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氏代齐,在齐威王的治理下,齐国咸鱼翻身,人才济济

田氏代齐,在齐威王的治理下,齐国咸鱼翻身,人才济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1249 更新时间:2023/12/28 8:09:04

大家好,这里是9527的七。一个喜欢历史的理科生。

今天讲讲田氏代齐后齐国崛起的故事。

齐国是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第一功臣姜子牙的封国,地处沿海地区(山东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在齐桓公姜小白的时候更是做过春秋霸主,是个的老牌强国。

但是到了春秋后期,礼乐崩坏,在公元前403年,九鼎一响,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公然承认魏、赵、韩篡权夺位的合法性,这给了田氏很大的鼓励。

PS:田氏祖上是陈国公子陈完,逃亡到齐国的,后改姓田。

于是,田氏在公元前391年公然废除齐康公,五年以后,田和自立为齐君,号称齐太公。不过这不仅还差一道手续——周天子的盖章认证。

而且,齐国内外对篡位的田氏很是不服,他们组成了“诸侯国联合大军”一起讨伐篡权夺位的田氏。

其中揍田氏最狠的就是刚刚瓜分晋国的魏、赵、韩三国,尤其是魏国,变法过后国力强盛,齐国经常被按在地上捶。

PS:也许是因为同样都是篡位出身,魏国对齐国田氏是下死手啊。这大概也能说明同行是冤家吧。

从“田氏代齐”以后,除了三晋,北边的燕国也常常来插上一脚,以齐国的国力,只能勉强应付而已。

齐国的田氏被打得受不了,但是能谋权篡位的不蠢,田氏直接去找魏国讲和,想让魏国出面让周天子给盖个章。

这个时候魏国的君主是魏武侯,这种彰显实力的机会魏武侯岂能放弃,当即决定帮助齐国向周王室施压,公元386年,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田氏齐国正式建立。

在有了正统之后,齐国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强国举措,这个时候但凡有点作为的君主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兴建稷[jì]下学宫,让诸多流派思想汇聚齐国。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门附近。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现如今万事俱备,只差一位雄主来领导齐国走向高位,这个人就是齐威王

公元前357年齐桓公田午(跟春秋霸主姜小白的谥号一样,不知道田氏是啥意思)去世,田因齐继位,史称齐威王。

齐威王是田氏齐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王,他跟当年的魏文侯类似(战国: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一手“烂牌”却打出了“王炸”的效果),特别有容人之量,而且善于提拔和发现人才,只要是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不问出身,不论来历,一概给予重用。

所以齐国朝堂上迅速聚集起一群才学盖世的强人,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齐威王,共同把齐国打造成战国时期的强国。

其中最重要的人才就是邹忌

相传他善于奏琴,因此得到威王的喜爱,让他住在宫里。有一次威王一个人在弹琴,邹忌不经过禀报,直接推门进去,大声赞扬:“大王弹得真好!”

“你说说我哪弹得好?说不出个所以然后果自负。”

邹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

这是拐着弯进献忠言,而且切中要害,说明了治国的基本要点:严整、有序、君臣和谐。齐威王通过邹忌“说琴进谏”这件事,发现他是个人才,就这样,邹忌成了齐国的相国。

战国式的君臣关系就是这样,下臣们只有绞尽脑汁,靠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君王心悦诚服,才能得到机会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而各国君主们,也在各种谋士、说客、纵横家令人眼花缭乱的说辞中间,小心翼翼地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人才和政策。

关于邹忌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

话说邹忌在某天起床洗漱过后,他照照镜子发现自己很帅,于是就问了身边的妻子、小妾和朋友自己跟城北徐公谁帅。

这些人都统一回复说:你帅,徐公哪能跟你比啊。

于是邹忌就相信了,哪知有天徐公来拜访,邹忌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发现徐公是真的帅,自己比不过。

后来,善于思考的邹忌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齐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PS:可以看出邹忌是个善于思考的人,而且做什么事都能联想到治国方面,齐国有了他的辅佐当然会更上一层楼。

事实上善于讽谏的大臣远远不止邹忌一个,另一个以直言敢谏闻名的人是淳于髡(kūn)。

淳于髡出身低贱,甚至可能是奴隶出身,“髡”指的就是一种剃光头发的刑罚,可见他的身份之低微。

他的长相很丑,身高不满七尺,看起来滑稽可笑,但人很机灵,多次出使他国都成功维护了齐国形象。

这样的人也凭借自己的才能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可见当时齐威王对人才的选拔确实是不拘一格的。

关于他和齐威王还有一则典故:一鸣惊人。

据说齐威王刚刚登基那几年,沉醉于酒色,夜以继日地宴饮,荒废朝政,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他。

淳于髡就去对威王说:“国内有一只奇怪的鸟,停在王庭之中,三年时间不飞也不鸣,请问是什么鸟?”

威王哈哈大笑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即宣布停止各种酒色娱乐活动,开始处理国政。

PS:齐威王一鸣惊人的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出自《韩非子·喻老》。

PS:我们不难发现齐威王的朝堂里人才济济,什么人都有;

另外,齐威王确实是个特别能虚心纳谏的君王,他任用忠直耿介的下属,广开言路,使得国家上下的风气焕然一新。

还有,他也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君王,求新、求变是他执政的特色。有这样的君主,齐国很难不崛起。

标签: 齐威王田氏齐国魏国魏文侯

更多文章

  • “围魏救赵”:齐威王的政治博弈,远比孙膑“桂陵之战”更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多臻贵讲历史标签:魏国,齐国,秦国,孙膑,齐威王,孙伯灵,魏惠王,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四大名将

    通常公元前350年秦国“商鞅变法”被视作战国中期的标志,但探究中原霸权标志事件为公元前352年齐魏“桂陵之战”,“桂陵之战”魏国扩张疆域巩固霸权的战略未能实现,折损数万“魏武卒”、与赵国结下宿仇、被秦国偷袭河西,齐国与楚国挑战魏国中原霸主的地位重回混战局面,魏国无暇西顾使秦国“商鞅变法”得以推行迅速

  • 资治通鉴故事10:烹阿大夫——齐威王整顿吏治用猛药

    历史解密编辑:学霸修炼宝典标签:齐国,秦国,战国,齐威王,魏文侯,历史故事,资治通鉴故事

    齐国能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与一代雄主齐威王的出现密不可分。这里稍微回顾一下齐国的历史。齐国本来是周朝时候姜太公——姜尚的封国。姜太公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立下了大功,所以就被封在齐国。后来传到齐康公的时候,齐国的权臣田氏崛起,就把齐康公赶到了一个海岛上,田和自己称为齐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

  • 匪议东周(四十六)战国也有霸主,首先是齐威王,然后是秦孝公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齐威王,秦孝公,齐国,秦国,诸侯国,周王室

    在读历史课本时,我们经常会看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说法,里面说的是这两个时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君。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分析了春秋如何称霸,怎样的国君才能称得上正在的霸主,东周礼制决定的。阅读东周列国的故事,我们发现按照这样的礼制,其实在战国时期也有霸主出现,而且不只一个。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

  • 人才盛况难复现,是后世齐王不再好贤,还是齐威王用人令人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齐威王,田忌,齐国,魏惠王,齐宣王,孙伯灵

    齐威王是齐桓公田午之子,以重贤用士、海纳百川而闻名于后世。齐威王即位之初,田氏代齐不久,国内政局还不稳定。加之初期齐威王不理朝政,凡事都委任于卿大夫,使得齐国屡屡遭受周边列国入侵,被他国抢占了不少土地。为稳定政局、增强国力,齐国迫切需要进行一场强有力的政治改革。可当前形势下,谁能说服齐威王改弦更张、

  • 你有因看错人被骗过吗?齐威王的辨人之术!夜读《资治通鉴》

    历史解密编辑:拙言问史标签:齐国,战国,卫国,齐威王,资治通鉴

    天黑路滑,社会复杂。你是否觉得自己,无法精准辨别身边的人,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齐威王,通过他人的传言,精准辨别忠奸的故事,学学他的辨人之术。齐威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老板,是一个名垂青史的国君。有一日,他召见了即墨大夫,到跟前问话:“你当了即墨大夫过后,每天都有人来跟我说

  • 齐威王即位后纵情声色、不理朝政,为何后来能建立齐国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缁尘绮陌标签:齐威王,朝政,齐国,魏国,魏惠王,田忌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出自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口,这位君主在位36年,将齐国推到了新的巅峰,但是他初登基之时,却一派“昏君”之相。齐威王即位后纵情声色、不理朝政,为何后来能建立齐国霸业?选贤举能齐威王于公元357年继位,当

  • 战国时期,齐威王有个怪癖——长夜喝酒放歌

    历史解密编辑:铁菩提今日说法标签:战国,高超,齐威王,淳于髡

    战国时期,齐威王有个怪癖——长夜喝酒放歌。每当夜幕降临,星月争辉的时候,他都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混混沌沌地过日子,朝政一片昏乱。淳于髡总想找个机会,劝说国王彻底转过弯来。这天,齐威王大摆宴席,席间邀淳于髡陪酒。淳于髡认为机会来了。席间,齐威王端起酒杯问他:“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说:“臣喝一斗也

  • 齐威王的引路人,梁惠王的座上宾,搞孟子心态的好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孟子,齐国,魏国,周朝,先秦,齐威王,梁惠王,魏惠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淳于鬓 形象)淳于髡这个人,被太史公司马迁安排到了《史记·滑稽列传》当中。这里的“滑稽”,不是个贬义词,而是个褒义词,主要是指性格活泼,搞笑幽默的人。那淳于鬓幽默么?答案是很幽默,相当幽默。他名字中的“鬂”字,其实是一种古代刑罚的名字,受了这种刑的人,往往要被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作者本人不太爱打理

  •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在历史上到底是指楚庄王,还是齐威王?

    历史解密编辑:西府赵王爷标签:齐威王,楚庄王,齐国,魏国,扁鹊,齐桓公

    一鸣惊人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但在故事主人公上,却存在着一些偏差。有的人说讲的是楚庄王,有的人却说是齐威王。那么,这个故事到底讲的是谁呢?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的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天生一副好嘴,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数次出使列国,嘴巴上都没输过。

  • 从《田忌赛马》说起,田忌赢了齐威王一千金,却输掉了整个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西府赵王爷标签:齐国,齐王,齐威王,孙伯灵,齐宣王,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的故事都学过吧?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三局两胜制,赌注一千金。原本田忌是没什么胜算的,因为他的马不如齐威王的马跑得快。好在当时田忌身边有位门客,叫做孙膑,此人乃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脑袋瓜非常灵光。孙膑通过观察发现,田忌的马虽然整体水平不如齐威王,但是双方差距也并不是太大,只是顶尖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