,自相鱼肉。荀寅与士吉射相睦,结为婚姻,韩不信、魏曼多忌之。荀跞有宠臣曰梁婴父,荀跞欲以为卿。梁婴父恃荀跞之爱,打算逐荀寅而代其位。所以荀跞亦与范氏、中行氏相恶。上卿赵鞅有族子名午,封于邯郸。赵午之母,荀寅之姐,故荀寅呼赵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