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

诗人想起孟尝君和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Laosao呀 访问量:1697 更新时间:2024/4/10 10:58:01

诗人想起孟尝君屈原事迹,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古诗。

五日吊古

孙淑(女)

五日生,屈原五日亡。

吉凶同此日,理固难推详。

这是一首吊古五言古诗,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田文生在初五这天,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则在初五这天选择自沉汨罗江,吉和凶都在同一天,其中的道理固难详细说清楚。开头这四句,将孟尝君与屈原巧妙地联系起来,这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接下来诗人孙淑将屈原和孟尝君进行对比。

原与国休戚,一死分所当。

渔父枻自鼓,詹尹龟宜藏。

抱石投湘流,心与日月光。

屈原在担任三闾大夫期间,曾建议楚怀联合齐国与强大的秦国抗衡,楚怀王不但不采纳他的主张,反而将他流放,在江边屈原与渔父问答,渔父劝屈原跟随大流,但屈原不愿意让自己纯洁的灵魂蒙上世俗的尘埃。但郑詹尹却劝屈原按照自己心志完成自己的主张。到了顷衮王时,楚国郢都被秦国攻占,屈原眼看无力回天,于是在五月初五这天背上石头自沉汨罗江。屈原能做到与自己的祖国楚国休戚与共,他的人格直可与日月齐光。

文从狡兔计,高枕乐未央。

后合魏秦赵,伐齐披猖!

身死薛随灭,高户仍不详。

而齐国人孟尝君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为了一己之私而考虑深远。“狡兔计”和“高枕乐”出自《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这一典故。后来因为齐湣王灭掉后,变得骄傲起来,于是孟尝君便联合秦国和赵赵,帮助燕国攻打齐国,齐湣王不得不逃到莒。孟尝君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薛邑也被齐国和魏国联合起来灭掉,孟尝君也因此没了后裔。由此可见,个人主义者都不会有好下场,还会招来千古的唾骂。

文生鸡狗雄,原死荃蘅芳。

世人何梦梦,悲屈羡孟尝。

我心独不然,临风慨以慷。

抚时怀往事,聊进菖蒲觞。

还记得,当初孟尝君进入秦国的时候,秦昭王准备将他干掉,所幸他的门客是一个狗盗之辈,夜晚潜入秦宫,将之前送给秦昭王的白狐裘偷出来献给秦昭王的宠姬,宠姬在秦昭王面前替他美言,他才得以逃脱,来到函谷关时,另外一名门客学起鸡叫,关门才被打开,孟尝君最终才得以脱离危险。由此可见,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罢了。而屈原则不同,他殉国后就像芳草一样永吐芳香。

但不知道世人为什么这么昏暗不明,觉得屈原的离去是一种悲哀,而对孟尝君的做法却十分羡慕。而诗人孙淑对这一看法则相差甚远,大为不同。那就是前文提到的孟尝君人格低劣,不值得羡慕,而曲云人格高尚,即使离开了,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还要吃粽子、划龙舟,以示纪念。此诗章法上独具特色,蕴含丰富,值得一读。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秦国,齐国

    战国时期有四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被称为“战国四大公子”,即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最初因为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而为楚顷襄王赏识,被封为左徒。当时秦国强盛,不断进攻楚国,占领了不少地方。春申君见形势不妙,就出使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天下只有秦、楚两国最强

  • 旧事文摘:为什么王安石瞧不起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秦王,秦国,齐国,唐朝,孟尝君,王安石,历史故事,唐宋八大家

    孟尝君善于结交豪杰,广纳贤才,例如,他对于冯谖,可谓一忍再忍,不管冯谖做得如何过分,孟尝君都以容忍的姿态对待。孟尝君的宽厚也赢得了贤才的忠诚,因此冯谖让他一次次逢凶化吉,总是获得重用,最终有了安全的归宿。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孟尝君最传奇的例子是孟尝君被困在秦国期间,为了脱身,他手下的

  • 鸡鸣狗盗之辈也能成为孟尝君的门客?幸亏是这些人才救了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齐国,秦王,秦国,宰相,孟尝君

    战国末期,秦国渐渐成为战国七雄当中,国力最强大的一方。各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国力,防止秦国的入侵和本国的消亡,各国便开始四处网罗人才。因为只有人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强大,军队也需要将才,因此各国名门望族开始礼贤下士,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军以及齐国孟尝君。而齐国孟尝君田文从小

  •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孟尝君,齐国,司马光,君王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守缺1232022-07-2619:02山西关注孟尝君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说好说歹的都有,他好比一块试金石,好些人有事没事就在他身上敲一敲,来检验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之所以如此,我想是因为孟尝君一生都活得坦荡,面子上的工作,他做得油光水滑,没的说。就是耍起阴谋来,他也

  • 战国的炒作大师,冯援靠自己的一张嘴,帮孟尝君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齐国,齐王,秦国,秦王,战国,冯援,孟尝君

    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时局的动荡,每个人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连战国四公子中的孟尝君也是如此。孟尝君在齐国的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门下也有很多的食客,虽然他对齐国十分忠心,但是眼看着他的威望越来越高,齐王也对他开始心存忌惮。其他势力也早就看出了齐国这对君臣之间的嫌隙,于是当时秦国和楚国的奸细不断在齐王

  • 生在五月初五的孟尝君:一位逆袭者的“丛林法则”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孟尝君,秦王,屈原,丛林法则,齐宣王,司马迁

    文|高金国说起端午节,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悲愤投江,于是有了端午节,以及今天的小长假。和屈原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名人,也和“五月初五”有关。不同的是,这天是屈原的忌日,却是他的生日。此人即“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山东老乡一枚。孟尝君如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屈原

  • 战国名士孟尝君—针对弱点进行诱导术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齐国,宰相,孟尝君,战国策,淳于髡,诱导术,历史故事

    距今约2300年前,中国的战国时代有位著名人士--孟尝君。一提到孟尝君,很多人便想起“食客三千人”这句话。在孟尝君的食客中有当时齐国的名门贵公子,也经常有些宰相级的实力派人士。话说孟尝君有一年和齐湣王闹翻了,辞了宰相的职务后,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孟尝君打算回到薛地之后,好好地休养一段日子,但是在他回薛

  • 为什么要把秦琼比作孟尝君?因为比作春申君就不是赞美而是侮辱了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秦琼,赵胜,唐朝,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黄易小说人物

    袁绍是战国四公子的铁杆粉丝,连说话做事都要跟着人家学,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闹出了笑话也丢了命;隋唐时期的秦琼秦叔宝,明明是当时未逢敌手的悍将,却被演义小说把谁也打不过他写成了他谁也打不过,又给他安了个“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的雅号。大家都知道,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是齐国贵族,名字叫田文。其他

  • 古代名人智慧:孟尝君人尽其用脱大难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秦国,秦王,大喜,昭王,孟尝君,四大名将,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家们都争相养士以为己用,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更是名的养士之人。仅孟尝君手下就有门客数千。孟尝君养士还有一个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就是他不管什么人,只要来投奔的,一律赡养翼卵,不论道德良否,也不管能力大小。因为他觉得,用人就像用

  • 孟尝君:王安石称孟尝君为“流氓头子”

    历史解密编辑:西奥讲娱乐标签:孟尝君,王安石,秦国,齐国,春申君

    上一次,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上那么多天才,却唯独孟尝君受到了那么多的非议?”理由很简单:不同的社会地位王安石的一部著名作品《读孟尝君传》,虽是一段简短的诗句,却能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是一针见血,说孟尝君是个“奸贼”,在当今社会上,他就是一个无赖,这么多的客人,能有什么好东西?否则,孟尝君是齐国的宰