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邵洵美:人称“民国孟尝君”,与项美丽有缘无分,再见时各有家室

邵洵美:人称“民国孟尝君”,与项美丽有缘无分,再见时各有家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1519 更新时间:2024/1/2 6:34:08

邵洵美

1939年的上海,美国作家艾米丽·哈恩,决心写一本关于家三姐妹的传记。

彼时,她已经以“项美丽”这个名字与中国诗人邵洵美结婚。

为了写好宋家三姐妹的传记,项美丽要离开上海,她什么都没有带走,打算采访后就回来。

可是,时局动荡,她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两人初遇之时,是在万国艺术剧院。

邵洵美源于兴趣去剧院,聆听德国精神学家专家博士,演讲美国小说家劳伦斯的故事,而项美丽就坐在第一排最显眼的位置。

邵洵美与表姐盛佩玉的结婚照

其实在那时,邵洵美已经与自己的表姐盛佩玉结婚,且育有儿女。

可是项美丽却依旧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

演讲结束后,艾米丽等着好友弗里茨夫人与她一同乘车回去,而邵洵美也没有急着离开。

他打听到项美丽在等弗里茨的消息,于是就借着弗里茨夫人与项美丽互相认识。

两人坐在剧院的椅子上交谈,坦荡大方的项美丽一直带着笑容,让人着迷。

在来中国之前,项美丽就已经出版了许多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她热衷冒险,不甘平凡。甚至为了写书,独自一人前往非洲中部去做考察。

邵洵美书法

这样的冒险精神和胆魄是邵洵美难以见到的,他那时看到的都是上海顶层的闺秀们,大多端着,偶有一些带着人傲气,但也少有这样胆大的。

就是这次相遇奠定了他们之后的情缘,甚至在邵洵美已有妻子的前提下娶了项美丽。

这时,项美丽的身份像是中国传统里的妾室,而事实上,她却与邵洵美彼此欣赏。

两人一起做翻译,一起写文章,还共同出版了《声色》画报、《公正评论》等刊物。

《声色画报》

项美丽后来写了许多小说,里面或多或少都有她和邵洵美的记忆。

在《太阳的脚步》,项美丽写到与邵洵美的初见:

“他的头发如此顺滑,黑油油的,跟其他男人那一头硬毛发相比更是没有可比性。

当他笑而不语时,那张象牙色的面孔是近乎完美的椭圆形。

不过当你看到了那双眼睛,就会觉得那才是真正的完美,顾盼之中,光彩照人。”

一个已婚的中国诗人,一个敢于冒险的外国作家。

他们的感情相知相惜,但也为世俗所不容。

可即便如此这段感情依然是令后人津津乐道的世纪奇缘。

项美丽

这或许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又或许是因为当事者命运的不俗。

总之,无论如,从后续的记载中可以窥见,当时的他们都各自经历着自己的悲欢喜乐。

邵洵美是诗人、才子,当时人称“海上孟尝君”。

他家境优渥,祖父邵友濂是台湾第二任巡抚,外祖父盛宣怀是晚清第一官商。

有家境、有学识,而且相貌优越,是当时上海的风云人物。

这样的人生开篇可谓是璀璨绚丽。

项美丽的名字是邵洵美与她相识之后为她取的,既与她本名同音,又与邵洵美的名字关联。

邵洵美手迹

同样的,在与自己的妻子盛佩玉结婚之前,邵洵美也为自己改了名。

“佩玉锵锵,洵美且都。”这是《诗经》里的一句话。

邵洵美在其中取“洵美”二字作为自己的名字,这是一种独特的诗人的浪漫。

而项美丽却恰好正爱他这种浪漫。

邵洵美的浪漫来源于财产充裕的从容,也来源于他丰厚的学识和优越的长相。

这样一个人自然能引起项美丽的注意。

再者两人都喜欢写作,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三言两语就熟络了起来,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邵洵美、盛佩玉一家

在赵景深的《笔会的一群》的记载中,写道:“有一次在梅园,此次邵洵美兴致最好,请了许许多多洋朋友,项美丽女士当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位。”

笔会上有许多都是当时乃至现在的中国文坛精英。

邵洵美带着项美丽结识了许多当时的名士,给了她非常广阔的见闻和写作机会。

项美丽也利用这些关系为自己提供写作素材,每月都会写出几篇文章寄给《纽约客》杂志。

在那个年代,这个举动无疑加深了中外之间的交流与认识。

除此之外,项美丽甚至将自己与邵洵美的来往写进了书中。其中一本就是《潘先生》。

这是她以邵洵美为原型的小说。

潘先生就是邵洵美,里面的人物也与邵洵美身边的人一一对应。

由此可见,与邵洵美相处的这几年,深刻地影响了项美丽。

邵洵美知道后,对于项美丽的这些以他为原型的小说是很欣赏的。

只是他有时抱怨:她把他写得像木偶娃娃。

项美丽写这些书时,已经与邵洵美相隔海岸了。

只是项美丽的书中处处都有邵洵美的影子,或许这也是他们另类的相见方式。

毕竟当初相处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而邵洵美也确实帮助了项美丽的写作。

在与邵洵美相处期间,项美丽获得了撰写宋氏三姐妹传记的机会。

她也因此声名大噪,名誉中外。

要编写好宋氏三姐妹的这本传记,自然要去寻访本人。

1939年,邵洵美知道项美丽要写宋氏三姐妹的传记后,就着手找人去争取寻访的机会。

最终他利用自己的交际圈为项美丽争取到了寻访宋家三姐妹的机会。

当时,宋霭龄在香港,而宋庆龄宋美龄则在重庆。

为了写作,项美丽准备先去香港,再回重庆。

项美丽书中的宋氏三姐妹

当时,上海已经被日本占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项美丽便带着邵洵美一同前往香港拜访宋霭龄。

那段时间,邵洵美几乎每天都陪着项美丽去寻访宋霭龄。

不久之后,项美丽这段访谈告一段落,她准备起身去重庆寻访另外两人。

可是这时,邵洵美却因为家中事务繁琐,需要回去处理,只得与项美丽在香港道别。

邵洵美的家中还留着项美丽最爱的宠物长臂猿,她以为自己还能回来,所以没有带走它。

可是,随着时间逝去,她却再没有回到上海。

项美丽

之后几年里,恋人相处异地,邵洵美时常写信给项美丽表达自己的思念:

“你就不能像我爱你一样爱我,并且经常给我写信吗?一个人怎么能如此轻易而迅速地忘掉一个人呢?”

都说,恋人最后的归宿都是柴米油盐,这是一种爱情的浪漫。

可是在邵洵美和项美丽身上却只剩悲苦与无奈。

他们分别七年后在纽约相遇的那次,是邵洵美受人所托,作为考察美国电影的特使在美国留了半年。

在这期间,他与项美丽重逢。

而此时的项美丽已经与鲍克瑟结婚,邵洵美这才意识到他和项美丽已经分别七年之久了。

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他们在一起璀璨辉煌地走过了几年,有缘有份有婚书,可是终究都各自走进了没有对方陪伴的后半生。

项美丽与两个女儿

项美丽对待邵洵美或许还是喜欢的,可是她是一个喜欢四处冒险的人。当初不能回到上海与邵洵美团聚是她的遗憾,可她的人生不会为谁停留。

昔日恋人再见,两人心中难免五味杂陈。他们彻夜长谈,仿佛分开的那天就在昨日。

项美丽的丈夫鲍克瑟也应邀跟他们在一起,三人相处融洽,聊得开怀。

鲍克瑟跟邵洵美开玩笑说:“你这位太太我代为保管了几年,现在该还给你了。”

邵洵美同样笑着回道:“我还没有安排好,还得请你再保管下去。”

项美丽听了也是哈哈大笑。

邵洵美

他们的这次重逢并没有改变什么,邵洵美和项美丽依然过着各自的人生,过去的便已经过去,不会因为偶然的交集就让两人的轨道重合。

交谈时,邵洵美得知项美丽一家过得拮据,于是在朋友那借了1000美元来拿给项美丽。

他此时已经不再是那个家财万贯的人,因为自己的挥霍无度,也因为自己疏忽管理财产。

可是他不忍心看着项美丽受苦,不管是作为曾经的爱人,还是知己。

半年后,邵洵美离开美国。自此之后,两人再未相见。

回国后,邵洵美为了还那1000美元,变卖了自己珍贵的邮票。

他的生活已经经不起折腾,偏偏命运又给了他一记重击。

盛佩玉手迹

1958年,邵洵美的弟弟在香港得了重病,急需钱医治。

邵洵美被逼无奈,已经许久没给项美丽写信的他又拿起笔写信。

这是他给项美丽的最后一封信。

信中,邵洵美极尽委婉地说自己曾经给了她一千美元,现在他急需用钱,问她能否寄来一千美元。

可是这封信没能寄出去,反而被上交给了政府。

无论邵洵美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审问的人认为他“关系复杂”,最终将他关进了监狱。

邵洵美在监狱过了三年,出狱时已经骨瘦如柴,不复当年年少。

晚年时期的邵洵美

1968年,邵洵美结束了自己凄苦的后半生。他写信给自己的妻子盛佩玉:

“今日是23日,这23天中,东凑西补,即是寅吃卯粮。小美的十元饭钱用光了,房钱也用预先借用了,旧的报纸也卖光了,一件旧大衣卖了八元钱。

报纸也不订了,牛奶也停了,可是依然要付两元,因为要吃到半个月才不送。烟也戒了。”

这时的邵洵美,与自己的儿子住在一起,他已经无处可去了。他和自己儿子一个睡床上,一个睡地上,就这样潦倒度日。

一日,邵洵美不知从哪找到一些生鸦片,最后以此了断了自己的生命。随着他生命的终结,他跟项美丽的旧事也就不再可能有续集,这一段旷世奇恋就此结束。

他们两人最终没有携手白头,可是也没有相忘于江湖。

项美丽反而写了很多作品,去记录她与邵洵美在一起的时光,这些作品流传下来,让后人得以窥探一点他们的世界。

如果重来一遍,他们或许还会选择与对方相遇,因为那些美好都是真切存在过的。不论结局如何,起码当初轰轰烈烈地爱过一场,也算不枉此生。

更多文章

  • 帮人不留名|劫后余生巧遇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史海猎奇标签:孟尝君,银子,吴三,小孟

    清朝末年,广西梧州有个富商叫吴三,在白州遇上劫匪,携带的钱财被洗劫一空,他身无分文流落在白州,在城里转了两天,肚子饿成了一张薄饼。情急之下,他写了封求助信,恳求好心人借他五两银子作盘缠,待他回梧州后,必以十倍奉还。吴三把求助信摆在大街上,眼巴巴等了老半天,连停下来看的人都没几个,吴三何曾受过此等苦楚

  • 此人号称民国孟尝君,具有超常的社交能力,专帮蒋介石拉拢杂牌军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蒋介石,孟尝君,黄兴,同盟会,孙中山,何成浚

    民国初年,天津人孙洪伊在北方政界颇有影响。后来他加入了同盟会后,通过罗致一部分人而形成一派力量,称为“小孙派”,与南方孙中山的“大孙派”比肩而立。把孙洪伊拉进同盟会的就是何成浚。何成浚因此在同盟会内名声大噪,并受到黄兴等人的信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兴任军政部部长,何成浚是陆军部副官长。也就从这时候

  • 滕州:关于孟尝君大道、腾飞西路建设!

    历史解密编辑:滕州生活圈标签:孟尝君,腾飞,滕州,路南,市政府

    7月28日,滕州市住建局公开关于人大十九届一次会议第46号代表建议《实施孟尝君大道建设》的答复。为落实我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工作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按照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工作要求,市住建局在城区西部做好“阔”的文章,

  • 匪议东周(五十)孟尝君门下三千门客,也不全是鸡鸣狗盗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孟尝君,齐国,秦国,齐宣王,田婴

    在战国时代名留青史的人中,孟尝君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与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诸侯国的门阀贵族聚养门客控制国家的代表人物。而孟尝君聚养门客数量达到数千,是战国四公子中门客数量最多的一位,礼贤下士之名响彻整个天下。他的门客不但有齐国本地的奇人隐士,很多其它国家的有才之

  • 危难时刻,孟尝君的食客离他而去,恰恰相反不是人走茶凉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孟尝君,食客,司马迁,史记,齐国,宰相

    春秋时期,齐国的孟尝君为相。他的食客有几千人。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他而去。唯有冯谖不离不弃,后来凭着冯谖的计谋,齐王将孟尝君召回并恢复了他的官位,冯谖去迎接他。路上,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平常喜礼贤下士,对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怠慢,有三千多个食客,这些是先生您所了解

  • 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在秦统一后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吕不韦,秦国

    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很多诸侯国的权贵有养门客的习惯。其中,热衷养门客的权贵,以“战国四公子”为代表。所谓“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颇有玩味的指出:和战国四公子一样喜欢养门客而且规模对等的人物还有一个,那就是秦国的吕不韦。不过吕不韦

  • 孟尝君田文问父亲“玄孙之孙为何?”,父亲由此看出了“异样”

    历史解密编辑:聚光灯娃娃标签:孟尝君,齐国,史记,田婴

    过去有一种说法,说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长大后不利于父母,男害父,女害母。后来又说成了是五月里出生的孩子,不知大家听过没有?这句话后来我查了一下出处,原是出于《史记》里的《孟尝君列传》里,说是孟尝君田文就是出生在五月初五,一生下来,他的父亲田婴就不愿养他,大概率是因为田婴的孩子太多了吧,少一个孩子也无

  •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屈原,齐国,诗人,秦国,孟尝君,楚怀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五日吊古孙淑(女)田文五日生,屈原五日亡。吉凶同此日,理固难推详。这是一首吊古五言古诗,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田文生在初五这天,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则在初五这天选择自沉汨罗江,吉和凶都在同一天,其中的道理固难详细说清楚。开头这四句,将孟尝

  • 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秦国,齐国

    战国时期有四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被称为“战国四大公子”,即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最初因为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而为楚顷襄王赏识,被封为左徒。当时秦国强盛,不断进攻楚国,占领了不少地方。春申君见形势不妙,就出使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天下只有秦、楚两国最强

  • 旧事文摘:为什么王安石瞧不起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秦王,秦国,齐国,唐朝,孟尝君,王安石,历史故事,唐宋八大家

    孟尝君善于结交豪杰,广纳贤才,例如,他对于冯谖,可谓一忍再忍,不管冯谖做得如何过分,孟尝君都以容忍的姿态对待。孟尝君的宽厚也赢得了贤才的忠诚,因此冯谖让他一次次逢凶化吉,总是获得重用,最终有了安全的归宿。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孟尝君最传奇的例子是孟尝君被困在秦国期间,为了脱身,他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