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
五日吊古
孙淑(女)
田文五日生,屈原五日亡。
吉凶同此日,理固难推详。
这是一首吊古五言古诗,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田文生在初五这天,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则在初五这天选择自沉汨罗江,吉和凶都在同一天,其中的道理固难详细说清楚。开头这四句,将孟尝君与屈原巧妙地联系起来,这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接下来诗人孙淑将屈原和孟尝君进行对比。
原与国休戚,一死分所当。
渔父枻自鼓,詹尹龟宜藏。
抱石投湘流,心与日月光。
屈原在担任三闾大夫期间,曾建议楚怀王联合齐国与强大的秦国抗衡,楚怀王不但不采纳他的主张,反而将他流放,在江边屈原与渔父问答,渔父劝屈原跟随大流,但屈原不愿意让自己纯洁的灵魂蒙上世俗的尘埃。但郑詹尹却劝屈原按照自己心志完成自己的主张。到了顷衮王时,楚国郢都被秦国攻占,屈原眼看无力回天,于是在五月初五这天背上石头自沉汨罗江。屈原能做到与自己的祖国楚国休戚与共,他的人格直可与日月齐光。
文从狡兔计,高枕乐未央。
后合魏秦赵,伐齐何披猖!
身死薛随灭,高户仍不详。
而齐国人孟尝君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为了一己之私而考虑深远。“狡兔计”和“高枕乐”出自《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这一典故。后来因为齐湣王灭掉宋后,变得骄傲起来,于是孟尝君便联合秦国和赵赵,帮助燕国攻打齐国,齐湣王不得不逃到莒。孟尝君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薛邑也被齐国和魏国联合起来灭掉,孟尝君也因此没了后裔。由此可见,个人主义者都不会有好下场,还会招来千古的唾骂。
文生鸡狗雄,原死荃蘅芳。
世人何梦梦,悲屈羡孟尝。
我心独不然,临风慨以慷。
抚时怀往事,聊进菖蒲觞。
还记得,当初孟尝君进入秦国的时候,秦昭王准备将他干掉,所幸他的门客是一个狗盗之辈,夜晚潜入秦宫,将之前送给秦昭王的白狐裘偷出来献给秦昭王的宠姬,宠姬在秦昭王面前替他美言,他才得以逃脱,来到函谷关时,另外一名门客学起鸡叫,关门才被打开,孟尝君最终才得以脱离危险。由此可见,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罢了。而屈原则不同,他殉国后就像芳草一样永吐芳香。
但不知道世人为什么这么昏暗不明,觉得屈原的离去是一种悲哀,而对孟尝君的做法却十分羡慕。而诗人孙淑对这一看法则相差甚远,大为不同。那就是前文提到的孟尝君人格低劣,不值得羡慕,而曲云人格高尚,即使离开了,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还要吃粽子、划龙舟,以示纪念。此诗章法上独具特色,蕴含丰富,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