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匪议东周(五十)孟尝君门下三千门客,也不全是鸡鸣狗盗之辈

匪议东周(五十)孟尝君门下三千门客,也不全是鸡鸣狗盗之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4331 更新时间:2023/12/7 0:11:36

在战国时代名留青史的人中,孟尝君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与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诸侯国的门阀贵族聚养门客控制国家的代表人物。而孟尝君聚养门客数量达到数千,是战国四公子中门客数量最多的一位,礼贤下士之名响彻整个天下。他的门客不但有齐国本地的奇人隐士,很多其它国家的有才之士都慕名往齐国投奔他。由于他聚养门客的名气极大,其它国家的贵族门阀也纷纷效仿,甚至于秦昭襄王都用尽办法以求一见。而他为齐国相国期间也充分发挥这些门客的各种技能,让齐国成为与秦国并称的强国。

孟尝君名叫田文,是相国田婴之子,齐威王之孙,齐宣王之侄子,属于齐国公族。田婴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作为田忌孙膑的副手取得了重大的功劳,因此在齐宣王期间封侯拜相。他有四十多个儿子,孟尝君田文并不是嫡长子,而是庶出的儿子。由于田文的出生日期为五月五日,按当地的风俗如果长到门户那样高,便是要危害父母的祸患,所以田婴让田文的母亲把他扔了。然而母子连心,田文的母亲并没有照此做,而是偷偷将田文养他。长大后田文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父子俩的第一次间面都很不愉快。

对于父亲在自己婴儿时期就想遗弃自己的私事,田文对此很不满。在与父亲第一次间面中,就当面驳斥的父亲的谬论。他说人生的天赐的,而不是门户赐的,怎么能因为门户就遗弃自己的儿子。如果厄运来自于天,那怎么躲避都无济于事。如果厄运是来自于门户,那把门户加高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遗弃自己的亲生儿子?身为齐国相国的田婴被儿子说得很没面子,无言以对。当时田婴为齐国相国,很受齐宣王器重,在薛有大片封地,聚集了大量财富。田家的生活也非常豪奢,不仅田婴、田文这样的主人家,就是奴仆也比普通的士人生活富足。

见到这样现象田文便主动劝告父亲,他说齐国已经历三代国君,而田婴作为相国也是富甲一方,但是田家门下却没有一名显明之士。田家的姬妾都穿着绫罗绸缎,奴仆每餐都是肉食,而齐国的很多贤士还身着粗布衣裳,平常也是吃糠咽菜,那田家聚集的这些财富有什么用呢?如果田婴有一天不当相国了,那田家就只能日渐衰弱,国家也在诸侯争霸中日渐失势,这些财富却帮不上一点忙。田婴认为田文说得很有道理,便让他主持家政,负责接待门客。不久之后田家宾客盈门,各方贤士纷纷来投,田文礼贤下士的名声也传遍了各国。

拜在田文门下的门口很多,最盛时达到数千人。这些人来源很广,有学识渊博的士人,也有犯罪逃亡的犯人,田文都给他们丰厚的待遇,使得田家成为有志之士的第一选择。由于田文当家时的出色表现,田婴最后选择把田家族长传承给他,因田家的封地在薛,所以被称作薛公。田文对待门客的态度很好,每位来投的人都热情招待,并无亲疏之别,一律给予优厚待遇,所以门客们都以能够与田文接近为荣。齐湣王即位后用田文为相国,田文的门客纷纷为齐国效力,齐国国力快速增长,很快便有了和秦国并驾齐驱的势头。

田文的名声传到了西边,秦昭襄王也很仰慕他,便向齐国发了邀请函。由于秦昭襄王有诱骗并囚禁楚怀王的黑历史,出访齐国的燕国上卿苏代建议田文不要去。秦昭襄王又派出弟弟泾阳君访问齐国,甚至提出互质的方式保证田文的安全。齐湣王本来就有意与秦国联盟对付楚国,于是派出田文出使秦国。田文便带着自己的数千门客大队去了秦国,秦昭襄王也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迎接。田文向秦昭襄王进贡了价值千金的白色狐裘,秦昭襄王非常高兴,有意拜田文为相。秦国丞相樗里疾知道后便进了谗言,于是秦昭襄王将田文幽禁在馆舍之中。

按照樗里疾的意思,最好直接杀掉田文,这样便为秦国除掉一个对手。即便顾忌于名声和影响不能杀掉田文,那也应该将田文长期囚禁。由于离开齐国前泾阳君曾经在齐湣王前承诺保证田文的安全,田文便派人求助于泾阳君。泾阳君告诉天文秦昭襄王最宠爱的姬妾是燕姬,可以通过她求秦昭襄王放人。而燕姬又特别喜欢田文送给秦昭襄王的白狐裘,向田文提出了索要的要求。田文只有一套白狐裘,并没办法满足燕姬的需求。于是他手下有个擅长偷盗和学狗叫的门客便进秦宫偷盗白狐裘,让田文献给燕姬。

燕姬得到白狐裘后向秦昭襄王吹枕头风,然后田文终于获释,得以离开咸阳。为了躲避樗里疾随后派人的追杀,田文一行人日夜兼程的赶路,然后在函谷关被拦了下来。一方面是过关需要凭证,另一方面是夜晚不开关,要第二天找上才能过关。为了躲避追兵自然分秒必争,田文队伍里的门客又有技能奉上。有人会伪造出关证明,还有人能模仿鸡叫骗取守关将士开门,于是田文在门客的帮助下有惊无险的回到了齐国。这个事情后来传遍诸国,虽然这些门客都是些鸡鸣狗盗之辈,但秦昭襄王仍旧感叹田文手下人才鼎盛。

然而田文手下也不只有鸡鸣狗盗的下等人,也是有真正的大才贤士的。田文回到齐国后又被齐湣王任为相国,大量的门客来投靠,其中有一位特别贫困的叫做冯谖。冯谖刚到田文门下时除了一把剑就没有别的了,门客的人将其当下等人打法,跟鸡鸣狗盗一样的只给予普通饭食。冯谖很不满意,于是就弹剑高歌,说自己要吃肉。田文听说后觉得这人很有才,于是便将其升级为中等人,每顿都给予肉食。然后冯谖还不满意,又说出行要有车。然后田文也满足他需求,给他配了专车。然后冯谖有提出要求要大房子,田文也照常满足了。

后来由于田文手下门口太多,封地薛的收入都不够养人了,于是他便把家里的钱借出去放贷收息,以利息蓄养门客。放贷的期限到了后,管理门客的人便推荐冯谖去薛收债。冯谖到了薛后先收了部分能换上钱的,然后把钱拿去买肉买酒请还不起钱的人吃饭。然后他把有还债能力的延长还债日期,而把无力还债的欠条付之一炬,最后空手回到临淄见田文。田文对此很生气,这特么当了冤大头啊。可冯谖却振振有词,他说自己为田文买了"德",薛邑的欠债者都会感恩田文。然而田文对此并不认可,反而疏远了冯谖。

后来秦昭襄王和樗里疾派人在齐国造谣,以离间田文和齐湣王的关系,于是田文被罢相。田文失势后门客走了个干净,只有冯谖留在田文身边。在田文感叹世态炎凉的同时,却受到了封邑薛的百姓的欢迎。然后冯谖说自己有办法让田文重新上位,只需要一辆车子和一车金银。冯谖带着这些同东西去了秦国,他先走通了秦昭襄王门路,说服了秦昭襄王派人礼聘田文为秦国丞相。然后他又在秦国使者抵达齐国前找上齐湣王,告知了秦昭襄王要拜田文为相的信息。于是在秦昭襄王和齐湣王的争夺中,田文顺利恢复相位,并且权势再次扩大。由于受到齐国百姓的支持,他恢复相位后门客纷纷上门,门客如云的战国第一公子再度归来。

标签: 孟尝君齐国秦国齐宣王田婴

更多文章

  • 危难时刻,孟尝君的食客离他而去,恰恰相反不是人走茶凉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孟尝君,食客,司马迁,史记,齐国,宰相

    春秋时期,齐国的孟尝君为相。他的食客有几千人。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他而去。唯有冯谖不离不弃,后来凭着冯谖的计谋,齐王将孟尝君召回并恢复了他的官位,冯谖去迎接他。路上,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平常喜礼贤下士,对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怠慢,有三千多个食客,这些是先生您所了解

  • 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在秦统一后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吕不韦,秦国

    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很多诸侯国的权贵有养门客的习惯。其中,热衷养门客的权贵,以“战国四公子”为代表。所谓“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颇有玩味的指出:和战国四公子一样喜欢养门客而且规模对等的人物还有一个,那就是秦国的吕不韦。不过吕不韦

  • 孟尝君田文问父亲“玄孙之孙为何?”,父亲由此看出了“异样”

    历史解密编辑:聚光灯娃娃标签:孟尝君,齐国,史记,田婴

    过去有一种说法,说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长大后不利于父母,男害父,女害母。后来又说成了是五月里出生的孩子,不知大家听过没有?这句话后来我查了一下出处,原是出于《史记》里的《孟尝君列传》里,说是孟尝君田文就是出生在五月初五,一生下来,他的父亲田婴就不愿养他,大概率是因为田婴的孩子太多了吧,少一个孩子也无

  •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屈原,齐国,诗人,秦国,孟尝君,楚怀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五日吊古孙淑(女)田文五日生,屈原五日亡。吉凶同此日,理固难推详。这是一首吊古五言古诗,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田文生在初五这天,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则在初五这天选择自沉汨罗江,吉和凶都在同一天,其中的道理固难详细说清楚。开头这四句,将孟尝

  • 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秦国,齐国

    战国时期有四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被称为“战国四大公子”,即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最初因为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而为楚顷襄王赏识,被封为左徒。当时秦国强盛,不断进攻楚国,占领了不少地方。春申君见形势不妙,就出使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天下只有秦、楚两国最强

  • 旧事文摘:为什么王安石瞧不起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秦王,秦国,齐国,唐朝,孟尝君,王安石,历史故事,唐宋八大家

    孟尝君善于结交豪杰,广纳贤才,例如,他对于冯谖,可谓一忍再忍,不管冯谖做得如何过分,孟尝君都以容忍的姿态对待。孟尝君的宽厚也赢得了贤才的忠诚,因此冯谖让他一次次逢凶化吉,总是获得重用,最终有了安全的归宿。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孟尝君最传奇的例子是孟尝君被困在秦国期间,为了脱身,他手下的

  • 鸡鸣狗盗之辈也能成为孟尝君的门客?幸亏是这些人才救了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齐国,秦王,秦国,宰相,孟尝君

    战国末期,秦国渐渐成为战国七雄当中,国力最强大的一方。各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国力,防止秦国的入侵和本国的消亡,各国便开始四处网罗人才。因为只有人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强大,军队也需要将才,因此各国名门望族开始礼贤下士,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军以及齐国孟尝君。而齐国孟尝君田文从小

  •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孟尝君,齐国,司马光,君王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守缺1232022-07-2619:02山西关注孟尝君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说好说歹的都有,他好比一块试金石,好些人有事没事就在他身上敲一敲,来检验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之所以如此,我想是因为孟尝君一生都活得坦荡,面子上的工作,他做得油光水滑,没的说。就是耍起阴谋来,他也

  • 战国的炒作大师,冯援靠自己的一张嘴,帮孟尝君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齐国,齐王,秦国,秦王,战国,冯援,孟尝君

    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时局的动荡,每个人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连战国四公子中的孟尝君也是如此。孟尝君在齐国的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门下也有很多的食客,虽然他对齐国十分忠心,但是眼看着他的威望越来越高,齐王也对他开始心存忌惮。其他势力也早就看出了齐国这对君臣之间的嫌隙,于是当时秦国和楚国的奸细不断在齐王

  • 生在五月初五的孟尝君:一位逆袭者的“丛林法则”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孟尝君,秦王,屈原,丛林法则,齐宣王,司马迁

    文|高金国说起端午节,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悲愤投江,于是有了端午节,以及今天的小长假。和屈原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名人,也和“五月初五”有关。不同的是,这天是屈原的忌日,却是他的生日。此人即“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山东老乡一枚。孟尝君如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