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帮人不留名|劫后余生巧遇孟尝君

帮人不留名|劫后余生巧遇孟尝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海猎奇 访问量:3465 更新时间:2024/1/15 20:22:41

清朝末年,广西梧州有个富商叫吴三,在白州遇上劫匪,携带的钱财被洗劫一空,他身无分文流落在白州,在城里转了两天,肚子饿成了一张薄饼。情急之下,他写了封求助信,恳求好心人借他五两银子作盘缠,待他回梧州后,必以十倍奉还。

吴三把求助信摆在大街上,眼巴巴等了老半天,连停下来看的人都没几个,吴三何曾受过此等苦楚,一时既羞愧又悲伤。正在这时,求助信前忽然蹲下来一个汉子,手里拿根甘蔗,一边吧嗒吧嗒地咬着,一边看信。这汉子看完信,哈哈一笑,说:“老兄,你这招不管用的,照我看,还不如去找小孟尝夏一爷。”

吴三眼前一亮,忙说“请大哥指条明路。”

汉子说“夏一爷视钱财如粪土,仗义疏财,人称小孟尝,他包管会帮你。”

说罢,他站起来拍拍屁股,扬长而去。

吴三拿不准汉子说的是真是假,但好歹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当下急忙把信收起,向旁边一位大嫂打听小孟尝夏一爷的住处。那大嫂听了嘴一努,说“他呀?你往前走就是了。”

吴三一路向人打听,被问到的人一听说要找夏一爷,马上就给他指出方向,吴三暗暗高兴,心想、看来这夏一爷还真是名声在外。

哪知七拐八弯走了半天,最后居然走到了城外,却依然没看见夏一爷的家。吴三又急又疑,停下来向一位担柴进城的老汉打听,老汉呵呵笑着说..“你再往前走一百步,就到了。”

吴三将信将疑,又往前走了一百来步,看见旁边有几间破旧的草房,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人家了。

他失望透了这分明是一个穷人健的地方,哪有什么小孟尝夏一爷想想这几天吃的苦头,禁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抱头大哭。

这时,草房里走出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打量吴三一眼,问“这位大哥,你这是怎么了?”

吴三止住哭,擦了把眼泪,看女人面善,就求她给碗水喝,女人转身进屋,给他端了碗菜汤,又拿出几块红薯,带着歉意说“我本该给你做点饭的,可家里没米了,请不要见怪。”

吴三连声道谢,一阵狼吞虎咽,把菜汤和红薯吃得干干净净。女人又问他从哪里来,吴三把自己的遭遇说了出来,最后恨恨地说“没想到那些人如此可恶,不帮我也罢了,还捉弄我这个落难的外乡人!”

女人忙说,大哥,你错怪他们了。白州的确有小孟尝夏一爷这个人,但你走错了路。

吴三又惊又喜,问:“真的?”

女人指着前面说:“你从这里进城,一直往西走,看见夏府就到了。但你路上千万别再向别人打听,免得又走错了。”

吴三知道女人是个好心人,决不会拿自己寻开心,当下大喜过望,掉头就往城里跑。

这回他记着女人的叮嘱,入城后只管向西寻找。走了两条街,前面出现一座大宅院,大门上方正挂着“夏府”两个字。

吴三探头往里瞧了一眼,不敢贸然进去。在大门外等了一会,忽然看见一个丫环打扮的女孩要进去,他急忙叫住女孩,说自己想找夏一爷。

女孩问:“是小孟尝夏一爷么?你找他干什么?”

吴三把自己的来意说了,请女孩帮忙告知一声。女孩答应了,叫他在这等着。

吴三满心欢喜地在大门外坐下。谁知一等就等了半个时辰,里面却没有消息。他坐不住了,在大门外焦急地转起了圈。

又等了好一阵,一个打着赤脚的矮小汉子从里面出来,大声问:“是谁找夏一爷?”

吴三忙跑上前,连说:“是我,是我。请大哥帮帮忙,千万让我见一见夏一爷!”

汉子从怀里摸出一块银子,说这五两银子,是夏一爷送给他做盘缠的,不必还了。还说,夏一爷身染怪病,不便见客,请他见谅。

吴三喜出望外,冲里面拜了又拜,千恩万谢地走了。

半个月不到,乘船回到梧州。自这一次绝处逢生后,他一直念念不忘白州夏一爷仗义疏财的善举,自己也有意多做起善事来,时常资助穷人。遇到什么异地落难的人,更是如招待老友一般,接到家中,好酒好菜侍奉,临走送上盘缠。一时间,在梧州也得了个小孟尝吴三爷的大名。

眨眼过了一年有余,吴三要到北海,途经白州。他便借这次机会,备下厚礼,前去向夏一爷当面道谢。

来到夏府前,他请一个家丁把自己的名贴递进去。那家丁见他穿着气度不俗,提着许多礼物,不敢怠慢,请他稍候,飞也似地跑进去了。

过了一会功夫,家丁搀扶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说:“这就是我们夏老爷。”老头冲他拱手笑道:“恕夏某人老糊涂,记不起阁下是哪位朋友了?”

吴伦上前一拜,说道:“多谢小孟尝夏一爷的相助之恩,吴三永生不忘!”

那夏老爷闻言一怔:“什么?你再说一遍。”

吴伦又是一拜,大声说:“夏一爷遇难必帮,仗义疏财,不愧担得起小孟尝这个名字……”

“混帐!”夏老爷不待他说过多,勃然大怒,把他的名贴往地上一摔,“什么狗屁小孟尝?什么狗屁夏一爷?老子通通不认识!你他妈存心找老子寻开心来了,滚!”

骂罢,一扭头,气冲冲地回去了。接着,大门咣当一关。

吴三顿时愣在原地,作声不得。刚好,这一幕被对面一家店铺的老板瞧在眼里,见吴三失魂落魄地呆站着,便把他拉过来,问他怎么回事?

吴三说自己一年前曾在此落难,幸得有人指点找小孟尝夏一爷,得夏一爷资助五两银子回家。他这次来是想当面感谢恩人的,谁料夏一爷无缘无故地发起了脾气,真叫人费解。

那老板听完,扑哧一笑:“你知道刚才那老头是谁么?”

“夏一爷啊!”吴三瞪着眼说,“他不就是小孟尝夏一爷么?”

“他?小孟尝?”老板又忍不住一笑,压低声音道,“他是姓夏不假。可这个夏老爷为人最为势利,贪得无厌。又极其小气,可以说一毛不拔,人称铁公鸡。他怎么会平白无故送你五两银子哟?你叫他小孟尝,那不是骂他吗?”

吴三张大了嘴巴,一时间糊涂了。那老板又说:“你要找夏一爷,该从这里往东走,出了城门,不远就到了。”

吴三心里一动:那不是给他指路的女人家么?难道夏一爷真住在哪儿?转念一想,那个女人也对他有恩,自己本来也要去回谢的,不妨先去那儿。

于是他又折回头,一路出了城门,走到了那几间破草房前。叫了两声,房里走出来一个女人,问:“这位大哥找谁?”

吴三激动地上前说:“大嫂,您还认得我么?”

女人打量打量他,摇摇头。吴三又问:“小孟尝夏一爷住在这里么?”

女人笑着点点头,请他进屋。

吴三反而怔住了,既喜又疑,大名鼎鼎的夏一爷果然就住在这!

进了屋内,一看灶上正生着火,在煎着什么东西。吴三探头一瞧,又愣了,锅里煎的竟然是米糠饼。

女人笑着说:“家里已经断粮了,只有一些米糠。这些东西是不能招待客人的,待会我丈夫回来,让他去赊点酒菜。”

吴三知道这女人便是夏一爷的妻子,忙问:“夏一爷呢?”

女人叹了口气,告诉他,夏一爷如今还在河里替夏老爷家挖沙。只因去年有个梧州落难的人向他求助,他便向夏老爷借了五两银子高利贷,说好要给夏老爷家挖两年沙偿债。故而这一年多来,他天天在河里挖沙,挣不到一丝一毫银两,又时常有人上门相求,只好又再向夏老爷借高利贷助人。债不但没还清,反而越积越多了。算到眼前,至少还要给夏老爷家挖上十年沙才行。

吴三听罢,震惊不已,扑通一下跪在女人面前:“大嫂,我便是那个梧州人啊!当初你为何不明说啊?倘若如此,我便是一辈子留在白州,也决不能要这五两银子。”

女人赶忙扶他起身,含泪道:“当初我若说了,怕你也不肯相信。正好我丈夫在夏老爷家做活,我就叫你去找他了。他自然也怕你不肯接受帮助,拿钱给的时候,所以也就没有说。”

吴三一下明白了,去年在夏府门前,那个打着赤脚的矮小汉子就是夏一爷。

女人不好意思地说:“什么小孟尝夏一爷?那不过是别人说笑的。我丈夫本名叫夏一鸣,自小就是这个性情,本来也有点家业的,可因为助人都散尽了。可他仍然有求必应,帮了人,也不求别人回报。那天我明知他已身无分文,可我若不指点你去找他,只怕他回来打我个半死。”

吴三听得感动之极,大声说道:“小孟尝算什么?这番古道热肠,又岂是孟尝君可比的!”

当晚,吴三与夏一爷痛饮一场后,两人成了至交。临走,他执意留下了一百两银子,并留字一幅:贵人不贵!

标签: 孟尝君银子吴三小孟

更多文章

  • 此人号称民国孟尝君,具有超常的社交能力,专帮蒋介石拉拢杂牌军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蒋介石,孟尝君,黄兴,同盟会,孙中山,何成浚

    民国初年,天津人孙洪伊在北方政界颇有影响。后来他加入了同盟会后,通过罗致一部分人而形成一派力量,称为“小孙派”,与南方孙中山的“大孙派”比肩而立。把孙洪伊拉进同盟会的就是何成浚。何成浚因此在同盟会内名声大噪,并受到黄兴等人的信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兴任军政部部长,何成浚是陆军部副官长。也就从这时候

  • 滕州:关于孟尝君大道、腾飞西路建设!

    历史解密编辑:滕州生活圈标签:孟尝君,腾飞,滕州,路南,市政府

    7月28日,滕州市住建局公开关于人大十九届一次会议第46号代表建议《实施孟尝君大道建设》的答复。为落实我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工作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按照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工作要求,市住建局在城区西部做好“阔”的文章,

  • 匪议东周(五十)孟尝君门下三千门客,也不全是鸡鸣狗盗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孟尝君,齐国,秦国,齐宣王,田婴

    在战国时代名留青史的人中,孟尝君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与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诸侯国的门阀贵族聚养门客控制国家的代表人物。而孟尝君聚养门客数量达到数千,是战国四公子中门客数量最多的一位,礼贤下士之名响彻整个天下。他的门客不但有齐国本地的奇人隐士,很多其它国家的有才之

  • 危难时刻,孟尝君的食客离他而去,恰恰相反不是人走茶凉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孟尝君,食客,司马迁,史记,齐国,宰相

    春秋时期,齐国的孟尝君为相。他的食客有几千人。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他而去。唯有冯谖不离不弃,后来凭着冯谖的计谋,齐王将孟尝君召回并恢复了他的官位,冯谖去迎接他。路上,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平常喜礼贤下士,对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怠慢,有三千多个食客,这些是先生您所了解

  • 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在秦统一后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吕不韦,秦国

    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很多诸侯国的权贵有养门客的习惯。其中,热衷养门客的权贵,以“战国四公子”为代表。所谓“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颇有玩味的指出:和战国四公子一样喜欢养门客而且规模对等的人物还有一个,那就是秦国的吕不韦。不过吕不韦

  • 孟尝君田文问父亲“玄孙之孙为何?”,父亲由此看出了“异样”

    历史解密编辑:聚光灯娃娃标签:孟尝君,齐国,史记,田婴

    过去有一种说法,说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长大后不利于父母,男害父,女害母。后来又说成了是五月里出生的孩子,不知大家听过没有?这句话后来我查了一下出处,原是出于《史记》里的《孟尝君列传》里,说是孟尝君田文就是出生在五月初五,一生下来,他的父亲田婴就不愿养他,大概率是因为田婴的孩子太多了吧,少一个孩子也无

  •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屈原,齐国,诗人,秦国,孟尝君,楚怀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五日吊古孙淑(女)田文五日生,屈原五日亡。吉凶同此日,理固难推详。这是一首吊古五言古诗,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田文生在初五这天,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则在初五这天选择自沉汨罗江,吉和凶都在同一天,其中的道理固难详细说清楚。开头这四句,将孟尝

  • 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秦国,齐国

    战国时期有四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被称为“战国四大公子”,即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最初因为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而为楚顷襄王赏识,被封为左徒。当时秦国强盛,不断进攻楚国,占领了不少地方。春申君见形势不妙,就出使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天下只有秦、楚两国最强

  • 旧事文摘:为什么王安石瞧不起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秦王,秦国,齐国,唐朝,孟尝君,王安石,历史故事,唐宋八大家

    孟尝君善于结交豪杰,广纳贤才,例如,他对于冯谖,可谓一忍再忍,不管冯谖做得如何过分,孟尝君都以容忍的姿态对待。孟尝君的宽厚也赢得了贤才的忠诚,因此冯谖让他一次次逢凶化吉,总是获得重用,最终有了安全的归宿。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孟尝君最传奇的例子是孟尝君被困在秦国期间,为了脱身,他手下的

  • 鸡鸣狗盗之辈也能成为孟尝君的门客?幸亏是这些人才救了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齐国,秦王,秦国,宰相,孟尝君

    战国末期,秦国渐渐成为战国七雄当中,国力最强大的一方。各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国力,防止秦国的入侵和本国的消亡,各国便开始四处网罗人才。因为只有人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强大,军队也需要将才,因此各国名门望族开始礼贤下士,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军以及齐国孟尝君。而齐国孟尝君田文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