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在秦统一后都怎么样了?

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在秦统一后都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访问量:4534 更新时间:2024/1/2 12:10:09

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代,很多诸侯国的权贵有养门客的习惯。其中,热衷养门客的权贵,以“战国四公子”为代表。所谓“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颇有玩味的指出:和战国四公子一样喜欢养门客而且规模对等的人物还有一个,那就是秦国的吕不韦。不过吕不韦作为生意人出身,是不能和“四公子”相提并论的。

对于“四公子”,在历史上,评价度最高的是信陵君。司马迁对其有极高的好评,在《史记》中字里行间标明信陵君的气度不凡和养士成功没,刘邦一生都将信陵君视为楷模,李白在《侠客行》中也曾高度赞扬信陵君。孟尝君的口碑不敌信陵君,但时常被视为好客、仗义的代表,反之平原君和春申君的评价就不高了——前者叶公好龙、利令智昏,后者则是被门客轻易算计,全家赔了进去。

从时间线来看,四公子和吕不韦大致处于同一时代,这就意味着四公子的活动年代处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夜,那么,秦统一后,四公子都怎么样了?

孟尝君

孟尝君去世于周赧王三十六年(西历公元前279年)。这一年,天下共主还是周朝的末代天子,距离秦灭六国还有五十八年之久。孟尝君死后,他的儿子们发生内讧。而齐王对孟尝君早已嫉恨很久,因此利用孟尝君家中内讧的机会,几乎杀光了孟尝君的后代。

信陵君

信陵君去世于秦王政四年(西历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去世二十二年后,秦完成统一。信陵君在世的时候,由于其影响力强大,加之人脉遍及东方六国,导致诸侯国对于魏国的认知,出现了只知道信陵君不知道魏王的局面。而对于秦国来说,信陵君的存在将抗秦势力进行了整合,导致秦国东进困难。因此早在秦王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在世的时候,吕不韦就派人挑拨魏王和信陵君的关系,最终信陵君受魏王打压,抑郁而终。

春申君

春申君去世于秦王政九年(西历公元前238年)。春申君去世距离秦统一还差十七年时间。

起初,楚国的考烈王没有子女。于是春申君将一个怀有自己孩子的美女(系门客李园的妹妹)进献给考烈王。美女生下了儿子:即后来的楚幽王

考烈王死后,楚幽王的舅舅李园唯恐楚幽王的身世被人发现,而发动政变,将春申君乃至春申君满门悉数杀害——可叹春申君,养门客最终养了一个催命鬼。

平原君

平原君去世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西历公元前251年)。这一年距离秦灭六国还差三十年。

平原君和信陵君之间存在姻亲关系。平原君一定程度上是“长平之战”的祸首,因为贪图韩国的土地,而引来秦大规模的讨伐。并且,平原君有过和门客产生冲突的记录,因此导致门客一边享用平原君提供的物质保障,一边怨怼平原君不尊重他们。从这些细节不难看出,平原君是一个较为失败的人,仅仅是出身好而已——不论是在理政还是处事方面。

战国四公子都没能活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那一天。对于四公子的后人,史书上记载也很难找到相关踪迹。在身后事方面,只有信陵君得到过刘邦多次祭祀。

更多文章

  • 孟尝君田文问父亲“玄孙之孙为何?”,父亲由此看出了“异样”

    历史解密编辑:聚光灯娃娃标签:孟尝君,齐国,史记,田婴

    过去有一种说法,说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长大后不利于父母,男害父,女害母。后来又说成了是五月里出生的孩子,不知大家听过没有?这句话后来我查了一下出处,原是出于《史记》里的《孟尝君列传》里,说是孟尝君田文就是出生在五月初五,一生下来,他的父亲田婴就不愿养他,大概率是因为田婴的孩子太多了吧,少一个孩子也无

  •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屈原,齐国,诗人,秦国,孟尝君,楚怀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五日吊古孙淑(女)田文五日生,屈原五日亡。吉凶同此日,理固难推详。这是一首吊古五言古诗,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田文生在初五这天,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则在初五这天选择自沉汨罗江,吉和凶都在同一天,其中的道理固难详细说清楚。开头这四句,将孟尝

  • 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秦国,齐国

    战国时期有四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被称为“战国四大公子”,即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最初因为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而为楚顷襄王赏识,被封为左徒。当时秦国强盛,不断进攻楚国,占领了不少地方。春申君见形势不妙,就出使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天下只有秦、楚两国最强

  • 旧事文摘:为什么王安石瞧不起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秦王,秦国,齐国,唐朝,孟尝君,王安石,历史故事,唐宋八大家

    孟尝君善于结交豪杰,广纳贤才,例如,他对于冯谖,可谓一忍再忍,不管冯谖做得如何过分,孟尝君都以容忍的姿态对待。孟尝君的宽厚也赢得了贤才的忠诚,因此冯谖让他一次次逢凶化吉,总是获得重用,最终有了安全的归宿。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孟尝君最传奇的例子是孟尝君被困在秦国期间,为了脱身,他手下的

  • 鸡鸣狗盗之辈也能成为孟尝君的门客?幸亏是这些人才救了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齐国,秦王,秦国,宰相,孟尝君

    战国末期,秦国渐渐成为战国七雄当中,国力最强大的一方。各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国力,防止秦国的入侵和本国的消亡,各国便开始四处网罗人才。因为只有人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强大,军队也需要将才,因此各国名门望族开始礼贤下士,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军以及齐国孟尝君。而齐国孟尝君田文从小

  •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孟尝君,齐国,司马光,君王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守缺1232022-07-2619:02山西关注孟尝君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说好说歹的都有,他好比一块试金石,好些人有事没事就在他身上敲一敲,来检验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之所以如此,我想是因为孟尝君一生都活得坦荡,面子上的工作,他做得油光水滑,没的说。就是耍起阴谋来,他也

  • 战国的炒作大师,冯援靠自己的一张嘴,帮孟尝君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齐国,齐王,秦国,秦王,战国,冯援,孟尝君

    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时局的动荡,每个人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连战国四公子中的孟尝君也是如此。孟尝君在齐国的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门下也有很多的食客,虽然他对齐国十分忠心,但是眼看着他的威望越来越高,齐王也对他开始心存忌惮。其他势力也早就看出了齐国这对君臣之间的嫌隙,于是当时秦国和楚国的奸细不断在齐王

  • 生在五月初五的孟尝君:一位逆袭者的“丛林法则”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孟尝君,秦王,屈原,丛林法则,齐宣王,司马迁

    文|高金国说起端午节,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悲愤投江,于是有了端午节,以及今天的小长假。和屈原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名人,也和“五月初五”有关。不同的是,这天是屈原的忌日,却是他的生日。此人即“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山东老乡一枚。孟尝君如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屈原

  • 战国名士孟尝君—针对弱点进行诱导术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齐国,宰相,孟尝君,战国策,淳于髡,诱导术,历史故事

    距今约2300年前,中国的战国时代有位著名人士--孟尝君。一提到孟尝君,很多人便想起“食客三千人”这句话。在孟尝君的食客中有当时齐国的名门贵公子,也经常有些宰相级的实力派人士。话说孟尝君有一年和齐湣王闹翻了,辞了宰相的职务后,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孟尝君打算回到薛地之后,好好地休养一段日子,但是在他回薛

  • 为什么要把秦琼比作孟尝君?因为比作春申君就不是赞美而是侮辱了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秦琼,赵胜,唐朝,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黄易小说人物

    袁绍是战国四公子的铁杆粉丝,连说话做事都要跟着人家学,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闹出了笑话也丢了命;隋唐时期的秦琼秦叔宝,明明是当时未逢敌手的悍将,却被演义小说把谁也打不过他写成了他谁也打不过,又给他安了个“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的雅号。大家都知道,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是齐国贵族,名字叫田文。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