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尝君田文问父亲“玄孙之孙为何?”,父亲由此看出了“异样”

孟尝君田文问父亲“玄孙之孙为何?”,父亲由此看出了“异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聚光灯娃娃 访问量:2638 更新时间:2024/1/19 12:22:20

过去有一种说法,说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长大后不利于父母,男害父,女害母。后来又说成了是五月里出生的孩子,不知大家听过没有?

这句话后来我查了一下出处,原是出于《史记》里的《孟尝君列传》里,说是孟尝君田就是出生在五月初五,一生下来,他的父亲田婴就不愿养他,大概率是因为田婴的孩子太多了吧,少一个孩子也无所谓,他有四十多个孩子。于是田文一生下来,母亲就将他寄养在了农夫的家中。

田文的母亲虽是小妾,倒还算是有见识,田文五岁的时候,就将他送到了齐国大名鼎鼎的稷下学宫里去读书,十岁时,将田文带回家中与父亲田婴相认,大概认为,反正长这么大了,看上去一个英气勃勃的少年郎,万一讨了田婴的喜欢呢。

这田婴见了田文后,还是气不打一处来,说话自然不好听,但十岁的田文经过在稷下学宫里学习,也是懂得很多了,便反问田婴,人的命运究竟是上天还是门户授予的?若是天命,那你在担心什么?若是门户之见,门户亦可加高,又有难?

田文一出口就不凡,田婴便让他留在身边跟他的一堆孩子们一起生活,经出些题来考考他们的学业如何,也会让这四十多个孩子们问他一些问题,谁能将他问倒,那便证明他的学问了不得,连做父亲的都被难倒了。但这样的机会,似乎田婴之前在这四十多个孩子中间一次也没有遇到过,直到田文的出现。

这一天,照常到了孩子们问父亲田婴问题的时候,当他们都问了个遍以后,田婴全都能对答如流,便觉田氏后门的天资也就这样了,或许没有一个与他能及。正在苦恼叹息的时候,田文发问了。

田文问:子之子为何?

一听这么简单的白痴问题也值得拿出来考父亲,所有人都哈哈大笑。父亲田婴也笑着回答了一句:为孙。

田文对于身边的哄笑置之不理,又接着问:孙之孙为何?田婴答:玄孙。

田文立马又问:玄孙之孙为何?这一问,便真考倒了田婴,田婴摇摇头说不知,问问在坐的所有孩儿们,有谁能回答,却一个也没有应声的,田婴便反问田文:你问我,我实在答不出来了,那你自己知道答案吗?

田文不紧不慢地高声回答:玄孙之孙为来孙,来孙之孙为昆孙,昆孙之孙为仍孙,仍孙之孙为云孙,云孙之后,以代计之,此谓人伦梯次也。

这一番回答,显然是镇住了在场刚刚还在哄笑的所有人,“孙子”的回答,让田文在家族中出了名,大家都对这个弃儿刮目相看了,再也不敢小瞧。

田文从小生性便特立独行,好结交朋友,他的门客在顶峰时一度达到三千多人,基本上都是列国求仕无门的布衣士子,怀有各种技术的天下游侠,复仇或逃亡的罪犯,但有情有义,极爱惜尊严与名望这三类人等。所以,三千门客里是什么样的人都有,而且他对这些人一都是极为尊敬,一视同仁,这门客们初次上门投靠田文时,他会非常亲热地亲自接见,拉着手过问完他家的所有情况,躲在背后的书吏便记下了每个人的所有情况,然后田文便妥善安置好他们的家人,当然门客们的仇人也顺便遭到了报应。

田文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他用这种方法,掌握了门客们的所有擅长,并在不同的时候,因材而用,无论是鸡鸣狗盗之徒,还是具有神偷绝技,总能在他需要的时候挑选出合适的“人才”。

标签: 孟尝君齐国史记田婴

更多文章

  •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屈原,齐国,诗人,秦国,孟尝君,楚怀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五日吊古孙淑(女)田文五日生,屈原五日亡。吉凶同此日,理固难推详。这是一首吊古五言古诗,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田文生在初五这天,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则在初五这天选择自沉汨罗江,吉和凶都在同一天,其中的道理固难详细说清楚。开头这四句,将孟尝

  • 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秦国,齐国

    战国时期有四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被称为“战国四大公子”,即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最初因为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而为楚顷襄王赏识,被封为左徒。当时秦国强盛,不断进攻楚国,占领了不少地方。春申君见形势不妙,就出使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天下只有秦、楚两国最强

  • 旧事文摘:为什么王安石瞧不起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秦王,秦国,齐国,唐朝,孟尝君,王安石,历史故事,唐宋八大家

    孟尝君善于结交豪杰,广纳贤才,例如,他对于冯谖,可谓一忍再忍,不管冯谖做得如何过分,孟尝君都以容忍的姿态对待。孟尝君的宽厚也赢得了贤才的忠诚,因此冯谖让他一次次逢凶化吉,总是获得重用,最终有了安全的归宿。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孟尝君最传奇的例子是孟尝君被困在秦国期间,为了脱身,他手下的

  • 鸡鸣狗盗之辈也能成为孟尝君的门客?幸亏是这些人才救了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齐国,秦王,秦国,宰相,孟尝君

    战国末期,秦国渐渐成为战国七雄当中,国力最强大的一方。各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国力,防止秦国的入侵和本国的消亡,各国便开始四处网罗人才。因为只有人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强大,军队也需要将才,因此各国名门望族开始礼贤下士,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军以及齐国孟尝君。而齐国孟尝君田文从小

  •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孟尝君,齐国,司马光,君王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守缺1232022-07-2619:02山西关注孟尝君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说好说歹的都有,他好比一块试金石,好些人有事没事就在他身上敲一敲,来检验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之所以如此,我想是因为孟尝君一生都活得坦荡,面子上的工作,他做得油光水滑,没的说。就是耍起阴谋来,他也

  • 战国的炒作大师,冯援靠自己的一张嘴,帮孟尝君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齐国,齐王,秦国,秦王,战国,冯援,孟尝君

    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时局的动荡,每个人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连战国四公子中的孟尝君也是如此。孟尝君在齐国的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门下也有很多的食客,虽然他对齐国十分忠心,但是眼看着他的威望越来越高,齐王也对他开始心存忌惮。其他势力也早就看出了齐国这对君臣之间的嫌隙,于是当时秦国和楚国的奸细不断在齐王

  • 生在五月初五的孟尝君:一位逆袭者的“丛林法则”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孟尝君,秦王,屈原,丛林法则,齐宣王,司马迁

    文|高金国说起端午节,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悲愤投江,于是有了端午节,以及今天的小长假。和屈原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名人,也和“五月初五”有关。不同的是,这天是屈原的忌日,却是他的生日。此人即“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山东老乡一枚。孟尝君如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屈原

  • 战国名士孟尝君—针对弱点进行诱导术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齐国,宰相,孟尝君,战国策,淳于髡,诱导术,历史故事

    距今约2300年前,中国的战国时代有位著名人士--孟尝君。一提到孟尝君,很多人便想起“食客三千人”这句话。在孟尝君的食客中有当时齐国的名门贵公子,也经常有些宰相级的实力派人士。话说孟尝君有一年和齐湣王闹翻了,辞了宰相的职务后,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孟尝君打算回到薛地之后,好好地休养一段日子,但是在他回薛

  • 为什么要把秦琼比作孟尝君?因为比作春申君就不是赞美而是侮辱了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秦琼,赵胜,唐朝,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黄易小说人物

    袁绍是战国四公子的铁杆粉丝,连说话做事都要跟着人家学,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闹出了笑话也丢了命;隋唐时期的秦琼秦叔宝,明明是当时未逢敌手的悍将,却被演义小说把谁也打不过他写成了他谁也打不过,又给他安了个“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的雅号。大家都知道,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是齐国贵族,名字叫田文。其他

  • 古代名人智慧:孟尝君人尽其用脱大难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秦国,秦王,大喜,昭王,孟尝君,四大名将,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家们都争相养士以为己用,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更是名的养士之人。仅孟尝君手下就有门客数千。孟尝君养士还有一个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就是他不管什么人,只要来投奔的,一律赡养翼卵,不论道德良否,也不管能力大小。因为他觉得,用人就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